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通用6篇)
觀看一部優秀作品之后,我們會受益匪淺,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觀后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但是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1
著名的極限運動大師塞巴斯蒂安·福岡(《007之皇家賭場》)在其著作《這種方式》中提到:“生活就像是由許許多多的障礙和挑戰組成的,如果精通極限運動(原書特指跑酷),那么你的人生將會得到更多的東西!
在如今現代化的都市中,生活空間與生活壓力是呈反比的,壓力越大,空間則越小,也許是人類在遠離自然的文明世界生活得太久了,在都市文明所帶來的便捷中逐漸陷入身心的慵懶之后,便開始渴望回歸自然。極限運動的出現代表著人類沖出文明的枷鎖,釋放壓力,融入自然空間最本質的需求。就像《車輪不息》中的主題。車手們對自由的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引導整部電影的走向,這也是極限運動的本質。
片中觀眾可以看到車手們為了完成心目中的速降,飛躍大半個地球,來到荒無人煙的秘境,他們可能會經歷高原反應、行李丟失等波折,也可能不遠萬里來到目的地之后發現這里并沒有理想的速降場所無功而返;他們會為了一處場地不惜背著重達20千克的速降車花費數個小時登上山頂,去享受飛速直下瞬間的.快感;也會為了追求一段完美的跳躍摔得七葷八素,付出鮮血的代價。沒有人會認為他們這樣做是瘋狂而不理智的行為,反而在贊揚他們勇氣的同時,也會領悟到片中傳達那種積極、樂觀的精神,去擁抱、回歸大自然。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2
看到《車輪不息》這個電影名字時,我就想起伊朗導演阿巴斯的一個電影,但一時記不起來了,后來查起才知道是《生生長流》。
看完后又想到紀錄片電影中的神作《尋找小糖人》。
其實這三者都是有關聯的,兩個字——記錄。
阿巴斯用高超的攝影技術,用緩慢的長鏡頭和遠景鏡頭,淡化了記錄片的味道,把《生生長流》拍得像一首生命贊詩,電影的故事其實好簡單,就是記錄兩三天中去地震災區尋找一個小男孩,在路上的所見所聞,但是這也能讓阿巴斯拍出詩意和無形的力量來,這功力簡直讓人膜拜,好歹人家也是拿過金棕櫚大獎的啊。詩歌電影導演中,個人最喜愛的依次有:塔可夫斯基、安哲、阿巴斯、寺山修司。
《尋找小糖人》則用記錄片的方式,卻是懸疑片風格,像《公民凱恩》用剝洋蔥方式,一層一層剝開真相,把一個平凡人剝得越來越立體,越來越偉大,這就是平凡的偉人的記錄。
而《車輪不息》則用記錄片的.方式,給你上了一桌極限運動的“速降”大餐,這是勇敢者的游戲,用生命冒險的運動,嘆為觀止的山地車騎行技術,讓你熱血澎湃羨慕不已,但又適時地拋出翅掌矛盾,引導你思考。蒼涼神秘的山脈、戈壁、曠野,優美的極限特寫鏡頭,還有或熱血或遠古神秘或悲愴的配樂,讓人如癡如醉欲罷不能。
僅管《車輪不息》在詩意上不如《生生長流》,但同樣的勵志,跌倒了又站起來。懸念上不如《尋找小糖人》,但同樣的因夢想而偉大。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3
《車輪不息》帶我們走過北美人煙罕至的荒漠、新疆人煙密集的農貿市場、尼泊爾鱗次櫛比的古剎,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異域文化的熏陶。
高山速降對場地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正如片中車手所示,幾乎找遍了全世界所以荒無人煙的地方,在熟悉了當地的地貌與沙塵之后,這項被他們成為“游戲”的運動才正式開始。以猶他州鹽湖大峽谷為例,這里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地勢險峻、谷深巖陡,常年的風沙和早已干涸河水的侵蝕造成了千姿百態的奇觀勝景,自然造物,頓生敬畏。
而高山速降就是需要這種典型的沖積山坡,突兀的孤峰是他們開始的起點,連綿的山脊是特技產生的滑行道,一條條溝壑形成了天然的賽道,遠處的群山是他們的觀眾。在這種沒有束縛制約的條件下創意無限的高速降落,蕩起層層的塵土和留下的道道輪痕,是人類征服自然的腳步。
還有文化,在尼泊爾邊陲小鎮、新疆風土民情,居民對外來事物的好奇都寫在他們的面孔上,電影在運動之外帶領觀眾環游世界,自然與文化的雙重沖擊,不僅僅對于車手,更為這項運動本身凝聚了人文精神。很少有競技類紀錄片拍得如此具有文化特色,都得益于高山速降這項運動的特殊性。電影中一句著名的臺詞:當你去旅行時,不僅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也重新認識自己的家。
動感BGM震撼心靈
背景音樂的渲染也是必不可少的,通常在競技類紀錄片中,為了契合令人熱血賁張的運動激情,金屬、流行、朋克、電子等節奏感極強風格的音樂出現頻率是相當高,《車輪不息》也不例外,但正因為片中獨有的文化特色,也為該片打上了獨特的標簽——地域性。片中的背景音樂以電子、朋克、民謠,但沒有出現常見的Hiphop曲風。
原聲大碟選取了甄選了來自世界各地獨立樂團優秀曲目,比如來自英國的Bear Mountain的《Two Step》、非洲馬里著名的盲人樂團Amadou&Matiam的《DougouBadia》、日本迷幻搖滾樂隊Go-qualia的《Requiem》以及美國本土獨立樂隊的精品。單聽原聲曲目仿佛不是一張競技電影的原聲,而是一張公路電影大碟,空靈、清澈,配合電影中各異的文化特色,如天籟之音般的動人。
令人遺憾的是該片并沒有因地域的變化而選擇當地樂隊獻聲,比如新疆段落就選取了日本和比利時樂隊,但整體的文化特色還是非常值得肯定。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4
《車輪不息》前后一共拍攝了兩年,是自行車紀錄電影題材中投資最大的一部。該片于2012年9月19日在拉斯維加斯“INTER BIKE”自行車展上首映,當即引發轟動,被譽為是有史以來影響力最大的自行車電影。電影講述一群雄心勃勃的高山速降愛好者,在世界各地挑戰險峻的地形,挑戰自己的極限和大自然。
在看《車輪不息》之前,也許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叫做“高山速降”(DOWNHILL,簡稱DH)的.自行車運動。只要你騎過自行車,當從斜坡上沖下來時,因落差勢能轉化為高速動能,致使大腦內多巴胺大量分泌,會造成心跳加快,肌肉僵硬等極為刺激而緊張的感覺,個中體會!案呱剿俳怠本屠眠@種方式,這項運動起源于高山滑雪速降,指的是騎手在山地、丘陵、沙漠等極端的地理環境下選擇一處小山,騎自行車從山頂飛速直下。(滑雪速降的分支很多,還包括滾軸速降和滑板速降)。
該運動作為一種新興的極限運動以刺激和危險性著稱,當車手們騎乘著專用速降自行車以每小時80-90公里甚至更高的速度在復雜的地形和陡峭的斜坡中左右游移,作為“肉裹鐵”的代表自行車,其危險系數不亞于F-1賽車,很多速降選手認為,這項運動給予他們的極速快感是以賽車和摩托車為代表的依靠機械帶來的速度感無法比擬的。
而且為了實現速降的返璞歸真,像在片中以卡莫·扎克和達倫·柏瑞克勞斯等為首的歐美速降選手舍棄了速降車的中央避震和前叉避震,將在山路上往復不定的震蕩和驚人的速度感糅合在一起,他們稱之為“終極速降”,去體驗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5
生命不止 車輪不息
“ 通常在我們這項運動中,你只有幾條線路可以下山,但站在這群山之巔,你可以有360度的線路選擇,這就是自由!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
在新疆的吐魯番、南美的安第斯山脈、尼泊爾境內的青藏高原、猶他州的落基山脈,在這些似乎已不能用高聳萬丈、崇山峻嶺、危峰兀立、懸崖峭壁。
重巖疊峰來形容的險峻地貌,在群山之巔,騎自行車來完成著似乎不可能的極限沖坡,也有傷痛、猶豫甚至是膽怯,但還是選擇了行動,在速度中詮釋著生命的激情!不,他們不是拿生命在冒險,而是更加珍惜生命,因為他們懂得生命是享受和實現夢想的過程!
很勵志,但不贊成模仿,除非你和美國小伙子一樣精良的裝備,完善的后勤支援,系統艱苦的訓練,細致專業的規劃準備,值得一看!
我們是一群沒有夢想的人 廣袤的天際下,飛揚的塵土,翻滾的輪胎馳騁在高原、戈壁,以及世界盡頭的脊梁上。他們用車輪丈量世界,遠去的時光投影在各種崎嶇地貌里,摔痛后站起來抖抖灰塵便再次飛躍而下。
大抵是雄鷹的化身才能如此自由而勇敢。那些場景細數成為慢鏡頭,一次次把夢想做到極致。世界在那一瞬間清晰的顯現出來,它原來是無限大,大到我們這一輩子都看不到,而我們卻還在拘泥于一些細小事物郁郁寡歡。
我一直都不能懂,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為了夢想可以付出如此多。后來我得出結果,也許,這些夢想是支撐他們過完這一生最圣神的信念與追求,他們為此付出生命、汗水與傷痛都在所不惜,因為在奮斗的過程中,他們收獲的.遠不止負面的東西,他們在奮斗的過程中,收獲到了我們大多數人窮極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感受和視野。而還在疑惑的我們,連最基本的夢想都是沒有的,如果你以為你有夢想只是你的夢想被你封存。那么我很真誠的告訴你包括我自己,不,我們都是沒有夢想的人,真正的夢想是挨得住世俗駭語,受的了貧苦和缺陷,生活的中心永遠只余此一個,而為達成此你應該無法入睡,想到都熱血沸騰,不趕赴在追求的道路上都要淚水盈眶。我們的都不是,我們的夢想只是留給老去的我們一些緬懷一點想象而已,我們的夢想要不從沒真正發現,要么早就沒有了。
《車輪不息》:下墜的速度與升華的靈魂 記得在很久以前看過一篇訪談,是導演馬丁·坎貝爾在拍罷《垂直極限》之后接受采訪時,聲稱搞不懂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這么一群人喜歡如此危險的爬山運動,大概他在新西蘭(該片選擇與故事中K2峰相似的庫克山脈作為實景拍攝地)對當時所處的惡劣環境和險象環生心有余悸。
不過馬丁·坎貝爾先生顯然還不知道這個世界還有一種更加危險的下山運動,而且也有著一群熱血青年對這項充滿挑戰性的運動樂此不疲!盾囕啿幌ⅰ愤@部記錄片展示了一群自行車極限運動愛好者,或者可以稱之為“速降的藝術家”,在緊張危險、風馳電掣的“下墜”過程中,感受著異鄉文化的洗禮,體驗真正的速度與激情。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 6
藝術,是有創造力,生命力的,是永久不衰,刻骨銘心的。而極限運動也是藝術,是一項身體的藝術,高山速降。就像《車輪不息》中達倫·柏瑞克勞斯說道:“這是一種需要真正勇士精神的運動”。
這項極具觀賞性的運動是強調人體對自行車掌控力的一種自然的方式,將陡峭山坡上任何可以利用的環境地形“為我所用”,象征著靈魂的自由。電影里跟隨著他們的足跡,從猶他州廣袤無邊的大峽谷、新疆荒涼酷熱的火焰山、阿根廷未開發的安第斯山麓,到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湍急弗雷澤河沿線、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下的秘境,本片不但具備了同類作品一貫的特質:極限、精彩、動感、引人入勝,而且也在其中融入了別樣的異域風情與文化風格。速降選手們用自己的身體和足下的車輪,靈活、疾風的速度詮釋著這項運動的精髓——下墜的速度與升華的靈魂。
在群山之巔,你要多條自由的線路可以選擇下山之路,這就是自由,唯一的限制,就是你的想象力。當人們一直在強調“下山難”的窘境時,卻不想一群被認為是瘋子的家伙在荒涼的山間開辟出一條騎著自信車下山的壯舉之路,驚心動魄、賞心悅目。選手將BMX特技單車的場地搬到了大自然中,車手們在大于60度甚至接近直角的崎嶇山坡上飛馳下墜時,電影本身就在塑造著一種極具視覺沖擊力的奇觀,更不要說在高速聚焦鏡頭下他們做著空中水平(車手空中傾斜車與地面水平)、X-UP(空中轉體360度)、超人(身體離開車體向后伸展)等特技動作時,畫面張力被進一步的拉大,觀眾在沉溺于感覺刺激的同時,也被他們的勇氣所折服,這正是極限運動始終根本。
在他們的勇氣行動中,塑造這些奇觀場面離不開紀錄類電影的技術優勢!盾囕啿幌ⅰ房梢哉f很有技術含量的,電影的拍攝模式比較常規,大可參見同類題材的電影,比如BBC的跑酷紀錄片《飛檐走壁》。但這項新穎的'運動為常規的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從電影的畫面感入手,在表現速降的過程中,電影采用直升機和固定翼飛機航拍的遠景,為了追求動作的連貫和一氣呵成的速度感。
除此之外,在表現細節特技動作時也穿插了不少慢鏡特寫和背景高光的渲染。比起室內極限運動的特寫鏡頭用閃光燈和粉塵烘托動作質感的效果,《車輪不息》在野外環境下,塵土和自然光取代了這些輔助效果,而且電影在不同場景中增加了不同的濾鏡,像是猶他州的淡藍色、新疆的昏黃色和尼泊爾的青色,場景色彩變化更能突出地域的差異性。車手主觀鏡頭的引入增強了居高臨下的緊迫感,從他們的視角中更能讓觀眾感受到山坡的崎嶇和陡峭。
【電影《車輪不息》觀后感】相關文章:
電影《車輪不息》內容簡介及觀后感02-20
如何判斷車輪位置10-14
微軟面試--“車輪戰”07-07
學以致用,驅動創新的車輪08-29
開車時如何判斷車輪的位置08-05
個人簡歷封面--車輪如飛10-24
奮斗不息作文01-10
生命不息,工作不止03-30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作文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