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1
實錄:
南門幼兒園的環境簡潔、大氣,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個性墻飾。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這幅圖片:看似不起眼的兩個在沙灘上曬太陽浴的人,起初只是覺得他們身上的顏色有些怪怪的。再仔細打量圖片發現——整幅圖片的后面還有一張相同大小的圖片,它的上面涂滿了兩種不同的顏色。當有小朋友在后面抽動這張涂滿顏色的圖片后,人體身上的顏色也會隨之而變化成不同的顏色。從而讓小朋友可以直觀的體驗——人體在曬了太陽后皮膚會變成不同的顏色。而這個設計與他們這個班級的主題活動是有聯系的,很有趣吧,真的很有趣!
反思:
其實,這樣的墻飾創意很讓人心動!當然在心動、詫異的時候想的更多的是:這么簡單有趣的設計,他們是怎么想到了呢?
環境的創設不單是單純的布置環境,讓環境以優美、童趣來吸引幼兒,更重要的是將活動主題融入環境當中,讓幼兒不斷的與環境互動,使環境體現主體內容,以此來吸引幼兒,自發地探索,自覺的參與到主體環境當中,發揮自身的潛能,讓幼兒在探索、發現、認識、操作當中,獲取經驗,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水平的發展。我們一直說環境創設追求新穎有趣、游戲性強,能激發幼兒主動與環境互動,引起幼兒自覺在環境中探索的欲望。但是往往在具體設計中感覺巧妙、新穎不夠,有時我們覺得做的很好了可是在具體操作后并不是很吸引孩子們的眼球。
看來在博采眾長的同時,要吸取的是對自己可再利用的,可以二度創作的、能加入自我特色的可取之處。照搬的山寨版有時反而會弄巧成拙。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2
實錄:
語言的發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校正,逐步規范的過程。故事表演可以為小班幼兒提供大量的規范的口語練習的機會。如故事《小兔乖乖》,幼兒表演時我用溫柔的語調介紹“兔媽媽”的三個孩子,用緊張的聲調描繪大灰狼的出現,用甜美的聲音引出兔媽媽敲門。幼兒模仿表演小兔、兔媽媽、大灰狼的對話惟妙惟肖,特別是小兔拒絕大灰狼,不給他開門時,孩子們一起和小兔唱兒歌:“不開,不開……”,而趕走大灰狼后,幼兒用甜甜的聲音和兔媽媽一起唱起了兒歌:“小兔子乖乖,把門兒開開……”表演故事的幼兒練習角色對話,其他幼兒則可以跟著老師一道附誦故事。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幼兒學習使用不同的語氣去表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小班幼兒的特點是喜歡不厭其煩地聽同一個故事,變換幼兒擔任角色,表演故事,其他幼兒聽故事,跟著教師附誦故事,幼兒興趣不減。這樣幼兒就有了大量地練習規范語言的機會。
分析:
小班幼兒的模仿能力很強,而故事表演既有語言的模仿,也有角色動作的模仿。孩子們在表演,也是在游戲,會不知不覺進入游戲情境,體驗角色在故事情節發展中的喜怒哀樂。由于故事有很強的表現力,幼兒進入角色后,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在表演中表現角色的情感,而這種情感表現在幼兒對角色的模仿中獲得近乎真實的感受:小兔在媽媽身邊快樂地絮語,小兔對大灰狼的恐懼;(《小兔乖乖》)惡狠狠的大灰狼,勇敢的大羊(《三只羊》)等等。就是教師的情境描繪也可以調動幼兒的情緒,豐富的情感體驗更激發了幼兒對故事表演的熱情,使小班幼兒的規范化語言練習得以經常進行。語言教學、故事表演、游戲活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有機結合,幼兒根據作品內容去操作、表現。幫助幼兒用動作來理解新詞,還可在表演中嘗試運用新詞,以達到掌握新詞的目的。如:“篤篤篤、嘭嘭嘭、夾、著急、狠狠地”。使幼兒比較容易地理解復雜的情緒,幫助幼兒認識周圍的世界,對他們以后語言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反思:
3至4歲是幼兒語言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這一時期幼兒學習語言的欲望強烈,表現欲很強。他們學習回答人們的問題,學習用語言向別人提出請求,學習敘述事件,喜歡一遍又一遍地聽故事。正因為如此,在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故事表演對小班幼兒有著特殊的吸引力。小班幼兒好模仿,容易進入游戲角色的特點,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語言教學效果的前提。而故事表演正是適合小班幼兒特點的對小班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活動的好形式,經常地、成功地在小班幼兒的語言教育活動中使用這一形式,對幼兒語言的發展如:豐富詞匯、敘述事件、認識社會及對幼兒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3
一個月來,阿敏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還有點調皮了,你交給她的英語單詞不會忘記,有時還會鬧一鬧呢,語言交流的次數與數量明顯增強,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快長大。
一、情況摘述
阿敏是我班的一個小朋友,在園時總是低著頭,不肯說話,在幼兒園很少與小朋友交談。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對她進行了如下觀察:
觀察一自選圖書時,阿敏總是總在小椅上,不肯去選圖書,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邊,有些傷心了,喊“找姥爺”,她也坐在那兒跟著說了起來,然后一個人跑到一邊,坐在離小朋友很遠的地方,默不作聲,看上去很可憐。
觀察二吃飯時,阿敏把最愛吃的炸肉吃沒了,可能還想要點,她瞪著眼睛注視著老師,老師問他,她只簡單的重復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著自己的事業,無暇照顧孩子,阿敏從小跟著保姆長大,保姆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可少了一份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對話也許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與別人交談的能力明顯不如同齡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個被冷落的人,無法交談的人,而她偶爾說一句話,還會招來一陣恥笑,時間一長,她更加難以啟齒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種資源,縮短與教師的距離首先向她介紹了班上的三位老師,我們多給她創造與老師接近的機會,并讓老師多于她交流,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時還能看見她高興的笑臉。
2、創造條件,讓清清多開口說話。
一段時間以來,阿敏偶爾冒出的一兩句話,仿佛成來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還特意模仿她的話語,經過一番情感滲透,孩子們的笑聲減少了,為了能讓她多說話,老師抓住與她接觸的任何機會,多和她說話,“阿敏,你喝水喝得真好”,阿敏說:“多喝水不生病啊!薄鞍⒚簦阏驹谶@兒做操就行了!卑⒚粽f:“站好了,別跌倒啊。”只要老師說一句,她一定會有一句話再等著你,而且都會順著你的語氣說,話語明顯比以前多了許多。
四、啟示
一個月來,阿敏的性格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還有點調皮了,你交給她的英語單詞不會忘記,有時還會鬧一鬧呢,語言交流的次數與數量明顯增強,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們會更加多對她引導,讓她快快長大。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4
同情心作為幼兒良好社會性、人格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因此,在培養幼兒同情心的過程中,必須堅持專門教育活動和隨機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縣口:一方面,教師要根據幼兒普遍存在的問題,組織專門的教育活動,從發展幼兒的同情認知,激發幼兒的同情體驗,促使其產生同情行為;另一方面,教師要有意識地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突發事件和一些平常小事隨機地對幼兒進行同情心的教育,強化幼兒的同情行為,從而使幼兒一時的、個人的、短暫的同情行為轉化為內在的,自覺化的品質。
一次,一個幼兒摔倒了,30多名幼兒中,只有兩名幼兒能主動詢間同伴疼不疼,并給他揉傷,其他幼兒或不知所措,或無動于衷,或在一旁嬉笑。有的幼兒不僅不扶,甚至還說:誰叫他不小心!也有的說:讓他自己起來川
有一次吃餃子時,嬌嬌小朋友說:餃子太燙,沒法吃!旁邊的幼兒緊接著說了一句:“燙死你!”
小朋友在一起玩,張怡聽小朋友不知為什么哭了,當時只有兩名幼兒走過去間她怎么了,其余幼兒都視而不見。
這一件件真實的小事說明:幼兒的同情心相當缺乏,因而導致了幼兒同情行為的嚴重缺乏。這其中的原因當然是多萬面的,有的是因為家庭教育中片面注重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勇敢精神,而忽視培養幼兒的同情心;有的則是由于家長的溺愛,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受到別人的關心愛護是理所當然的,而不懂得別人也需要自己的關心,幫助。
針對以上情況,在教育中就把同情認知、同情體驗及同情行為三者緊密結合起來,以培養幼兒的同情心。
一、同情認知的培養
具有同情認知是產生同情情感和行為的前提和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引導幼兒觀察什么情況會讓別人難過,別人什么時候需要自己的幫助。比如:有的小朋友生病了,很難受,他希望別的小朋友能關心他,有朋友摔倒了,別的小朋友不應該站在旁邊看,而應該把他扶起來,并幫助他拍拍身上的土,間問他疼不疼。我們還隨時引導幼兒關注困難者,幫助他人,如看到有的小朋友玩玩具時,就應該邀請他一起玩,對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小朋友不能嘲笑他。說他笨,而應該耐心友好地去幫助他。
二、同情體驗的培養
同情情感是同情行為的內在動機,我們通過多種途徑喚起幼兒內在的情感體驗。首先,我們以身作則,對需要關心的幼兒予以安慰和關懷,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吳安倪的父母有時在外工作,孩子的情緒不是很穩,愛哭,我們就常常親切地安慰她,摟摟她,親親她,告訴她老師很喜歡她,這樣一來不僅使吳安倪的情緒有所好轉,也使別的幼兒受到感染。其次,我們還設計了他摔到了。他為什么哭?我來幫助你等活動,運用角色轉換、移情等方法引導幼兒體驗當自己處于他人的情況時的情感、愿望。例如:如果你生病了,你希望別人怎么做;如果你摔倒了,你希望別的小朋友怎樣對你;如果你不會做游戲或做不好,你希望別的小朋友不埋你,笑話你,還是幫助你?從而讓幼兒更好地體驗,理解他人的情感,知道自己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該怎么做。
三、同情行為的培養
同情行為是同情心培養的根本目的,在幼兒獲得了同情認知,產生了同情情感后,我們應引導幼兒把同情認知、情感落實在行動上,教給幼兒響應的積極的行為方式。我們發現幼兒的同情行為方式,如:看到一個小朋友摔倒了,全班小朋友都去扶他,結果擠成一團,而沒有人想到采用其他的安慰萬式,看到一個小朋友哭了,好幾個小朋友都掏出手帕為她擦眼淚,反而弄得那個小朋友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引導幼兒討論還可以用什么別的方式來表示自己對摔倒的同伴的關心和幫助,于是幼兒想出了為他撣土,搬椅子請他坐下,詢問他疼不疼,為他揉腿等等萬式。同時我們還創造機會讓幼兒實踐,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各樣的關心,友愛行為,適時強化他們的好行為。
總之同情心的培養對孩子的意義是很大的,在時間中使幼兒能主動地關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5
背景:
“可愛的動物”主題正在進行中,歌曲《小蟈蟈》是其中的一個預設活動;顒又,孩子們對小蟈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議論紛紛。于是,我借此開展了“信息交流活動”,滿足孩子們好奇、探索的興趣。
實錄:
在音樂“小蟈蟈”的活動過程中,為了幫助孩子們理解歌詞內容,我請他們和好朋友一起說說自己知道的關于小蟈蟈的秘密。
濤濤、榆榆和天意三個好朋友圍在一起交流著:
“我見過的蟈蟈比蟋蟀大,它有兩條粗粗的大腿。”
“對,我奶奶到菜場也給我買過一只蟈蟈,蟈蟈喜歡吃毛豆,我養了好長時間呢!
“我舅舅以前給我買過蟈蟈,它的叫聲很響!辨汉p聲地對旁邊的晨晨說到。
“我家里有一只蟈蟈,媽媽每天到菜場買毛豆和青菜回來喂它!本Ь軄碚f到。 “是嗎?那你能不能把它帶來給大家看看?”我鼓勵晶晶把蟈蟈帶到幼兒園。
孩子們對蟈蟈很感興趣,為什么不把它擴大作為一次信息交流活動呢?
于是活動結束時,我就鼓勵他們回家查找相關的資料。
第二天,婧涵在媽媽的幫助下,上網查找到了許多關于蟈蟈的生活習性的資料和圖片;奇奇的爸爸在網絡中下載了一段飼養蟈蟈的錄像,非常生動形象;濤濤媽媽將不同種類的蟈蟈圖片制作成了PPT;晶晶把自己養的蟈蟈也帶來了……我將孩子們帶來的資料布置成版面,并將電子資料安裝到電腦中,讓孩子們自由觀察。
一下子有這么多關于蟈蟈的資料,孩子們的求知欲被激發起來了,都圍在版面和小電腦旁邊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論著。
“你們看呀,蟈蟈的后腿很粗,它一定能跳很遠!
“原來還有黑色的蟈蟈呢!”
“媽媽告訴我,蟈蟈喜歡吃西瓜皮!
“爺爺說蟈蟈最喜歡吃毛豆和絲瓜花了!
“對,對,除了毛豆和絲瓜花,蟈蟈還喜歡吃蘋果、米飯呢,很好養的!
“蟈蟈其實不會叫的,它的聲音是背上的翅膀不停地振動發出來的!
“是嗎?我原來還以為蟈蟈是用嘴發出叫聲的呢。”……
反思:
1、作為教師除了有計劃的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的信息以外,還要善于觀察和傾聽,及時抓住一日活動中孩子們共同關注的、有價值的信息,靈活地調整教學計劃,給予回應。在學唱歌曲“小蟈蟈”時,發現大部分的孩子對蟈蟈產生了濃濃的興趣,于是我調整第二天的教學計劃,鼓勵孩子們回家請父母幫忙一起收集相關信息,再帶來交流。
2、教師應該重視為孩子創設開放、寬松的活動環境,讓孩子們自由、大膽地表達、交流信息,以此來激發孩子自主觀察、探究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在親自實踐的過程中真正獲得發展。為此,我將孩子們帶來的資料、實物布置成版面,把電子資料保存到電腦中,并讓孩子們自由地觀察、交流,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取信息。
3、教師、家長和幼兒是一個合作的團體,家長是教師的教育伙伴。兒童的學習不是獨立建構的,而是在諸多條件下,主要是在與家長和教師、同伴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建構的。我們非常注重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因此家長們也十分支持和引導孩子,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我們的孩子們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很快就收集到了各種蟈蟈的相關圖像資料,使孩子們能更加直觀、形象地感受到蟈蟈的特征與生活習性,獲取了豐富的信息,得到了發展。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6
背景:
區角活動中增添了一個新游戲:小鬼超市。教師投放的材料有——超市商品廣告紙、剪刀、膠水、本子若干,幼兒可以分類剪貼。為了體現層次性,我們創設了兩種情境:爸爸喜歡的……,媽媽喜歡的……,我喜歡的……;零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其他。
實錄:
我在教室里,正剪著“零食”“蔬菜”等字,佳佳開心地跑來:“李老師,你在剪什么字呀?”“我知道,這是‘零食’!”識字很多的超超幫我回答了佳佳的問題!坝惺裁从媚?”佳佳繼續問。于是,我把我的意圖簡單地和佳佳說了一下。
“哦!親愛的李老師,你干嗎不在字的旁邊畫一幅畫呢?這樣我們一看就明白啦!”佳佳似有無限感慨地說……
反思:
自主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活動的對象,是幼兒自主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幼兒建構知識的依托,是促進幼兒發展的載體,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獲得信息,積累經驗和發展能力。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基礎,材料具有暗示作用和引導作用。材料提供的好,幼兒興趣盎然,全身心沉浸于活動和探索之中;反之,幼兒則不感興趣,區域活動很難深入持久地開展。
幼兒參與——區域活動的主人是孩子。
讓幼兒參與材料的投放!白層變赫嬲蔀榄h境的主人,促進幼兒主動發展”這一理念,已被幼教界同仁所接受。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每個區擺放什么?怎么擺?墻角如何布置?這些都與幼兒共同商量,共同制作,共同擺放,使幼兒對環境中的事物更加認同,也更加愛護。反思自己的行為,“小鬼超市”只是我在主題背景下主觀設計的區域游戲,并不是幼兒提出的,也不是因為有個別幼兒的需要而引出的。也許,這一游戲也會深受孩子的喜愛,可深入研究其根本,也反映出我對區域游戲材料的提供,環境的創設與二期課改精神還有點距離,反映出一種形式主義的傾向。
我覺得在實踐中應該這樣做:材料要給幼兒留有想象的余地,當孩子在使用各類材料時仔細觀察了解孩子的想法,善于找到幼兒興趣、要求、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和內容的結合點,及時調整材料,為幼兒的想象、創造提供較充分的空間,滿足幼兒不斷發展的需要。在指導區域活動時,首先應對幼兒想做什么、怎么做和幼兒有可能怎樣做要有心理準備,在此基礎上因勢力導,幫助幼兒實現自己的構想,并促使幼兒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據觀察結果調整區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適合幼兒的水平、興趣和需要,逐步從“傳授者,維持者,調解者”過度到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圖文并茂——區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暗示性。
區域活動中,投放的材料要與我們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緊緊相連,將教育目標隱性地體現于材料中是區域活動的一大特點,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圖文并茂應是孩子容易接受的。試想:當我把“小鬼超市”的材料投放進去后,孩子也許會對這些操作材料很非常感興趣,但是很陌生,一開始不知道該怎么辦,會感到無從下手,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在上面亂涂亂畫,亂剪亂放,情緒浮躁,影響了正常的操作與探索,顯然這一些材料的提供還存在問題。如果每一種材料都需要教師解釋的話,整個區域游戲就顯得說教,缺乏自主性了。
材料的投放應具有暗示性,讓幼兒能根據自身經驗看得懂,知道怎樣操作材料,使材料符合本年齡段的幼兒,同時,使材料能夠滿足幼兒現階段的實際發展的需要,使區域活動內容和材料也應根據幼兒的發展而變化,使區角材料始終處于動態變化過程中,每個區域的活動內容與材料盡可能貼近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并又要利于幼兒獲得新的知識經驗,循序漸進。
區域活動是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相比可以提供更豐富的學習經驗,使幼兒在自主、輕松、愉快的環境中自由、主動學習,也是幼兒小組學習和個別學習的主要場所;顒訁^的材料是幼兒學習內容的載體;顒有问绞亲層變鹤灾鞑僮,但老師投放的材料不能隨意,應在投放材料之前先預設教育目標,讓孩子參與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材料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7
背景:
最近,我們班正在開展“蘋果和桔子”的主題活動,寶寶們通過看看、摸摸、吃吃的途徑,進一步了解了水果的常識,豐富了已有經驗。今天,亦晨寶寶帶來了一袋神秘的水果,一下子便吸引住了孩子們的目光。于是,圍繞著這袋“神秘的水果”,我們展開了品嘗大會及熱烈討論……
實錄:
我打開袋子,拿出一包包的“水果”,孩子們都嚷嚷著,這不是水果。他們一下子就認出了葡萄干、香蕉片,通過品嘗,他們一致認為都很好吃。此外,我還為孩子簡單介紹了水果干的制作方法!翱纯,還有一樣是什么水果做成的呢?”我打開包裝袋,把東西倒在了盤子中,先讓孩子仔細觀察外形,于是,各種各樣的答案開始涌現。
——諾諾說:“這是蘋果吧,紅色的。”
——婕婕說:“有點軟軟的,是桔子吧。”
——小邱說:“我覺得是大西瓜。”
我點點頭,笑嘻嘻地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呢,要不我們一起來嘗嘗看,吧?”我的提議馬上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于是石榴班的品嘗大會開始了。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品嘗著,不時發出感嘆,“好甜啊”,“好像有點酸”,“有一粒一粒的”……
“張老師,是草莓,草莓!”葉瑩大聲說,旁邊的弈靈也點頭附和著。沒過多久,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響應她們的答案,頓時,教室里熱鬧一片。于是,我開口道:“我也來嘗一嘗!”孩子們認真地看著我嘗了一塊,“哈哈,真的是草莓啊!焙⒆觽兌夹α,嘴里還嚷著“我就說吧”,“我一吃就知道是草莓”……
反思:
此次“神秘的水果”活動的展開,純屬意外,完全得益于亦晨寶寶帶來的一袋水果干。這袋“神秘的水果”不僅成功引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而且把他們肚子里的饞蟲也給引了出來,于是,我就順水推舟進行了以上的活動。
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首先需要細致的觀察力,要善于從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中發現它所蘊含的教育價值,并實施及時教育。從上面的活動中很多孩子對于葡萄干、香蕉片的認知情況看,這兩樣東西都屬于是比較常見的,而且他們都擁有相關的經驗,但是對于草莓干,孩子的相關經驗缺乏,于是我便抓住這個契機,引導他們仔細觀察,進行自主探索。我覺得,雖然老師預設的活動不少,但孩子總有這樣那樣的好奇,總有如此巧妙的意外發生。我們知道,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學習的原動力和內驅力,也是生成活動中主題內容的重要來源。利用孩子的興趣和現實情景,適時的融入教育,顯得非常重要。一個自然生成的主題活動由于它的偶發性,再加上事先沒有足夠的有關知識準備、材料準備等,因此不可能生成一個像模像樣的主題探究活動。因此,更需要老師現場的靈活機動。
其次,我們要允許孩子出錯,并適時進行鼓勵、支持和引導。孩子總是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良好的愿望去探究周圍世界,常常用自己獨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認識世界;顒又校⒆油ㄟ^自己的觀察進行了猜測,答案精彩紛呈,雖然都是錯誤的,但這說明他們正在積極思考,我們要保護他的好奇心、求知欲,留給他自由想象的空間,鼓勵他們主動去探索。
第三,要適度控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由于偶發事件生成的活動和預設活動不同,需要我們老師根據幼兒身心特點,對生成活動所涉及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進行合理控制。在“神秘的水果”生成活動中,考慮到小班孩子的接受能力,我對于這些水果干如何制作的過程,只是進行簡單的闡述。不過,我發現孩子對于水果干的制作方法很感興趣,因此,我覺得下一步還可以讓孩子通過觀看錄像或者實地考察,去了解水果干的實際做法,然后再通過后續的談話活動,讓他們說說自己所看到的,從而將生成活動推向高潮。
一袋普通的水果干,在孩子眼中卻成了神秘、好奇的源頭,而我也借此生成了孩子感興趣的活動,取得了較成功的成效。其實,孩子對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滿了興趣和好奇,而這些都能轉變成為教育契機,只不過需要你的一雙亮眼睛去發現。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8
今天的挑戰活動我們安排了“救小鳥”的主題活動。教師事先設置了一系列的障礙,例如:爬竹梯,過小河(走梅花樁),爬山坡(平衡板),過山洞(鉆爬)等最后救得小鳥完成任務。孩子們看到這個場景個個異常興奮,躍躍欲試。膽大的孩子沖在前面,膽小的.跟在后面。陳昊云小朋友在竹梯面前停了下來,他看了看,用腳踩了一下竹梯試了試,感覺有些猶豫。后面的小朋友不停地催促他:“你快一點呀。”昊昊在同伴的催促下只得鼓足勇氣前進。在竹梯上的他戰戰兢兢,每走一步都要回頭看一下。別的孩子都是手腳一起前進,可他幾乎是橫著前進的。也許是因為后面同伴的催促也許是太緊張,昊昊在爬到竹梯一半的時候一腳踩空從梯子上滑了下來。
分析:
陳昊云小朋友是我班比較內向,膽小的孩子。在平時的來園戶外活動中,家長總是幫他挑好運動器械在旁邊看著他玩。在其他的運動中,他不是在一旁看著就是選擇一些相對簡單安全的活動,帶有冒險性的游戲或者是沒有嘗試過的器械他都不會去玩。在今天的挑戰活動中,他沒有完成任務;顒訉λ麃碚f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不管是心理上還是行動上。雖然他終于敢嘗試,但由于缺乏活動經驗,不知道如何攀爬竹梯,也缺乏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最終沒有成功。
啟示:
在冒險運動中,我們關注比較多的是一些大膽的孩子,一些膽子比較小的孩子在活動中并不現眼,他們很容易被我們遺忘忽視。對于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我們要更加重視。我試想了一下幾點措施:
1、通過各種途徑,如教學活動,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我帶你等,激發幼兒對運動的興趣,幫助幼兒養成基本的運動能力,走,跑,跳,平衡等,發展其動作的協調性。
2、鼓勵幼兒參與活動,培養其大膽自信的品質。
3、做好家園聯系工作,和家長多溝通,取得家園教育的一致性。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9
實錄:
角色游戲開始了……
“今天我想做娃娃家的媽媽。”
“今天我想做銀行的職員!
“今天我想做超市的收銀員!薄
“我們上班了!蔽覄傄徽f完,孩子們就紛紛忙碌起來,有的搬椅子,有的拿玩具,不一會兒一個小小的社會場景展現在我們的教師中,有超市、書報亭、娃娃家、理發店、美食園……
我環視了一圈后,發現今天的燒烤還沒有人,也沒有小朋友一起要求玩這個游戲。于是我靈機一動,忙走過去把烤羊肉串的架子擺好,把一些材料都搬了出來擺放好,等一切準備好后,我就開口叫了起來:“賣羊肉串嘍,又香又好吃的羊肉串,快來買嘍!”當我的叫賣聲一出,孩子們紛紛被我吸引住了,接著一個二個三個……越來越多的“顧客”來買羊肉串了。
“你要什么?”“這些5塊錢!薄澳阋钡倪是不辣的?”“好吃你再來買。”……在我和孩子們的對話中,孩子們也積極的和我回應著,“我要烤魚、烤羊肉串!薄耙还捕嗌馘X?”“我要不辣的!薄罢婧贸浴!
看著這么多小朋友都成了我的“顧客”我高興極了,于是我又說道:“今天生意真好,我忙不過來了。我要招聘兩個小幫手。”一聽我這么說,孩子們紛紛都要求來幫忙,最后我請了兩個,接著就讓他們來賣羊肉串,因為剛才他們看過我是怎樣賣羊肉串的,所以他們也會和“顧客”交流起來。結果今天的“羊肉串”生意最好。
反思:
教師參與游戲是教師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也是教師向幼兒施加影響的過程,教師作為成人所具有的豐富知識經驗和作為教育者的意圖在游戲中可以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幼兒,幼兒也在游戲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教育的影響。
在上述實錄中,教師以與幼兒同樣的游戲者身份,通過游戲的語言和行為對幼兒游戲進行指導。當教師投入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往往能夠吸引幼兒玩得更有興趣,因為幼兒年齡小、能力弱,游戲的玩法技能相對比較缺乏,教師的參與往往使游戲有更多的變化和情節的深化。教師可通過模仿幼兒的游戲來對幼兒游戲施加影響。教師所采用的這種平行游戲的指導方式可以傳遞成人對幼兒游戲關注的態度,增進幼兒游戲的興趣,同時成人的行為本身已成為幼兒可參照的范例或榜樣,便于幼兒掌握游戲技能。教師還可直接參與到
幼兒游戲中,與幼兒一起共同游戲,在有角色扮演的共同游戲中,作為游戲參與者的教師可以扮演適宜的角色加入幼兒游戲。在和幼兒共同游戲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幼兒想法,調動和激發幼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幫助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或擴展情節,豐富幼兒游戲的內容,提高幼兒游戲的能力和水平。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10
案例實錄:
今天國際象棋活動的內容是學習擺棋。我聲情并茂地講著:“小小兵兒站前排,兩輛車兒邊上守,馬兒駕駕站兩邊,兩象依次兩邊站,保護中間王和后……”。邊講邊巡回觀察,只見袁淇奧小朋友瞪大兩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專注地聽著,于是我講完后有意讓他第一個來嘗試擺王和后。當我一叫他名字時,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馬上收住了光,對我直搖頭。我輕輕走過去一邊握住他的兩只手,一邊柔柔地說:“我知道你一定能行,來大膽一點!闭f著牽著他的小手走到棋盤邊:“小朋友,我們來鼓勵鼓勵他”全班小朋友站起來,一邊翹起大拇指指向他,一邊說:Very,Very,Good”在鼓勵聲中,袁淇奧小朋友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回座位的時候都一蹦一跳的。
案例分析:
袁小朋友個性比較內向,腦子卻很靈活,每次的活動他都非常專注。只是每次叫他個別表現時卻很靦腆,自信不夠。所以說作為老師的我們學會觀察每個幼兒很重要。這樣可以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及時作出調整,給幼兒樹立良好的自信,挖掘他們的潛能。在今天的活動中,最后全班小朋友用英文配合動作,給了他一個很大的精神鼓勵,他的自信也完全被激活了,很快地完成了表現任務。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 篇11
萌新初入園
我是一個剛入園的新老師,在大學里就經常聽老師們說安吉游戲有多好,總是給我們看一些照片、視頻,但是因為沒有實踐的經驗,所以,并不能理解安吉游戲有什么不同,因此也沒有聽進去多少,總覺得安吉游戲在安吉,離我很遙遠,而且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不同的特色,我又不去安吉工作,所以覺得安吉游戲跟我沒關系。但是很幸運地,我所在的幼兒園開始安吉游戲課程的實踐。我得以重新認識安吉游戲。
我所在的班級是小班,小班小朋友剛進來,連自己吃飯、上廁所的能力都很弱,經過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孩子們對戶外活動已經較熟悉了。但是要放手讓幼兒自主游戲,對于老師來說,還是十分不放心的。
解惑進行時
第一次去攀爬區玩,孩子們很興奮。我沒有告訴孩子們這樣東西是怎么玩的,我告訴孩子們攀爬區的位置并提醒他們注意安全。他們很快分散開,去了自己喜歡的地方玩。許多孩子面對輪胎墻都覺得自己爬不上去,大聲地喊我過去幫忙扶著,我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爬上去,不一會兒,陸陸續續有幾個小朋友通過努力爬上去了。玩梯子的小朋友也能在老師不說的情況下,自己有序地玩梯子,沒有出現擁擠的現象。有的孩子甚至會互相幫忙,在別人爬的時候,自己幫他扶著梯子,還對爬梯子的小朋友說:“你慢慢爬,小心點。”在遇到雙方意見沖突的時候,他們也能一起想辦法解決。
驚喜與感悟
我清楚地感受到,放手后,孩子更加自由,也更加快樂了。
在多次的自主游戲中,我看到了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合作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當看到有的孩子能夠倒掛在桿子上時,我非常害怕她因為臂力不支而掉下來。但是,她覺得快支撐不住的時候,就移到了桿子中間,自己先把腳慢慢放了下來,踩在了輪胎上休息。
在安吉游戲環境下,兒童學會了快樂、專注、冒險、反思、愛和獨立。在獨立方面,作為老師,感受尤為明顯,以前孩子們遇到問題總是第一個就要找老師幫忙,現在孩子們遇到問題能夠自己先去嘗試著解決,實在感到困難才來找老師。
我想,這就是安吉游戲吧,不只是一些自然野趣的環境和低結構的材料,還是一種“放手”精神。
【幼兒觀察記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黑豆觀察記01-19
綠豆觀察記06-06
觀察的周記01-10
種豆記觀察日記12-26
養蠶記的觀察日記01-17
小狗打架觀察記10-30
小烏龜觀察記10-30
小狗撒尿觀察記10-30
觀察日記:養蠶記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