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我們怎么辦發言稿
導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過程中城市品質將大大提升,更多的藍天綠地、更清新的空氣,將讓普通市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更高。不妨看看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我們怎么辦發言稿。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我們怎么辦發言稿】
全市上下要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堅定信心、拼搏進取,堅定走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之路,不斷開創鄭州發展的新局面。
一個區域有一個區域的資源稟賦,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發展之路。
走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之路,要認真把握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體思路,明確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六個定位,著力做好十個方面的重大任務,推進九大支撐性工程,做實六大基礎性工作。這就是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路徑選擇。
這樣的路徑選擇,符合國家、省委對鄭州的發展定位和發展期盼,有利于承續鄭州的發展基礎、發展態勢,有利于強化鄭州的發展優勢、補齊鄭州的發展短板,也符合鄭州發展的階段特征、符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規律。
走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路子,要積極作為,加壓奮進。“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可以促進工作,提高質量!焙臀錆h、成都相比,我市在經濟總量、全省首位度、輻射帶動能力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必須直面這種差距,但也必須看到鄭州所獨有的發展優勢,看到鄭州發展面臨著的難得的戰略機遇。既不能故步自封、自我滿足,也不能妄自菲薄、喪失機遇。
良好的國際、國內發展環境,國家政策在我市的疊加,省委政府集全省之力支持鄭州發展,這些都為我市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全市上下必須進一步明確目標、加壓奮進、積極作為,將疊加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發展落差轉變為發展勢能,將遠大目標轉化成現實作為。
走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路子,要堅定信心,鼓舞干勁。“今天,發展中出現的問題,要用更高質量的發展來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要用更堅定更深入的改革來破解!眹野l展是這樣,地區發展同樣如此。
有信心才有力量。近些年鄭州的發展歷程,其實就是一部不斷拼搏、不斷趕超、不斷“逆襲”的發展史。在推進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過程中,要有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有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有志在千秋、“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有真抓實干、頑強不息的務實拼搏。增信心、鼓干勁、強共識、敢拼搏、聚合力,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必能迎來高質量、高效益、持久可持續的趕超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鄭州路子,也一定能越走越寬廣、越走越順暢。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
“我們的事業是一點一滴干出來的,我們的道路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
全市上下要繼續堅持“四重點一穩定一保證”工作總格局,繼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創優勢、增實力、補短板、能抓住”的十二字方針,以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統攬,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建設為引領,以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化為方向,著力發展樞紐經濟,著力提升科技創新,著力增強經濟綜合實力,以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慢不得的危機感,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重干的工作作風,努力建設具有發展活力、人文魅力、生態智慧、開放包容的國家中心城市,形成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國際化都市,為中部崛起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我們怎么辦發言稿】
當前,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宏偉藍圖已拉開帷幕,成都發展的恢弘篇章正翻開嶄新一頁。
“規劃龍頭”的科學引領
謀定國家中心城市的戰略布局
城市發展,規劃是龍頭。當前,成都正從區域中心城市躍升為國家中心城市,未來最終將邁入世界城市行列。市委、市政府認識尊重順應城市發展規律,站高謀遠、搶先發力,堅持“干五年、看十年、謀劃三十年”,系統謀劃城市未來發展的戰略體系和行動綱領。在編制《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年)》的基礎上,把制定《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綱要(2016—2025年)》作為落實市委“157”總體思路的“施工圖”抓緊推進,系統開展2025戰略規劃及專項規劃編制,及時啟動2049遠景戰略研究。這一系列規劃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形成了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強化“五維支撐”,推進“七大任務”,各類規劃有機銜接引領發展的工作格局,力求在新的經濟版圖中贏得主動、占據高位,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構成了治蓉興蓉的總體戰略布局,成為城市未來發展的總綱、建設的藍圖和管理的依據。
“雙核共興”的空間結構
打破千年單中心發展的城市格局
世界城市的發展普遍經歷了“從單個城市孤立發展走向城市群協同發展,從單中心走向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從快速粗放式擴張發展走向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的精明增長”的轉型演變過程。成都城市發展自古就在府河、南河形成的沖擊區域內呈點狀展開,新中國成立后,成都城市空間開始以舊城為基礎,不斷軸向擴展和內向填充,逐步形成了“環+射”的空間格局和一城獨大的單中心結構。當前成都城市發展已處于“郊區化”與“大都市區化”疊加期,調整優化成都城市空間布局迫在眉睫。要防止變成“攤大餅”,防止形成走廊式城市形態,必須加快城市空間形態從單核到雙核、從圈層狀到網絡化、從城市單體到城市群的躍變,以此增強城市承載力、破除城市資源環境約束瓶頸、擴展城市發展腹地,以城市空間的優化,提升區域經濟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構建“雙核共興、一城多市”的網絡城市群和大都市區格局,將進一步優化國土開發格局、推動區域協
“四輪驅動”的動力結構
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城市新引擎
城市動力是一座城市發展的驅動力量,決定著城市發展的速度、質量和可持續性,影響著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動力轉換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是大勢所趨。這種轉換,不是要搞推倒重來,而是一個無縫接續、均衡協同、優化增強的過程,是一個逐步轉換的過程。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既要推進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增強混合動力,解決現實穩增長的動力問題;又要注重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和創新驅動,解決長遠可持續發展的動能問題,真正使經濟發展動力加快轉換,培育新的增長點,不斷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當前,成都經濟發展正處于新舊動力轉換的關鍵時期,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需要從以要素驅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為主轉變,從對外開放向對內對外雙向開放轉變,從人力資源大市向人才資源強市轉變,加快形成以創新、改革、開放、人才“四輪驅動”為主的城市動力結構,為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引擎,為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活力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工業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
鑄就建設西部經濟中心的城市實力
城市發展,基礎在經濟、支撐靠產業。按照法國經濟學家佩魯著名的“發展極”理論,城市經濟具有要素空間分布高集聚性、經濟活動高開放性、投入產出高效性等突出特點,在經濟現代化過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經過接續奮斗,成都成為全國第九個經濟總量進入萬億級的特大城市,城市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增強西部經濟中心功能,我們仍然面臨既要做大總量又要轉型發展的雙重任務。做大經濟總量就要結合成都發展階段和發展任務,發揮投資的底盤作用,擴大有效投資,優化投資結構,吸引民間投資;轉型發展就要針對成都沒有經歷充分工業化的特點,大力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圍繞建設國家重要的先進制造業中心,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重點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建設全國服務業核心城市,加快西部金融中心、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國際購物天堂和國際會展名城建設。大力發展都市農業,推動農業向集約式、經濟型、現代化轉變,打造農業天府品牌。
“包容創新”的'精神內核
彰顯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魅力
城市實力靠經濟,城市品位靠文化。每一座國際大都市都有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鮮明的個性和表現符號,以及因之散發出的精神特質。文化不僅能給城市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會帶動和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成為城市經濟起飛的重要發動機和助推器。成都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十大古都”之一,擁有2300多年建城史,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又地處中原文化和羌藏文化的交匯點,歷經多次大移民、大融合的洗禮和碰撞,涵養出和諧包容、開拓創新的城市精神內核。以打造城市第一會客廳“成都中心”充分挖掘和展現“千年城市中心、歷史文化源點”的特點,留下延續千年的文化痕跡和文化記憶,推動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及互聯網等融合發展,打造西部文創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將有利于保護和傳承優秀的文化根脈,推動城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對外樹立形象,對內凝聚人心,顯著提升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文化軟實力。
“健康宜居”的生活品質
體現城為民建市為民享的城市價值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城市生活品質,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近年來,全市財政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每年超過六成,已構建起寬覆蓋、多領域的“大民生”工作格局。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要求我們以民生民向民愿為工作導向,不斷加大政府在民生領域的投入力度,更高標準推進就業、教育、醫療、扶貧等工作,堅定不移保護和優化城市生態,增強城市吸引力和市民認同感、歸屬感,著力建設健康成都、幸福蓉城,打造美麗中國典范城市,努力讓孩子們快樂成長、讓青年人樂業創業、讓老年人頤養天年,讓全體市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實現人與自然、人與城市、人與人共生共榮,真正讓市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
“以人為本”的治理理念
檢驗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規律的客觀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成都經歷了發展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發展的成就前所未有,人口和資源聚集度越來越高,成都已進入城市加速轉型階段,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的城市,必須加快推進大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從“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意味著必須改革創新,從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轉變為多方參與、多元共治。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正是順應城市轉型和變革要求的現實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法治為基,通過依法治理、系統治理、智慧治理,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我們怎么辦發言稿】相關文章:
中心城市水務改革和建設情況調研報告07-12
國家基本建設建設工程施工合同12-02
當代中國家庭教育倫理建設論文04-12
加強央企自主創新能力 建設創新型國家08-21
2017考研國家線出來后我們做什么準備07-22
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規劃編制完成07-20
如何寫國家建設工程勘察協議?附范文10-14
沖刺階段我們該拿考研英語閱讀理解怎么辦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