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男子中風后患慷慨病
巴西男子中風后患慷慨病,怎么回事呢?一起來看看這則資訊吧。
巴西一名中年男子中風后變得極其樂善好施,不斷向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贈送零食、飲料乃至錢財。巴西研究人員說,這名男子患上了“慷慨病”。
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萊昂納多·豐特內爾博士在最新一期醫學期刊《Neruocase》上講述這一病例。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報告內容報道,患者現年49歲,因高血壓引起腦部出血而中風,使得皮層下區域受損。大腦皮層下區域主要控制高層次思維和決策。
患者的妻子說,患者中風后變得過度慷慨,無限制地向人贈送食物和錢財,尤其是在大街上遇見小孩時,不管是否相識,都要買些飲料、糖果和垃圾食品送給對方,根本無法管好自己的錢包。
豐特內爾在報告中寫道,中風讓這名男子“持續過度慷慨”,是一種“病理性慷慨”。
中風好轉后,這名男子感覺抑郁、健忘、無法集中注意力,還出現缺乏毅力、判斷力減退等問題。CT掃描結果顯示,患者大腦額葉在內的多個大腦區域血流量低,這些區域雖然遠離出血區域,但經由神經通路與出血區域相連,可能因此影響調節性格的神經系統。
患者服用藥物治療抑郁,兩年后自覺康復,停止相關治療。不過,他的“慷慨病”沒有好轉。鑒于此,患者無法回到原先在一家大型企業的管理崗位。
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的研究人員說,這名男子的癥狀與一些常見的中風后遺癥,譬如強迫性囤積病、社會病態等相反,可能有助研究“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的關系,更好地了解大腦如何決策。
附:為什么學習很吝嗇,治病卻很慷慨
有人說世界上最動聽的不是“我愛你”而是“你的腫瘤是良性的”。也有人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你已經得癌癥了”,而是“你的癌癥已經到了晚期”。在熱氣騰騰的21世紀,人類在癌癥面前依然聞風色變,仍舊充當著失敗者的角色。
新世紀,一個又一個精英被癌癥打。好菲G芳宮頸癌走了,王均瑤腸癌也走了;付彪肝癌走了,陳曉旭乳腺癌走了;沈殿霞胰腺癌走了,羅京淋巴瘤也走了;鳳飛飛肺癌走了,姚貝娜乳腺癌也走了……還有一大串的名人罹患癌癥正與癌殊死搏斗:李開復、吳宇森、李雪健……
癌癥亦并非名流逸士的專利,癌癥已成為全人類公敵。全球有20%的新發癌癥病人在中國,24%的癌癥病人死在中國。目前中國每死亡5人,即有1人是死于癌癥;而在0~64歲人口中,每死亡4人,即有1人死于癌癥。上海更是中國城市腫瘤高發的“冠軍”,平均每100位上海人中就有1.79人是癌癥患者!同被譽為“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另三大城市北京、廣東、深圳腫瘤的發病率也與上海亦步亦趨,走在其它城市的前列。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癌癥譜的“臉”悄悄在改變。曾經持續高發的食管癌、鼻咽癌和宮頸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大幅下沉,以前相對低發的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等發病率迅速崛起。導致癌癥譜迅速“變臉”的原因有很多,如環境污染、生活方式改變、生活壓力增大等等,但膳食因素無疑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癌有三張口,10~70%的腫瘤發生與飲食有關。
食物是健康之本,錯誤的膳食是萬病之源。我國文盲眾多,但“食盲”的隊伍更是龐大。中國腫瘤患者對膳食“無知”的程度令人吃驚。有人曾經做過一個二千多人的癌癥人群調查,結果顯示,真正懂得正確攝入營養的患者不到5%,知道正確食用油的患者不到10%,對忌口困惑的患者高達92%,能說出人體六大營養素及作用的患者幾乎接近零!
飲食乃生命之父母,但絕大多數腫瘤患者“認不清”自己的'“父母”。營養知識的缺乏、落后的膳食觀念,陳舊的飲食習慣,膳食西化的盲從……,絕大多數癌癥患者對腫瘤營養知識一知半解、對賴以生存的食物誠惶誠恐,很多患者迷失在癌癥康復的“食”字路口,突不出重圍。
營養學家指出,1/3的癌癥病人可以通過科學的膳食避免癌癥的發生,幾乎所有的癌癥患者通過科學的膳食調理,病情會得到一定的轉歸。但最為遺憾的是,絕大部分患者根本不知道食物的抗癌作用,大部分病人及家屬對名醫貴藥、偏方神丹有著極大的興趣,他們成天急吼吼地忙著尋找各種救命稻草,但對擺在餐桌上的食物視而不見。
【巴西男子中風后患慷慨病】相關文章:
睡眠質量差易患心臟病和中風08-15
術后患者健康教育論文10-09
巴西咖啡的特點10-09
巴西旅游處境攻略10-29
巴西旅游簽證攻略10-17
出口巴西海運單證-巴西海運清關流程11-09
解讀趙匡胤的節儉與慷慨11-10
巴西旅游簽證辦理流程10-22
巴西的桑巴舞11-05
出口巴西注意事項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