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

        時間:2024-06-10 12:20:43 運動會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通用)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通用)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杠桿的平衡條件,能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進行相關計算。

          2.通過探究實驗,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分析數據的能力。

          3.通過學習,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提升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杠桿的平衡條件。

          【難點】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過程。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什么是杠桿?杠桿的五要素是什么?

          教師進一步提問:在杠桿的使用中,杠桿的平衡狀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狀態,杠桿在滿足什么條件時才會平衡?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

          (二)新課講授

          1.探究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師講解:當杠桿在動力和阻力作用下靜止時,就是杠桿平衡。

          提出問題:杠桿在滿足什么條件時,才會平衡?

          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組織學生進行活動:在桌面上放置橡皮,在橡皮上立好鐵片,將直尺放在鐵片上使直尺處于平衡狀態,然后在直尺的兩端放上質量不同的物品,使直尺再次平衡。(杠桿平衡不僅與物品輕重有關,還與位置有關。)

          猜想二:根據生活經驗猜想杠桿平衡時力與力臂的關系。(推門時,越靠近門軸的一邊越費力,而靠近門把手的那端推門就很省力。猜想動力臂越大,動力越小;動力臂越小,動力越大。)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教師展示實驗器材:杠桿,鉤碼。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及數據記錄表格,即調節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給杠桿兩端掛上不同數量的鉤碼,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杠桿兩側受到的作用力的大小等于各自鉤碼所受重力的'大小。設右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動力,左側鉤碼對杠桿施的力為阻力;測出杠桿平衡時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并記錄數據。改變動力和動力臂的大小,相應調節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再做幾次實驗。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根據實驗方案,分組進行實驗。

          (三)鞏固提高

          多媒體展示不同杠桿,并給出動力、動力臂、阻力以及阻力臂等數值,請學生進行判斷杠桿是否平衡。

          (四)小結作業

          1.小結:學生總結。

          2.作業:思考生活中有哪些杠桿,下節課分享交流。

          四、板書設計

         、僦c

         、趧恿

         、圩枇

         、軇恿

         、葑枇Ρ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2

          【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教學難點】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教學準備】長竹筷、螺絲帽或其他重物、棉線或釣魚線、塑料盤(學生)。桿秤、螺絲刀、開瓶器、鑷子、油漆桶、啤酒、粉筆;畫有螺絲刀撬油漆桶、鑷子夾粉筆、開瓶器開啤酒瓶的圖片(教師)。

          【教學過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戲:出示油漆桶一個、啤酒一瓶、粉筆5支;鑷子、一字螺絲刀、開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開,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開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夾5支粉筆到一個空杯子里。比一比,哪個同學完成地快,請其他同學為他們加油。

          二、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1、剛才三位同學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讓我們思考一下,他們使用的工具合適嗎?(合適)2、思考一下,他們所使用的三種工具哪種是省力的?哪種是費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請幾位同學進行判斷,并說說理由)3、判斷他們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個點,然后進行比較)4、請同學們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上畫出每件工具的三個點。5、然后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些工具是否省力?為什么 ?6、在全班內進行交流反饋;并對學生的畫圖進行展示交流。(重點分析鑷子和開瓶器的三點位置的變化。開瓶器支點在前端,阻力點在中間;鑷子支點在末端,用力點在中間)7、小結:怎么樣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樣的工具是費力的?(請同學找出其中規律)

          三、給各種杠桿類工具分類

          1、請同學們在書本P8頁的10種工具上畫一畫,找出每樣工具的三個點。然后判斷一下它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費力。2、學生各自作圖、填表。3、匯報交流(請學生到展臺下進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們都知道杠桿能省力,能幫助我們抬起自己無法徒手搬動的東西;但是為什么剛才我們看到的這些工具他們有的是費力的呢?為什么這樣設計呢?教師小結。

          四、小桿秤的研究

          1、俗話說:“稱砣雖小,能壓千斤”,今天老師就帶了一把桿秤來,請大家來說一說,為什么桿秤的稱砣這么小,卻可以“壓住”這么重的重物。(請學生從杠桿的三點之間的關系說一說)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來做一桿小桿秤。小桿秤制作過程指導。(祥見教參P17~18)3、指導學生用逐個放砝碼的方法在桿上畫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稱盤內放一個50克砝碼,然后使桿秤平衡,在桿上刻下刻度,放2個……)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桿秤。(稱一稱自己的鉛筆盒、書本等物體的重量)

          五、課后思考題

          出示教師用的桿秤進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繩分別進行稱重時,桿秤會發生什么變化?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3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設計:杠桿

          二、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杠桿省力的原理,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培養幼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動物頭飾、木棒、積木、重物、記錄卡、水彩筆、漿糊、抹布、用力標志(大小不等的圓片)。

          五、活動過程

          導語:小熊要蓋新房子,它買了許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動,我們去幫助它吧!

          說一說,用什么辦法來運材料。

          (1)我用雙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試一試,哪種方法用的力氣小。

          幼兒使用各種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點。

          (1)使勁用雙手抱重物。

          (2)彎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說一說我的發現。

          (1)抱最費勁,汗都流出來了,拉有一點費勁,推只有一點點費勁,撬很輕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點點汗,推不費力,撬更不費力。

          (3)抱要費力氣一些,拉要稍微費力氣一些,推費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費力氣,輕輕一下就行了。

          我的實驗過程。

          讓幼兒用省力的`辦法幫小熊把材料全部運過去。

          六、注意事項

          1.使用木棒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給幼兒提供的重物以不超過三名幼兒抬起的重量為宜。

          3.提供作支點的積木高度要適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時,支點應隨重物一起移動。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4

          一、教學目的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知道杠桿的作用(在什么條件下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以及杠桿在實際中的應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自然事物是有規律的,人只有了解了這些規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

          二、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做實驗,從實踐中領會省力、省距離杠桿的區別,并初步歸納出杠桿中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簡單機械實驗盒、鉤碼、鑷子、鉗子、剪子、起釘錘。

          2.演示材料:同分組材料(撬棍應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學課件(杠桿上三點示意圖),實驗記錄表(課本P45放大圖)。

          三、教學過程

          (一)教學引入

          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問:你能利用這根棍子,比較省力地抬起這個重物嗎?(指名演示撬重物)

         。ǘ⿲W習新課

          1.認識杠桿

         。1)分組實驗1(用直尺撬磚)。

          實驗時先讓學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磚,然后組裝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磚。

          (2)講解。(出示杠桿三點示意圖)

          當這根棍子,按實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時,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它是一種簡單的機械,這種簡單的機械叫做杠桿。(板書課題)、在杠桿上有三個著力點。杠桿上被小石頭支撐的那一點,叫做支點,杠桿兩端圍繞支點轉動。被重物壓的那一點叫做重點。手對于杠桿用力的那一點叫做力點。(邊講解邊在示意圖上出示名稱)

         。3)分組指出杠桿三點位置。

          分組組裝好撬磚的杠桿,每人在杠桿上指出三點的位置。

          2.指導學生認識扛桿的作用

         。1)討論:

          通過以上的實驗,你知道了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

          談話質疑,使用杠桿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況下才能省力呢?

         。2)分組實驗2(用直尺橇磚

          移動支撐小木塊的位置,改變支點位置或改變力點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壓杠桿有什么感覺?

          實驗后討論:使用杠桿一定省力嗎?什么情況下省力?

         。3)分組實驗3(杠桿尺定量實驗)。

          講解:為了準確地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再來做一個實驗。

          ①出示杠桿尺實驗裝置。(杠桿尺左2格掛100g鉤碼,教師手壓杠桿尺的右端。)

          提問:請同學指出這個杠桿上三點的位置?(個人思考,小組討論,指名演示)

         、诜纸M實驗。

          按教師演示的'方法組裝好杠桿后,學生在右側1~5格處用力,使杠桿平衡,感覺一下用力有什么不同?

          (1格處費力,2格處不費力,3~5格處省力。)

         、壅勗挘簽榱烁鼫蚀_地測定出力的大小和杠桿省力的規律,我們在力點上懸掛鉤碼使杠桿尺平衡,來測定力的大小。

          講解:距離按格記量,力的大小按鉤碼數量記量。按表中規定進行實驗。

          演示1欄填表。

         、俜纸M實驗(表中2~6欄)。

          ②匯報實驗結果。(填出演示記錄表)

         。4)討論。

         、6次實驗可分成哪三種類型?(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大組匯報)

          實驗1、2: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3、4: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實驗5、6:支點到重點距離<支點到力點距離

         、谌M實驗的結果:

          實驗1、2:重物(力)=拉力(不省力、不費力)

          實驗3、4:重物(力)<拉力(費力)

          實驗5、6:重物(力)>拉力(省力)

         、鄹鶕陨系姆治,誰能找出使用杠桿工作的規律?

          討論后填寫思考題。

          3.指導學生認識杠桿的應用

         。1)分組觀察剪子。

          思考:剪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剪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2)分組觀察鑷子。

          思考:鑷子是由幾個杠桿組成?找出三點的位置。分析鑷子工作時力的關系。

         。3)你知道還有哪些工具利用杠桿原理設計的?

         。ㄈ┎贾米鳂I

          觀察哪些裝置應用了杠桿原理:分析它的三點,研究它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

          思考:為什么有的工具設計成費力的。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5

          教材分析

          《杠桿類工具的研究》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的第三課,本課是在第二課《杠桿的科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入探究活動,是學生對杠桿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規律認識的升華,通過本課的探究性活動使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向生活遷移,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杠桿類工具的科學原理,從而完成杠桿工具的學習。這部分內容連同后面將要學習的輪軸、滑輪和斜面共同構成課程標準中物質世界部分簡單機械的內容。

          學情分析

          本節課教授學生是六年級學生,學生接受知識強,杠桿基礎知識在上節課得到了學習。所以本堂課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有趣的實驗活動是科學教師引領學生探究知識的最有效的途徑。本堂課教師要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學生在本節課可能遇到的問題是使用工具不就是為了省力嗎?為什么有些杠桿類工具還要設計成費力的?對于這個問題不急于回答,告訴學生這個問題在認識了更多的費力工具后你就會明白?讓學生自己從實踐中找答案,激發學生繼續學習的熱情。

          教學目標

          科 學概 念:知道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

          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對不同杠桿的比較和分析

          2、找出不同杠桿的三個點和是否省力情況。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6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后,決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為杠桿的發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于杠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系,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杠桿前后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系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那些距離關系。等弄清楚這些關系之后再讓學生在杠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杠桿和一個費力杠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杠桿。

          最后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節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于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并分析,然后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約,匯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嘗試的發現,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杠桿,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桿是屬于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Т擁詼個班起我改為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杠桿的情況和費力杠桿的情況,然后再來掛杠桿尺上的鉤碼。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7

          (一)教學要求

          1.知道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杠桿的應用分三種情況及三種杠桿的特點,會舉例說明。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和進行簡單的計算。

          (二)教具

          羊角鐵錘、木板、鐵釘。天平和砝碼。杠桿實驗器和支架、鉤碼、彈簧秤、線。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杠桿?什么叫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2.教師演示用羊角鐵錘拔釘子并畫出這個杠桿的示意圖,在圖上標出支點、動力和阻力。要求學生畫出動力臂和阻力臂。并結合作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解。

          杠桿示意圖如圖2所示。

          3.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上題中如果動力臂與阻力臂之比是6∶1,則動力是阻力的幾分之一?

          二、進行新課

          1.三種杠桿

          (1)提問并演示:要求如圖3裝置中的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在A點或B點或C點施加一個多大的豎直向下的動力?圖中每個鉤碼的質量是50克。

          要求學生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回答以上問題。用彈簧秤的拉力當作動力F1,分別測量各點動力的大小,驗證答案的正確性。

          (2)教師總結:

          在杠桿的A點施加一個豎直向下的0.5牛的動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是用較小的動力克服較大的阻力,是省力杠桿。這種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抽水機的柄,撬石頭的撬杠等都是省力杠桿。

          板書:“1.三種杠桿

         、偈×Ω軛U:動力臂大于阻力臂,動力小于阻力。”

          在杠桿的B點施加一個1.5牛豎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它的特點是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這是費力杠桿。

          板書:“②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動力大于阻力。”

          在杠桿的C點需施加一個1牛的豎直向下的拉力,可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使用這種杠桿既不省力也不費力。這種杠桿的特點是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這是等臂杠桿。

          板書:“③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動力等于阻力!

          (3)組織學生畫出課本圖135各杠桿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分析哪個是省力杠桿,哪個是費力杠桿。

          學生在課本上畫力臂時,教師要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在全班糾正,然后由學生說出答案及理由。

          (4)分析使用費力杠桿的好處。

          以縫紉機踏板為例說明,使用費力杠桿費了力卻省了距離,給我們的作用帶來了方便。以課本圖124中撬箱蓋的撬棒為例,這類省力杠桿雖然省力,但是動力移動的距離卻比阻力移動的距離長。省了力,費了距離。

          2.天平和秤

          (1)觀察托盤天平,找到支點。教師指出,等臂杠桿重要的應用是天平。

          提問:用天平稱物體質量,天平平衡時為什么砝碼的質量就等于被稱物體的質量?

          要求學生答出:天平是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動力等于阻力。動力和阻力就是砝碼和被稱物體對杠桿的壓力,其壓力的大小在杠桿水平平衡時等于它們各自的物重。根據物體受到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的關系可知,砝碼的質量等于被稱物體的質量。

          板書:“2.天平是支點在中間的等臂杠桿!

          (2)看課本圖136。

          指出:桿秤、案秤是稱物體質量的工具。杠秤、案秤是根據杠桿原理制成的。注意它是不等臂杠桿。桿秤、案秤用幾個不重的砝碼就能平衡秤盤中重得多的貨物的道理。(秤盤離支點近,砝碼離支點較遠,應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分析)

          三、總結本節重點知識,三種杠桿及特點,舉例說明。

          四、布置作業:

          課本節后1、2、3題,其中3題要求答出哪個是省力杠桿,哪個是費力杠桿,并說明理由。

          注: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冊》,作者劉崇灝。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8

          (一)背景和目標

          在前一課,學生初步認識了杠桿類工具,并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發現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本課學生將通過對生活中杠桿類工具的省力情況進行分析、識別和分類,認識各類杠桿的作用。這一探究,能讓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向生活遷移,幫助學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種杠桿類工具的科學原理。

          生活中的杠桿并不像杠桿尺那樣簡單直觀,不同杠桿的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個重要位置也會發生變化。

          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本課的探究將把學生對杠桿類工具的認識引向生活實際。學生將經歷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杠桿的分析,既能找到各類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也能根據省力情況進行分類。

          科學概念

          ●杠桿可以分為省力杠桿、費力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驗認識到杠桿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個點的位置決定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不同種類的.杠桿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條件下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杠桿。

          (二)教學準備

          為每位學生準備:1支長竹筷(秤桿)、螺絲帽或鉤碼(秤砣)、粗棉線或釣魚線、小塑料圓盤(秤盤)、記錄單。

          為每組學生準備:撬蓋的鐵片、開瓶器和夾子。

          為全班學生準備:鐵片撬蓋子、開瓶器開瓶子和夾子夾東西放大的情景圖,傳統桿秤。

          (三)教科書說明

          教科書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杠桿類工具的比較

          為幫助學生認識生活中的杠桿也和杠桿尺一樣有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三種情況。教科書選擇了代表省力杠桿的打開油漆桶的鐵片、打開飲料瓶的開瓶器和代表費力杠桿的夾東西的夾子。這些杠桿都是學生較熟悉的工具,生活中應該有使用類似工具的經歷。教學中從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著手進行比較,這是學生比較容易做到的。

          教科書呈現了10種工具,依次是偏口鉗、園林剪、鑷子、切刀、剝線鉗、剪刀、核桃夾、尖嘴鉗、訂書器、筷子。分析這些常用的杠桿類工具,按是不是省力的標準給它們分類:用比較分析的辦法去判斷哪些杠桿工具像開瓶器一樣是省力的,哪些杠桿和夾子一樣是費力的。

          夾子等杠桿工具用起來不省力,為什么還要設計這樣的杠桿工具呢?學生在這里可能很自然地提出這樣的科學問題,所以有必要討論,省力只是工具的一個作用,工具還有給人們帶來方便的作用,如:延長手臂(指)、方便拿取等。

          第二部分:小桿秤的研究

          “秤砣雖小,能壓千斤”,這是杠桿類工具運用的一個典型現象。學生在生活中也許沒有很多機會見到桿秤,所以這里先通過實際的生活場景讓學生了解桿秤:在中藥房、農貿市場等地方都有可能見到桿秤的身影。如仍不容易見到桿秤,建議教師準備一把桿秤,讓學生進行觀察。

          在學生仔細觀察桿秤實物后,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一個桿秤,這樣能很容易地分析桿秤這個杠桿工具的三個重要位置及其關系,讓學生感受到杠桿是怎樣省力的以及桿秤設計的巧妙。

          附:小桿秤制作步驟

          ●把一根小手指粗的竹筷或直木棍(長約30~50厘米)打磨光滑;50克鉤碼1~10個,其中一個用釣魚線系好做秤砣。

          ●自制一個秤盤,系好三條一樣長的細繩并固定在秤桿上。

          ●在秤砣與秤盤間選擇適當的位置系上一個繩套,作為初次實驗的平衡點。

          ●利用平衡原理制作托盤小桿秤刻度,在稱盤內每次加一個砝碼(50克),移動秤砣使秤平衡,并在秤桿的掛秤砣的位置做好標記,直到秤桿用完為止。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9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 認識杠桿;

          (2) 知道杠桿的一些應用。

          2、過程和方法目標:

          (1)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 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學法點撥】

          力臂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活動中可以體會很深刻。例如教材中圖12.4-5,可以把右邊的鉤碼換成一個彈簧測力計,讓測力計向不同方向用力拉,為了讓杠桿平衡,看力的大小是否相同,想一想,為什么?

          【達標自查】

          1、如圖12.4-1,是用一根木棒在撬石頭,這根木棒的特點有:①木棒不易 ;②能在力F的作用下圍繞著 旋轉。我們就可以把這根木棒叫 。

          2、在上題中,我們從O點作一條MN的垂線,這條垂線的長度就是力F的 。

          MN這條直線就是力F的 。

          3、下列物體中不能看成杠桿的是( )

          A、筷子 B、火鉗 C、剪刀 D、橡皮筋

          4、杠桿的平衡條件是 ;如果分別用不同方向的三個力作用于杠桿的

          A點,都能使圖12.4-2所示的杠桿平衡,那么最小的力是 。

          5、生活中的杠桿可以分成三類,一是省力杠桿,例如 ;二是 ,例如 ;三是等臂杠桿,例如 。(把釣魚桿,蹺蹺板,瓶起子填在如字后的橫線上)

          6、如圖12.4-3,圖中輕質木棒AB可以看成一個杠桿,C點吊一重物,B點用繩子拉著,杠桿的支點是 點。請在圖中標出動力F1,阻力F2,并畫出它們的力臂L1、L2。如果木棒靜止,,則等式:F1L1= 成立。

          7、用一根細棉線把一段直鐵絲吊起來,讓鐵絲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將棉線右邊的鐵絲對折一下,鐵絲還能在水平位置平衡嗎?實際做做,然后回答:

          ①你看到的現象是: ;

         、诓孪肟赡艿脑蚴牵 ;

          ③猜想的依據是: 。

          8、用剪紙的剪刀剪一疊較厚的紙,是用剪刀的尖端容易剪斷還是用剪刀的中部容易剪斷,試試看,并和同學交流一下,討論是什么原因?利用的物理知識是什么?

          能力提高

          9、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活動中,你一定注意了首先調節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吧!這樣做對你填寫書中表格中的哪幾項數據有利,為什么?

          10、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活動中,我們使用的杠桿兩端有兩個螺母,它們的作用是 。如果不要這兩個螺母,請你設計一種裝置,使它具有與螺母相同的作用,畫出設計草圖,加上必要的文字敘述。

          1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活動中,小紅發現用2 個鉤碼可以平衡3個鉤碼。如圖12.4-4,小紅想,杠桿平衡,肯定不能光看動力和阻力,可能還與力的作用點到支點的距離有關。于是她反復做了幾次實驗,分析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為:

          動力X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X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

          老師看后,指出她的不足之處,可小紅據理力爭,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怎么可能有問題呢?老師為了讓小紅相信,拿來一個彈簧測力計,把測力計的掛鉤掛在A點上,則.小紅明白了。

         、倌隳苷f說教老師是怎么做的嗎?

          ②小紅在老師的指導下,把自己得出的平衡條件等式兩邊各改了一字,就變成了正確的結論,想一想她是怎么改的?

          12、能否用量稱為5N的彈簧測力計測一名同學的重?

          需要的輔助器材:

          應用的物理知識:

          啟發你這樣創意的來源:

          13、如圖12.4-5,一個圓柱形質地均勻的桶重400N,直徑1m,要把它推上一個高20cm的坎,此時這個桶就可以看成是一個杠桿,它的支點是 ,O點為重心。如果要用最小的力把它推上坎,應如何使力,在圖上把它畫出來,并算一算,這個最小的力應是多少?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桿,能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出杠桿;理解支點、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知道杠桿平衡的條件;能根據實際需要正確選擇和使用杠桿。

          二、方法與過程

          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過程,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創造想象力;實驗操作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能根據自己制定的分類原則給杠桿分類;學習分類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了解杠桿在我國古代的應用。

          【教學難點】

          1.設計“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方案;

          2.力臂的確定.

          【教學重點】

          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引導創新。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是阿基米德,已經兩千多歲。在兩千多年前,我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眱汕Ф嗄陙,我沒有將地球撬動,這是事實,這并不是我的錯,因為我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支點?墒,許多愛嚼舌頭的人硬說我是在吹大話,在說謊。我這個兩千多歲的人實在受不了這樣的委屈。今天,我請大家幫我伸冤,你們愿意嗎?不管結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這謝謝大家了!

          大家有信心嗎?

          要想幫我伸冤,實際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桿的平衡條件即可。

          二、新授

          (板書)第一節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是一種古老而簡單的機械,許許多多機械的應用改變和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我們就從生活中的杠桿說起,了解機械與人的關系。

         。ò鍟1.認識杠桿

          讓學生展示自帶的杠桿(鐵錘、剪刀、輪軸、扳子、鋼絲鉗、鑷子等)并說出其應用及特征。

          討論、歸納各種杠桿的共同特征:

         。ò鍟┰诹Φ淖饔孟,能繞某一固定點轉動的硬棒,物理學中叫杠桿。

          出示圖片:猿人移動石塊

          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塊移動,用木棍捅石塊捅不動,誰能想法幫幫它?

          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桿嗎?

          鐵錘、剪刀、輪軸、扳子、鋼絲鉗、鑷子等是不是杠桿?

          置疑:為什么人們利用杠桿橇石塊時總是把支點放在離石塊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離石塊遠一些的地方?

         。ò鍟2.認識杠桿的幾個概念

          介紹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結論:動力臂越長、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動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長,越費力。

          所以人們為了用較小的力撬大石塊時,就要把支點放到離石塊較近的地方,增大動力臂、減小動力。

         。1)提出問題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系呢?

         。ò鍟3.杠桿的.平衡條件

         。2)猜想與假設讓學生充分猜想,同時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幣等物示意給學生看,什么叫杠桿的平衡。

          學生可能給許多種猜想如:

         、貴1+L1=F2+L2 ②F1/L1=F2/L2 ③F1-L1=F2-L2 ④F1×L1=F2×L2

          教師帶領學生分析以上猜想,甄別那是明顯錯誤的猜想,如①F1+L1=F2+L2 ③F1-L1=F2-L2,力和力臂單位不一樣是不能加減的。

          將學生分成兩部分分別探究②F1/L1=F2/L2 ④F1×L1=F2×L2

          (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設計實驗方案:(引導學生討論,實驗裝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隨時知道。實驗探究前,應讓學生充分討論他們的探究方案。)

          實驗目的: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

          杠桿、鐵架臺、鉤碼

          實驗步驟:

         、偃鐖D,把杠桿的中點支在鐵架臺上,調節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為什么要求杠桿靜止時,在水平位置呢?(因為這樣力臂的數值在杠桿上就能直接讀出或量出.)

          ※ 調節杠桿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 右沉左旋

         、谠诟軛U兩邊掛適當鉤碼,并移動鉤碼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計算兩力的大小,并讀出兩力臂的值,將力和力臂的數值填入表中;(重復3次)

         。4)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1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知道使用杠桿的三種情況: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及每種杠桿的特點.

          2.能從常見的工具中辨認出杠桿,指出它們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會確定力臂;指出屬于哪一種杠桿.

          3.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簡單的問題和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具:托盤天平(或學生天平)、案秤.

          教學過程:

          一、復習上節知識

          問:1.從上節實驗得出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

          2.什么是杠桿的支點?

          3.什么是杠桿的動力臂?

          4.什么是杠桿的.阻力臂?

          強調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畫垂線.不是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

          這節我們學習杠桿的應用.

          板書:二、杠桿的應用

          二、講述三種杠桿

          杠桿在生活中、生產中應用廣泛,使用杠桿可以給我們帶來方便.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把各種杠桿分為三類.

          讓學生閱讀課本“三種杠桿”.讀完后讓學生說出三種杠桿和它們的特點.教師歸納后寫在黑板上.

          板書: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2)費力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3)等臂杠桿:動力臂=阻力臂,動力=阻力.

          三、分析實際的杠桿

          問:根據什么來判斷一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

          (學生回答)

          讓學生逐個分析課本圖13-5中的4個杠桿是哪一種杠桿.教師在黑板上畫出每個杠桿的示意圖,找4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它們的動力臂和阻力臂,寫明屬哪種杠桿.其他同學在自己練習本上畫.教師巡回檢查.然后一起討論4名同學在黑板上畫的對不對.糾正錯誤,強調如何正確畫力臂.

          引導學生分析費力杠桿的好處:省距離.以縫紉機踏板為例.再讓學生自己分析鑷子.

          讓學生自己分析省力杠桿省了力,但要費距離.以圖13-5中的橇箱蓋為例.

          四、天平和秤

          用天平、案秤稱物體,使學生認識它們是杠桿.

          讓學生分析它們各屬于哪種杠桿.

          討論天平平衡時,砝碼質量等于被稱物體質量的道理.

          討論案秤和杠秤為什么用質量較小的砝碼可以平衡質量較大的物體.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略)

          介紹學生閱讀“我國古代的杠桿”.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杠桿,能畫出杠桿的五要素。

          2、能用杠桿的平衡條件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2、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生活中的'杠桿,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教學突破】首先認識杠桿,能抽象出杠桿的定義,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創造一種探究氣氛,通過用桿秤稱物體,提出猜想,激發興趣。

          三、教學方法

          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問答法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人們在生活中、勞動中經常使用各種機械,同學們想一想你使用過哪些機械?或你看到別人使用過哪些機械?

          同學們想起很多人們常用的機械,這說明同學們平時很注意觀察。在同學們說出的機械中有的比較復雜,有的比較簡單。例如:鑷子、鉗子、錘子、剪刀、瓶蓋起子等都屬于簡單機械,播種機、縫紉機等是復雜機械。復雜機械也是由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這一章我們學習幾種簡單機械。

          同學們在你們的桌上放著鉗子、錘子、瓶蓋起子分別試著用一用,看會有什么發現?

          (各小組同學分別進行操作,有的用鉗子剪斷鐵絲,有的用錘子起木板上的釘子,有的用瓶蓋起子起瓶蓋,有三個小組用鉗子分別把鐵絲彎成了三角形、長方形、圓形。約2分鐘后平靜下來。)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3

          本課接著上一課結束時,所提到的問題之一“撬石頭”而引入。課前,找了根近2米的粗棍子,現場演示,請上來一位班級體重最重的同學,有100多斤,很費力地抱一抱,然后讓他坐在椅子上,找塊磚一墊,用撬棍很輕松地抬了起來。再請個全班最瘦小的也來試試,也非常輕松地把他抬了起來。這樣,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高漲,又直觀形象地再現了生活中的場景,對后續教學的順利開展有很大幫助。

          “區分各種常用工具是否杠桿”的活動。充分利用上節課讓學生操作使用過的那些器材,進行分析交流。對于榔頭拔釘子,學生比較好理解,支點、用力點、阻力點一下子就找到了,也確認它是杠桿的應用,但對于老虎鉗、剪刀,有的學生認為不是杠桿,是因為他沒有結合實際使用來體會理解,可以讓學生用老虎鉗剪段鐵絲,用剪刀剪塊木片,在這個過程中找找阻力點、用力點和支點,再來分析是不是杠桿,學生就較易理解了。對于螺絲刀,有的學生說它用來撬物體時就是杠桿了,也應予以肯定,但做為扭螺絲釘時的工具,它就不是杠桿的應用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還在于杠桿尺的研究。在教學中,很多小組的探究活動是低效甚至無效的。開展這個活動時,首先要強調教師的指導到位,要求明確。對于這個實驗,有這么幾點要求:

          1、左邊所掛鉤碼當重物,右邊的鉤碼當作我們用的力的大小。

          2、每一次操作,兩邊的鉤碼都只能掛在同一個位置,這點很重要。

          3、當杠桿尺達到平衡狀態時,再記錄實驗情況。

          4、省力、費力、不省力也不費力如何區分?

          同時,還應引導學生在實驗中多加觀察、思考,發現規律,但在實際活動中,很少有學生能進行認真思考來發現規律,更多的是隨意地、一次又一次地嘗試,通過增加鉤碼個數或移動鉤碼位置來達到平衡。還有的小組,總是在兩邊掛相等數量的鉤碼來實現平衡,探究活動沒有深入。這些情況都需要老師在活動巡視中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加以指導。并引導學生結合數學知識來分析數據以發現規律。

          通過活動,分析實驗數據,解決書中的三個問題,只要小組活動開展的充分,數據詳盡,那么困難并不大。但對于“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更合理”?學生的`思考并不多,充滿隨意性。同時,這一課時的教學時間也相對緊張,如果想要深入、扎實有效地開展杠桿尺實驗,建議增加教學時間。因為只有將這個知識掌握了,懂得通過分析用力點、支點、阻力點三點之間距離的關系來區分杠桿是省力的,費力的還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才能使第三課的活動順利開展。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4

          活動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杠桿省力的原理,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培養幼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木棒、積木、重物、記錄卡、水彩筆、漿糊、抹布、用力標志(大小不等的圓片)。

          活動過程

          1、導語:小熊要蓋新房子,它買了許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動,我們去幫助它吧! 說一說,用什么辦法來運材料。

          (1)我用雙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試一試,哪種方法用的力氣小。

          幼兒使用各種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點。

          (1)使勁用雙手抱重物。

          (2)彎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說一說我的發現。

          (1)抱最費勁,汗都流出來了,拉有一點費勁,推只有一點點費勁,撬很輕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點點汗,推不費力,撬更不費力。

          (3)抱要費力氣一些,拉要稍微費力氣一些,推費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費力氣,輕輕一下就行了。

          4、我的`實驗過程。

          讓幼兒用省力的辦法幫小熊把材料全部運過去。

          注意事項

          1.使用木棒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給幼兒提供的重物以不超過三名幼兒抬起的重量為宜。

          3.提供作支點的積木高度要適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時,支點應隨重物一起移動。

          活動反思

          幼兒天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對周圍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別強,因此,新綱要強調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現象。本次活動我讓孩子通過操作、觀察及其講述等手段,讓孩子在自主活動中增添一些科學知識。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15

          第一單元

          1、《杠桿的科學》

          本學期新接手的這5個班級,由于上學期測評成績很不理想,所以在經過了兩堂課的課前交流后,決定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觀察習慣入手安排教學,例如在本課的教學中,首先,因為杠桿的發明者是阿基米德,有必要在課堂上簡單提一提阿基米德這個人物和他的故事,利用他要撬動地球的“大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課教學的重點在于杠桿上的三個位置的教學,分析這三個點的位置關系,結合平時學生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讓孩子先自我分析一下,分別將用力點放在杠桿前后不同的幾個位置,那我們的用力情況會費力一點還是省力一點。如此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力的體驗過程,在這同時也分析一下用力點離支點的距離關系是近了還是遠了。這樣的分析有助于學生理解省力杠桿和費力杠桿的那些距離關系。

          等弄清楚這些關系之后再讓學生在杠桿尺上掛一個省力杠桿和一個費力杠桿。把全班同學的省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這樣的情況,再把全班同學掛的費力杠桿拿出來分析一下是不是費力杠桿。最后總結科學概念。這一環節讓全班同學共同完成表格,相當于把每位同學自己掛的鉤碼平衡狀態的情況讓大家一起來記錄,并分析,然后讓學生自己再體驗掛不同省力情況的鉤碼。這樣的操作時間上會比較節約,匯報的時候大家都能看到同類型的情況,有助學生仔細分辨。

          嘗試的發現:第一個班是讓學生隨意掛一個平衡杠桿,然后分析自己的杠桿是屬于費力的還是省力的,這樣的教學有阻礙教學概念的混淆,難以達成教學目標,所以,從第二個班起我改為讓學生先分析省力杠桿的情況和費力杠桿的情況,然后再來掛杠桿尺上的鉤碼。

          2、《杠桿》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主要知識目標是讓學生認識杠桿,了解杠桿的作用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確應用。

          在杠桿應用的探索這部分,教學參考中有兩種方案:一是通過實驗,不改變重點到支點距離和物重,只改變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判斷拉力的大小,從而判斷是否省力,學生也能很容易看出兩個距離的大小關系,但是這樣學生參與的很少;二是像課本那樣不給任何數據,學生自己填,又感覺太難,學生會無從下手。所以我選擇了第二種情況,出示多種數據,讓學生歸納總結,通過課堂實踐,發現還是沒有找準學生的位置,致使這個環節實驗速度緩慢,時間被耽誤了,草草結束,學生還不是很理解。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給我的最大的感觸是上課時教師一定要有時間觀念,要隨時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改變教學方案,使課堂變的靈活,本節課最大的缺陷就在于我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調整,在應用的探索部分可以通過一個小游戲讓學生用直尺撬本子先感受一下何為省力何為費力,再進行實驗探索,效果會更好,考慮的也不夠全面。還有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還忽略了學具的使用,這就是我對本節課的自我評價與反思。

          3、《杠桿類工具的研究》

          本課教學的難點在于不規則的杠桿工具研究,關鍵要讓學生體驗典型幾種杠桿的情況。經過我的課堂教學感受除了讓學生動手體驗,更要用視頻播放來分析

          杠桿的三個點會更好,原因:第一,學生自己在操作的時候,自己雖有體驗,但有時自己不太容易找到在做這些動作的時候直觀的一種感受。第二,其余同學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學生一般不去注意。所以,我覺得不僅要讓學生感受,還要讓學生看視頻,這個視頻當然是重復做開瓶或者撬開奶粉罐的動作。

          杠桿類的工具的尋找在書本上有10個例子,這些例子有些比較簡單,有些比較難,對于像切紙刀、筷子、核桃夾、訂書機這些要做具體的分析。

          本課的拓展知識點就是費力杠桿作用,生活中有省力杠桿,為什么還要造一些費力杠桿呢?這一點的分析對于學生深入杠桿概念很有好處,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范疇。

          4、《輪軸的秘密》

          本課教學“輪軸”的秘密,對學生而言,輪軸雖是一個新的簡單機械知識,但生活中的應用卻相當廣泛,在教學中,要努力喚起學生的潛意識,當他學完這課后,他會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個道理啊!”,并會去關注生活中更多蘊含著科學道理的事物和現象。

          為了讓學生能有切身體會,我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水龍頭和一把螺絲刀。水龍頭是去五金店里借的,學校可沒有,最好找那種“輪”可以卸下的水龍頭,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軸上用力扭水龍頭那費力的感覺,就對“輪上用力可以省力”有更深的印象了。

          最后,讓學生例舉生活中應用了輪軸的現象,學生能說出很多很多,除了書中五種,還提到了:自行車的龍頭、鑰匙、電扇開關等等,開紅酒的開瓶器等等。充分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機械應用無處不在,機械的應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本課教學,也更使我感覺到科學課的材料準備很重要,課前教師自己的操作體會很重要。如果沒有這些準備,上課時就要事倍功半,就要出洋相。

          5、《定滑輪和動滑輪》

          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相對比較簡單,課堂中著重讓學生理解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概念,這是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否則學生會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相互混淆。

          通過實驗學生很容易得出相關的結論,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學生能從實驗數據中很快就發現,只是這里教師要提醒孩子去分析用力的方向與物體移動的方向之間的關系,從而更明了改變力的方向問題。學生在寫結論的過程中有一小部分學生喜歡把“改變用力的方向”簡寫成“改變方向”雖然只相差幾個字,但這幾個字在這句話里的含量還是很高的,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最后要強調這點。

          從課的深度來看,本課挖深一層就可以從杠桿的原理來分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省力情況,這讓學生在理解滑輪的概念的時候又增加印象了。

          6、《滑輪組》

          滑輪組一課的教學我在課堂上還是有所欠缺,唯一的遺憾是實驗材料不夠,沒能做多組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實驗。

          如果放棄了多組滑輪組的實驗操作,那勢必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一組滑輪組提升重物的實驗操作。根據實驗盒內的材料要裝一個滑輪組是能完成,但是跟書本上的裝置略有一點不一樣,為了看看檢測學生的能力,我讓學生自己看著書本

          上的裝置,然后從實驗盒內選取相應的材料來進行操作,通過課堂實踐有一半的學生能完成這個裝置,這一過程花費的時間稍長一些,近10分鐘,但我覺得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是有所提高的。

          7、《斜面的作用》

          斜面的作用一課的實驗不難,根據六年級孩子的水平應該可以很輕松通過自己設計實驗計劃并完成實驗。

          我在選擇材料上得到集體備課時大家的建議,最后選擇用塑料盒加鉤碼當做重物來進行實驗,斜面則采用《光學實驗盒》的盒蓋當做斜面。選擇材料的意圖:第一,選擇斜面與重物之間的摩擦力要盡量縮小。第二,重物方便直接提升和加鉤碼。第三,大小要適宜。材料的選擇跟實驗的成功以及上課時的效率有很大的關系,通過實踐,這樣的材料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對于這一課的教學目標的制定,我有自己的想法:除了研究斜面的作用和坡度大小與拉力之間的關系外,我還重點設定讓學生理解到達同一高度,選擇不同斜面坡度的方法,分析選擇不同坡度的理由是什么,從而進一步學習坡度大與坡度小的利弊關系,這跟生活實際是緊密相關的。

          通過課堂教學25分鐘時間完成斜面的作用和斜面坡度與拉力大小之間的關系,剩下的15分鐘探討斜面的作用,生活中利用斜面的例子,以及分析斜面坡度大小的利弊關系。這樣的課堂結構安排時間緊密,效率提高,內容落實到位。

          8、《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

          對于這一課的教學自然要把自行車搬到教室里了。

          通過教學發現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有些難度。難度一:學生尋找自行車上的簡單機械的部件只能找到幾處地方;難度二:這些部件利用的簡單機械比較難把握。這樣的兩個難點讓學生來發現,有些勉為其難了,經過調整,我將自行車上的部件告訴學生,讓學生來分析這些部件利用了什么簡單機械來工作,這樣就降低了難度,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有信心。

          以后的教學建議:1、這一課中有幾個部件比較難判斷它屬于什么簡單機械的類型,我們可以采用視頻播放的形式,讓學生再次分析他們的類型,有:手剎、制動架、后座夾,視頻的效果應該會很不錯。2、踏腳用力帶動后輪轉動的整個過程是由鏈條和齒輪來完成的。建議拆卸擋板,把齒輪和鏈條全部露出來,這樣會更加清楚觀察到里面的結構。

          第二單元

          1、《抵抗彎曲》

          本節課,我主要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認識柱子和橫梁;第二部分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即探究橫梁的寬度與厚度和抗彎曲能力的關系;第三部分則是綜合運用研究橫梁平放與豎放。課后,經過自己的思考,我發現了很多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反思。

          上好這節課,我認為在實驗中要使學生很好地把握控制變量法。因此,在實驗之前,我讓學生討論為使實驗公平的開展,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經過學生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墊紙橋的高度都要統一即橋的高度相同”,有的也提出“橋架空的長度要保持一致”,有的學生補充“墊圈要放在中間,并且要輕放”。在我的引導之下,又得到了統一的彎曲標準——紙梁中間接觸桌面。這些回答,很好地

          解決了如何控制變量法。為了使學生更清楚明白這幾點,我綜合概括后以課件的形式放映。但是,由于我的倉促,學生看的時間過于短。經過這次實驗,我發現在今后實驗素材的準備上,我要更加地仔細,清楚講明要求。

          2、《形狀與抗彎曲能力》

          本課是在上一課研究了“寬度、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基礎上,進一步研究改變形狀對增強抗彎曲能力的作用。本課的實驗操作仍比較簡單,教學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上。在教學安排上,從生活現象入手,通過實驗,應用結論再分析解決生活中的事物。

          上課初,讓學生看看生活中將各種鋼材、鋁材加工成各種形狀的圖片,最好是生活場景圖,如屋頂雨篷、鐵路鐵軌等,這樣學生更能明白這些形狀的材料應用在哪里,而書本中的插圖是堆放著的材料比較抽象。如果能找些這樣的材料給學生看看,就更好了。我找了些塑鋼窗的邊角料、角鐵等,豐富學生的認識。由此引入思考:為何要加工成各種形狀?解決這個問題,開展驗證性實驗。實驗的操作很簡單,實驗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想象,讓他們設計出各種形狀,不要僅局限于書本中的幾種形狀。這個實驗,只能改變紙的形狀,其他各項條件均不能變化,所以給學生提供數張大小、材質一樣的紙,同時,考慮到某些形狀上面無法擺放墊圈測試承重力,我給學生提供回形針,可以將回形針折好掛在紙橋上掛墊圈測試。對于實驗數據的分析,讓學生意識到,同樣的紙,改變形狀就能大大增加它的抗彎曲能力就可以了,不要引導學生去思考分析哪種形狀的抗彎曲能力會更大,這并不是本課所追求的,如果有學生提出,可以讓他們課后再開展這方面的探究,不應再課堂上深究。為何改變形狀就能大大提高紙的抗彎曲能力?引導學生結合上一課的研究結論進行分析,還是比較容易能夠解決的,改變形狀后,雖然因為減少了寬度而損失了一些抗彎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所以大大提高了紙的抗彎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

          拱形這一形狀,學生還是認識和熟悉的,但拱形有多大的力量,學生卻沒有太多太深入的了解。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不但要認識到拱形承重的力量,還需要知道拱形為何能承受較大壓力的原因,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難點,這個難點的突破,必須借助于實驗,通過實驗現象,通過實驗數據,使學生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和了解。

          本課實驗在操作上并沒有什么難度,重在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進行思考分析,從而推理得出結論,解決問題。搭一個西瓜拱的活動,有必要稍作改動。第一,這個季節,西瓜是挺貴的,教學成本太高;第二,西瓜拱的效果也不見的最好;第三,課堂上操作存在一定難度。我的處理是:1、教師用冬瓜演示搭一個冬瓜拱,然后壓重物,如鉤碼盒,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其也去嘗試一下。之所以選用冬瓜,是因為其即便宜易得,而且操作也方便。教師演示指導時,要特別說明冬瓜塊的切法:刀口指向圓心。2、課外要求學生回家用冬瓜也搭個冬瓜拱試試,做完后冬瓜仍可燒菜吃不會浪費。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50字】相關文章:

        多彩運動會作文11-20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02-05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08-14

        多彩的運動會作文05-31

        多彩的活動運動會作文02-06

        多彩的活動運動會作文【通用】11-13

        精選多彩的運動會作文4篇09-14

        運動會多彩的活動作文08-15

        【精選】多彩的運動會作文三篇07-10

        精選多彩的運動會作文四篇07-0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