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八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演講稿應用范圍愈來愈廣泛,那么,怎么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我出身于教師之家,幼承父訓,立志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經過十五年寒窗苦讀,我終于實現了理想,走上三尺講臺,成了一名小學教師。從教至今已有十個年頭,我深深地感到教師的物質生活相對清貧,但精神生活卻無比充實。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
圣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得到了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的天地。常言道,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從教多年,我最深的感悟是,除了有高尚的師德,一名好老師還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只有真誠的愛,才能觸動學生的心弦。教育是以德育德,以行導行,以智啟智,以性養性,以情動情的過程。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一種理智與心靈的交融,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只有當教師給學生以真誠的愛,學生才會向你敞開內心世界,我們才能“對癥下藥”,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我曾為學生不做作業而大動肝火;曾為學生放棄學習而心焦如焚;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淚下。我猶*豫過,動搖過,有時候問自己,和其他工作的同學比起來,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成績進步時;當喉嚨發炎出不了聲時看到學生們關切的目光,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的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油然而生,原來付出就有收獲,愛的付出就有愛的回報。這時我又燃起了對工作的熱情,又充滿了對事業的執著。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是我們共同的心聲,更是人生堅定的誓言!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肩負的責任,在播撒知識的同時也把愛種在孩子們的心間,為孩子們點燃希望的燈,用愛心承載孩子們人生的希望。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藍天因為有了白云的依偎才不會寂寞;高山因為有了山花的依戀才不會孤獨;碧海因為有了魚兒在她心里嬉戲,才會這樣生機盎然;而我,因為有了你們,可愛的孩子們,才真正擁有了最美麗、最可寶貴的人生。
沒錯,我是你們的老師,我給你們傳授著知識,我教會了你們思考,而你們,又何嘗不是我的老師呢?很多時候,你們不經意的表達,卻帶給了我無窮的樂趣,給了我深深的啟迪,給了我最質樸而又最可寶貴的智慧。
在一次科學活動中,大班的你說道:“蝸牛的眼睛很小,你要是沒有一雙好眼睛是看不到的。”我為你的認真勁兒喝彩的同時,卻對你的結論半信半疑,課后,我特地找來了一只蝸牛,仔細地觀察又觀察,我瞪大了眼睛找著你所說的蝸牛的小眼睛,還真讓我找到了──你說的沒錯。那一刻,我才發現面對身邊的細瑣我竟未能用心去看!我的孩子,是你不經意的句子深深地啟迪了我:很多時候,我們靜下心來,會發現很多……
但是,我可愛的孩子們,你們對我的教育,卻遠遠沒有結束。你們對同一件事物的完全相反的論斷,每每讓我唏噓不已,贊嘆不已,更讓我艷羨不已。那是在一次美術活動中,你們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畫了一幅幅奇特而有趣的畫。你,畫的是三只蝸牛,一只大蝸牛背上馱著一只小蝸牛,在它們前面,另外一只蝸牛回過頭看著后面的兩只,每只蝸牛的眼睛都很大,很夸張,又圓又亮,還長著長長的睫毛,向上彎曲著。我心里想,這孩子,畫蝸牛也不事先認真觀察一下,把蝸牛畫走了樣。
我悄悄地告訴你:“蝸牛的眼睛很小呀,你肯定沒有見過真正的蝸牛。”我正要教你蝸牛的正確畫法,你卻小聲地對我說:“老師,我見過蝸牛啊?晌医裉飚嫷氖俏伵R患已! 蝸牛媽媽背著孩子,不把眼睛睜得大大的,怎么能看清楚回家的路呢?蝸牛爸爸看著自己的孩子,心里很高興,當然也會把眼睛掙得很大呀!
呵,本來想說服你改畫的我,卻完完全全被你這一句話給說服了!我明白了,不是你把蝸牛的眼睛畫大了,而是蝸牛一家把眼睛睜大了!我又一次深深地羞愧了,孩子,面對你靈動的心,我竟如此遲鈍,當你天賦異秉,用自己的“語言”講述著你的思想,我竟難以體味。孩子,是你教會了我如何走進你們的心靈,了解你們的天性。
在你們純潔的童心的指引下,我發現,這個世界是多么的美妙!我的孩子們,和你們渡過的點滴歲月讓我難以忘懷:當你聽著動聽的故事漸漸停止哭泣,瞪大眼睛注視著,我發現你是多么好學;當你面對新奇的玩具不斷嘗試探索,最終學會了怎么玩,我發現你是多么執著:當你拉著我的手揚起小臉告訴我,你要送我一架小飛機,我發現你是多么純真……
我的孩子們,是你們讓我充滿活力、充滿激情、充滿靈動!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幼兒園師德演講稿———我愛幼兒象媽媽
我是一只小鳥,愿為幼兒送去歡歌。
我是一朵白云,愿為幼兒送去歡樂。
我是一滴雨露,愿為幼兒送去甘甜。
我是一縷清風,愿為幼兒送去勃勃生機。
孩子們從熟悉的家庭來到陌生的幼兒園,他們離開自己的親人,和陌生的老師同伴在一起,這是生活的巨大變化,這時的孩子容易產生分離焦慮,只有用我們的愛改變他們的不安心理狀態,才能使他們盡快適應新環境,才能留住孩子的心。
那么應該怎么做才能留主孩子的心呢?我認為要做到這點,就必須時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心里。把孩子抱在懷里、掛在嘴上是每個老師都會做的事,但是要真正把孩子完完全全地放在心中是很不容易的,因為這需要老師有所奉獻和有所犧牲。奉獻的是自己全身心的愛,犧牲的是自己的時間、精力,有時甚至是財力。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要留住孩子的心,就要像媽媽對自己孩子一樣關心他們,根據他們的不同特點,用他們愿意接受的方式歡迎他們的到來,并不斷用親切的語言與之交談、溝通,使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可親可愛。我細心照顧每一位幼兒,對每一個學生撒種愛心,用愛讓他們重新點燃希望之火。不讓任何一人有冷落、孤獨感,對那些身患殘疾的孩子,我則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和愛。
小班幼兒剛剛入園,哭鬧是常有的事情,看著他們哭著找媽媽的時候,我的心也被觸動了,每每這時我便走過去把他們抱起來,摸摸他們的頭,親親他們的小臉,讓他們感受到媽媽一樣的溫暖??午睡對于有的幼兒來說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們班的張妍便是如此。中午午睡時,孩子們都躺下了,只有張妍眼里含著淚的默默坐在床邊,我走過去問道:寶貝,你怎么了,不舒服嗎?,她沒有說話,淚反而流的更多了。我摸摸她的頭,沒事啊。于是我有耐心的對她說道:寶貝,是不是想媽媽了,在幼兒園老師就是媽媽,讓我當你的媽媽,看著你睡覺,好嗎?張妍抬頭看看我,用小小的聲音說道:我想媽媽,睡覺的時候我都摟著媽媽的胳膊,我要媽媽??。為張妍擦干眼淚,哄她躺下后,我從她耳邊說:老師就是張妍的媽媽,你摟著我的胳膊睡好嗎?——看著張妍摟著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時,我感到了做老師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時,張妍總是摟著我的胳膊緩緩睡去。一天,張妍高興的跑到我跟前大聲說:老師象媽媽,周老師就是周媽媽。這是全班小朋友也都興奮了,周媽媽,周媽媽的叫個不停,聽到孩子們甜甜的叫聲,我的眼角泛出了淚花,心里感到無比的欣慰。
還記得我曾帶過一個孩子叫王詩怡,小詩怡在媽媽肚子里時,手指被臍帶纏繞,出生后,左手沒有一個手指,吃飯、穿衣都很困難,我給予了她無微不至地關懷:小便后,幫她整理衣服;吃飯時,一口一口地喂她,不僅如此,我覺得,教會她吃飯穿衣比什么都重要,我要讓她成為一個自立的孩子,在我的關心和她自己的努力下,小詩怡進步了,她的自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還代表我們班參加了年級組的自我服務能力的比賽,獲得了優勝獎,我真為她感到驕傲和自豪。
顧立恩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孩子。從開學初的家訪中,我們了解到,他的母親是一個聾啞人,父親的工作又很忙,平時與孩子的交流較少,剛入園時,顧立恩各方面的能力都較差,性格內向、孤僻,整天只知道哭,還經常尿床。怎樣才能使顧立恩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我們一次又一次的進行家訪,在幼兒園的日常生活中,我把顧立恩看成是自己的孩子,關心他、愛護他、幫助他。尿床了,我就幫他換上干凈的衣褲;每次午睡前,都要提醒他小便,在午睡過程中,再提醒他一次,慢慢的幫他改掉尿床的壞習慣;我還鼓勵能力強的孩子去關心他,多與他交往,漸漸的,顧立恩變的開朗了,小臉上整天掛著笑容,尿床的壞習慣也改掉了,我們再去他家家訪時,他會主動給我們開門,主動和我們打招呼;在學期結束的文藝匯演時,顧立恩一家來了四口人,看到顧立恩在演出中的出色表現時,他們一連聲地對我說:“老師,謝謝你,真是太謝謝你了!”教師節這天,顧立恩的外公還特地給我寄來了一封表揚信。能得到家長的肯定,即使付出再多,我也無怨無悔!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又是一年教師節。這一天,幼兒園教師應該是快樂的。各地都會舉辦形式各異的慶祝活動,教師都會收到來自各方的節日問候。但是,這樣的快樂長久嗎?這樣的快樂能夠消解網上論壇中一浪高過一一浪的“幼兒園教師職業倦怠論”嗎?節日的快樂過后,我們也許仍會疲于應付各種名目的檢查、評比,也許仍會面對家長的評價并感到莫大的壓力,也許仍會因為日復一日繁瑣的工作和清貧的生活而感到自己在被消耗。
怎么辦?我不由得想起河南洛陽一位幼兒園教師對同事和幼兒家長所作的調查及其結論。“哪種職業不累啊,是人就會倦怠。所以一味地強調幼兒園教師的職業多么令人倦怠于事無補,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自己調整自己,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彼脑捳Z充滿了無限的熱情和愛意,說出了許多教師的心聲。“我做幼兒園老教師四年了,是的,的確很辛苦:既要擔心自己辜負孩子的好奇心,又要擔心孩子的安全;既要笑對專家領導的各種評價,又要笑對家長的不理解甚至責難……但是,我的確很快樂:每天看著孩子們在長大,看著他們身上不斷增長著我希望他們擁有的各種優秀品質!r候,我以為你很美麗,帶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我正是懷著這樣一個夢想長大的。盡管現實不如夢想那般完美,但這份觸手可及的真實帶給我一份平凡生活中最可貴的快樂,我沒有為自己的選擇后悔!”‘
說得多好!雖然當下的教育現狀有其深刻的社會和制度原因,但我們最能控制和調整的就是我們自己。如果不能主動地調整自己,我們就永遠無法擺脫“被消耗者”的心態。如果整天擺脫不了煩惱、抱怨的消極情緒,我們又怎會有心情去理解、關懷孩子,怎會有能量去創造、去超越呢?蠟燭、春蠶這樣有著犧牲隱喻的符號不是幼兒園教師職業的本質。恰恰相反,教師職業能為我們帶來幸福。
我們的幸福源自幫助孩子創造、成長,與此同時不斷創造自我。積累豐富而有效的教學策略,形成獨具魅力的教學風格,歸納、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而這一切都是在看似重復、單一,實則充滿活力和變化的El常工作中完成的。
我們的幸福還源自對孩子的發現。我們每天都在感悟孩子純凈、充沛而多彩的生命,每天都進行著與豐富多彩生活相關的教育活動,每天都走在通往富有魅力、創造力和價值的路上。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第一條建議中提到:“教師的職業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要長期不斷地深入人的復雜的精神世界,在人的身上經常能夠發現新的東西,對新的東西感到驚奇,能看到形成過程中的人――這種出色的特點就是滋養教育工作的基礎!惫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各位領導老師: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為自己是一名幼師而驕傲。
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是一個美麗的花園,充滿陽光,每一朵花和每一片草看起來都那么生機勃勃;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是一座藝術的殿堂,充滿了歡笑和歡笑,歌曲和鋼琴的聲音如此豐富多彩;有這樣一個地方,它是成長的搖籃,充滿了希望、夢想和抱負,是如此美麗動人,F在,我很榮幸能成為這里的一員,我將在這里書寫我人生的新篇章!鞘徍䦟嶒炗變簣@。在這里,每一位老師都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藹可親,他們對幼兒教育的堅持和熱愛,既讓人感動,又讓人震撼。來了以后聽很多老師給我講他們和孩子之間有趣的,印象深刻的故事。當我看到他們的幸福和投入時,我真的很感動。我想向他們學習,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一個一輩子默默無聞,把青春和智慧奉獻給孩子的幼兒園老師。
我記得剛進園子的時候聽老師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那是1992年的冬天。有一天,輪班老師組織孩子上廁所。因為天氣很冷,浴室的地板上形成了一層薄薄的冰。雖然輪班老師提醒孩子們慢慢來,但其中一個孩子滑倒了。可惜他的嘴碰到了磚面,嘴里面劃了一個1厘米左右的洞。值班老師看到這種情況,趕緊去了醫院。那時候打車不太方便。老師抱著孩子坐在食堂一個叔叔的三輪車后面,往醫院跑。冷風直吹進她的脖子,老師把孩子緊緊地裹在懷里。即便如此,孩子還是用破嘴不停的說話,一路顛簸到了一山醫院。下了車,抱著孩子去看醫生。很快就看了醫生,醫生一眼就說要縫針。當帶鉤的針扎進孩子嬌嫩的皮膚時,老師的心繃得緊緊的,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眼淚還是流了出來,孩子一點也不尷尬。看著老師的嘴,他說:“老師,別哭,我一點都不疼。”他的嘴被醫生用黑線拉了一下。為了說這個,醫生停下了手。老師連忙說:“別說話,老師不會哭的!本瓦@樣,我看著孩子縫了3針。醫生做完最后一個動作,說:“這孩子真厲害!”后來為了照顧孩子,老師買了一個很小的勺子,吃飯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喂孩子,直到傷口愈合。
聽到這里,我哽咽了。我知道像這樣真實平凡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我知道有成千上萬個這樣負責而簡單的老師;同時我也更加清楚,孩子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成長,還有那顆年輕的心給我們的觸動和震撼,讓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為他們付出愛和青春,無怨無悔。陶行知的老老師曾經說過:“真正的教育是一種交心的活動。只有發自內心,才能到達內心深處!泵看温牭胶⒆觽冋f:“黃老師,休息一下!碑斈愠缘亩嗔,我覺得累了辛苦了都是值得的。
教師不是雕塑家,但他們塑造了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作品;老師不是偉人,但孩子們熾熱的目光凝聚在他們的身上。教師這個職業是高尚的,是無價的,F在我已經成為一名幼師,我想用我的愛去關心和呵護這些可愛的孩子,為他們編織一段美好的童話之旅,讓我的生活變得美好。
幼苗不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花朵不一定凋謝,但生命的光輝是無限的。我想用我有限的生命,在學前教育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情,因為我為自己是一名幼師而驕傲!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6
--我是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
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不能用優美的語言謳歌我的職業。但我是教師,一名從事幼教事業的工作者,我只能用行動演繹生活的精彩,用愛心詮釋職業的高尚。
當有人問及:你在那兒待遇如何,薪水多高的時候,我只是微微一笑不便作答。我也有困惑,也曾彷徨:難道僅是為了一份可以矜持的心態、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一個一日三餐準時的習慣?不!不全是!是從此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
當我用心去感受幼教事業的脈搏時,我感受到的不管是快樂還是憂傷、充實還是迷茫,都是我生命中揮之不去的幸福。我愛這種職業,我愛這些孩子們!每當走進教室,看到孩子們稚嫩的臉龐,我就渾身充滿活力,所有的雜念都會蕩然無存。
在物欲橫流的今天,我們能守住這一方心靈的凈土已實屬不易,就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種至死不渝的情懷將滾滾紅塵中的種種誘惑淹沒!更讓那些功名利祿隨著一江春水付諸東流。正如陶行知先生所云:“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边@不正是我們教師的風骨嗎?!
幼教事業是一項用心血澆灌的工程,我不能有絲毫的懈怠。盡管也為瑣事煩惱、因工作的量大而疲憊,但是當孩子們抱住我忘情的喊我媽媽的時候,還能有什么比這更讓人身心放松,倍感幸福的呢?
古人云: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我們正從事著一項偉大而神圣的事業!我們的品德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因此,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課堂上的文明用語;嘴角的一抹淺笑;和孩子們耐心的交流;彎腰拾起的紙屑甚至教師之間文雅風趣的談吐、交流,無一不是對師德美好的注解。
師德不再是一個詞,不再是空洞的道德說教,而有著最為充實的內涵:對事業的忠誠奉獻、對幼兒的呵護關愛、對業務的鉆研精通……
行走在童心世界,我倍感驕傲與自豪;選擇了幼教,我就選擇了微笑和歡樂、感動和幸福!
人格是最高的學位;師德是最美的樂章;孩子們的茁壯成長,家長的欣然認可就是對我最好的褒獎!我快樂,我自豪,我是一名幼兒教師!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7
當我望著那被圍墻緊裹的幼兒園,當我走近那緊鎖著門的活動室,當我敲開活動室的門終于看到那些坐在座位上的孩子們時,我的心情一步步地變得沉重起來。狹小的戶外活動場地,除了幾件大型玩具及幾盆花草外便無他物;活動室嚴格說來像教室,幾十張桌椅已占去絕大部分空間,室內區角活動基本上沒有開展。這里的大部分班上、下午加起來要上三節課,幼兒大部分時間坐在活動室內,除了做操外,其他戶外活動開展得很少?粗矍斑@些被“保護”起來的孩子,我不禁想起那些從小就坐在玩具堆中很少出門的孩子,那些成天坐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劇、娛樂節目。唱著卡拉oK的孩子,還有那些在攝像機鏡頭前模仿成人的動作載歌載舞的孩子,他們的生活是真實的生活嗎?如果說不是,難道我們眼前的幼兒生活不是既成的事實?如果說是,那么這種生活現實是幼兒生活的真諦嗎?那種真正屬于幼兒自己的生活啊,你在何方?
我苦苦地追尋她,我終于在兒童的生活世界里發現了她。
那是一個與成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在那里,幼兒不是按固定的眼光或所謂科學、客觀的標準去看待事物的,不是按習慣性的常規或“理論框架”來分析事物合不合理、對與不對,而是按自身的感受與需要直言不諱地表達事物可不可愛,以及自己喜不喜歡。他們看待事物時首先不是考慮遵循規則,而是憑借臆想或即興、奇異的想法,因而他們眼中的事物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富于變化的,就像“1+1”;一定等于“2”,而潛藏著無限可能性一樣。在那里,兒童的細膩與敏感將告訴你許多令成人驚嘆的發現。
在那一種生活世界中,幼兒以全部的情感和能量來探究自己和世界,就像西西佛斯一樣永不知足、不知累。然而要獲得關于自己和世界的形象,僅依靠單一感官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于是幼兒就用整體性的感知和反應。他們在感知某一事物的時候,不只是眼睛或耳朵在工作,而是整個身心都參與進來。幼兒聽音樂或故事,他的身體有時情不自禁地擺動著,有時手舞足蹈,說明他不只是耳朵在聽,整個身體也在聽,這難道不是幼兒內部能量沖動及情感流露的表現嗎?
如果說幼兒對于外界的思維也有邏輯的話,那也不是規則的邏輯,而是詩性的邏輯,即感性直覺的邏輯,音樂性的邏輯,想像的邏輯,內心自由的邏輯,酒神的邏輯,審美和藝術的邏輯,它是兒童感性豐富性的具體體現。這種詩性邏輯是創造性發展的源泉。難怪人們常說,如果一個人想成為卓越的藝術家,他首先必須具備一雙兒童的眼睛。
在兒童的生活世界中,世界將以何面目出現呢?
先聽聽一個先哲是怎樣說的吧。杜威說:“兒童的世界是一個具有他們個人興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個事實與規律的世界。兒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與外界事物相符合這個意義上的真理,而是感情與同情……”在成人眼中,這個世界就是一個事實與規律的世界,其中充滿各種規則與秩序,而兒童眼中只有“人”。當媽媽告訴孩子春天來了,孩子問:“春天是坐車來的,還是走路來的?”當教師說:“今天是七月一日,是黨的生日。”孩子問:“黨的家在哪里?黨有外婆嗎?”兒童把動物當作人,甚至把其他一切物品也當成人。在兒童的世界里,一切東西都是活的,都有眼睛和嘴巴,都會思想、會說話。兒童的世界是一個擬人化的世界。幼兒一本正經地給小布熊喂飯,把小布熊當成了同自己一樣的人;樹脂冒出來,幼兒說樹在哭,樹同人一樣是活的;窗戶是房子的眼睛,房子也是活的。兒童可以與它們展開對話。兒童的這種擬人化的心理,是博大的關懷、同情與奇特的想像力的源泉,體現出了人性美好的一面,而這一切在成人那里是不可能的。成人認為房子只不過是由建筑材料堆積而成的死的東西,而樹也只不過是一種植物罷了。世界在兒童眼里是“泛靈的”、情感性的,而在成人眼里是機械的、理性的。兒童世界的這種情感及想像的豐富性令成人望塵莫及。杜威的話雖在兒童的生活世界里得到了證實,卻在成人世界那里受到了有意無意的冷遇,因為成人往往自詡為社會文化的優秀代表,生活的脊梁,成人總先人為主地認為兒童的情感性的世界是那么幼稚、無能、卑劣因而不屑一顧。
兒童的生活世界既沒有地域概念,他的玩具可以丟得到處都是,也沒有成人世界中的秩序概念,他往往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同時,兒童還沒有鐘點的概念,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感興趣的活動的時候,往往忘記了時間,有時還不厭其煩地反復進行某一活動,全然不顧還有別的事要做。與此相比,成人的生活則是程式化的,鐘點式的。成人作為有豐富社會經驗的人,其生活往往有日程計劃與安排,并按時間單元格來進行,從而顯得有條不紊,富有秩序感,同時也充滿各種壓力和緊張感。成人的生活世界是理性與規范的世界,程式化與秩序化的世界,而兒童的生活世界則是自由與輕松,充滿想像與情趣的世界。
兒童的生活世界其實就是童真、童趣與童話般的世界。兒童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輕松自在的,天真爛漫的,詩情畫意的,多姿多彩的,這種生活令我欣喜與激動,令我向往與陶醉。這種生活使兒童倍受鼓舞,她給予兒童堅定不移的信心,百折不撓的勇氣和開拓創新的力量。
我想到我們的責任。我們有理由讓兒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兒童應該有屬于他自己的生活。然而,這一切似乎還只是一個夢。
香港幼兒教育專家、中國老教授協會學前教育研究所顧問陳淑安說:“無意的影響、無形的滲入使不少幼兒變成小成人。囫圇吞棗地模仿成人的言行,愈來愈遠地離開了人生中最可寶貴、最可珍惜而又最短暫的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薄艾F在的成人社會太早地框著我們的孩子,可愛的童心,可貴的童真,都被淡薄遺忘了!蔽覀儾荒懿回撠熑蔚胤此迹骸霸诮袢丈虡I文化社會,充斥著功利主義的社會,我們太自私了,太短見了!
這決不是危言聳聽。成人對兒童社會化的迫切希望客觀上使兒童逐漸遠離其自己的生活世界,不僅從兒童生活的空間與時間上,還從教學內容、思維方式上使幼兒距離自己的生活世界越走越遠。
由于城市化,兒童與大自然的接觸越來越少,逐漸失去了在大自然中與同伴一起玩耍的那種神秘、好奇、情趣、愉悅的感覺,孩子面對更多的是成人的世界。對于今天的獨生子女來說,自由自在的同伴交往存在嚴重不足:在幼兒園面對的是教師和被組織起來的孩子,一回家便處在父母、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包圍”之中,就連電視書刊中的小伙伴,也多半是由成人的意愿和想像塑造出來的形象,這是與孩子自己的世界全然不同的。本來屬于兒童的生活空間在一點點地被侵占,他們的生活空間日益變得狹小。兒童的成人化、社會化在加速,他們生活在不斷凝固化、封閉化、狹窄化的空間,離自己的那種充滿自然靈氣的、童話般的生活越來越遠。盧梭曾大聲疾呼:“讓孩子回到大自然吧!”然而,他的聲音似乎沒能阻止住那些急功近利者們的腳步。
在“智力開發”熱潮的推動下,兒童從幼兒階段起就開始肩負著學科知識學習的重大使命。成人期望將大量的知識盡快地裝進兒童“一窮二白”的腦子里。父母和教師這樣給孩子施壓:“你呀,什么都不會,真讓人著急!”于是,幼兒被要求學各種“特長”:樂器、舞蹈、繪畫、識字、書法、電腦、英語等,許多要到小學才學的內容也被提前到學前階段進行(這方面的證據俯拾皆是,毋須多說)。由于社會對兒童過高的期望,致使兒童應有的游戲時間被過多的“學習”擠占了,然而這些學習并非都是幼兒自愿的。一個孩子如是說:我不喜歡學鋼琴,也不喜歡美術。不好玩。開始的時候有點喜歡,上著上著就不喜歡了;丶叶纪砹,動畫片也看不到了。我想玩!
兒童“想玩”,說明兒童需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并由自己來安排的生活時間。由于兒童生活時間被擠占,由于成人以時間單元分割的方式來安排并督促兒童的活動,兒童生活的自然節律逐漸被成人的意志所取代,于是,兒童本來的輕松、自在的生活由此而帶有緊張感與壓力感,兒童離自己的生活世界也就逐漸疏遠。
幼兒園的教學又怎樣?情況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教師往往事先制訂一個計劃,安排幼兒全天的生活。萬一遇到意外的情況,教師總千方百計地將幼兒往預定的內容上引――“與老師提的問題無關的不要說”,兒童的源自其經驗的、感興趣的話題常常被忽略、制止,被當作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歪說”或“瞎說”被拒斥掉。這是因為,教師認為教育是有計劃的,而兒童異想天開的“閑聊”自然不是教育,否則“一事無成”,而于教師則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于是,我們一方面強調計劃的教育內容應來自兒童生活經驗;另一方面,當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熱衷于表達自己的具體經驗時,教師卻往往對這些經驗不屑一顧,并壓制它,為計劃“讓路”。這種自相矛盾正是我們教育的一塊“心病”。例如,在活動室里,幼兒在教師有準備、有計劃的指導下通過標本學習小動物,而當幼兒在回班的路上發現地下的小動物并興致勃勃地探究時,教師卻以不耽誤時間為由加以制止。教師把學習限于汁劃內的正規的學習,而對于這種來自幼兒生活事件的計劃外的學習則相對忽視,這就使教育脫離了幼兒的親身生活體驗,也使幼兒遠離了自己的生活世界。
內容決定形式。我們教給孩子最多的是那種缺乏體驗的,需要記憶的,自然也是容易被遺忘的知識。難怪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反復說“記住了嗎”這句話。這種知識在教師看來是確定無疑的而且有標準答案的知識,教它比教其他一切來得容易。教師要求兒童接受這種知識,自然要求兒童像成人一樣用固定的眼光或既定的標準來刻板地看待事物,這與兒童本來豐富多變的思維方式是多么地格格不入!
兒童以整體的方式感知世界,但教師出于規范控制,要求幼兒“帶著耳朵來,而不是嘴巴來”;“只許眼睛看,手不準動”;“安安靜靜地聽老師講”等。很顯然,成人是在用成人生活世界的紀律與看問題的方式來“肢解”幼兒的整體感知方式。成人把自己固有的思考問題的邏輯視為一種“規范”,利用手中的權力,要求兒童遵守。幼兒的思維也被要求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改造。教師指示兒童要怎么做,其實是將自己“做”的方式教給兒童。教師很少關注兒童自己的方式,也很少真正鼓勵兒童用不同于教師的方式解決問題。教師對兒童實行思維“壟斷”,同兒童無權決定學什么一樣,是成人對兒童進行文化控制與壓抑的表現。老師會說:“我可是在教給幼兒正確的方法呀!”但正確的方法不是惟一的,更不意味著教師所說的就是惟一正確的,否則,思維被凝固,其靈活多樣性與創造性也就消失了。
在班級生活中,成人世界中的東西或多或少地被照搬進來。成人的態度及價值觀,獎懲的激勵手段,淘汰式競爭等在班級生活中都有所反映。成人世界中的規則同樣被照搬進來。對于兒童來說,塞人視聽的是“不對”、“不準”、“不要”、“必須”以及各種形式的干預、制止、批評、懲罰與威懾的話語。即使是表揚,也與規則有關。兒童被限定在規則與制度所允許的時空內,按既定的思維與邏輯開展活動,兒童無拘無束的生活結束了,兒童的`自由、爛漫的幻想與表現沒有了,兒童的想像讓位于規范,表達讓位于接受,兒童不拘一格的所思所想讓位于“像”與“不像”的邏輯規范下統一的“真實”。正如有人說:“規則一旦形成,就伴隨它形成一種是非標準,人們對事物的觀察力和評判力就被大大地縮減了。在規則下面,世界呈現為一種刻板的現實,生命和生活的生動性、廣泛性喪失了!眱和辉偕钤谀欠N充滿自然靈氣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規則與“框框”所筑就的成人世界當中。為此有人呼吁:“孩子們的生活是自由的、無拘無束的,我們‘教育’孩子;其實就是要求孩子放棄自己的自由生活的方式,而接受成人規則化的生活方式。
是孩子,就應該允許他們以孩子的方式生活!币宰约旱姆绞缴!那該是一種多么令人激動而神往的境界!它不僅意味著輕松、自在,而且意味著自我決定與自我負責。然而在兒童生活中,成人出于自身責任與兒童安全的考慮將幼兒“包裹”起來,保護與管制起來,他們非但沒有自我決定與學會自我負責的機會,而且不時地產生心理緊張感與壓力感,他們必須時刻小心謹慎,而難以真正快樂、自在地生活。在這種情形下,兒童想要以自己的方式生活,難啊!
“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在許多地方,我們都能感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這種熱情。然而這并不意味著兒童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世界當中,而只是說明兒童成了我們工作的中心。其實我們所做的“―切”并不是真正為了孩子的,因為我們所做的不是為了我們眼前活生生的孩子,而是為了我們心目中那個預設的“理想的”、“標準的”孩子,而那個“理想的孩子”其實就是成人的縮影。這是一種對兒童未來生活的“虛擬”,是成人想像兒童將來應該面對的生活,即兒童成人后的生活。它的著眼點不是現在,而是未來。我們的孩子在這種“理想”下其實過得并不快樂。
人們常說:“這個世界的未來是屬于孩子的!边@意味著,這個世界的現在并不屬于孩子。因為孩子作為不成熟的社會存在,他處于社會文化的邊緣,必須謙虛學習;而同樣因為成人是“完成”的,而孩子則遠未“完成”,于是一方面,在我們這些成人的眼里:“你們這些不請世事的孩子,乖乖地聽話吧,不然得吃苦頭;不能光想著玩了,其實我們也是為你們好!币虼,“這個世界的現在不屬于你們,你們得像成人――樣地學習,過與成人一樣的生活,你們得祛掉你們身上的野性,避免情緒化,你們時時處處都得規規矩矩、小心謹慎,凡事要講求分寸,學會使自己變得成熟,就像我們為人處世般的老練”:另一方面,成人在設計著孩子的未來,因為“這個世界的未來屬于孩子”,然而10年、20年后,這些孩子也自然地長大成人了,“這個世界”其實是屬于這些成人的,而此時的他們終于意識到,他們的童年早已在“加速成人化”的使命中悄然消逝。于是,“這個世界”的未來也同樣不屬于孩子。我們設計的是孩子的未來,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預備孩子的將來,結果,我們忽視了孩子的現在,也就否定了孩子的存在,進而使我們的諸多“設計”中只有“成人”,而沒有兒童。
于是,一些有識之士在痛心疾首地呼吁:
人們總喜歡說:“這個世界的未來是屬于孩子的!比欢,這個世界卻不屬于孩子。這個違反邏輯的常識在中國很少有家長和教育工作者注意過。孩子的周圍,總是設置著一道道有形的或無形的深院高墻:正是“為了孩子的未來”這種美麗的口號限制了孩子的自由空間,阻斷了孩子的自由夢想。為什么我們不能往后讓一讓,給孩子留出一塊自由的空間,給他們一雙屬于自己的翅膀,讓他們享受一下高空自由翱翔的樂趣,領略一下俯視萬物眾生的靈感?
在今天的教育界,對這個問題重視得很不夠。項賢明指出,教育的意義基礎在于生活世界之中,但由于人們對科學理性的盲目崇拜,把科學世界的教育當作人的全部教育,而更為根本的生活世界的教育卻在不知不覺中被遺忘了;而科學世界的教育放棄了對人自身生活根本的關注,這樣便發生了科學世界的教育與生活世界的教育的斷裂。這也意味著教育與兒童現實生活世界的斷裂。教育脫離兒童的生活世界,是教育危機產生的深刻原因,也是導致師生代溝的外部成因。教育需要關注人的生活,兒童的生活。然而遺憾的是,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很少去親身體驗兒童的生活,也很少去切身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韓寒,上海的一位18歲的少年,曾被中學勒令退學,后來他考上大學反而拒絕上大學的機會,從而引起新聞媒介的廣泛關注。新聞媒體采訪他時,他說:
我那時的動機很簡單,就是想讓那些所謂從事教育的大人看看,我們到底是怎么一個狀態。但后來發現其實他們根本不會傾聽我們的真實想法。他們基本上是與孩子的生活脫節的。他們每個人都以教育家的面子而忠告大家你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韓寒的事值得教育界認真地自我反省。無論是實踐工作者還是理論研究者,一定要改變那種一味地對兒童進行“設計”、“改造”、“包裝”的急切心態,解除教育研究中的“Laputa”情結”,從科學理性的新神話中解脫出來,從“高處”走下來,進入兒童的現實生活世界之中,關心孩子們感受到些什么,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幫助孩子認識他們自己,發展他們自己;讓孩子回到自己的世界之中,從而使教育回歸到孩子生活世界之中。否則,我們的教育將更加危機重重,積重難返。
兒童與自己生活世界疏離是危險的。人類本來是與自然融為一體的,但人類早已將自己從自然中抽離出來,離自然越走越遠,而這已經引起人類與自然關系的惡化,人類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也使人類品嘗到由此帶來的苦果。人類抽離出自然會如此,如果兒童被抽離出自己的世界又會怎樣呢?人類已經醒悟出必須愛護自然,再建和諧以及人類社會自身“可持續性發展”的道理,而今天的孩子也面臨著被抽離出他自己的世界的危險,然而,誰來救救孩子?
讓孩子成為孩子,還是讓孩子在還未成為兒童之前,就讓他成為成人?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很高興能站在這兒,真誠的感謝各位領導和老師們給我這次匯報的機會。提到師德,讓人想到的是:為人師表、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這一類的詞語。我不會用華麗的語言和高深的理論來演講,我只會用平平淡淡的話語來講述。
我是1999年來到區直機關幼兒園的。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面對那純真稚嫩而頑皮的孩子,我,一個二十歲的成人卻一點頭緒都沒有,又從何談教育呢?
曾經一個人哭過、鬧過,也曾想放棄過。可一看到那一張張純凈的臉,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就覺得自己對不起他們。是他們給了我自信,是他們讓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在這片沃土里開創出屬于自己的天空的。
驀然回首,從事幼教工作已經有13個年頭了。也已經從一名業務生疏的小姑娘成長為了一名成熟的幼教老師。雖然并非一帆風順,但我感謝身邊有善解人意的園長,不斷給予我支持和幫助;慶幸擁有一班團結互助的好同事,不斷給予我指導和鼓勵。如果沒有這么多關心、支持我的領導和老師,哪能有我播種、耕耘與收獲的土壤。在此,我衷心的向你們表示感謝!
多年來,我園先后開辦了則爾莊分園、海龍分園、陽光分園每次創建分園我總是第一個要求前往。以及現在的丹桂里分園,我也想用自已的一份微薄之力來為幼兒園的建設增添一份力量。當看到每個分園蒸蒸日上的場面,我都會無比的自豪。
三年前,我來到陽光分園,建園初期,每個周末需要發傳單來增加幼兒園的知名度。除了白天的正常工作外,晚上還要整理教室、寢室、準備資料等等,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往墻上彩繪的時候,我和陽光幾個老師從早上八點一直站到晚上七點。雖然腿站麻了,胳膊累的發酸,渾身搞得像一個調色盤。但是我們沒有一人個喊累,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打氣,開著玩笑,苦中作樂。當看到我園被評為街道中心幼兒園、市級示范園、省級示范園,以及孩子們的數量從十幾個到一百多個的時候,我知道我的辛苦是值得的。我的愛心換來了孩子們真誠的笑容,換來了家長對我的信任。同時這幾年的成長也讓我獲得了很多榮譽:和曹紅芹老師制做的課件《小麥的一生》通過市里、省里的層層選拔,被推薦到全國參加評選;美術論文獲得市級一等獎,編寫的兒歌《賽龍舟》獲得市級二等獎;執教的體育游戲課《趣味連連》獲區級三等獎等等。
在獲得這些成功的同時,最委屈、最受益的人就是我的女兒。說她委屈是因為從我懷孕的時候就跟我在海龍分園奮斗。女兒出生后,項園長知道我離家比較遠,對我特別關心,為我和婆婆還有女兒騰出了一個單間宿舍,一直到斷奶。雖然條件比較艱苦,但是我們很滿足。
在她2歲半的時候跟我來到陽光分園,陪我一起見證了陽光分園的成長,不管我加班也好、值班也好她都在陪著我,而我忙起來的時候總是顧不上她:水跟不上,飯也吃不好,有時候憋了一肚子的氣,還會拿她當出氣筒。說她受益,是因為正是這樣的環境鍛煉了孩子堅強承受的能力,在這充滿愛的大家庭里,孩子也變得善良而且富有愛心,相信不管走到哪里她都能很好的生活。
既然我不是一名合格的媽媽,那我更要把教師做好,給孩子們更多的愛,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正如歌德講的;“世上什么事情都可能持久,唯有成功之日無法持久!币院,我依然需要更大的努力,憑著獻身幼教,不斷追求的事業心,繼續為我所熱愛的幼教工作不斷奉獻,讓孩子們在這片愛的樂土中茁壯成長。還是那句簡單的話“用愛心,干實事!”
謝謝大家!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八篇】相關文章: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7篇12-19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8篇12-10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九篇12-10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6篇12-08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6篇12-14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4篇12-10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六篇12-09
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編15篇12-04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集錦五篇12-29
有關幼兒教師師德演講稿匯總6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