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觀后感(15篇)
認真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辛亥革命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辛亥革命觀后感1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經過精心策劃,在武昌發動起義,次日,起義軍占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繼而控制了武漢三鎮,起義取得成功,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創建了中華民國,給水深會熱的中國燃起了希望,為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20世紀初昏庸腐朽的的清政府喪權辱國,把中華民族推向國將不國的危險境地。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一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著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著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不管是林覺民的《與妻書》、還是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或者是鄒容的《革命軍》、抑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慷慨赴死,一位位革命志士都是為了實現理想,喚起民眾覺醒,拋頭顱、灑熱血,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這種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敬仰。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在戰爭硝煙已經散盡的今天,我們不應忘記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繼頑強斗爭,才換來了我們和平、安寧的生活。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們更應銘記先輩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磨礪自己的心志,謹記孫中山先生的教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踏實工作、積極進取,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辛亥革命觀后感2
一直都宅在學校,沒怎么去校外看看。剛好趁這次五一小假我們幾個結伴而行,來觀賞辛亥革命博物館新館,真是難得的時間,難得的景點,難得的愜意!
我們一路擁擠,一路奔波,終于來到了首義廣場的南端。眼前的這組浮雕式用銅鑄的,這些革命黨人手握長槍。高舉旗幟,眼神堅毅而充滿希望!整個浮雕寓意:走向共和。值得注意的是革命黨人手中的槍,這個就是鼎鼎大名的漢陽造。接著廣場中心的是大型噴泉,不過我們來的時候,只看到里面圓滑的鵝卵石。
我們沒去紀念館,直接來到了新館,領取了免費的門票,就直奔入口了。剛一進去,大家都連聲感嘆真是太豪華了。一同學說,武漢建此用了90個億,我們不禁都張大了嘴,可見其含金量,真是不枉此行(后來回去百度了一下,發現上面說只用了三個億)。全廳有三層,分五個展廳,加一個多功能展廳。我們這個小組商量了一下,每個人都著重寫其中一個展廳的感想,我剛好分到了第三展廳。其中每個展廳都講述了一個主題,第一部分是講晚清中國,第二革命原起,第三武昌首義,第四創建共和,第五辛亥百年。
……
參觀了第一和第二展廳,我們來到了第三展廳。
第三展廳的主題就是武昌首義,在黃花崗起義失敗后,一部分革命黨人決定吧目標轉向長江流域,準備在以武漢為中心的兩湖地區發動一次新的武裝起義,F在大家看到的是當時的“花園山聚會”
1903年5月,吳祿貞邀集曹亞伯、李書城、馮特民等主要成員暢談革命方略,宣傳革命思想、派遣知識青年進入新軍。武昌花園山聚會雖沒有正式名稱和確定的組織形式,但實際上是湖北革命團體的源頭,在湖北軍界、學界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辛亥革命觀后感3
這是一次偉大的革命,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自強不息,看到了英勇奮戰的精神!辛亥革命牽動著多少中華人民的心呀!我激動地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
電影一開始是一位婦女,她戴著枷鎖一步一步順著圍觀觀眾開辟的道路走著,她步伐剛勁有力,她說:"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球瑾始?v使世人不盡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蕃赴死,正因為回答革命為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創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死并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我不由得感動,她是多么的偉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這看似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一聲槍響,它預示著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滅亡!武昌首義前后,無數革命烈士灑下了熱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孫中山先生說: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變命運,為天下人謀取幸福,是許多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換取讓他活著的人更好的活著!"
"革命"是國家發展不可缺少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強大的目標,這目標,將會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觀后感4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來到了那以前只在書上見過,聽老師說過的革命圣地——辛亥革命博物館。辛亥革命結束了在中國綿延兩千年的封建帝制,為中國的進步打開了閘門,我們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親身親身感受了那革命的氣息,去與歷史真正的“零”距離接觸。
還未走進博物館,就可以看到由紅色磚砌的鄂軍都督府,它莊嚴宏偉的氣勢立刻吸引了每個人的目光,在解說員的陪同下,我們先后參觀了傳達員室,外交部,都督會客與會議室,黎元洪起居室等十余間古色古香的房屋,然后就去參觀辛亥革命的壁畫,在墻壁四周都陳列有關辛亥革命的畫,同學們在仔細看著,想象著,解說員了也就一旁不停地敘說著,不僅如此,我們還見到了先烈們的部分遺物與手跡,還有戰斗時的血衣,大炮,刀等戰斗工具。最后,在孫中山的題詞“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則昌,逆之則亡”。結束了參觀,每個人都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而博物館的一切卻永駐每個人心中。
歷史,那是屬于過去的東西,當然我們不能忘記,要以此來激勵我們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但未來與現在相比之下卻更加重要。未來,是屬于當代大學生的,未來的歷史的樂章由我們去譜寫,如何才能寫好呢?那就是我們現在應努力在校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能力,增強素質,適應社會需求,做社會需求的合格人才,去報效祖國,投身社會。
未來是美好的,是更加輝煌燦爛的。為了自己、祖國的明天,我們要從現在起,從此時起把握機遇,創造輝煌,明天一定是我們的!
辛亥革命觀后感5
這是一次偉大的革命,是一次驚天動地的革命!我看到了!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自強不息,看到了英勇奮戰的.精神!辛亥革命牽動著多少中華人民的心呀!我激動地說了一句:"我是中國人!"電影一開始是一位婦女,她戴著枷鎖一步一步順著圍觀觀眾開辟的道路走著,她步伐剛勁有力,她說:"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
中國婦女還沒有為革命流過血,當從我球瑾始?v使世人不盡知革命為何竟讓我狠心拋家棄子。我此蕃赴死,正因為回答革命為何事,革命是為給天下人創造一個風雨不侵的家,給孩子一個寧靜溫和的世界……我此蕃赴死,是為革命。死并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這一刻自心底喜極而泣。"我不由得感動,她是多么的偉大呀!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這看似一個普通的日子,然而它有那么不平凡。就在這一天,武昌城城頭一聲槍響,它預示著革命第一次的成功,也宣告清王朝的滅亡!武昌首義前后,無數革命烈士灑下了熱血,舍生忘死的精神令我敬佩!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當年的辛亥革命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
孫中山先生說: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改變命運,為天下人謀取幸福,是許多年輕人用生命的代價換取讓他活著的人更好的活著!""革命"是國家發展不可缺少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強大的目標,這目標,將會是你人生的"革命"!
辛亥革命觀后感6
1911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黨人經過精心策劃,在武昌發動起義,次日,起義軍占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繼而控制了武漢三鎮,起義取得成功,史稱“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中國數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創立了中華民國,給水深會熱的中國燃起了期望,為新思想與新文化的傳播奠定了基礎,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20世紀初昏庸腐朽的的清政府喪權辱國,把中華民族推向國將不國的危險境地。為了挽救民族危亡,以孫中山先生為首的一批知識分子和有識之士,滿懷著一腔熱血,用生命譜寫著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輝篇章。不管是林覺民的《與妻書》、還是秋瑾的“秋風秋雨愁煞人”、或者是鄒容的《革命軍》、抑或是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的慷慨赴死,一位位革命志士都是為了實現夢想,喚起民眾覺醒,拋頭顱、灑熱血,甚至不惜犧牲自我的生命,他們這種視死如歸、大義凜然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值得我們敬仰。
一個世紀的光陰猶如彈指一揮間,在戰爭硝煙已經散盡的今日,我們不應忘記是革命先烈前赴后繼頑強斗爭,才換來了我們和平、安寧的生活。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日子里,我們更應銘記先輩開拓進取的精神,不斷磨礪自我的心志,謹記孫中山先生的教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踏實工作、進取進取,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自我的一份貢獻。
辛亥革命觀后感7
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在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失敗的背景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通過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
1895到1910年,革命黨人先后發動了多次起義,秋瑾、徐錫麟等一批革命黨先驅先后犧牲,革命陷入低潮。1910年底,孫中山先生組織力量在廣州發動起義。廣州之戰終因革命黨人寡不敵眾而告負,林覺民等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的革命骨干壯烈犧牲。徐宗瀚等人冒死收葬了72具烈士遺體,葬于廣州城外的黃花崗?吹竭@一幕,我的心被革命者那為了民族前途,國家命運而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偉大情操所征服了。我們的民族有這樣偉大、這樣無私的人,又怎能沒有燦爛的明天,光明的未來?接下來,清廷在四川又一次喪權辱國的行為,引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湖北新軍被緊急抽調前去鎮壓。與此同時,湖廣總督瑞?開始對革命黨人逐一捕殺,革命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憤然打響了革命第一槍。經過一夜激戰,武昌起義的革命軍攻占了總督府,武昌起義成功。孫中山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
風雨飄渺的清廷只好請袁世凱出山,率北洋軍鎮壓革命。革命的危急關頭,孫中山奔赴海外,力排眾議,最終說服西方列國財團,不再借貸款支持清廷。接下來的陽夏保衛戰打得異常慘烈,黃興和黎元洪艱難支撐。在各種反動勢力的夾擊下,黃興毅然決定率部撤往長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圖大業。長江戰艦在行進中,傳來了多省宣布獨立的消息,黃興等人備受鼓舞。
辛亥革命觀后感8
遍地尸骨。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革命者被捆綁著,脖子后面插著槍斃的牌子,跪在地下,影片交替的畫面呈現在我的眼前。把我帶回1911年——辛亥年。革命黨人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艱難危險,憑著堅毅不屈的精神,同殘害民眾的敵人相搏斗,遭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犧牲的慘狀令人痛惜,這就是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孫中山領導下,黃興指揮圍攻兩廣總督的戰役。英雄們為了正義的事業,為了劃時代的民主共和國的理想,他們邁出了武裝斗爭的第一步。七年以后,埋在迷亂的煙霧和雜亂的草叢中的尸體才得以安息。
七十二烈士的浩然正氣,使全國長期受壓抑的人心也因此大大的振奮起來。人們對清政府的侵略者,長期積聚的怨恨和憤怒,像洶涌的洪水沖擊山溝一樣,氣勢浩大,不可阻擋。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在武昌舉行了大革命。熊秉坤放了第一槍,這次起義成功了。它使天地為之震驚,使鬼神為之哭泣。它永遠載入歷史,永垂不朽!
在孫中山的積極領導下,全國各地革命軍的斗爭下,革命形勢風起云涌,迫使清政府退位。民主共和國執政,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辛亥革命的偉大意義在于它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民主共和國。這是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結束,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孫中山先生,你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你把勞苦大眾的心裝進你心里,你把所有的愛握在你手中,你把所有的傷痛藏在你身上,你把你的生命歸還世界。你在我心中,我要致敬你,辛亥革命的領袖——民主革命的國父。
辛亥革命觀后感9
在沒有看《辛亥革命》電影之前,我對辛亥革命這段歷史是陌生的。這個國慶節,學校發了《辛亥革命》的電影票,心想:去看吧,約幾個同學一塊兒看多有意思啊,便決定去看看這部電影。
買了爆米花,走進電影院,找了最靠熒幕的位置,漫不經心的坐了下來,一點都沒有期盼的感覺,純屬的只為了看看里面的大牌演員而已。然而當耳邊響起戰士們沖鋒陷陣的吶喊聲,屏幕上是戰士們沖進殺敵的場景,那場景讓我看得十分痛心,同是中國人為什么要弄的頭破血流,你死我活呢?還不是帝王專制下,朝廷腐敗,清政府的無能,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食癁榱说玫剿膰y行的資助,不惜出賣天朝的鐵路,更激起人民的不滿,我想我要是穿越到那時也會憤起反抗的。
黃崗起義、武昌起義……那硝煙彌漫的戰場上戰士們沖鋒陷陣,奉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無數革命先驅們歷經了多少次的血戰,最后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換來了嶄新的制度——共和體制。
想著我們此刻幸福的生活,若不是那些戰士,拋頭顱灑熱血,那么這天的中國會是什么樣的呢?會有我們新中國嗎?
辛亥革命,一段值得我們銘記的歷史。國慶節的上空飄揚著紅旗,那是革命的紅旗,。我們緬懷辛亥革命偉大歷程之時,要學習那些犧牲的戰士們不畏艱難的英勇氣概,學習孫中山、黃興等革命者的革命風范和革命精神,腳踏實際地好好學習,讓祖國更完美,更富強!
辛亥革命觀后感10
在浦東聾協的安排下,我們濰坊街道聾協的數十位聾友在浦東圖書館觀看了無障礙電影《辛亥革命》,我們再次了解了這場具有偉大意義的大革命,在中國歷史舞臺上所畫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缎梁ジ锩愤@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動蕩的歷史。辛亥革命發生在晚清政府日益腐朽,資產階級萌芽與日益加深帝國主義侵略共存的時代,電影把革命產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革命的意義做了生動細致的闡述。電影從1907年秋瑾就義為起點,以1911年4月27日黃興率領廣州黃花崗起義;孫中山在海外游說募捐;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首先爆發武昌起義;晚清政府內憂外患;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3月袁世凱在帝國主義支持下竊取革命果實等主線、戰爭、情感、事件一一俱全,讓人有夢回過去的感覺,有不乏感人至深之境。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為中國人民斗爭的發展開辟了道路,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并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辛亥革命給人們帶來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覺醒,促使社會經濟、思想習慣和社會風俗等方面發生了積極變化。
看完《辛亥革命》,我們倍受鼓舞,深知要不斷磨礪自己的心志,懂得要配合濰坊聾協組織,精誠團結的真諦,要富有辛亥革命推陳出新的膽識,學會創新,努力前進,把濰坊聾協工作做得更精,更細,更好。回首過去,放眼未來,我們沒有理由不去銘記那些革命先驅。我堅信,辛亥革命的精神和歷史使命將無止境的延續下去,并默默地指導我們一直前進。
辛亥革命觀后感11
作為中國人,我們永遠都不能忘記這個日子。1911年10月10日,爆發了辛亥革命,這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一舉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統治了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因此,我觀看了電影《辛亥革命》,對辛亥革命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電影主要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在武昌,革命黨人名單泄露,形勢十分危急,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憤然打響了革命第一槍。武昌起義成功,舉國震驚,消息傳到美國,孫中山和同盟會成員歡欣鼓舞。立即派黃興和徐宗漢趕到武昌戰場,大大振奮了革命軍士氣。經過多方努力,南北代表雙方達成共識,支持建立共和政體。經過十八省代表的公開民主選舉,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孫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凱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讓位,由逼退清讓位的人,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辛亥革命在多方面都有著重大的影響:在社會上,打倒了社會頂層的滿人權貴;在思想上,它是一場深刻的思想啟蒙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推翻了滿清政府及中國實行二千余年的封建皇權制度,建立了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中華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結束了兩千八百年的封建統治;開創了亞洲第一個共和體制;寫下了人類社會民主主義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個真理: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不可阻擋;順其者昌,逆其者亡。中國的未來,充滿著革命的因素和希望。我做為一名小學生,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回報養育我們的祖國!
辛亥革命觀后感12
片場的燈已重新開啟,電影《辛亥革命》已經播映結束了,但那滾滾的硝煙,那慷慨激昂的話語,卻仍縈繞在我的心頭。
難忘劇中孫中山先生說的那一句“前線赴死易,喚醒生者難”,語氣中透露出一種怎樣的無奈!流血犧牲又有何妨,又有何懼,但怕只怕這些也只是徒勞無功而已。死并非不足懼,亦并非不足惜,可犧牲卻總要有價值,要達到一定的目的。但那時的中國早已腐敗不堪,清廷因循守舊,粉飾虛張;人民愚昧盲從,茍且偷生。這樣的國家,是一定要有人來改造了!
戰場上,血流成河,硝煙彌漫,無數人穿梭在槍林彈雨中,他們無怨,亦無悔,他們只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人民的清醒,換來國家的富強!就像宋慶齡所說的那樣,中國是一只沉睡的獅子,可論文之家網已經沉睡太久了,現在是該醒過來了,是該重頭收拾舊山河了!那種不齒于列邦,被輕于異族,任人宰割的時代終于要結束了!于是,辛亥革命便拉開了序幕。
戰爭的硝煙已然四處蔓延開來,無數的人倒在血泊中,他們倒下了,但在他們身后,又站起來了無數人,又有無數人前仆后繼。他們有的家境殷實,有的新婚燕爾,有的即為人父,但面對肩上的責任,他們毅然拋家棄子,勇于挑起!
但讓他們如此舍小家,顧大家,除了責任,還有信仰!
信仰讓他們舍生忘死,信仰讓他們不顧一切,信仰讓他們無所畏懼,信仰讓他們勇往直前!
這,便是信仰!
辛亥革命觀后感13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題記。
一百年前的滿清,是一個目光短淺,用傲慢掩飾自私落弱的虛偽官員,對外奉承,對內進行種種殘酷壓迫,官吏肆意搜刮民財,帝國主義在我國土地上蠻橫霸道,對中國的能源,經濟,文化進行侵略,水生火熱的同胞們無以聊生,國將不國,又何懼犧牲!
廣大人民為了挽救清朝這一現狀,發動了多次起義;一些有主見,有良知的官員也組織了改革。可這些都由于國內官員,國外各國列強的阻止以失敗告終。但他們并未放棄,他們壓抑自己最大的能力,保護國家,推翻清朝的統治。
《辛亥革命》以此為始拉開序幕,1911年4月27日至1912年2月12日,孫中山辭任臨時大總統,圍繞武昌起義的歷史畫卷。孫中山先生發動的革命前后有十一次,公元1911年10月10日,發動武昌起義,賜予不僅為中國證據開創新里程碑,也替中華民族翻開新頁。
對于當時的艱苦歲月,如今的我么似乎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高科技,新產品,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便有不少人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荒廢學業。你可知道,如今的生活是我們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那鮮紅的熱血換來的;你可明白,現在我們唯有努力學習,提高水平,中國才可在世界立足,不然,100年前的悲劇依然會在我們身上重演。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我們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辛亥革命觀后感14
這部片子比《建國大業》和《建黨偉業》好看。好看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首先在于《辛亥革命》不用忙著數明星了。比起《建國》和《建黨》來,這根本就不叫群星燦爛,觀眾不再專注于誰演了這部片子,不用數明星了反而有利于專心咀嚼影片的情節和每一個鏡頭,于是感覺《辛亥革命》沒有《建國》《建黨》那樣擁擠不堪滿滿當當。如果說《建黨》《建國》像紀錄片,而《辛亥革命》則更有故事性和人物性格沖突,更像故事片。
其次,《辛亥革命》也面臨著繁復的歷史事件的表述問題,但《辛亥革命》比較恰當地對林覺民和黃興感情世界做了特寫,雖有刻意之處,但卻很感人,更加襯托出了革命的殘酷和革命黨人的救國救民的犧牲精神。尤其是林覺民就義時的大義凜然和那封感人肺腑的《與妻書》:"我們有幸結為夫妻,可又如此不幸生不逢時。我不忍獨善其身,能夠為國捐軀,百死不辭。我再也見不到你了,如果你不能忘掉我,就到夢里來尋我吧。"歷史細節得到很好的還原,栩栩如生,有催淚效果,這確實是個妙筆。革命和進程是《辛亥革命》的一條主線,但同時還有黃興和徐宗漢的情感發展這條線貫穿,所以感覺上《辛亥革命》要好看些。
這部電影同時幫我們普及了歷史知識,此外可以看到影片中很多可能與他同齡的革命先烈在年輕的時候有怎樣的思想,怎樣的革命精神,如何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那時候的年輕人在清王朝行將就末的時候,他們具有的那種高瞻遠矚的情懷確實值得我們去學習。
辛亥革命觀后感15
今天去電影院看了辛亥革命這部片子,為什么要去看呢?原因我自己也不是特別清楚,可能是因為對于一百年前的那場偉大革命的崇敬,或者是對于孫中山先生的崇敬,或許也是沖著成龍的面子,反正就是去看了,看完覺得還真的不錯。
或許這真的是一部主旋律電影,但我個人認為,只要電影還原的是歷史事實,是不是主旋律電影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歷史的真相。我們的話題必須還要回到100年前的這場革命,之所以是革命,的確是因為革命黨人在孫中山先生的領導下革了清政府的命。事實上,我相信很多人對于歷史上的辛亥革命的了解只來源于當年上學時候所學的那一點,對于這場革命的細節、前因后果知之甚少,這個包括我在內!但是《辛亥革命》這部電影很好地描述了當年革命時的前因后果已經革命的精神,主要是孫中山先生的那種精神,而且影片將辛亥革命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都給了很詳細的描述,像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孫中山回國、孫中山就任總統、袁世凱逼清王朝退位到最終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至少很好地解釋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以及他為什么要辭去總統的職位,其實,在那個時代,孫中山先生也有很多的無奈。
有很多人看到這種革命電影都會首先以意識形態去評判電影,但我必須要說的是,《辛亥革命》整體上來看基本上與意識形態無關,而且整部電影和我們現在的黨和政府基本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最后出的字幕部分),只是還原歷史的真相,基本上十分靠譜,沒有吹噓,沒有功過是非,沒有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批判,有的只是孫中山先生在革命過程中的無奈,所以我們不應該用意識形態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而且其中所展示的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也同樣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敬仰。
【辛亥革命觀后感(15篇)】相關文章:
辛亥革命電視劇觀后感11-11
小學生辛亥革命觀后感11-11
辛亥革命電影900字觀后感11-11
辛亥革命電影2000字觀后感11-11
奮斗觀后感04-07
大師觀后感04-06
《春晚》觀后感04-04
防火觀后感04-02
洪戰輝觀后感03-31
《晚秋》觀后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