- 相關推薦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征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與法同行”法治征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1
有史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用他們的生花妙筆贊頌那些匡扶正義、剛正不阿的廉吏清官。無論是包龍圖怒鍘陳世美,還是寇相爺開棺解懸案,這曲曲贊歌頌揚了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早期的“護法者”,頌揚了他們的明鏡清懸、執(zhí)法如山?墒,我認為無論是鐵面無私的包龍圖,還是一身正氣的寇相爺,他們的故事治標而非治本。要想杜絕犯罪的發(fā)生,則必須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必須知法、守法?稍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吹健⒙牭竭@樣的新聞:劉某,由于沒錢上網,而把手伸向別人的口袋;王某,由于一時沖動,把同學砍成重傷;陳某,由于自己的無知,一根火柴燒掉了整片森林,而他們最終的結局,無疑是從此跨進了高墻電網的深院之中。
當少年法庭的'過客越來越多、當未成年人犯罪被列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當青少年犯罪成為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人們不得不發(fā)出這樣的疑問:年輕的朋友們,我們究竟怎么了?
如果要給這個問題一個答案,那么我想說:“這不是一個人的錯!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正是因為家庭的溺愛,才造成孩子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正是因為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忽視了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才造成學生如此的無知;正是社會不良的攀比之風、浮躁之氣,才使青少年形成了錯誤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試問,如果他們從小就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認識到他們的行為將造成嚴重的后果,他們也勢必會為他們的行為承擔責任。那么,他們還會那樣做嗎?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做人要誠實,要敢于吃苦,做事情要有恒心。他們教我們如何與周圍的人相處,如何禮貌待人。然而,隨著我們年齡漸漸增長,時光的流逝也帶走了童年的稚趣,長大與成熟,我們的心靈是否依然潔凈?我們捫心自問,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學生守則》之后,你、我、他、她,我們又有誰能完全做到了呢?是的,或許你會說:“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學們,如果我們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們又怎么能夠成為合格的中學生呢?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點滴小事,積累成山。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好習慣,要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舉個再簡單不過的例子,當你在過馬路的時候,你有沒有嚴格遵守交通規(guī)則呢?“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的規(guī)定你有沒有銘記在心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體現(xiàn)公民的素質和修養(yǎng)。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從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學法用法,遵守法律,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大家都來學法用法,人人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這樣,違法犯罪活動就會大大減少,我們的社會就會越來越和諧,我們的國家就會成為健康、文明、法治的國家。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2
暑假的一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走進了xx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參觀了110指揮中心大廳和公安史館,與110民警零距離接觸,親身體驗接處警全過程,充分了解了警察叔叔阿姨們是如何快速聯(lián)動,打擊犯罪,以及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
“看,這里整面墻都是監(jiān)控視頻,還能看到我家呢!”剛走進110指揮中心大廳,身邊的小伙伴就激動地喊了起來!皩ρ,這是我們的‘智慧xx’監(jiān)控系統(tǒng),覆蓋了全市各個主干交通的十字路口,全天候、全方位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警察阿姨笑著說道。接著,她又詳細給我們講述了如何正確撥打110和撥打110的注意事項,并提醒大家一定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不能隨意撥打騷擾電話,以免占用報警線路,延誤有效警情的受理。通過學習,我深刻地認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有義務去牢記和宣傳110的正確使用方法,共同維護家園的平安和諧。 隨后,我們又參觀了xx公安史館,了解了xx公安的輝煌歷程,圖片上記載的一幕幕英勇感人的瞬間,震撼著我們的'心靈,警察叔叔們不畏艱險、拼搏奮斗,用他們的血和汗鑄就了我們的平安,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如此幸福和快樂。
在以后的成長道路上,我一定會牢記責任,履行義務,遵紀守法,快樂成長!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3
我認為,沒有道德的土壤不會開出文明的花。這一點從先秦圣賢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中也可得到印證。法治,對于維系一個社會的正常發(fā)展與鞏固國家的安定團結是至關重要的,可謂“無法不成國”。
治法猶如治軍。在古代,一名優(yōu)秀的將領的評價標準并不是武藝多么精湛,功勛多么卓著。真正的'良將在于令行禁止,治軍嚴明。法治也是這般。一個國家的法度不能只是空紙一張,法律承擔著維護與威懾的作用。威懾的對象囊括了這個國家的一切,不管你是誰,不管你有多超凡的貢獻,只要逾越了法律的紅線,統(tǒng)統(tǒng)嚴懲不貸。也唯有如此,才能體現(xiàn)法律的威嚴神圣,才能使得世間真正太平、和諧。
治法猶如治水,水患泛濫的原因在于淤泥阻塞,一味的防堵是決然不可取的,惟有疏通方可奏效。法,疏導的是人心的淤泥。罪后的懺悔永遠比不上罪前的悔悟來的珍貴。法,用一個規(guī)范嚴法告訴世人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人們領悟了,便自然會自覺的來敬法、護法、守法。
治法猶如治病,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病情。一種醫(yī)術再精妙神奇,那也只是對一類疾病。病萬變,藥亦萬變。醫(yī)術要隨著病癥的改變而改變,方是良醫(yī)之道。法律不能一成不變,如今的時代是發(fā)展的,發(fā)展速度也可謂一日千里。如此一來便也帶來了許多新的社會矛盾,用老辦法來對付新的問題嗎?這顯然是不明智的。所以法律也應跟上潮流,唯有把住時代的脈,才能知道病因的根結何在,才能相應的施行手段,從而使社會安泰和諧。
法治是一個國家的基石。我們都了解有了穩(wěn)定的基石,樓屋才能變得穩(wěn)固。法律是一個國家的基礎,只有全心全意的支持,國家才會穩(wěn)固。試想一下,一個缺乏法律的國家會是什么樣子?發(fā)展滯后、道德淪喪、人心漸失……一個國家如果淪落至此,那么,這個社會離崩潰也不遠了。
我們都是活在法律當下。基石不穩(wěn),輕則搖晃,重則倒塌,“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法,是一個國家永遠的重心。跟隨法治,義不容辭!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4
有史以來,多少文人墨客用他們的生花妙筆贊頌那些匡扶正義、剛正不阿的廉吏清官。無論是包龍圖怒鍘陳世美,還是寇相爺開棺解懸案,這曲曲贊歌頌揚了我們中華民族那些早期的“護法者”,頌揚了他們的明鏡清懸、執(zhí)法如山?墒,我認為無論是鐵面無私的包龍圖,還是一身正氣的`寇相爺,他們的故事治標而非治本。要想杜絕犯罪的發(fā)生,則必須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其亡羊補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對它有一定的了解。21世紀是一個法制社會,所以我們必須知法、守法?稍诂F(xiàn)實生活中,我們卻常?吹、聽到這樣的新聞:劉如今,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校園事件發(fā)生愈“發(fā)”頻繁,因此,我們更需了解有關這類事件的法律知識。我們學生應當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絕不能逆來順受;不與不良分子交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受到暴力傷害后要知道通過適當?shù)耐緩絹肀Wo自己,絕不能產生“以暴制暴”的報復心理。如果我們都能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就會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了。
我們要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法制教育會讓我們知“法”、學“法”、用“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法”的世界里,加強法制教育會使我們在學校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能學會做人、身心健康的成長。當我們面對校園暴力時,應當自覺對其進行抵制。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遠離暴力文化,不參與暴力行為,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更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5
法乃是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是正義與不正義的尺度。
有人說,法是統(tǒng)治者手中的鞭子,以血淋淋的教訓剝削著人民的自由。有人說,法是神圣的天平,絕對的公平,懲罰邪惡者,保障和維護高尚者。
這或許都太過于極端。
法,更該是人們心頭的一道緊箍咒,時時警醒著人們不越雷池半步。它的出現(xiàn),是社會文明的發(fā)展,而為了不是禁錮人民于枷鎖之中。正如英國人洛克在《政府論》提到:“法律的'目的不是一種信仰,一種衷心的敬重。
法,是人性陰暗面的抑制劑。有這樣的一種說法:若人都是天使,那么就不需要政府了;若是天使統(tǒng)治人,那就不需要任何外來的或內在的控制了。可見,法一方面制約著人民的行為,另一方面,同樣以其權力制衡著權力。因而要防止權力濫用,就要保證一個穩(wěn)定、強大、且正義的法律體系存在。人自然不會是天使,人性的陰暗面始終存在。法可以防止其諸多后果,但也無法將其鏟除。
歸根結底,法要發(fā)揮其效用,除了它的強制力,更重要的是需要被信仰,否則它只會是一紙空文。盧梭曾經說過:“一旦法律的威力衰竭,國家就會筋疲力盡而歸于滅亡。”當人民不再信仰和崇尚法制,那么人性的陰暗面必然肆虐,強權必然橫行。
因此,在一個法治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么呢?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讓法成為一種信仰!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6
在我國古代,“法”寫作“”,《說文解字》中稱,“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薄癉”,“獸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令觸不直,象形從豸”。“律”,《說文解字》則解釋為,“律,均布也”,均布是古代調音律的工具。從法的古體寫法,反映了我們民族對法的理解和盼望,對法律公平的追求。
說到法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法制社會里,也是因為法律法規(guī),才得以讓我們的'生活如此安定、和諧。不要認為法律離我們很遠,其實不然,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走在馬路上,我們當然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無數(shù)個血淋淋的交通故事,已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八緳C一杯酒,親人兩行淚”,這是對每位司機提出的忠告!皩幍热郑粨屢幻搿保@是對每位行人發(fā)出的警言。新交通法規(guī)實施后,更好地保障了大眾的出行安全,有力地改善了交通秩序,“紅燈停,綠燈行”,這一安全的交通信號指示不僅在廣大駕車人員的腦海里銘刻了深深的印象,而且廣大市民也銘記在心。
法律也是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記得有一次,媽媽幫我買了一雙鞋,可是剛穿一天,鞋子上的飾品就掉了裂開了一條口。媽媽要去換,我說:“算了吧,反正還能穿,省得換沒換到,反而弄得不高興!眿寢屨f:“怎么能算了呢?一雙新鞋,幾百塊錢呢,才穿了兩天,這怎么行呢?”于是媽媽理直氣壯地找到商家,搬出了一系列法律條例,那老板自知理虧,同時也為了不影響生意,給我換了一雙新的。通過這件事,我深刻地體會到,當消費者合法權益遭受非法侵害時不應該忍氣吞聲、自認倒霉,而是應該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在人的一生中,總會有相互對立的力量在起作用!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7
法治兩個字并不陌生,但總覺得離自己很遠,隨著“六五”普法的到來,通過觀看法治節(jié)目,瀏覽普法網站,學習法律知識,我逐漸認識到,法治滲透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將法治銘記于心,普法從小事做起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陽光。
據(jù)調查資料顯示:一些青少年不懂法,不知不覺地走上了違法犯罪道路的情況屢見不鮮。近幾年青少年犯罪數(shù)已占全國刑事總數(shù)的70%以上……而下面的一則案例,更是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17歲少年小新為了偷錢上網,竟然將奶奶當場砍死,將爺爺砍成重傷。閉上雙眼,我仿佛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爺爺奶奶,痛苦后悔的小新,睜開雙眼,我們必須認識到,釀成這一悲劇的背后是法制意識的淡薄,是普法建設的漏洞。培育法治精神,弘揚法治文化已成為當務之急。
法律首先應該被理解為是一個公約,一個如何建立秩序的社會公約,所以即使位高權重,也不能違反法律。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守法的典范。有一次,總理去開會,在路上,司機違反了交通規(guī)則,交警批評司機卻耽誤了總理開會的時間。同車去的干部想和交警交涉,總理嚴厲制止說:“這怎么行?交通規(guī)則是政府頒布的,政府總理應該帶頭遵守。總理不遵守,就是帶頭破壞制度”。總理的一番話另人深思。
那么,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是法治宣傳教育對象的重要部分,更應該肩負起這份光榮而又莊嚴的責任。
馬克思說:“我們必須遵守組織的規(guī)矩,否則一切都將陷入污泥中!彼宰杂X遵守法律法規(guī)是普法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過馬路走斑馬線,遵守交通信號燈,接受普法材料,宣傳法律知識,凡此種種身邊事,我們又是否認真去做?高樓大廈總是一磚一瓦砌成,浩瀚大海皆由百川匯集。法治的細節(jié),猶如水中之沙,不管怎樣隨波逐流,總歸會沉下來,其中的一些還會落進蚌肉中,飽飲日月的精華,變成奪目的珍珠。實施普法行動也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重視量的積累,學會優(yōu)化結構,不失時機促成飛躍。
試想人人都能首先提升自己,進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會形成人人遵紀守法的大好局面,人民群眾就能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生活,這不正是我們普法的目的所在嗎?
將法治銘記于心,普法從小事做起,讓我們共同努力“弘揚法治文化,共建法治”!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8
每天上學、放學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警察叔叔、門衛(wèi)和值班老師在學校門口巡視,這讓我們很有安全感。他們默默地守護著平安校園,共同保護我們的安全。
校園暴力是一個敏感的話題,它幾乎隨時隨地都在發(fā)生,對學生所造成的傷害也是極大的。我很早就知道“校園暴力”這個詞了。今天聽了“幸福路”平臺中宗春山先生的講話,我對它的認識又更深了一些。宗春山先生從很多方面講了“校園暴力”這個話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關施暴者與被施暴者的講話。
施暴者與被施暴者是兩個概念相反,卻又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的詞語。甚至有時候,施暴者就是被施暴者。所以,想要提防校園暴力,就必須從自身做起。
首先,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孩子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最長,父母對孩子的言行舉止,給孩子造成的影響也是最大的。如果家人以暴力來管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產生一種變態(tài)思想——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最直接、最有用的辦法,只要使用暴力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由此發(fā)生校園暴力事件也就不足以為奇了。
其次,我們還要合群,不要做一個孤僻的'孩子。俗話說得好:“人心齊,泰山移!庇纱丝梢妶F結的力量。當你遇到暴力時,如果有個朋友幫你去告訴老師或去警告他,你就不必害怕了。而且,如果在放學的路上與朋友結伴,就算與不良少年狹路相逢,也會使對方知難而退。
最后要注意的是自己的人格和素養(yǎng)。同學們不要在同學面前耍帥、炫耀。這些行為在得到一些同學羨慕的同時,也會招來一些同學的嫉妒,從而導致暴力事件。
如今,隨著網絡的發(fā)展,校園事件發(fā)生愈“發(fā)”頻繁,因此,我們更需了解有關這類事件的法律知識。我們學生應當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絕不能逆來順受;不與不良分子交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受到暴力傷害后要知道通過適當?shù)耐緩絹肀Wo自己,絕不能產生“以暴制暴”的報復心理。如果我們都能了解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就會減少校園暴力事件的發(fā)生了。
我們要多學習一些法律知識,法制教育會讓我們知“法”、學“法”、用“法”,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法”的世界里,加強法制教育會使我們在學校不僅可以學到知識,更能學會做人、身心健康的成長。當我們面對校園暴力時,應當自覺對其進行抵制。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遠離暴力文化,不參與暴力行為,學會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更要從自身做起,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9
青少年是祖國未來最有力的生力軍。未來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素質的競爭。建設社會主義國家,必須要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養(yǎng)。要讓法治的“種子”在青少年的心中生根、發(fā)芽、結果。
可是,當今社會青少年缺少法治意識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青少年過分沉迷于網絡。古代有借酒消愁的,只想過醉生夢死的生活,但愿長醉不醒。今時自從出現(xiàn)了網絡游戲,不止未成年人,即使是成年人又有幾個可以逃過網游的誘惑。于是,心寒的事件一次次的發(fā)生了,20xx年12月27日,天津市13歲的少年張瀟藝因上網玩《魔獸世界》成癮而跳樓自殺。20xx年7月17日,河北省一名15歲的網癮少年繩勒刀捅,致母親受傷。
法治觀念對某些青少年來說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他們向往隨心所欲的生活,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尋覓不到,只有寄托在虛擬的世界中。男孩子可能會愛看武俠小說,做夢都想做一回大俠,執(zhí)劍走江湖,浪跡天涯,可是沉迷的太久了,往往就分不清網絡和現(xiàn)實了。
青少年是早晨初生的.太陽,是蓬勃挺拔的小樹,是含苞綻放的花蕾。對于他們,祖國和人民寄予了無限的期望和關愛,因為他們代表著社會主義中國的未來,寄托著中華民族復新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命運和前途。青少年學生生活在這樣一個充滿夢想的花季,在這個如金似夢的好年華里,如果不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如果沒有把握住其人生的航程,那么接憧而來的就是人生的一個個急流險灘。
祖國的明天是屬于青少年的,因此家庭和學校都應成為他們的避風港,家長要提升自己的責任,做好青少年守法、懂法的榜樣。學校要加強法制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還要將懂法、守法、護法的觀念深深的種植在每位學生的心中。
對青少年進行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既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民族法律素質的重大舉措,更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新。因此,加強青少年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勢在必行。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10
“世上無不是的父母,唯有不是的兒女”。這句話是我從一則故事中深深體會到的。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在某個山區(qū),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yǎng)著三個孩子,兩個女兒都長大成人嫁出去了,唯有一個小兒子還在身邊。媽媽都70多了,每天靠撿破爛為生。她認為男孩子“不打不成器”,所以只要兒子做錯什么就打他。兒子的心靈就此扭曲了,加上同學,鄰居,老師一直看不起他。長年累月,他便萌發(fā)了“殺人”的可怕念頭。只要誰對他不好,他就要殺誰。他殺的第一個人是他的老師,老師一直說他笨,還實行體罰,但他無處訴說。在某天放學后以問問題為由,殺了老師。把尸體扔進了枯井,第二天他去看的時候,居然發(fā)現(xiàn)尸體不見了。第二個他殺的人是自己的同學,那個同學一直罵他,嘲笑他沒爸爸,老媽還是個撿破爛的',沒出息。某天他把同學約出來,在一個荒郊野外把同學殺了,尸體依舊仍進了那個枯井。第二天,尸體又沒了。他回到家,又是母親的一頓臭罵……他便萌發(fā)了一種可怕的念頭——殺了她!確實,他那么做了,他再次把尸體扔進了枯井?墒牵诙,尸體依舊在那里……頓時,他好像明白了什么。
他回到家,感覺空蕩蕩的。在母親的床上發(fā)現(xiàn)了一張紙,上面寫著:兒子,媽媽對不起你,讓你從小跟著媽媽受苦,還讓你沒有父愛。但是,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那天,你說去找老師問功課時,我跟著你去了,我知道你殺了人,但我不想你有事,便幫你處理了尸體。還有那天,你去找你同學玩時,我覺得不對勁,就也跟著你去了,你又殺了人,尸體也是我處理掉的。媽媽知道,或許下一個躺在枯井的人是我,但是,我不怪你,你自己好好活下去,沒有人會懷疑你殺人的。——永遠愛你的媽媽
當我看到這則故事時,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想,這樣的“可憐天下‘母親心’”時間不在少數(shù),但導致這三條人命的源頭是什么?
——是法治意識的缺乏。如果,山區(qū)也能加強法治教育,那么當那位媽媽看到兒子做錯事的時候,不應該是幫他處理尸體,而是應該勸他自首。
因此,為了類似悲劇的不再重演,我們應該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讓我們一起“弘揚法治文化,共建法治蘇州”。
【“與法同行”法治征文】相關文章:
與法同行征文04-09
青春與法治同行征文02-09
與法同行征文(精選34篇)09-22
與法同行征文(15篇)04-10
與法同行征文(精選22篇)10-18
與法同行征文(精選15篇)12-06
青春與法治同行征文7篇02-09
青春與法治同行征文(7篇)02-10
與法同行征文(集合15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