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觀專題征文
學生是什么?
柏拉圖最早使用隱喻表達了他的學生觀:“沒有受過教育的人,就像被捆綁而面對洞穴后壁的囚徒,只能看到洞穴外的火光投射到墻壁上的陰影,而無法看到真物本身!痹诎乩瓐D眼中,學生是“洞中囚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是被動的,需要教師的強迫,學習對學生說也是痛苦的過程。與之相對的,夸美紐斯將學生喻為種子,將學生看作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具有自身的特點,需要得到尊重和保護。
古今中外,一千個教育工作者,就有一千個對于學生的不同解讀。一名老師的學生觀是鏡子,觀照著他對教育這事最本質的把握和認知。一名老師的學生觀也是指揮棒,指引他順應著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育手段。
自然,我也有我的學生觀。哪怕不能經常察覺,但一直在生成、在發展,始終處于未完成的狀態。它懷著初心,變化著,重塑著,讓我通過眾多教育現象的混沌,摸索那始終如一的真實;它翻涌如潮,推動我去嘗試,去改變,得以從“教”向“育”進化。
1教之初,愛為先
——“兔子老師”的師愛困境
記得第一天踏進小學校園時,恰逢下雨,我卻沒帶傘。
走到操場上時,忽然聽到清脆的童聲:“老師!老師!”我抬頭看,有兩個二三年級模樣的小女孩打著一把小紅傘興沖沖地朝我的方向奔。
還沒等我回過神,小女孩使勁踮起了腳,費力地把傘往我身上扣。我笨拙地彎下了腰,讓雨傘扣在我頭頂上。
她倆在傘下嘻嘻笑了,對我說:“老師,不帶傘會淋濕的,快跟我們走吧。”我微笑著點了點頭。她們小心地把我“護送”到教學樓,然后朝我擺擺手說再見,便歡快地跑開了。留我在原地,感念著這一份突如其的溫暖。
這幅畫面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嬰兒到這個世界,睜開眼睛看到的第一個人,是母親。而我進入小學教育世界,擁抱我的第一個畫面,是這兩個天使一般的學生。她們的熱情助人,她們的笑眼盈盈,時常浮上我的心頭,讓我覺得溫暖。從這一天起,這幅畫面就成了我的教育生涯的底色、背景,哪怕是最辛苦的時候,也會有微甜的回味。
此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對學生的認識是感性的、主觀的:學生是善良的、天真的。他們活躍而有活力,樂于幫助別人。比起成人,他們對這個世界懷著更多的無條的熱愛。而我,有幸與他們為伍,則應該用同樣無條的愛去擁抱他們,愛護他們。
所以,如果用一種動物形容,我大概是“兔子老師”,溫柔順和。一段時間下,我也與學生相處融洽,但是堂知識的教學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問學生,學生說老師你太溫柔了,對違反堂紀律的同學應該狠狠地懲罰,他們才會怕你。
孩子雖小,但她說的話的確點出了關鍵問題,堂紀律不好,何以談知識的學習?
在與學生的相處中,我總希望學生能夠感受到我對他們的愛和關心,我舍不得對他們嚴厲,總是微笑著面對他們,哪怕是他們犯了錯誤。卻忽視了,這個年紀的孩子并不缺少愛,或者說,并不缺少直接的關愛,自他們的父母長輩。而在學校里,他們需要愛,也需要其它更重要的東西,比如知識的豐富,人格的完善。他們還年幼,并不能自發地去完善自己,想要實現這兩個方面,老師的引導和規范是必不可少的。老師應該愛學生,但是本質上,愛學生,并不是老師存在的理由,學生的發展,才是老師存在的理由,才是一個老師能夠給學生的最好的愛。
那個時候每天睜開眼睛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是,做一個溫和的老師,還是嚴厲的老師?太溫柔,學生容易鬧騰。太嚴厲,感覺到學生的距離感,心里忍不住懷疑,這樣還如何談得上關愛學生?必須說,我的天平是傾向于“溫和”的,因為我的本性如此,這是我最自在的樣子,無需練習。而“嚴厲”則是違背我天性的難事。但為了獲得理想的教育和教學效果,我懷著“嚴師出高徒”的信念,踏上了對“嚴厲”的漫漫取經路。
2愛之深,責之嚴
——“老虎老師”的粉墨登場
為了解決堂紀律問題,我積極地去探究原因及對策。通過學生的反饋和與同事的交流,我逐漸認識到原因在于我的“威信”不夠。而究其根有兩點:一是我的性格使然,習慣一團和氣,二是因為我的學生觀有誤,我把學生看作是絕對“最可愛最完善”的存在。而實際上學生就像稚嫩的花苗,可愛之余,也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需要我用堅定的態度和嚴格的方式去處理。如果我認識不到這一點,學生就不會得到應有的幫助,我也就看不到自己作為老師,對規范他們行為,培養他們品格應當承擔的責任。
在這個過程中,一句話常在我耳邊被提起,“學生是‘欺軟怕硬’的”。當然這“欺軟怕硬”是帶引號的中性詞,也就是只有老師態度強硬,學生才會真正聽取老師的意見。其實何止是學生,這可以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了,只不過在少不經事的學生身上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我把這個全新的學生觀揣在心里,嘗試著去“假裝”嚴厲,去“學習”批評教育,把音量提高到令我自己都瞠目的高度,總之作為一只性格溫順的“兔子”,我披著“老虎”的皮,用自己的想象力,笨拙地去模仿老虎的“威嚴”,老虎的“強硬”。
這樣一段時間下,雖然也常!捌乒Α,但堂紀律的確有所改善。但我的心里縈繞著一個疑問。這個疑問很簡單:如果我自己讀小學的時候有一個這樣的老師,我會喜歡她嗎?人常說,親其師,信其道。威嚴的確可以讓學生收斂嬉笑,但還能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嗎?可是“兔子老師”的堂連紀律都成問題,還不如“老虎老師”的堂呢。還有其它更好的選擇嗎?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我的堂上發生了這樣一事。
有一個學生時常打斷其他學生的發言,發表無關的意見,完全打亂了教學節奏。再三提醒她先舉手再說話也不見效。其實她是個聰慧的學生,但我實在是不喜歡她這個習慣,于是嚴厲批評了她,讓她先站一會兒。
等她站定,我繼續說:“XXX,其實這節你一直都很認真,聽得很專心,我一直都看在眼里。我現在罰你,不代表我覺得你不好。相反,我很欣賞你上的專注。但是我認為你隨便說話的習慣不太好,提醒也沒用,所以才讓你站著,希望你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可以做得更好一點。你明白嗎?”
她是個耿直的小姑娘,用力地點了點頭。接著忽然開始用衣袖抹眼淚,同樣很用力,也很利落,仿佛只是臉上癢,用衣服隨意擦一擦一樣。我愣了一下,下面的同學反應過,說:“哇,XXX被老師說的話感動哭了!
我這才明白過。果然,她抹完眼淚,馬上兩腿并攏,挺直腰背,深吸了一口氣,那堅毅的眼神好像是在告訴我:“老師,我準備好了。開始上吧。”于是,我又重新開始上。在接下的整整一節中,她再也沒有隨意說過話,而且積極地舉手,聲音響亮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一幕讓我覺得頗為意外和驚喜。
下以后,我反復回想起這事,漸漸領悟:“兔子老師”溫柔有余,但對孩子的行為習慣束手無策!袄匣⒗蠋煛蓖䥽朗悖卟贿M孩子的內心世界。教育學生既不需要“兔子老師”,也不需要“老虎老師”,而是一個懂得孩子心理、真心為了孩子成長的老師。你有心幫助孩子成長,那么在孩子出現行為偏差時,堅定而強硬地去向孩子說明原委和你對他的要求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你打心里愛著孩子,你就不會忽視他的努力和進步,也不會忽視他垂頭喪氣的內心,你會忍不住想辦法讓他打起精神。所以,“威嚴”不是扮演出的,而是讓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你幫助他們成長的堅定和決心。這樣,他們也不敢甚至不忍對自己的成長掉以輕心了。
我這才明白,原一個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在臉上,而是應當深深根植于心底,雖不顯形,卻滋養著所有的教育過程。也明白了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教師對學生的愛是理智而人道的,充盈著深沉的思考和豐富思想的高尚感情,它區別于本能的愛。
3嚴有道,宜先思
——“大象老師”的思維之旅
所以我逐漸覺得,我應該努力做一名“大象老師”!按笙罄蠋煛鄙钏际鞈],能為學生的發展籌謀;“大象老師”也寬厚善良,能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大象老師”更是堅定強大的象征,能讓學生信任并跟隨。
而這時的學生早已不是我眼中“欺軟怕硬”的“小鬼”了。我發現,學生的身體里,駐立著一座龐大的`思維迷宮。倘若老師可以找到線索,就可以幫他們走出一定范圍內的一條迷途,并且獲得相應的寶藏——有益的體驗和珍貴的領悟。但如果單刀直入,甚至橫沖直撞,就有可能讓孩子錯失可以走出迷宮的寶貴機會,甚至陷入迷途,讓自己思維或認知的某一部分在那個大迷宮里“游蕩”而無所依靠。
由此,我覺得無論是教學還是教育,都是一門迂回的藝術。需要我們教師在遇到一定的教學或教育情境時,時刻記得克服自己想當然的第一反應,才有機會去體悟這其中迂回的新奇與收獲。
有一次在一年級代別的老師上寫字時,有一個學生忽然很急切地問了我一個很特別的問題。她問:“老師,鉛筆有生命嗎?”當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愣住了,問她:“你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她憤憤地指著身旁握著斷鉛筆的同桌說:“老師你看她,把好好的鉛筆折成了這個樣子。你能不能告訴我們,鉛筆到底有沒有生命?”那個拿著斷鉛筆的小女孩也睜大眼睛看著我。
那一刻,我的腦子里像有一架高速風扇在運轉,呼呼地閃過很多想法。甚至有沖動昧著自己的良心說,鉛筆是有生命的。因為我有必要讓學生知道,鉛筆是需要好好愛護的具?墒牵@不是事實啊,我連自己都騙不了,哪說得出口告訴學生。我得要在讓她們明白要怎么做和事實是什么找到一個聯結點,讓她們的思維找到一個暢通的出口,這樣才能真正引導他們的行為。有了!
我很干脆地告訴她們:“鉛筆,是沒有生命的!碧釂柕呐⒀壑虚W過一絲落寞。我接著說道:“但是,你們知道嗎?鉛筆,是用大樹做的。大樹,是有生命的,它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做成鉛筆,讓你們有筆可以寫字。它們從一顆小小的樹苗,長成一棵足夠大的大樹,至少需要十多年的時間,非常不容易。所以呀,雖然鉛筆沒有生命,但大樹有生命,我們要像珍惜大樹的生命一樣珍惜自己手中的鉛筆!
她們聽得有些入神。那個折斷鉛筆的小女孩摸摸鉛筆,懊悔地說:“大樹好可憐!
其實之所以對這事印象深刻,不是得意于成功教育了學生。而是這事反過教育了我,喚醒了我。它讓我確切感受到,學生的身體里真的有一座思維的大迷宮,連他們自己也會迷惑。我不但要告訴他們怎么做是對的,而且要幫助他們從認知的根本處去判斷一事情,而不只是做一個聽從老師勸告的乖學生。我想起了大禹,他在治水時十分重視疏導,而不是防堵。我覺得自己作為一名老師,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如大禹,疏通他們疑惑時的思維癥結,讓他們的內心像暢通的河水,歡快流淌。
4思其本,乃為育
——學生生命的“守望者”
在大部分時候,我習慣從學生的堂表現提煉對學生的認識,通過堂上的語言溝通達到與他們交流或者理解他們的目的。然而,隨著與學生交流的增進,關系的密切。我越越覺得,想要走進學生的心里,局限于堂無異于“管中窺豹”,難免有狹隘的嫌疑。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精神世界。如果我想要更深入了解學生,更精準地引導學生,就必須要把學生放在一個完整的世界中去看待他們,用心靈去體會學生的世界,體察學生的生活,讓學生的生命在堂內外相互延續,讓我與學生的生命相互聯結,而不是隔岸相望。
所以,我開始相信學生是一個不斷體驗、不斷吸收、不斷塑造自我的生命體。對于他們而言,知識或者道理不僅是進入了他們的思維世界,而且也作為他們生命體驗的一部分,促進了生命的形成。而作為教師,我們除了在言語上諄諄教導,行為上嚴格要求,更要做一個睿智而忠實的守望者,在行動上為學生提供有裨益的體驗,讓學生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去感悟身邊發生的事情,而不只是作為堂上的學生角色。
記得有一個學生,有一次考了69。后,他找我,假意說有一題改錯了。我心里明白,那是他想多爭取0分,拿70分。于是微笑著拒絕了他。
之后一整天,我心里都還牽掛著這事。我想起,聽說他媽媽對他很嚴厲。我想起,考前他嘴上說,我一定考不好時,眼睛里對于好成績的渴望。我想起,他是一個多么渴望被認可的孩子,雖然他好動好斗,甚至對被老師表揚的其他孩子充滿了嫉妒心。相比較于之前的不及格,他已經進步了許多。進步本身就是一值得肯定的事情。多0,少0,又有什么關系呢?
等我想通時,放學鈴已經響完。我急忙問班主任,他是否還在教室。得到肯定的答復后,我趕到教室里找他。當我再次問他是否有一題改錯時,他眼神閃爍地說,不知道。我知道,這是他又開始自我保護了。我對他說,我知道你想得70分,讓你媽媽開心對不對?這樣,老師這次借給你0分。下次考試還給我,好不好?
他原本還在盤算我究竟想干什么,有點抗拒。聽到這里,乖乖地點了點頭。就這樣,我借了他0分。我心里覺得,這0分不只是0分而已。我希望,他可以得到他渴望的被肯定。也可以為了讓自己與這份肯定匹配,去付出更大的努力。
后續是,下一次考試,他得了77分,順利地還了我1分。而且上專心了許多,也能舉手參與。他的轉變,是我想都沒有想過的。而我始終明白,分數的增長固然可喜,但對我說真正重要的是,分數背后,他那小小的生命里,被喚醒了什么,萌發了什么。
從“教”到“育”,我學會了敬畏,敬畏每一個具有無限可能性的生命——我的學生。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顆生機勃勃的星球,在各自的軌道上轉動著、發展著。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曾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當我們不僅僅用分數,而是用生命的活力丈量學生、看待學生時,就會發現每一個學生都有他的閃光點,也有他的另一面,就像是地球的另一邊。
從“教”到“育”,我也學會了擔當,擔當起教育的使命。教育如同太陽,每一顆生命的星球都可能因它的凝視而閃耀,也可能因它的忽略而晦暗。我們要登上孩子的星球觀察孩子,用心靈去體會孩子的世界,孩子的生活。因為教育的使命,不是讓所有的學生都獲得千篇一律的“優秀”,而是讓每一個學生都因自己獨一無二的個性而煥發勃勃的生機。
從“教”到“育”,我更加堅信,教育是大大的太陽,學生是小小的星球。而我們教師應是縷縷的陽光,聯結著教育的溫度和深度,也聯結著每一顆生命的有力脈搏。擁抱學生閃亮的部分,也包容他們灰暗的另一部分。那么,在生命的四季流轉中,即使是偶爾沒有被太陽照耀的部分,也可以滿懷憧憬,靜待生長的時機。
【我的教育觀專題征文】相關文章:
我的航天夢征文01-25
我的大學夢征文01-22
我說我的暑假生活征文08-27
《我的書屋我的夢》主題征文12-23
2022我的書屋我的夢征文01-15
描寫我的青春我的夢征文08-23
有獎征文我的青春我的夢08-08
我最喜愛的老師征文12-28
“我與足球的故事”征文01-10
我最喜歡的老師征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