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讀書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習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1
通過學習認識到,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人們的信任,擁有人們的愛戴,能夠體驗人間真情。
在教育教學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終于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因材施教,終于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舍;韓愈以“業精于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梁,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獲碩果的快慰。特別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起做同樣的事,做學生的榜樣。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現在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嘗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2
捧起這本厚厚的書,感覺沉甸甸的,有點畏懼,擔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有耐心將它讀完,但看到封面上蘇霍姆林斯基的那雙眼睛,我似乎看到了他那深邃的思想,這使我下定決心,即使強迫自己,也要把這本書讀完。
打開帶有淡淡墨香的書頁,首先查看了一下目錄,看看蘇霍姆林斯基究竟給了我們哪些建議。剛看了幾個,我的注意力便被吸引了過來,《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談談對“后進生”的工作》、《教給學生觀察》、《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這些不都是我們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嗎?我們不常常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煩惱嗎?看到這些目錄,激起了我看這本書的興趣,于是我迫不及待的開始了閱讀。
令我感到意外的是,這本書并沒有高深難懂的教育理論,也沒有令人乏味的大道理,只有精辟的理論分析,只有真實生動的教育教學事例,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和他身邊老師的教育教學中的實例。他通過一個個來自教學第一線的實際事例來剖析問題,找出癥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解決的方法,文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很快,我便融入了書中。
不到半個月,我便讀完了這本書,收獲很多,感觸頗深。我不得不佩服這位具有30多年教育實踐經驗的教育理論家。他的思想,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迷茫的心;他的教育理念就像海中的航標,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翻看著厚厚的學習筆記,回味著書中的話語,思考著以后如何改進自己的工作,我覺得有兩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對學生,二是對教師。對學生而言,閱讀和學習興趣是決定學習效果的關鍵所在;而對于教師,讀書和敬業精神是影響工作質量的前提條件。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3
平時我非常喜歡讀書,因為,我知道書籍就像一盞明燈,能照亮我前進的道路;書籍就像沙漠里的清泉,能給“饑渴”的人帶來力量。
前段時間,我讀了一本叫做《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書,書中主人公的故事一直在我的腦海中浮現,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海倫·凱勒是一位殘疾人,在她19個月大時,一場大病使她失去了視力和聽力,接著她又失去了語言表達的能力。從此,海倫的生活中便沒有了光明,沒有了聲音,沒有了語言。由于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所以海倫及其渴望光明。她夢想著能獲得光明,哪怕只有短短的三天也好,她認真地規劃著這三天里最想做的事情。第一天,把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朋友的容貌牢記在心;第二天,她希望在劇院度過,感受視覺所帶來的快樂;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她希望能游覽城市,感受人們一天的生活。短短的三天,她是如此的珍惜,沒有浪費任何一天。
聽了海倫·凱勒的故事,再想想我們自己。和海倫相比,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說是億萬富豪,因為我們擁有海倫無法擁有的許多許多。海倫能像熱愛生命一樣珍惜她的每一天,而我們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每一天的呢?我們有沒有很好地利用每一天,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有沒有讓我們擁有的這些財富發揮它的作用?
海倫·凱勒的故事對我觸動很深。在我今后的生活中,我要時時刻刻用海倫·凱勒的故事來提醒我、激勵我、珍惜我擁有的一切,讓自己努力學習,快速成長,為家鄉、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讓父母,讓家鄉為我而自豪。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4
幸福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童年各有各的不幸。
童年是一段不摻雜任何功利性因素的時光,是一段無憂無慮、無所顧忌的時光,但對主人公阿遼沙而言,童年卻是一段彌漫著自私和仇恨的時光,他的童年是不幸的。
早年喪父,本來就已經很是不幸,寄居在外祖父家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初到外祖父家,阿遼沙就遭遇了家庭財產糾紛,舅舅們之間糾打著、咒罵著、呻吟著,家中彌漫著濃濃的仇恨氣息。不僅如此,外祖父總是用他那雙尖利的綠眼睛瞪著阿遼沙,監視著阿遼沙的一舉一動。幼年時的阿遼沙總會遭到外祖父的毒打,這將阿遼沙美好的童年撕成碎片。還有外祖父對外婆的毒打、對仆人們的重重壓迫。一切的一切,都讓阿遼沙年幼的、單純的心靈受到非人的折磨,小小的阿遼沙已經看到了世界的黑暗,在他還沒有看到光明之前。他恐懼,于是,他對所有的傷害,不論是對別人的還是自己的,都有一種難以忍受的敏感。他孤獨,于是,他對所有的人都會有細致的關注,并且會添加上自己的想象,融入自己的情感。他壓抑,于是,他故意搞一些惡作劇,來尋求心靈上的放松。阿遼沙長久的生活在黑暗的深淵里,仿佛被奪去了視覺聽覺觸覺,就像一個盲人和只剩半條命的人。他的快樂大概就是聽外婆講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感受著外婆溫柔的撫摸。
童年本應該是如彩虹般絢麗,而阿遼沙的童年卻充斥著黑暗。這讓我們不得不去感慨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與墮落,而可憐的阿遼沙只能忍受著痛苦。愿阿遼沙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下能夠越發的堅強,勇敢的面對以后的所有不幸。
讀了這本書,我想對阿遼沙說:不要害怕影子,因為影子的旁邊就是光明。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5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在這個暑假,我看了《三國演義》,深有感觸。《三國演義》寫了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足鼎立、三國歸晉這五個部分。在其中涌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諸葛亮了。
在書中,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在《草船借箭》一章中,諸葛亮提前預算好了大霧,水流以及曹操、魯肅的性格,從而三天內“造”了十萬支箭,完成了都督周瑜的任務。要知道在那時,想要計算好大霧、長江的水流和“人心”可不簡單!諸葛亮早就猜透周瑜想害他的用心;委托忠厚老實的魯肅,得到了借箭的材料;通過觀察天象、大霧和長江水流利“借”到東風;最精妙的算計曹操的心思,要知道,曹操也是三國時期的軍事家,曾用幾萬兵在官渡打敗了袁紹幾十萬大軍呢!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諸葛亮正是利用了曹操生性多疑這個特點,綜合這些因素,諸葛亮才能成功“借”到了十萬支箭,他是多么智慧的人啊!但是他的聰明才智來自哪里?來源于他的好學。諸葛亮8歲以前父母雙亡,和弟弟一起在叔父家過日子。在失去雙親的日子里,諸葛亮十分好學,飽讀詩書,最終為劉備立下了汗馬功勞。
智慧來自于后天的努力。在我們的生活中,也不乏這樣智慧之人?锖饧抑胸毨,看書無燈,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把墻打小孔,晚上借著鄰居家的燈光看書,最后成為了名人。范仲淹亦是如此,通過少年時期的勤奮努力獲得了不少成就,寫下了“先天下之憂而優,后天下之樂而樂!钡那Ч琶。
智慧,不是一個人天生擁有的,而是經過后天不懈努力換來的。我們應該像古代那些偉人一樣,多學習,勤思考,成為有學問的人。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讀書心得體會12-16
讀書學習的心得體會11-04
讀書是學習11-12
學習莊子讀書心得體會范文10-26
讀書學習心得體會11-23
《向孩子學習》讀書心得體會12-21
讀書學習活動心得體會11-13
暑假讀書的教師學習心得體會10-24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書心得體會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