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應急預案。我們該怎么去寫應急預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
境應急監測在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要求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是事故處理的核心工作。在社會經濟生產活動中,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時有發生,尤其是石油化工原料、產成品及有毒有害危險品的生產、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均隱含著不同程度的突發事故因子。這就要求我們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預防、監測、應急處理及其后置工作上力爭做到最佳狀態,為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提供有力有效的保障,最大限度減少生態環境的污染和人民的損失。因此,應建立先進的環境應急監測預警體系,完善事故應急預案,做好應急監測的準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是及時有效處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首要環節。
一、防患于未然,做好應急監測準備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難以預測,因此要求應急監測準備工作常備不懈。應急監測準備和響應貫穿于事前,事發,事后幾個階段,因此,防患于未然是事故防范的前提,在應急監測方面的準備措施包括:制定污染事故應急監測預案,應急監測能力建設;標記重點源;應急監測培訓及應急演習等。
(一)制定應急監測預案,做好應急響應的準備
應急監測預案是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為迅速、有效、有序地開展應急行動而預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確事前、事發、事后的各個進程中,誰來做,怎樣做,何時做以及相應的資源和策略等的行動指南。當事故發生時,各個基層單位和個人拿出一份根據實際情況事先制定的應急監測預案,積極響應。其中包括各部門組織分工、應急監測作業指導書、現場情況報告表等細節性文件,并且要求相關監測人員及一線人員應該掌握相關的應急作業文件。
(二)補充完備應急監測裝備和儀器,加強應急監測能力建設
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一般都是直接讀數,響應迅速,可以通過簡便的操作方法快捷的確定污染區域和濃度分布,為科學應對突發性污染事故提供最好、最有利的支持和保障。對于應急監測能力的建設不僅僅是針對于便攜式應急監測儀器的要求,還包括防護裝備,應急通訊設備,交通工具等,目前有些地區監測站已經配備了突發性應急監測車,而且車上配備有車載式應急監測儀器和設備。
(三)標記重點源,為事發情況提供可靠依據和確切處理方法
在突發性應急污染事故中,因化學品泄漏等造成的環境破環占很大的.比重,而且對其環境影響進行監測也是應急監測的重點和難點。在事前標記好可能會發生污染事故或存在有安全隱患的企業、化工廠等重點事故源,詳細標記內容包括:企業概況、存儲物質情況(物料在裝置內的狀態、容量,化學品名稱,中間和最終產物,地理環境等),總圖布置,周圍敏感點人口分布等信息。掌握了數據源的信息,不僅為監測儀器的準備提供依據,同時也對監測布點有了初步的方案。若在此處發生突發性污染事故時能夠即刻知道可能是何種污染物的泄露和采取何種應急措施處置就會提高應急處置的效率。
(四)積極參加應急監測培訓,主動開展應急演習
通過專業培訓,才能很好的全面的掌握應急監測技術。培訓過程中,應急監測人員不但能夠清楚的認識、了解工作中的失誤可能帶來的后果,而且能夠提高自身處理應急污染事故的素質和能力,增長應急監測處置經驗。應急演習不僅可以使應急監測人員熟練掌握突發性應急監測的工作流程而且在使用應急監測儀器和設備中提高工作效率。正確率的提高和儀器設備操作的熟練,有效的節約了現場監測的寶貴時間。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2
為做好應對自然災害發生時搶險和醫療救護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自然災害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蘄春縣衛生局關于印發《蘄春縣自然災害衛生應急預案》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的精神,切實加強應急準備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轄區內發生自然災害時衛生應急搶險和醫療救護工作及上級部門安排的各種醫療衛生救援任務。
二、組織機構與職責
1、成立自然災害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由鎮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鎮衛生院、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負責人任副組長,宣傳、紀委、衛生院、派出所、財政所、廣播站、學校、安監辦、愛衛會和各村(社區)等負責人任成員。負責領導漕河鎮轄區內自然災害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和上級部門安排的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任務。組織協調醫院各部門高效、有序開展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完成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預防各種次生災害的發生,及時向上級匯報醫療衛生救援相關信息。
2、成立醫療衛生救護小組
由鎮衛生院、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負責人任組長,各院副院長任副組長,各院急診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主任為成員,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傷病員的救治和轉送工作。
3:成立衛生防疫小組
由鎮衛生院、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公共衛生科主任任組長,各院防疫保健科主任為成員,配合上級有關部門開展調查、收集資料;向群眾宣傳突發公共事件防治措施和健康教育;負責各種疫情的報告、流調、監測、消殺滅工作。
4、成立應急物資供應小組
由鎮衛生院、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負責人任組長,各院行政辦公室、總務科主任為成員,負責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人員、物資、藥品等的儲備、調撥等應急供應。
5、成立救護車應急救援小組
由鎮衛生院、一社區、二社區、三社區分管副院長任組長,各院急診科、后勤保障科主任任成員;負責各種突發公共事件的緊急用車,負責應對突發事件的監督管理,對存在問題的及時匯報,及時改進,杜絕次生災害的發生。
三、應急響應
根據上級規定的`自然災害等級,積極作出應急響應。
四、現場處置
1、統一領導,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限度的減少和控制自然災害事件所帶來的危害。
2、醫療衛生救護小組在接到通知后,應立即以最快的速度趕赴事發現埸,積極參加救援。
五、疾病預防控制
自然災害事件發生后,衛生防疫小組要根據情況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衛生調查和評估,采取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防止各類自然災害事件造成的次生自然災害衛生事件的發生,確保大災之后無大疫。
六、自然災害衛生事件的信息報告
按照《蘄春縣自然災害衛生事件應急預案》有關規定開展工作,同時將有關情況報告醫院醫療衛生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接到報告后,立即按程序向當地政府、縣衛生局報告。
七、醫療衛生救援保障
1、人員保障
自然災害衛生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遵循“平戰結合、常備不懈”的原則,不定期組織各小組開展自然災害事件醫療衛生救援的演練。各小組人員要保持電話暢通,如有變動,隨時更新。當自然災害發生時,要第一時間趕到單位。
2、物資保障
物資保障應急小組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做好醫療器械和急救藥品以及抗洪、抗旱物資保障。
3、救護車應急小組:對救護車進行定期檢修,保障車況良好,保證醫療救援時能緊急出動。
八、獎勵與處罰
發生自然災害事件時醫療衛生救援工作實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對在處置自然災害事件中有突出貢獻的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對在處置自然災害事件中有失職、消極怠工的有關責任人,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觸犯法律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醫院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03-20
醫院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3-24
項目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03-06
環境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9-27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模板05-23
突發環境事件綜合環境應急預案09-18
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案15篇04-07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15篇05-16
應急預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