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觀后感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薩利機長》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薩利機長》觀后感1
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電影——《薩利機長》。
20xx年1月15日,由薩利機長駕駛的飛機不幸被鳥群擊中,在生死關頭,薩利機長急中生智,降落在哈德遜河,機上155人全部獲救。然而安全委員會卻極度懷疑他的做法。最終,機長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這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其中令我記憶猶新的還是薩利機長。他有著一頭蒲公英一般的白發,眼神犀利,神情嚴肅。影片運用插敘的手法,插入了機長曾經開過農用飛機、戰斗機的鏡頭,可見他的經驗豐富——畢竟,人家有42年的光輝歷史嘛!
薩利機長的冷靜也著實令人佩服。僅幾十秒的時間內,他竟然能作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從而保障了機上155人的性命,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在飛機急速下降的途中,他并沒有慌亂,嚇得發抖,也沒有一味地執行塔臺地命令,冷靜分析,真可謂冷靜過人。
薩利機長還擁有超強的`責任心。在他安全回到渡輪上時,他并沒有顧著自己的身體,要求拿毯子來,對別人指手畫腳,他只是著急于機上155名人員的生命。他不希望因為自己而連累別人的性命。
除了影片的主角薩利機長,副機長杰夫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飛行的途中,即使他對于薩利機長迫降河面的決定深感驚訝,但他也沒有提出疑意,只是服從機長的安排,盡量不給團隊拖后腿。倘若他不服從命令……后果將不堪設想。
盡管面對委員會的質疑,薩利有過自我懷疑,但他仍然堅持于自己的正確做法,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面對困難不慌張,面對質疑不動搖,相信該相信的;蛟S,這就是薩利與他的團隊的成功秘訣。
《薩利機長》觀后感2
影片講述了在飛機失去動力時薩利機長當機立斷將飛機于河上迫降并使155人全部獲救卻不斷遭受調查質疑,最后證明薩利機長是一個完完全全英雄的故事。
影片寓意深刻,我只想淺談一點關于一些我所注意到的細節問題。首先是空姐,給人的印象是訓練有素,在有了飛鳥撞擊的猜測以后,絲毫沒有顯示出慌亂,而是面帶微笑,鎮定自若,安撫乘客,冷靜的告訴乘客要怎么做,給人以信任感。不同于國內空姐是吃青春飯,挑選空姐的要求是"瘦、高、白、秀、美",美國更注重的是體貼的服務與經驗老道的.緊急情況的應急反應,所以在美國,我們在飛機上看到最多的,是空媽,而不是空姐,與美好的外表相比,作為機組成員,我想更重要的是什么,不言而喻。
還有一點我想說的是美國的救援體系,這一點十分令我感動。就是在事故發生后,可以立即、機動的調配有關力量,迅速完成救援。包括船只,軍隊,直升機等救援部分,紅十字會等災后后勤援助,及維持秩序的警察等,全部有效到位。不論隨后的后續工作有何問題,起碼在保證人的生命,即救援工作上,美國做的相當不錯。當然,美國的援助體制也不是一開始就十分完善,在一開始,美國的救援體制十分拖沓,無效,機動性差,軍隊也是重反恐而輕賑災,更不用說與紅十字等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問題了,可以說,在卡特里娜颶風之后,美國的救援體制才漸驅完善,而期根本原因,就在于其有制度化的批評機制促使救災體制不斷地更新、調整,而我國我國尚缺乏這樣的制度化的、有效的批評機制,網絡批評也處于無序狀態。我們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馬云說過"中國最大的危險不是GDP跑7還是跑8,跑6又怎么樣?只要我們喝的水是干凈的,空氣是好的,食品是安全的。窮一點還能活得長一點。"同樣,我們不應純粹注重中國人的"面子問題",更重要的是"里子",才是衣服是否舒適的關鍵。
《薩利機長》觀后感3
終于看到了這部電影,很滿足。
這部電影是一部結局已知的電影,如何再呈現,如果講這個故事,實在不容易。在這,我終于懂了,為什么文字,語言,故事,那么重要。因為絕對真相根本不存在,每個人心里都一個真相。所以才會有那么多人去反復挖掘一個歷史故事。是否有這樣一種可能性,是否有遺漏什么。是從大,還是從?在一個事件上,有太多的維度,有太多的自由,有太多的視角。所以才有那么多好看的小說,故事。
以前的'我,對故事,只注重情節和結局?墒牵Y局是什么?如果是歷史事件,估計每個時期都要新的結論吧,成?無常。而且這后世的評論,對當時的人有啥影響。斯人已逝。都是我們在臆想而已。
對于這部電影,是講一個英雄啊。他沒有太多的去夸大英雄的形象。幾乎是客觀的還原事情,幾句話,幾個鏡頭,事件便結束了。為了更飽滿,給了乘客很多鏡頭,展現人們在生死面前的慌亂,劫后余生的感恩。
但我更感動的是,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這次成功的救援還有很多人,部門參與。如果沒有他們后期的即時跟進,也沒有100%的生還率。
尤其是那個第一個到達的救援船。那個,1,2,3,無縫對接上機翼,這個專業,這個技術,也是經年累月的專業才換來的。他們在救上那些剛從死亡線上回來的人時,說,no one is gonna die today. NO ONE。。不是YOU..這一字之差,代表他們的決心。他們對生命的敬畏。
這點敬畏是國人沒有的。也許是我們才從戰爭中恢復,死亡見得太多了。他們都習以為常了。我也沒有。我覺得生死太正常了?墒,他們不同。他們有時在疾病面前有種輕松感,覺得死亡不是結束。但他們對生命有種敬畏感,覺得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機會,也不放棄。哪怕是陌生人。
很喜歡這部電影,TOM HANK的演技就不提了。
有機會再看一遍。
《薩利機長》觀后感4
很多人都會將麻醉工作比作飛機的飛行過程,看完《薩利機長》,突然覺得很有感觸,重新審視過往三年多的麻醉工作,除了后怕就是失落,又或者有點自責。
雖然在學校亦或是在每一次大小講課里,都會受到教育,麻醉工作需要巨大的責任心以及扎實的理論和精湛的技術,但日常工作的瑣碎早已消磨了所有一絲不茍的責任感,千篇一律的工作流程早就機械化了所有充滿挑戰的激情,所剩無幾的只有每日的疲憊和對這份工作的絕望。幸好有一群可愛的同事,才得以讓這種無聊蒼白的工作稍顯生機。
因此我一直在尋找某種出路,甚至可以換份工作,至少我的下班時間可以非常明確,至少工作之間我可以自由的喝口水、上個洗手間!原來我對自己曾經熱愛的'麻醉工作已經完全沒有追求,不再要求自己有多精湛的技藝,不再要求自己的知識是否與日俱進。
因此我一直在尋找某種出路,甚至可以換份工作,至少我的下班時間可以非常明確,至少工作之間我可以自由的喝口水、上個洗手間!原來我對自己曾經熱愛的麻醉工作已經完全沒有追求,不再要求自己有多精湛的技藝,不再要求自己的知識是否與日俱進。
當看完薩利機長,突然有種莫名的熟悉感,我的麻醉工作難道不是這樣嗎?!千萬次的飛行經驗造就了臨危不懼、機智果斷的薩利機長。同樣數以萬計的麻醉例數不也在無聲的提升著我們工作的高度,盡管波瀾不驚,卻需要我們用心體會,如此才會有質的飛躍。經驗與技藝需要時間與機遇的積累,然而無時不在的卻是我們的責任心。作為把控整個手術過程中患者安全的生命的機長,我們也需“寧可延誤,不可失誤”!
突然為自己之前的想法感到可笑,笑自己對麻醉事業理解的蒼白,笑自己為繁瑣工作推卸責任的理由。如果明天允許,我定會收拾如此幼稚的情緒,懷揣巨大的責任心,在每一個細節,只為將麻醉做到最安全舒適。
《薩利機長》觀后感5
好久沒有看2D電影了,沒有了3D的視覺效果,反而感覺更真實。大概是年紀大了容易有感觸,看這樣一部小人物英雄的電影,居然落淚好多次。
飛機迫降前和乘客感同深受面臨死亡危機的惶恐,感觸無論我們如何說自己看淡生死,死亡當前,一樣恐懼無助。機長副機長面臨苛刻審查時,感嘆40年的飛行業績,卻要由這次事件中的208秒做總結。想到人們喜歡用一次對一個人做判斷,而不是一直或一貫,你我是否都經歷過這樣的委屈?敬佩在巨大壓力下,Sully機長依然冷靜地指出模擬飛行中忽略了人性的影響,在關鍵時刻扭轉局面,最終得到公正的對待。
可是有多少人有能力有信心多到這樣?如果當時Sully機長在巨大壓力之下失去信心,任由模擬飛行和沒有經驗的聽證會做出判斷,那豈不是成就人間冤案?在聽完黑匣子錄音后,機長副機長激動地要求退場休息,他們驕傲在關鍵時刻一起努力,做了準確的決定,拯救了包括他們自己155個鮮活的生命。一直覺得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成就,不是爬到什么位置,而是你是不是會有這樣一起同心,一起努力,危難時刻會和你站在一起,熱血的兄弟姐妹。審查委員會看似苛刻不近人情,但實際上,只有他們這樣嚴謹認真地遵守流程監管,才可以避免將來的僥幸和因此帶來的災難。不僅僅是他們,飛機迫降后,20分鐘內,紐約有20xx名救援人員達到現場參與救援,避免幸存的乘客被冰冷的.河水凍死,這個不是簡單的個人善意行為,而是社會背后強大的國家機器系統在起作用。
然而,無論是國家機器如何強大,還是科技如何先進,在人性的社會里,總有系統和科技無法控制或解決的個案,這個時候也就需要Sully機長這樣的超級英雄?墒,超級英雄有他多年的經驗和專業素養,以及背后團隊的支持,如果你沒有卻要亂逞英雄,那結果恐怕是混蛋的下場。
總之,值得一看的電影。推薦。
《薩利機長》觀后感6
《薩利機長》講述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20xx年1月15日,全美航空由拉瓜迪亞機場飛往夏洛特的1549航班在起飛僅兩分鐘后就意外遭到飛鳥撞擊,在兩部發動機都已停止工作的情況下,薩利機長憑借40多年的駕駛經驗成功將飛機迫降在紐約哈德遜河上,未造成一人傷亡。其實這種“零傷亡”事故,無論從哪個角度理解都是皆大歡喜的。影片情節的發展著實出乎我最初的理解可接受程度之外,值得一看。
其實影片開始,內心對薩利機長這一形象就有了正面英雄的主觀設定,直覺上從未懷疑過。貫穿整部影片,我不明白為何像這樣的“零傷亡”航空事故,還要經歷審查委員會這般嚴苛的質問,且似乎他們費盡心思的計算機模擬都在把薩利推向一個“圖謀不軌”的邊緣,真的擔心故事最后以揭秘一場陰謀結局。令人欣慰的是,薩利并沒有因為質疑而失去理智與風度,并用人性的道理贏來了35秒的時間,也最終得到了審查委員會的'認可。我們永遠不可能活在一個真空的現世環境中,人性分明如此復雜,卻被要求像機器一樣精確無誤地運行,不知是制度的缺塊還是整個科技信息時代的悲哀。
哈德遜河上的救援,這是第一次完整見到飛機水上迫降后的救援過程。除了對機組人員沉著穩重的指揮疏散和各方救援的完美配合的贊美之外,我想說的是,平時我們個人從沒特別在意過的救援設施設備和所謂常識,或許只有災難真正發生在我們頭上時,才能意識到它對于生命的意義。
影片最后的聽證會上,審查委員會最終承認:無論是計算機模擬,還是各方面的分析表示,絕無生還的可能,除了你。薩利為自己爭取了35秒人類反應,這35秒,是人類的弱點,也正是人類的偉大,理解了這35秒,才能理解人類生之不易,才能理解英雄的艱難與勇氣。
《薩利機長》觀后感7
影片《薩利機長》講述的是,機長薩利駕駛的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在起飛不久就遭到了群鳥的撞擊,導致兩架發動機全部熄火。在這危急關頭,機長將飛機成功的迫降在了哈德遜河上,飛機上的人員全部生還。但是,事后相關部門對他進行了調查,認為他這個選擇是錯誤的,因為迫降在河上實在太危險了,相關部門一致認為,這架飛機完全可以返回機場或者迫降到附近的另一個機場。
在聽證會上,相關部門稱,當時飛機上的各種參數顯示,完全可以返回機場。并且他們利用這些參數做了模擬,結果是完全可以成功降落。當時聽證會場一片寂靜,這時薩利機長提出了以下三個問題:A、這個結果是經過多少次演練之后的;B、是否事先就知道機場的轉向;C、有沒有考慮當時情況下需要思考的時間。相關人員回答說:這個結果是經過了17次演練之后才得到的,操作員事先知道機場的轉向,沒有預留思考時間。
當飛機出現險情時,機長根本沒有機會去演練,他需要做的是如何挽救飛機上的全部人員。經過商議,相關部門預留了35秒鐘的思考時間,盡管當時機長是用了208秒的時間去思考如何應對當時的危情。再次模擬的結果是:兩個機場都迫降失敗,會造成機毀人亡的結果。會場再次的安靜了,片刻之后,掌場響起來了,相關部門肯定了機長當時的`操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太依賴于數據了,好像這堆數據就能給我們準確無誤的答案似的。比如我們很多人添加衣服并不是依靠自身的感受,而是依賴于天氣預報的氣溫。我們太過于依賴數據,從而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現場的實際狀況,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特別是發生了機械故障的飛機,可以說每一秒都在變化,當然是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見機行事,而不是依照數據按部就班的處理。
【《薩利機長》觀后感】相關文章:
薩利機長經典語錄06-02
電影《薩利機長》經典臺詞03-28
薩利機長觀后感06-14
《薩利機長》觀后感04-25
《中國機長》觀后感寫《中國機長》的觀后感11-08
《中國機長》觀后感06-13
中國機長觀后感06-13
中國機長觀后感05-26
《中國機長》觀后感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