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觀后感1500字
《昨天》的觀后感1500字
從沒有一部電影讓我陷入這樣無力的沉思:人活著是為了什么?
無力,因為不同于以前,會把問題歸結于信仰,活著是履行自然賦予我們的使命的前提。然而現在,這個無力的答案顯然也被擊破,信仰是一種生活的觀念,它是被強加與我的,不論是被別人還是被自己。信仰不是問題的根源?v有信仰,也不過像立交橋下的行人來來往往,只不過是害怕活著太空虛,需要給自己一個高尚的理由。更令人感到無力的是賈宏聲的死。他沒有給出答案,也沒有給人以尋找到答案的希望,他走了,留給人更深的迷惘。
自殺的人不一定是懦夫,更不是不敢面對現實的人。賈宏聲在我眼中是一位勇士:他與之死磕的問題恰恰是我們很多人都不敢面對的問題。
“當我發現自己處于煩惱之中,她來到我的身邊,為我指引方向,順其自然/當我身陷黑暗的時空,她站在我的面前,為我指引方向,順其自然/所有傷心的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將會有一個答案,順其自然/即使他們將要分離,他們仍有機會看到一個答案,順其自然/陰云密布的夜空,依舊有光明,她照耀我直到明天,順其自然”,躺在草坪上,面對翱翔的風箏,賈宏聲朗誦出披頭士的歌詞。這是音樂給他的答案,如果此時妥協,他的人生將不會那么痛苦,他的親人也一樣。因為《Let it Be》中的那個“她”是圣母瑪利亞,代表的是信仰,是一個庇護所,一個精神支點。
賈宏聲也曾試圖順其自然,做真實的自己:放棄演戲,他認為表演是一種欺騙;聽搖滾,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吸毒、戒毒、進精神病院、出精神病院、與父母爭吵、與父母和解……當他順其自然地做了這一切后,發現錯了,因為一個徹頭徹尾真實的'人是矛盾的,反復無常的態度和脾氣給身邊的人帶來的是痛苦,更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我想他是明白這一點的,因為他夢見的那條黑龍對他說,“你身上惡的東西太多了,必須把這些惡的東西清理出,你才能徹底干凈。”其實,賈宏聲身上的惡并不比他的善多,也不比別人的惡多,只不過我們都倚靠在各自脆弱的立足點上:在出生后,我們的惡要么被溫良恭儉讓的傳統道德所約束,要么被宗教的清規戒律所約束,但我們從不問為什么,或許問過,那便是小心翼翼地從庇護所中探出半個腦袋,觀察到外面沒有人像自己一般莽撞,就匆忙地撤退回來并自我安慰,還好我先看了一眼,要不然是要作眾矢之的了!
然而賈宏聲走出到了大庭廣眾之下,他的執著、不屈是刻在骨子里的。為什么我們不能真正地自由?憑什么相信上帝?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宇宙從哪里來,到哪里?人活著是為了什么?這些問題似乎是應該出現在哲學普及讀本卷首語里的話,濫俗到我們不免對它們產生了輕蔑,然而歷史上有幾個人能真正探明它們的含義呢?有多少哲學家最后還不是要停留在唯心之元么?更進一步呢?
寫到這里,依然是無力,我選擇保留先前醞釀的答案,再看些書。我不同意“活著就有希望”,“好死不如賴活著”,“明天太陽照常升起”這一類的話是真理。人可以不思考地活著,但不必為自己的懶惰辯護,不必用沒有依據的真理來維護自己的形象。賈宏聲死于一場斗爭,死于性格與妥協之間的斗爭,他又開始接演電影、拍話劇,其中也包括這部《昨天》,我猜他還是很矛盾,因為他明明認為演戲是欺騙。他的死或許是必然的,因為他的性格太硬,他又陷入了那個怪圈: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思考并跟自己死磕-傷害身邊的人-迫于壓力又開始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他內心的痛苦。
【《昨天》的觀后感1500字】相關文章:
把未來和昨天關在門外的勵志故事10-28
創業者你還在做昨天的生意09-13
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淚勵志文章11-20
昨天今天明天優秀勵志文章10-29
馬云經典語錄昨天你今天我09-29
《奪冠》的觀后感02-21
觀后感的日記02-19
芳華的觀后感02-16
觀后感的格式09-27
人與自然的觀后感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