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
《愛樂之城》最近上映,這部電影在金球獎摘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除此之外,在威尼斯電影節、奧斯卡也獲得了多項提名。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一】
說起音樂電影,可能我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印度電影了,然而這類電影雖已不再被現在看慣了duangduang加特效喜歡簡單粗暴的我們所接受,但在上世紀60年代卻是輝煌一時的,很多那個時代的電影如今都已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比如《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雨中曲》、《生命的旋律》等。這些都是用唯美的畫面、悅耳的音樂以及美好的故事成為了那個時代對電影最為獨特的解讀。
2016年有這樣一部音樂電影在北美上映并且受到了無數電影人的擁簇,它在金球獎七提七中之后,又在奧斯卡上獲得了14項提名,追平了《泰坦尼克號》與《彗星美人》的紀錄……它就是由高司令(瑞恩高斯林)和石頭姐(艾瑪斯通)主演的《愛樂之城》特意選在情人節當天在國內上映,然而單日不到900萬的票房相較于動輒就破億的國內票房來說著實有些慘淡了。為什么在電影節大受好評的電影往往在國內的票房都并不理想甚至都不會得到好評呢?因為國內電影起步晚,發展的又是過于快了。年輕人在各種腦殘新片的轟炸下不愿意去回顧一些高水準的老電影,年長一些的又只看過《地道戰》《地雷戰》等抗戰電影。因此當《愛樂之城》費盡心機向當年那些經典音樂電影致敬的時候,電影人們被里面滿滿的情懷所感動到,而我們卻是不明覺厲,一臉懵逼。就像《驚聲尖笑》系列惡搞了那么多的優秀電影,看得懂的能笑到岔氣,看不懂的白眼都能翻上天。
下面我就來簡單說下《愛樂之城》這部電影。(輕微劇透,請放心閱讀)
影片講述了一段充滿遺憾且套路滿滿的愛情故事,在此謹以‘他’和‘她’來代表男女主人公。
他是一名爵士樂鍵盤手,在餐廳彈鋼琴為生,由于不能彈奏自己喜愛的音樂,遂一直夢想能夠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她在咖啡店打工的同時還要奔走于各大劇組的選角面試以支撐起自己的演員夢。他和她在機緣巧合中相遇了,兩人談笑間來到了落日余暉映照下的山頂,他觸景生情,并以歌唱的形式表達出對她的愛慕,而她卻說“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他卻沒有就此罷休。
就在他們第二次“偶遇”的時候,他很好詮釋了“如何追到不喜歡你的女孩子?”(注意,劃重點了)
當她說自己本該去做一個律師的時候,他卻順應她說,因為這世界需要更多的律師,她沮喪地順勢道“不需要更多的演員”這時候如果他再這樣聊下去,她恐怕會自怨自艾下去了。于是他很機智地表現出了自己的幽默,他是這樣說的“你不只是演員,你是一個天才兒童劇作家。你可以自己寫個角色啊,像你一樣有意思的角色……”非常適宜的夸贊,質樸又不失幽默,沒有浮夸的表情也不是虛偽的奉承。即表現出了紳士風度又博得了紅顏一笑。隨后二人在一家爵士樂酒吧中翩翩起舞, 在一段節奏歡快的樂曲中,我很無恥的睡著了,當我醒過來時,她倆就那么的擁吻在了一起。愛情就這樣悄悄來臨了,緊接著,兩人在一片昏暗的燈光下依偎在了一起,然后……第二天天亮,陽光明媚。女的在打電話,男的緩緩系上了襯衣扣子。之后和所有的愛情一樣,他們爭吵、分手、又毫無防備地遇見,那時她已成為了一名知名演員并且身邊有了新的伴侶;他也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爵士樂俱樂部。只是在他們目光交匯的那一刻彼此的眼中只剩驚而再無喜。
電影片很巧妙地把四季融入在了愛情里,他們在冬天里獨自做著糗事;在春天里相遇并萌發了愛情;夏天里是瘋狂的熱戀;秋天是用來分手的季節;秋去冬來,他和她再次被冰封在各自的世界里,等待著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二】
簡單粗暴講感受的話就三個字:太!喜!歡!
25歲生日前一天看這部電影的點映,很幸運,很感動。
如果要介紹這個故事的起因和結尾,有兩種版本:
兩個追夢青年,都沒錢沒資源,又都不愿向生活妥協。相似的熱愛讓他們成為soul mate,但總有人要為五斗米買單,于是男的奮發賺錢,工作忙碌沒空陪女友,女友看著男友在商業上越來越成功,卻離最初兩人的夢想越來越遠,兩人開始吵架、分手。
男女主角因為相似的藝術夢想走到一起,愛唱歌愛跳舞,一個想拯救心中的爵士樂,一個想圓自己的演員夢;瘜W反應從感受到彼此的熱情開始,互相認同,火花四濺。但當兩個盧瑟都歷經艱辛轉身成了贏家,各自忙碌的行程導致最終分道揚鑣的結局。
電影的前半部分講得是第一個版本,而電影最后的結局是第二個版本。
兩個的區別是什么?明明起因和結果的性質一模一樣。
不一樣的是經過,電影中展現了豐富的過程。而故事最吸引人的不就是過程么,即使我們都會很在意結局。
男生先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成功本身讓他對夢想的想法有所改觀。
他最初的夢想是:拯救已經不再流行的爵士樂,彈奏自己喜歡的歌曲而不是受商業化妥協。
改良后的想法是:商業化未必是徹底妥協,是一種改良和與時俱進。而在適應規則利用規則實現商業上成功后,自己成為制定規則的那一個。
他做到了。
在依然一敗涂地的女生眼中,他真正“成熟”了,變得面目全非。
不再是能互相鼓勵打氣相互依偎的男友,忙得連見面的時間都沒有。
缺席自己的第一次原創舞臺表演。而她又一次失敗了,零星的觀眾,除了好友的友情支持,收到的只有差評。
男生說得沒錯,她對他有嫉妒,作,不可理喻。
她就提分手了,回到爸媽身邊。再也不想夢想和男人這兩件她都快失去的東西。
女生的惶恐我看得分明。
夢想總是求而未得,失落感。
撞得頭破血流還要往前沖的緊張,感同身受。
我想到了曾經面試一份機會難得的工作,磕磕絆絆到了終面,但就是緊張到感覺身邊的空氣稀薄,壓抑得透不過氣。但你要撐著,笑著假裝坦然自若地走完流程。然后接受一個失敗的結局。這個時候,多么希望有人鼓勵你,無論怎樣的形式,通過行動告訴你還有溫暖的后援,陪伴。
女生當然會作了。不安全感籠罩,沒自信,惶恐,緊張,不安。
男朋友很忙,但我很想他,他還愛我嗎。
作為焦慮界的老司機,我太懂Emma Stone塑造的這個人物的內心戲了。
她很幸運,遇到了Ryan Gosling扮演的完美情人。
是的,完美情人!
男主一出場時候,閨蜜在旁邊就吼“好帥!”,我反而很淡定地說不是我的菜,顏。
但是看完整部電影,他簡直是繼簡奧斯汀筆下的達西先生后,最適合“完美情人”頭銜的男了!看到后面,除了一起狂感慨“,好帥!”星星眼就別無他想了。
這樣的男人。
不順的境遇里保持尊嚴和幽默,自嘲調侃,有著無比熱愛生活的風骨。
倔強和傲嬌可愛的不行,這樣的男人,真是干什么都讓人生出愛意啊!
在艱難的選擇里,他內斂自控,默默為愛人付出。
痛苦和無奈中,他難過失落,卻不放棄,具有同理心。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發自內心尊重和無比支持愛人的夢想。
他要她快樂,他知道她值得。發了瘋一樣試圖搖醒沉睡中的想放棄的愛人。
但他很理智,盡全力卻不強求。
女生也很給力。男強女強的模式。
自以為徹頭徹尾失敗的女主角,其實在不停努力的同時已經得到了幸運之神的眷顧,機會以意料之外的形式降臨。
我很喜歡一個鏡頭,男生為興意闌珊十分消沉的女生打氣,希望女生第二天再去爭取一下機會,告訴她會開車接她但只等到幾點。在最后幾秒,女生買了咖啡風風火火地出現,兩人一起走向夢想的舞臺。這樣真誠陪伴著她的他,太迷人了。
而女生終于真誠的展現自我,離夢想越來越近。
這場面試,鏡頭切換到女生視角,面目親切的面試官,完全放松下來的女選手。讓我非常感動,即使很多很多次失敗,但為數不多的幾次小成功,即放松自信地展現自己,那種過程自己都會淚流滿面,和最終的結果已經無關。
女主的成功,也會意味著又一次矛盾。
女主問他,如果我被選上,我要去巴黎。我們的關系怎么辦?
女人在感情里總難免感性,碰到問題想求最優解,希望強大的對方能給到答案。
而這次,完美情人依然真誠地鼓勵女生,順其自然。
一個順其自然,就是分道揚鑣。
五年后,各自一片天空,相忘于江湖。女主有美滿的家庭,可愛的寶寶。
再次偶遇,看到男主實現了最初的夢想。
眼神交換,手指顫抖,卻是再也回不去的念想。
一首曲子的時間,我yy和你如果的可能。
熱淚盈眶。
真正轉身相忘于江湖,最后一眼,帶著笑意,成全和感恩,各自成為最好的人。
因為你值得。
作為單身狗2.11看點映,甜蜜的橋段時慶幸自己避開了情人節。
作為單身狗看到最后現實的結局,卻異常難過為何他們沒在一起。
微妙的情感。關于夢想和愛情。
希望愛著的人好好珍惜愛,努力不要讓自己后悔。
希望無緣無奈的人能笑忘江湖,各自安好。
希望追求夢想的人保持勇敢,永遠熱愛生活。
希望暫時失意的人不要消沉絕望,生命是段旅程,起承轉合自有連貫走向。
送給你,送給我,相信,熱愛!
作為歌舞劇,本來對劇情沒啥要求的。
但是居然如此被打動,始料未及。
25歲+的品格,好的影視作品會給我范本。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三】
《愛樂之城》也許是典型的好萊塢片:有著同樣藝術追求的兩個人,在實現夢想的路上順便談了場刻骨銘心的戀愛,雖然一別兩寬,各生歡喜,但愛戀和鼓勵長久留存在彼此心中。
典型的橋段和向經典致敬的地方確實很多,但陽光下無新事,略微俗套的情節不妨礙所有人看完深受感動。因為這不僅是個夢想成真的故事,不僅是個戀人如何相遇分離又重逢的故事,更是在各個方面表達了“當代人”的`訴求的一個故事。
從影片類型來看,好萊塢歌舞片雖然沒有百老匯那種深入基因的表現力,但確實有很多進步。豆瓣上分析橋段和歷史的文章已經很多,島主總體感覺就是歌舞穿插自然,新老技術結合,服裝與場景都是既有懷舊,又有符合現代審美的改良。我想這也是影片的一大主題——如何把經典的東西留存下,并做出有符合這個時代的變革。就像凱雷在說服Seb時所說:“首先要讓現在的人們有興趣去看”。美中不足可能就是畢竟男女主非專業出身,歌舞還是沒有那么流暢。
從故事發展來看,島主最欣賞的可能就是本片的那種客觀和現實。從兩個人的戀愛生活和各自的事業追求上,都是憂喜參半。小情侶的相處固然有諸多甜蜜和激情——否則還叫什么愛情?但性格的沖突,以及當前途和感情發展出現矛盾時的取舍,都和現實中的年輕人太像。
除了感情外,兩個人對自己的夢想都在探索和堅持的道路上有所調整,都通過了合情合理的方式去追尋想要的生活。并且一點都沒有純粹為了個happy ending就硬扭轉,而是讓兩個人都順應時機,沒有那么多的妥協和強求。
結尾傷感和不舍中也留下了一個類似平行宇宙中另一種幸福的描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幻想,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可能性,無論如何,島主認為男女主在人生及感情上都用的方式成就成全了對方和自己。
導演DamienChazelle的另一部好片《爆裂鼓手》可能就是從一個更偏激的角度看待夢想這件事。兩部片子都很打動人,《愛樂之城》考慮了更多現實因素,應該能讓不少人產生共鳴。
最重要的,是本片對“愛”的詮釋。“愛”這個主題,在每個時代都會有一批批巨匠通過電影、書籍、音樂等方式去闡述。也許人類對于類似“愛”、“人生”、“宇宙”、“情緒”等虛構概念的無止境探索,就是作為人類萬物之靈的根基。本片中,對“愛”的定義是如此契合當代人內心的訴求,這就是本片最令島主觸動的地方。
在本片中,愛不僅僅是仰慕和渴望,不僅僅是一種吸引和羈絆,也是種激情夾雜著成熟與理性的深刻親密關系。這樣的愛不僅要求兩個人的幸福圓滿,更強調對于個人價值的肯定和塑造。無論是男女主互相的意味相投,彼此發自內心的欣賞與認同,還是在雙方追求自我路上,彼此的理解、鼓勵和幫助,都是對彼此作為一個完整、獨立個體的尊重和成就。那些幸運兒,在漫長人生路上,在成長的關鍵時點,能獲得來自他人那種無私的愛與支持,這是多么充滿神佑的事情。島主認為,有的人總是充滿戾氣和焦慮,也許和年少時沒被溫柔對待息息相關,而所謂的幸福,正是由這些被善待的點滴構成。
當然,這樣一部(主要是)chick film,《愛樂之城》還是通過種種用心的細節塑造男主光環。比如各種富有激情又有才華——向女主解釋Jazz精髓的時候魅力值爆表;準確記得女主說過的所有話,包括隨口提到的電影的名字,以及憑借一個細節就能找到女主家的位置;每次來接女主的霸氣喇叭;實現了夢想的Jazz Club用的是女主設計的名字和Logo;一個美好到不真實的格里芬公園和兩個人心中縈繞的主題曲……
這不就是好萊塢么?
總而言之,這是部美好的電影,當得起那么多的獎項和贊賞。當影片進行到最后一次在格里芬公園里,Seb與Mia的對話,我突然想起王小波的那段:
我愛你愛到不自私的地步。
就像一個人手里一只鴿子飛走了,
他從心里祝福那鴿子的飛翔。
你也飛吧。
我會難過,也會高興。
到底會怎樣?
我也不知道。
這個電影的開場讓我想到了印度電影《大篷車》,但是又覺得不太對勁。
突然推開車門載歌載舞的場景讓我多少有些沒有心理準備。
后來的歌唱環節倒是覺得更像是中國的戲劇,戲劇中的人物總是喜歡唱出內心的獨白。
拋開這些表現形式,看看劇情的發展,有些意料之中,也有些意料之外。
從偶遇到相互了解,到相愛,到產生矛盾,再到矛盾化解,本該有個完美的結局。
不知道導演是出于怎樣的考量,硬生生地將一對佳人拆開。
也許是因為影片的主題是想說“不要放棄夢想”而不是“相信愛情的力量”。
感覺影片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來描述愛情的美好,也讓我們看到,相愛的人能夠為了所愛的人放棄夢想,也可以為所愛的人重拾夢想,但是這樣的愛情卻不能走向圓滿,只能用一句歌詞來表達對于這樣的結局的不解:如果這都不算愛...
導演對于為什么他們沒有走到一起沒有陳述,只是給出一個假想的情節,換得觀眾的同情,當然還有費解。
也許這樣的故事情節設計更貼近現實?悲劇總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我更喜歡喜劇結尾的故事。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相關文章:
《愛樂之城》影評08-18
愛樂之城經典臺詞12-16
《天空之城》觀后感(5篇)02-14
《天空之城》觀后感5篇02-04
天空之城觀后感6篇02-04
電影《雷鋒》觀后感11-14
孔子電影觀后感02-15
《寶蓮燈》電影觀后感02-13
《簡愛》電影觀后感01-24
匆匆那年電影觀后感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