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三篇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1
工作之余,我又一次學習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新課程這段時間,我對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為進行了反思,對教研活動的開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為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這給我在小學語文教研教學上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F將這次學習總結如下:
(1)通過學習我深刻體會到新的課程標準是根據時代的需要,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學生會略讀和瀏覽,掌握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將聽說能力整合為口語交際能力,特別提出了口頭交流和溝通的要求。提出了寫作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的要求,心得體會《語文新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提出閱讀、書寫與寫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標。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并將其作為了學習目標。
(2)通過學習,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并將自己的這些認識通過教研活動傳遞給全鎮的語文教師,提升全體語文教師的業務修養。
(3)教學中,我們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參與學生學習活動的行為方式主要是:觀察、傾聽、交流。教師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可以調控教學,照顧差異,發現“火花”。教師傾聽學生的心聲,是尊重學生的表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認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過語言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表情、動作來實現交流。
(4)在教學進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語文課程標準》首次對義務教育階段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方式。即要求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強調在綜合性學習中具有合作精神,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積極主動地參與,特別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除此之外,對閱讀、寫作和學習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確的表述。提倡獨立閱讀、自主閱讀、探究性閱讀、創造性閱讀。鼓勵自主寫作、自由表達,有創意的表達。在學習方法上,鼓勵有獨到的見解,鼓勵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學習。
時代賦予我們的是機遇、是挑戰。我會更加努力,開展時效性強的教研活動,構建和楷高效的語文課堂。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2
《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一、更新觀念、改變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所以首先必須從教師的“教”開始。
1、備課:變備教材為備學生 老師要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注意到文字的表達,注意對學生的組織管理。老師的備課要探討學生如何學,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確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指導如何進行預習、聽課、做復習、做作業等,要考慮到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及總結歸納能力的培養。
2、上課:讓“走教案”變為為生動性教學 教學過程是一個極具變化發展的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必然有許多非預期的因素,即便教師對學情考慮再充分,也有“無法預知”的場景發生,尤其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育過程遠遠要比預定的、計劃中的過程生動、活潑、豐富得多。教師要利用好即時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靈活的教學機智,促成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創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總之,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多學習,多實踐,多總結,多把快樂帶進課堂。在課改的道路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做一個合格的引路人。
二、活躍思維、改變學習方法
科學的學習方法,能提高學習效率,能使學生的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能把知識轉化為能力。
1、要有好的學習習慣 現代教學論強調要實現有意義學習,強調理解對知識保持和應用的作用,即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記憶而學習,而是為了應用而學習,不是為了對單個知識點的掌握而學習,而是為了實現對知識點間的貫通性理解而學習,這就需要我們變傳統的“接受”式學習方式為“內化”式的學習,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要多說 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引導學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礎上,理解數學概念或通過數量關系,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從而掌握最基礎的知識。這個思維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這樣有利于及時糾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對全班學生也有指導意義。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上好數學課應該盡量地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不能把學生埋在越來越多的練習紙中。
3、克服思維定勢的影響,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在知識遷移能力的形成過程中,既要培養解決類似問題的“定勢”,形成知識遷移的一般性規律和方法,又要形成在遇到用習慣方法難以解決的有關問題時能夠從其他角度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的遷移要求對知識呈現的情境和知識轉換要靈活處理,而不是生搬硬套。如果變換的問題樣式和情境無法被吸納入認知結構或已建構的認知結構無法同化這個問題,便要求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再處理,再變換或嘗試與另一認知結構對接,形成從不同角度分析、遷移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教會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聽課 首先,教師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包括心理、知識、物質、身體的準備等; 其次,要求學生專心聽講,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參與課堂內的全部學習活動,不要只背結論。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數學概念的建立過程,這不僅可使學生理解概念的來龍去脈,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養成先看書后做作業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在做作業之前一定要認真地閱讀例題,結合教師課堂講授,把知識梳理一遍,之后再去做作業,就會少走彎路,既保證了作業質量,又做到了充分的鞏固、復習。
5、課外學習 課外學習能有效地使課內所學知識與社會生產實踐、生活實際密切地聯系起來,幫助同學們加深對課內所學知識的理解,擴大文化科學知識的眼界,拓寬思路,激發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與習慣,增長工作才干。 另外,還要教會學生一些數學方法。如,比較法、線段圖法、分析法、歸類法等等。指導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除了上課的潛移默化外,還有如,講授式、交流式、輔導式等等。
總之,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我們必須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密切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用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讓學生享受“數學學科的快樂”且快樂地學數學。
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篇3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我深知要教好這門課,就必須對這門課程的課程標準完全了解。在現在的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有了巨大的`變化,那現在的小學數學對于學生來說,到底是一門怎樣的課程呢?通過又一次學習了小學數學新課標,再結合具體的工作實踐,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教師要在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為“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學習模式的多元化。教育家陶行知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系,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欲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系,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三、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在活動過程中探求
《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記憶與模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睌祵W是關于模式的科學,數與代數中有大量的規律、公式和算法。學生只有經過自己的探索,才能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獲取知識,掌握計算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和計算能力。例如,教學《十幾減9》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擺小棒,直觀探索出口算十幾減9的方法,并從中優化出口算的方法。在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時,適當的動手操作能夠使學生探索出口算的方法,這樣教師教的輕松,學生就會學的開心,數學課堂才能真正達到有效。
總之,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新課程實施,而教材和教師是新課程實施中的重要角色,教材僅提供一些生活背景的素材,還要我們教者細心揣摩發現與數學背景相關的素材,使教學內容不斷豐富,逐漸完善,同時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充實自己,不斷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改變教學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做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三篇】相關文章:
學習《小學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01-13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集合5篇12-21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錦集五篇12-26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匯總八篇12-19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匯編7篇12-17
【精品】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范文錦集六篇12-12
學習初中數學新課標心得體會范文12-24
語文新課標學習總結08-18
語文新課標學習總結-學習總結01-01
語文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15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