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發展與新湖南建設主題征文素材
綠色發展是以效率、和諧、持續為目標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方式。下面yjbys為你們獻上綠色發展與新湖南建設主題征文素材,歡迎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采納。
綠色發展與新湖南建設主題征文素材
實施原創性改革100多項,在全國率先建立兩型標準體系,在全國首創兩型社會建設綜合評價體系,在全國首創政府兩型采購……5年來,湖南不斷完善兩型建設體制機制,不斷探索城市群發展的新模式,不斷積累傳統工業轉型的新經驗,全省經濟發展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致力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構建兩型社會創新體系
先行先試,努力探索新的體制機制。
健全規劃體系。建立以區域規劃為龍頭,10個專項改革方案、14個專項規劃、17個示范片區規劃和87個市域規劃組成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改革建設規劃體系,繪就兩型社會建設的“行動路線圖”和“建筑施工圖”。
健全制度體系。實施原創性改革100多項,部署推進了以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產業準入退出提升、排污權交易等為主要內容的十大重點改革,形成31個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改革創新案例。
建立標準體系。編制60多個標準、規范、指南,在全國率先建立兩型標準體系,兩型景區標準由“湘標”上升為“國標”。率先開展兩型認證,創造了全國性的經驗。
健全清潔低碳技術推廣體系。推廣新能源發電、重金屬污染治理、脫硫脫硝、綠色建筑等十大清潔低碳技術,推進重點項目800多個,總投資800多億元。
創建考評體系。全國首創兩型社會建設綜合評價體系,在試驗區開展兩型評價工作,發布兩型綜合評價報告。
健全法制體系。頒布實施長株潭區域規劃條例、湘江保護條例、長株潭生態綠心保護條例和公共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標識等20多項法規規章,為試驗區改革建設護航。
建立示范創建體系。推動兩型社會建設進機關、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打造兩型示范創建單位和項目1000多個,使全社會學有榜樣、做有示范。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傳統工業積累成功轉型新經驗
引導發展兩型產業,產業準入退出提升機制初步形成,產業結構變“輕”、發展模式變“綠”、經濟質量變“優”。
產業準入門檻抬高。出臺產業環境準入政策,嚴格執行投資項目用地、節能、環保等準入門檻,凡新上項目必須達到“兩符三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節能減排要求,有市場、有規模、有效益)標準。近年先后否決達不到節能環保要求的.項目500多個。
落后產能加快退出。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產業項目。全省先后對19個工業行業700多戶企業的落后產能進行淘汰,其中淘汰煉鋼154.2萬噸、水泥3675.6萬噸。長沙坪塘、湘潭竹埠港全部關停退出重化工企業,株洲清水塘已關停、搬遷企業81家。
傳統產業改造提升。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倒逼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在全國首創政府兩型采購,覆蓋171家企業、793個產品。先進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文化創意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以上。
生態型、集約式、現代化,城市群發展形成新模式
摒棄“攤大餅”式的城市群發展路徑,按照緊湊布局、生態隔離、生態服務的組團式理念,積極探索生態型、集約式、現代化城市群發展模式。
城市群生態功能大幅提升。將長株潭522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域規劃為“生態綠心”,明確其中89%的面積劃為禁止和限制開發區,打造成具有國際品質的都市綠心。長沙率先探索綠色發展新模式,獲評“全球綠色城市”。株洲突出轉型升級發展,實現由“全國十大空氣污染城市”到“全國文明城市”的蝶變。湘潭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榮獲“全國污染減排與協同效應示范城市”稱號。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探索突破行政區劃界線的分工合作機制,加快城市群規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一體化進程。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長株潭自主創新示范區、湘江新區、“寬帶中國”長株潭示范城市群等成功獲批。在實施“新五同”(交通同網、能源同體、信息同享、生態同建、環境同治)的基礎上,強力推進“三通四化”、特色產業園、軌道交通、湘江風光帶等重大項目建設,打造了長株潭一體化的“升級版”。
全省核心增長極初步形成。長株潭三市作為兩型試驗區的區域核心,近年來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2015年總人口1425萬、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2萬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027.6億元,分別占到全省21%、43.2%、40.9%,分別比2011年增長3.8%、50.2%、96.5%;湖南連續5年入圍“全國百強”的縣(市)均集中在長株潭地區。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長株潭地區全面小康總實現程度達到95.9%,長沙成為全省首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達標市。
生態文明建設加快推進,綠色成全省發展“主色調”
以長株潭兩型試驗區為龍頭,湖南不斷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綠色成為湖南發展的“主色調”。
綠色規劃初成體系。出臺全國首個省級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編制形成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對生態文明改革建設進行了系統、全面的頂層設計和安排部署。全國首批、中部率先制定出臺主體功能區規劃,確立我省未來國土空間開發的戰略格局。在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規劃編制中,始終貫穿綠色發展這根主線。
綠色改革形成特色。著力構建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自然資源生態空間統一確權登記,自然資源及其產品價格、生態紅線、生態補償、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等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固化定型,形成湖南特色。依托長株潭兩型試驗區這個平臺和載體,全省先后爭取到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公園等50多項“國字號”改革試點。
綠色轉型縱深推進。全面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和高效利用,全省經濟發展方式逐步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型向集約型方向轉變,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超過25%,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降低46.2%,分別超額完成“十二五”下降16%、18%的目標。全面實施居民生活用水、用電、用氣階梯價格,以及脫硫、脫硝、除塵電價優惠政策,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用電量、用水量分別下降15.4%、21.9%、12.6%。
綠色整治集中攻堅。將湘江流域保護和治理確立為政府“一號重點工程”,“一區一策”整治“五大重點污染區域”,累計實施污染整治項目1740個,淘汰關閉涉重金屬污染企業1182家,退出規模畜禽養殖場2273個,湘資沅澧干流46個省控斷面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加強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全省森林覆蓋率達到59.57%,名列全國前五。
綠色發展與新湖南建設主題征文素材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國家治理中起著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認真貫徹中央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部署,省委、政府在創造“法治湖南現象”的基礎上,著力抓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關鍵環節,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省,打造法治湖南建設“升級版”。目前,全省上下法治意識明顯增強,法治化水平全面提升,法治正義的陽光更加普照在全省人民心田,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1 法治建設與改革開放一樣可產生“紅利”
越是深化改革,越是加快發展,就越要重視和加強法治建設。
——法治是推動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省委、政府認為,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根據憲法法律,進一步完善地方法規體系,密織法律之網,扎牢制度籬笆;必須順應時代要求,貫徹中央精神,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各項工作的能力。
——法治是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省委、政府認為,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來說,依法治國既是重要保障,又是重要目標要求。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全面深化改革進入深水期、攻堅期,各方面任務艱巨繁重,加快建設法治湖南作用更加重大、任務更為緊迫。要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加強立法與改革決策相銜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立法主動適應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以改革創新精神推進法治建設,積極穩妥推進法治領域的各項改革。
——法治是維護湖南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障。省委、政府認為,湖南正處于發展轉型期、改革關鍵期、社會矛盾易發多發期。近年來,我省頒布實施《法治湖南建設綱要》,牢牢抓住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這個“牛鼻子”,推動全省各項事業在法治軌道上有序運行,各領域法治化水平有新的提高,為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營造了良好法治環境。法治湖南建設的實踐和探索充分說明,只有把法治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依靠法治解決各種社會矛盾和問題,才能確保社會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
2 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人民“心田”
法治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省委、政府堅持法治為了人民、保護人民、造福人民,立法體現人民意愿,執法司法維護人民權益,法治實施依靠人民力量,法治建設成果讓全體人民共享,努力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普照三湘人民的“心田”。
——堅持法治為了人民,加強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法律是治國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全面依法治省,必須立法先行。省委、政府恪守以人為本、立法為民理念,關注民生需要,回應群眾訴求,積極拓展公民有序參與立法的途徑和方式,爭取社會認同的“最大公約數”,使每項立法都符合法治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擁護。
理順立法體制。近年來,省委、政府注重完善地方立法體制機制,加強黨委領導立法工作的制度建設,優化立法職權配置,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健全立法起草、論證、協調、協商、審議機制,從體制機制上防止部門利益和地方保護主義法制化。堅持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拓寬立法的公民有序參與,開展立法協商,完善立法論證、聽證、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等制度。
突出立法重點。省委、政府圍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著力完善計劃生育、城市管理、教育、旅游、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環境保護、權益保障、法律服務等重點領域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著重抓好法治建設重點任務落實,力求體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真正實現辦事有法可依、遇事有法可找、化解矛盾有法可靠。
提升立法質量。多年來,我省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堅持立改廢釋并舉,不斷探索完善湖南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由于注重立法質量,我省出臺的《湖南省規范性文件管理辦法》、《湖南省長株潭城市群生態綠心地區保護條例》、《湖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攤販管理條例》、《湖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等條例辦法,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截至2015年年底,我省共制定、修改、廢止地方性法規569件,現行有效法規256件。
——堅持法治保護人民,推進執法為民、司法公正。執法為民、司法公正是全面依法治省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最后一道防線。為此,省委、政府以解決執法司法不規范、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為重點,全面提升執法司法的公信力。
推進執法司法公開。公開是確保公正的重要前提。一方面,我省積極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司法機制,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警務公開、獄務公開,依法及時公開執法司法依據、程序、流程、結果和生效法律文書,杜絕暗箱操作。另一方面,不斷創新公開方式方法,實現從重結果公開到重過程公開、從重形式公開到重實質公開、從重選擇公開到重全方位公開、從重向當事人公開到重向全社會公開轉變。以審判機關為例,2015年,我省通過互聯網、電視媒體直播庭審過程,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累計公布法律文書54.63萬份;通過法院開放日、新聞發布會、微博微信等方式,召開新聞發布會16場,發布微博759條,增進公眾對法院工作的認同,“湖南高院”公眾號被國家網信辦評為“政務微信優秀公眾賬號”。
規范執法司法行為。這是全面依法治省、維護群眾權益的'關鍵一招。一是著重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勞動保障、醫療衛生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領域執法,依法懲處各類違法行為。二是著重完善執法司法程序和操作流程,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確保所有執法工作都有據可查。2015年,全省檢察機關深入開展規范司法行為專項整治工作,共排查涉法涉訴信訪、不起訴、撤訴、起訴判無罪、輿論關注等重點案件54件,梳理出8個方面的司法不規范突出問題。針對發現的問題,省檢察院剖析典型案件46件、追責40人。
加強執法司法監督。一是加強監督體系建設。完善和落實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形成整體監督合力和實效。2015年,全省各級檢察機關共監督偵查機關立案861件1037人、撤案618件,糾正漏捕1354人、漏訴1048人。二是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保障公民陪審權利和人民監督員知情權利,拓寬人民陪審員的選任渠道和參審范圍,健全人民監督員選任和管理辦法。2015年省司法部門充分發揮人民陪審員的作用,擴大參審范圍,84.22%的一審普通程序案件有陪審員參審。
嚴懲執法司法腐壞。司法腐壞是法治為民、司法公正的大敵。為此,省委、政府積極健全對司法人員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從嚴查處的長效機制。堅決破除各種潛規則,絕不允許法外開恩和辦關系案、人情案、金錢案,反對和克服特權思想、衙門作風、霸王習氣,反對和懲治粗暴執法、野蠻執法行為,深入開展反對司法不公、司法腐壞等專項整治行動,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司法腐壞,堅決清除隊伍中的腐壞分子。
——堅持法治造福人民,推進法治惠民便民。省委、政府堅持法治造福人民,推進法治惠民便民,在就業、就學、就醫、保險、安居、交通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領域,運用法律手段積極解決實際問題。
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為了讓法治改革的紅利惠及更多人民群眾,自2015年以來,省委、政府大力推進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實施公共法律服務“互聯網+”行動計劃,搭建公共法律服務O2O(即線上線下)平臺,著力打破時間、空間限制,“一站式”獲得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公證、司法鑒定等多項公共法律服務。開通覆蓋全省的12348法律援助熱線,建立集法律援助咨詢、申請、公共法律教育、社情輿情分析于一體的法律援助服務體系,人民群眾只要撥打電話即可尋求法律援助服務。全省法院系統開通12368訴訟服務熱線,建成訴訟服務中心。據統計,全省建成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40家,預計2016年年底全省80%的市、縣建成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我省建成全國司法行政系統第一個獨立設置的省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集實體、網絡、話務三個平臺于一體,自2016年1月運行以來,已接待群眾2900多批次,其中涉訴涉訪1300多批次。為了讓群眾少跑腿,我省還大力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鄉鎮(街道)、村(社區)站點建設,努力打通公共法律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切實加強司法救助。為彰顯司法人文關懷,僅2015年,我省各級法院就對1.41萬名困難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為1652名被告人依法指定辯護人。協調財政等部門加大司法救助金撥付力度,對2219名刑事被害人、申請執行人等實施司法救助。同時,注重加強司法救助與社會救助的銜接,對未納入司法救助范圍和經司法救助后仍然生活困難的群眾,協調民政等部門實施低保醫保、慈善助學、助殘助困等社會救助。公安機關也積極降低法律服務受理門檻,減免服務費用;簡化工作程序,將法律援助案件辦理期限由法定的19個工作日縮減至1個工作日。
突出公安管理服務改革。近年來,各級公安機關強化“最簡審批程序、最短服務半徑、最優互聯網+警務”理念,按照“一優化三服務”思路,圍繞戶籍、出入境、交通、消防、邊防、治安、機場公安等工作,建設湖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湖南警民通APP”,實現戶政、出入境、治安、交管、消防、科技、監管、網安等警種部門審批業務外網受理,并與警務公開、公安宣傳等功能整合,同步掛接“湘警網”“湖南公安”一網雙微平臺,讓群眾享受“指尖上的服務”。僅2015年就集中推出30項便民利民舉措和51個國家外國人72小時過境免簽制度,率先完成戶籍制度改革省級頂層設計,公安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
3 打造法治政府的“湖南樣本”
依法治省,核心在于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法治政府建設是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保證法律嚴格實施、提高行政效能和執法效力的關鍵所在。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新形勢下,省委、政府率先在全國探索行政管理的法治化道路,緊緊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完善行政立法,規范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確保各級政府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形成了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湖南樣本”。
——全面落實依法執政,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依法執政是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要求,而依法行政是建設現代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省委、政府堅持把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作為“法治湖南”建設的核心和重點來抓,通過完善立法、加強執法、深入普法、強化監督,實現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人人守法,營造公開、公平、公正、可預期的法治環境,為推進科學發展、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堅持把全面落實依法執政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核心。在近年法治政府建設實踐中,省委、政府堅持依法執政這個核心,注重改革和完善黨委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從制度與程序上規范黨委與人大、政府、政協、司法機關以及人民團體的關系,健全完善黨委領導制度和工作機制;注重改革和完善黨委決策機制,按照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的原則決定重大事項,推行和完善黨委討論決定重大問題和使用重要干部票決制,推進黨委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注重完善省委領導地方立法制度和機制,支持省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立法權;注重推進黨務公開,建立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和黨內事務聽證咨詢制度,確保黨委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堅持把深入推進依法行政作為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實踐中,省委、政府堅持依法行政這個重點,注重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府職責、機構和編制的法制化,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注重完善行政決策機制,認真執行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專家咨詢論證和風險評估機制,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注重完善行政執法體制和機制,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行行政執法程序;注重創新政府管理方式,堅持向社會公開財政預算決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建設項目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的信息,加強電子政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建設。
堅持通過健全協同工作機制形成法治政府建設合力。省、市兩級逐步建立健全領導小組工作例會制度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依法執政、依法行政中的重大問題,制定法治湖南、法治政府建設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從2015年開始,逐步建立法治湖南、法治政府建設考核評價體系,加強以考核促協調的工作,建立各級黨委、政府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巡查通報制度,將考核情況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任期目標考核和年度述職報告的重要內容與協調重點,全面提高干部隊伍的法律素養和依法辦事能力,推動形成法治政府建設的強大合力。
——規范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提高行政效能和執法效力,保證法律嚴格實施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環節。針對把講程序、依法行政與提高效率對立起來等模糊認識,省委、政府明確指出,必須堅持職權法授、程序法定、行為法限、責任法究,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行政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在堅決糾正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行政效率。
全面推行問責制。為確保法治政府建設不斷縱深推進,省委、政府制定實施《湖南省重大行政決策責任追究辦法》,建立重大行政決策績效評估機制;進一步推進行政問責制度化、規范化,健全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罷免等問責方式和程序。完善責令改正、責令履行、督辦、確認無效、撤銷、提出復議意見和建議等糾錯機制,堅決糾正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
加強依法行政考核。深入推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開展以促進行政裁量權運行為重點的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大力推進公正司法,全省法院系統積極推進量刑規范化改革,探索建立繁簡分流速裁機制,完善執行聯動機制。檢察系統大力推行刑事和解和量刑建議,完善人民監督員制度。公安系統轉變執法理念,加強執法主體能力建設,完善執法制度標準體系,并且進一步加強執法監督。司法行政系統著力完善執行監管制度,強化人民調解,推進社區矯正改革,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和陽光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完善政府內部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完善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內部層級監督制度,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積極推動制定實施《湖南省行政執法監督辦法》,建立健全行政執法監督制度;健全行政復議機構,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完善行政復議案件審理機制;加強財政、監察和審計等專門監督。同時完善和落實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制度,形成對依法行政效能的整體監督合力和實效。
——厘清“權力清單”,壓縮“彈性空間”。“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是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遵循。為此,省委、政府進一步完善行政機關“權力清單”制度,規范行政執法邊界,壓縮“彈性空間”,建立權力清單動態管理機制,積極推行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制度,向社會全面公開政府職能、法律依據、實施主體、職責范圍、管理流程、監督方式等事項,防止“九龍治水”、政出多門的亂象,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堅持“科學、規范”,全面梳理依法行政制度體系。省委、政府要求,要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對“一規劃兩規定六辦法”進行必要的調整、補充、修改和完善,推動依法行政制度框架體系化、科學化、規范化。黨的十八大剛剛閉幕不久,政府就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市縣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意見。近幾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堅持在黨的領導下依法行政,按照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要求修改完善各項依法行政制度,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例如通過修改完善《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和辦事不公開等痼疾;通過修改完善《關于開展政府績效評估工作的意見》,使依法行政考核成為政府績效評估體系中最受重視的考核手段,對領導干部自覺用法形成“倒逼”機制。
堅持“公正、公開”,全面規范行政執法行為。行政執法是法治政府建設最直接的體現,也是群眾最為關注的內容。為此,省委、政府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主體,厘清行政執法關,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健全行政執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強化行政執法案件的審查把關,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收費與罰沒問題,省委、政府要求全面實行行政性收費和罰沒收入“收支兩條線”管理,禁止亂收費、亂集資、亂罰款、亂攤派行為,禁止任何行政執法機關向下級機關和執法人員下達收費、罰款指標,禁止將收費、罰款與執法人員的工資、獎金、福利掛鉤,禁止設立以收費、罰款為經費來源的執法機構、執法隊伍。在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方面,省依法治省督查團、省依法治省領導小組辦公室等積極開展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加強對行政執法工作的指導,同時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全面推行行政處罰決定書公開制度,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堅持“全面、常態”,創新推進政務公開。省委、政府不斷創新政務公開機制,著力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規范運作,確保人民群眾擁有知情權。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原則,全面推進決策公開、執行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財政、國土、住建等部門重點推進財政預算、公共資源配置、重大項目建設批準和實施、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等領域的政務公開,依法主動公開政務信息和辦理政務公開申請。益陽等市縣全面構建“四公開”(黨務公開、政務公開、司法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兩監督”(督導檢查、評議監督),“多平臺”(網絡、電視、廣播、專欄、公告、公示等)的公開工作體系,通過“三曬三評”(曬事、曬案、曬賬、公正評判、代表評議、組織評價),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以公開促公平,以監督促規范。
法治,是湖南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一道防護網,是新湖南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全面依法治省再出發,敢為人先的湖南人民以打造法治湖南建設“升級版”的堅定自信和自覺,必定會譜寫“法治湖南現象”新篇章,為湖南改革發展提供更良好的法治環境,釋放更多更大的紅利。
【綠色發展與新湖南建設主題征文素材】相關文章:
綠色校園建設主題征文(精選20篇)08-18
奮進新征程主題征文素材(精選10篇)03-28
建設綠色家園征文600字07-15
綠色發展生態環保征文(精選20篇)05-23
建設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征文07-29
“奮進新征程”主題征文05-22
生態文明建設主題征文06-09
綠色發展生態環保征文范文(精選24篇)05-23
綠色環保主題征文范文07-26
奮進新征程主題優秀征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