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長會發言稿
育兒這條路,家長們都是無證上路的司機,雖然自己在育兒行業從業十多年,外加七年的養女兒經驗,聽上去也許夠年頭的經歷足以有帶好孩子的資本。但事實上,我不得不說,七年來,正是因為孩子,我才真正找到自己,才得已慢慢成長,正因為孩子,我也在職業道路上找到了發展的方向。要說感恩,那真要感謝我的女兒。
以下是我個人對育兒的一些感悟與曾走過彎路的總結,每一條,我也只是在努力讓自己做的更好,有的,則是一生努力的目標。
一、 關于父母成長:做父母是終身的修行
六年前,因為工作關系,讓我有機會與全國的家長通過網絡與線下直接交流孩子養育的問題,并有幸能認識很多優秀專家們。也正是她們讓我對教育及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這才真正明白:育兒,其實是做父母的跟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家長要學的不是如何解決與改變孩子,因為孩子問題的根源是家長的問題。家長只有了解了自己并理解了孩子各各年齡不同的心理特點,才會理解孩子當下的行為,做到最高質量的陪伴成長。
孩子成長的腳步永遠都讓我覺得捉襟見肘、學無止境。記得孩子小時候,我的性格很急,常常會因為工作的壓力等因小事控制不住而跟孩子生氣,有一次妙在紙上大字寫下:“妙不喜歡愛生氣媽媽”送給我,我很感謝孩子給予的提醒,我把這張字拍下來,并貼在家里明顯的位置上,時時提醒自己。雖然情緒的控制有時很難做好,我能做的就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不斷成長,以跟得上孩子的.步履,不讓這些不完美太多的影響孩子的人格養成。
二、 關于習慣:身教重言傳
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進入小學,以學為主的內容成為主導,我們不希望給孩子一種學習是吃苦受累的事,而是讓孩子感受到學習是基于興趣、快樂且終生的事。在孩子上小學期間,晚上我們盡量不看電視,不陪寫作業,給孩子一種氣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內容。近幾年我晚上看書學習,考取了心理咨詢師資格,也希望給孩子一個榜樣,再大的年齡也要不斷充電。爸爸晚上常會在家繼續電腦前工作,也給了孩子一個努力上進的爸爸形象。
三、 關于學習與興趣:廣泛閱讀、取長“避”短
閱讀習慣的培養我們在齊妙一歲時就開始了,從圖畫為主的繪本故事親子閱讀到現在的大塊頭書籍《丁丁歷險記》《法布爾昆蟲記》《美國國家地理》等,我們沒有特地讓孩子認字,但發現孩子通過閱讀不知不覺中可以獨立閱讀了,目前家里書最多的是孩子,她的書柜早已不夠用,還在首圖辦了借書卡,當孩子把閱讀滲透成為生活中必須的“主食”,我們知道未來學習習慣與興趣的養成基礎已打牢。 過去有一個木桶理論,其核心內容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塊木塊,而恰恰取決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塊。這個理論也讓很多家長盯著孩子的那塊短板,盡全力去提高,我們曾因羨慕學舞蹈女孩的特有氣質而送她學芭蕾舞,結果卻是,孩子沒有明顯的興趣與天賦,有些基本功再努力都很難做得好,而另一些英語、美術、圍棋的課程,齊妙卻很喜歡。取長還是補短,我們選擇的是取長,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興趣與天分所在,我們最主要的是發現孩子的興趣并大力支持。因為未來可以讓人成功并堅持下去的動力往往是興趣。
四、 關于主見:敢于反思與質疑
幼兒園及低年級的孩子習慣于從眾并堅信權威,我一直給孩子一個理念,敢于反思與質疑:父母、老師、同學、哪怕是書上與考卷的觀點答案不一定百分百完全正確,敢想敢問敢懷疑才有思考,才有去找答案的動力與勇氣。我們常會跟孩子交流她在學校的故事,會跟她一起探討她不認同或沒想明白的事。未來社會創新的能力很多來源于敢想與打破常規。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有主見不盲從的人。
五、 關于成績:重過程,輕結果
中國的教育環境下,考試目前還是選拔學生的重要方式,分數自然成為我們很在意的事,雖然我們都知道,小學孩子的分數與未來的成功聯系并不算大。齊妙是個很要強的孩子,自然很在意結果。我們盡可能的讓孩子知道,努力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一年級的兩次考試齊妙以全部滿分給了第一年一個完美的句號,但我跟孩子爸爸每次都在學校出分數之前提前慶祝她考試結束,慶祝的是我們對孩子平時努力的認可,至于幾天后的結果希望孩子知道,我們并不在意。
六、 社交與適應能力比成績更重要
每個經歷職場的人都知道,學校里成績的高低與未來孩子的成就不一定成正比,反而是那些適應能力強,朋友眾多的人心態上更樂觀。這一代孩子因為獨生子女的關系,在與同齡人交往的經驗上很缺乏,做為家長需要盡可能給孩子創造跟小伙伴玩的機會,在我孕期時就認識了幾個準媽媽,多年來,不僅因孩子成為了好朋友,幾家“小狗娃”們也常常聚會短途旅行,我們讓孩子試著參與策劃活動內容。平時放學與假期,同小區的孩子們也常在一起玩。與同齡孩子的交流能讓孩子學會未來與人相處的能力。也能讓孩子自己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七、 關于育兒:種豆得豆、付出與收獲永遠成正比
家庭的影響對于孩子遠大于學校的教育,老師與學校永遠代替不了家長的付出,育兒這件事最公平,你付出多少,自然收獲多少,沒有簡便方法與捷徑可言,種豆只能得豆,不可能結出瓜來。
最后我用我最喜歡的一句育兒格言與家長們分享:
孩子們并不屬于我們……
他們是來到我們生活中的小小陌生人,
給我們帶來愉快和照料他們的責任,
但我們并不擁有他們。
我們要幫助他們成為他們自己。
【最新家長會發言稿】相關文章:
大班家長會最新發言稿02-02
最新家長會學生發言稿01-29
最新幼兒園家長會發言稿11篇01-08
家長會教師發言稿:家長會教師發言稿范文01-20
最新有關家長會優秀學生代表發言稿范文三篇01-14
暑假家長會發言稿01-28
家長會科任發言稿01-10
關于家長會發言稿01-16
英語學科家長會發言稿02-19
家長會德育主任發言稿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