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線看心理學書籍
心理學家從事基礎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釋、預測和影響行為。應用心理學家還有第五個目的——提高人類生活的質量。這些目標構成了心理學事業的基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在線看心理學書籍,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在線看心理學書籍之行為心理學簡介
行為心理學是20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它的創建人為美國心理學家華生。行為主義觀點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所謂行為就是有機體用以適應環境變化的各種身體反應的組合。這些反應不外是肌肉收縮和腺體分泌,它們有的表現在身體外部,有的隱藏在身體內部,強度有大有小。
在線看心理學書籍之一、現代心理學的潮流
無論在我國,還是在外國,人們很早就開始研究心理現象,力圖揭示心理活動的奧秘。
古代的許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學者,都把人的言行歸結為一種特殊的實體——靈魂的主宰。
諸如,我國上古奇書、《黃帝內經》的著者元陽真人即提出,“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隨神往來者,謂之魂”;
而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則指出,靈魂,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欲三個部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著指導作用,激情服從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據最大部分,它貪得無厭,必須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
按最早出現于1590年之心理學原名之Psychology一詞,系是由希臘文中Psyche與logos兩字演變而成。
前者,意指“靈魂”;
后者,意指“講述”。
合之則謂:心理學,亦即闡釋靈魂之學。
從其語源來看,顧名思義,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門學問。
盡管人們研究心理學,可謂有著相當漫長的一段過去,但嚴格說來,正如同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所說的那樣,心理學,其實“只有一簡短的歷史”。
原因是,在十九世紀中葉以前,心理學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學的母體之內,僅用思辨的方法來描述人的心理現象,所以,它的發展,是極其有限的。
只是到了十九世紀末葉,自然科學蓬勃發展,科學實驗方法被廣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德國生理學家、哲學家馮特)于1879年在聯邦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學實驗室,心理學才由此開始,從哲學中分離出來,逐漸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
馮特的心理學,是以德國的感官生理學和心理物理學為基礎,吸取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中的某些見解,采用心理化學的觀點建立起來的。
馮特提出,把心理或精神作為“物”,同時,把那種被認為實際存在的東西看作是現象,以意識的現象為研究對象,認為通過內省法和實驗法的結合分析人的意識,能夠解釋人的心理。
這,就是構造派心理學。
構造派心理學,是科學心理學誕生后,第一個應用實驗法系統研究心理問題的第一個獨立的心理學派別。
馮特,作為心理學史上第一位正式研究心理學的教授,因其卓越努力大大提高了心理學的學術權威,被譽為實驗心理學之父,或徑被譽為心理學之父。
馮特在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學原理》,被認為是生理學和心理學上的不朽之作,它的重要性,有如心理學的獨立宣言。
構造派心理學成立后不久,即受到心理學界的群起反對。
反對的結果,一方面使構造派心理學不幸短命,后繼無人,成為心理學史上的絕響;另一方面因為反對者的主張不同,逐漸演變成百家爭鳴、學派林立的局面。
不同學派出現之初,原本一致反對結構主義,但以后,愈爭論,愈復雜,終于又演變成各學派之間,彼此互相排斥、眾說紛紜的情勢。
在美國,與馮特同時代的詹姆斯,雖然同樣以意識為對象,但他卻把實用主義運用于心理學,把著眼點放在個體適應環境時的心理或意識的功能上。
詹姆斯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一門自然科學,其任務,就是描述和解釋意識狀態。
所謂意識狀態,包括感覺、愿望、情緒、認識、推理、決心、意志,等等。
詹姆斯把意識描述為一種川流不息的狀態,亦即所謂意識流、思想流或主觀生活流。
所謂對意識狀態的解釋,就是研究它發生的原因、條件及其直接后果。
詹姆斯主張,心理活動是有目的的,它時刻都在順應環境,心理學,就是研究心理現象在順應環境上的功能效應,而不是研究心理現象的構造,從而創立了機能心理學。
機能主義對以后心理學的發展影響不大,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后,即由新興的其他學派所取代。
在詹姆斯的影響下,華生刻意把研究的重點,置于作為意識活動結果的行為上。
華生宣稱,應該象研究其它任何動物一樣去研究人,應該象考察化學、物理學、生理學等其它所有自然科學中的現象一樣去考察人類行為。
華生還斷言,根本就不存在任何可以稱之為意識、感覺、知覺、表象或意志的東西,因此,所有這類詞匯,必須從描述人類行動的語言中,徹底清除出去。
華生強烈主張,心理學只能研究可由別人客觀觀察測量的外顯行為,而實驗則應該僅限于客觀地觀察刺激——反應的結果。
華生于二十世紀初葉,創立了曾經風靡一時,并一度獨霸心理學領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因行為主義嚴守自然科學的取向受到批評,同時,也因其它學派理論的影響,一些原屬行為學派的學者,如赫爾、斯金納、托爾曼等人,已不再堅持“客觀的客觀”的原則,終而,接受意識成為心理學研究的主題之一的理念,又倡導了新行為主義。
他們的觀點是,在考察行為的同時,也兼顧心理活動。
目前,這種觀點,業已成為現代心理學的一個主導思想。
然而,人的行為,有時是受意識不到的心理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無意識支配的情況。
首先提出這種無意識問題,并將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由意識的世界進一步擴大到無意識的世界的,就是奧地利精神醫學家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在長期的醫療實踐活動中,把人的心理分為無意識和意識兩個對立部分,認為人類的大部分行為是由處于意識不到的無意識世界中的性本能(性沖動)所決定的。
要想了解某一個人的心理,如果不去了解他的無意識的世界,則是無法理解的。
弗洛伊德重視無意識的分析,正與馮特心理學的以意識分析為主相反,并從對精神病的治療中,產生了學。
學的內容,極為復雜。
事實上,學不但是現代心理學中影響最大的理論之一,而且,也是二十世紀內影響人類文化最大的理論之一。
而弗洛伊德的名字和這個術語,亦是大多數有文化的人都熟悉的。
許多初學心理學的人,往往認為,弗洛伊德就是心理學,并且認為,這種心理學,只涉及對精神錯亂者的治療,由此,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的影響之大。
因弗洛伊德的理論只是以精神病患的心理現象為基礎,以之推論解釋到一般人,難免有以偏概全的缺點,加之弗洛伊德的理論缺乏人性變異的社會文化解釋,亦常遭人非議,故此,學后繼者的理論取向,均將層面放大,包括了在現實社會文化中對一般人行為的解釋。
此等心理學者,被稱為新弗洛伊德派。
以霍妮、沙利文、弗羅姆、艾瑞克遜等人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派,在神經癥狀的發生和人格的發展方面,排斥弗洛伊德的生物主義觀點,而重視社會和文化所發揮的作用。
在德國,較行為主義稍早一年,心理學家韋特墨、苛勒、考夫卡等人即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學,也就是完形心理學。
他們認為,整體,不能用零碎的部分之合去理解。
并不是由元素組成的部分決定整體;
而是,整體規定部分。
整體的特性,是基本的;
而部分的特性,則依賴于它們在整體組織結構中的地位。
把整體還原為部分時,就會見不到整體。
部分之合,不等于整體;
而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合。
原因是,在集知覺而成意識時,加多了一層心理組織。
所以,知覺的心理組織,才是最重要的。
以四條直線構成的正方形為例。
人們由此所得的知覺,并不是等長的兩條橫線加兩條縱線,而是一個完整的正方形:四條直線之外,另加了一層“完形”的意義。
他們還認為,心理現象,未必反應物理刺激的事實。
物理刺激,是客觀存在的;
而心理現象,則是經由個人對之加以選擇與組織后的反應。
整體被知覺為何種形狀,將決定人和外部現象的相互對應。
可以說,行為主義,是把重點放在接受外部事物現象(刺激)上,相反,格式塔心理學,則是把重點放在捕捉外部事物現象的方法上。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在德國,納粹勢力開始抬頭。
與此同時,德國的許多心理學家紛紛逃往美國。
這樣,格式塔心理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在美國各地廣泛交流,推動了現代美國心理學的發展。
其中,在人際關系的心理學方面,從德國跑到美國的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溫,表現得最為活躍。
勒溫通過實驗,研究了團體和人際關系的理論,提出了團體力學,為后來興起的實驗學打下了基礎。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針對當時盛行的論與行為主義在理念上均非“以人為本”,心理學又興起了第三勢力,出現了一種新的潮流,即心理學,必須以正常人的需要出發,去研究人類異于動物的一些復雜經驗,諸如,動機、欲望、價值、快樂、幽默、情感、生活責任、生命意義以及愛情、嫉妒、仇恨,等等,真正屬于人性各種層面的問題,進一步探求人的價值、本質,發揚人性潛能,從而,助人自我實現。
于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羅嘉思等人,又倡導了人本主義心理學。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受完形心理學對知覺的研究以及電腦科學發展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西方,一個心理學的新流派逐漸演變而成,這,就是側重研究人的知之歷程的認知心理學。
從廣義上說,心理學中凡側重研究人的認識過程的學派,皆可稱之為認知心理學派。
例如,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所創立之皮亞杰學派,即被認為屬于認知心理學派。
但目前,在西方,則大多數指狹義的認知心理學——用信息加工的觀點研究人的認知過程的科學,因而,也叫認知加工心理學。
確切地說,信息加工心理學側重研究人接收、編碼、操作、提取和利用信息的過程,即感知覺、記憶、表象、思維、言語等。它強調人已有的認知結構對當前認知活動的決定作用,并且,通過計算機和人腦之間進行類化,象研究計算機程序的作用那樣,在較為抽象的水平上,研究人的信息加工的各個階段的特點,以揭示人腦高級心理活動的規律。
因此,把關于人的認知過程的一些設想,編制成計算機程序,在計算機上進行實驗驗證的計算機模擬,也就成為認知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方法。
不言而喻,現代心理學是博采馮特的構造心理學在內的機能心理學、行為主義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學、實驗學以及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眾家之長而形成的,以自然科學為目標的一門科學。
在線看心理學書籍之二、動力心理學觀點
毫無疑問,心理學如果以實用為目標,那就應該把研究的重點,置于支配、調節人的行為的人的內部心理過程上。
心理學,應以活動中的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為研究對象,從客觀上能夠觀察到的人的行為,探索人的內部心理過程,來解答人的行為是怎樣發生的,和為什么發生的問題。
哭和笑,都是人的行為。
但是,無緣無故的哭,或者無緣無故的笑,絕對是沒有的。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有原因促發的,而不是偶然自發的。
只有處在當時的那個環境狀態之中,也就是人的心理受到當時那一環境氣氛的感染時,眼淚才能流出來,笑聲才會發出來。
然而,心理學所說的“環境”,往往與周圍的實際狀態有所不同。
即,客觀的地理狀態或物理狀態總是一成不變的,可以說是真真確確,實實在在。
這,在心理學中常常不稱其為“環境”。
關于上述問題,考夫卡曾舉出下面的一個例子。
嚴冬的一個黃昏,在猛烈的暴風雪中,一個騎馬的旅行人好不容易,才摸到一家客店的門前。由于一望無垠的大雪覆蓋,他已分辨不出哪兒是路,哪兒是田野。在狂風暴雪之中,為了今晚能找到一個安身之處,他已策馬盤旋了好幾個時辰,終于,來到這里。店主人走出門口,看見這位旅行人,頓感驚愕萬分,于是,訊問旅行人,到底是從何處而來。旅行人并未答話,只是默默無言地指了指客店的正前方,這樣一來,更使店主人莫名驚訝,他說:“您是從昆斯坦斯湖上渡過來的。‰y道您還不知道嗎?”旅行人聽到這話后,不由過度驚恐,遂從馬背上墜落而亡。
這個故事是說,旅行人所走過的道路,從客觀上看,是被落雪覆蓋的湖面,而在當時,卻是他所不知道的,因此,他把湖面當作原野,而一往直前騎馬奔馳過來了。
這說明,旅行人如果事先就知道那兒即是湖面,他的行為,自然也會完完全全不同。
這樣看來,區別在于,把客觀上同一個“落雪覆蓋的湖面”,即地理環境和物理環境,看作是一片雪原,而把按這種想法采取行為的環境叫做“行為環境”。
行為環境,即原有的地理環境,這種情況,當然也有。
不過,必須看到,由于不同的人人生經歷不同,認知的層面亦是不同,在多數場合,根據人們的不同理解方法,“行為環境”是要有所改變的。
心理學所要研究的,并不是單純的地理環境或物理環境,而是這種“行為環境”。
只有受行為環境調節的行為,我們才將之稱作為行為。
人的行為,總是發生在某一特定的行為環境中的行為。
正是處在某一特定的行為環境之中,人的行為,才最終得以發生。
人的一切的行為,就其發生的方式而言,毫無例外地,都是反射。
所謂反射,是指人的機體借助于人的心理的活動,來實現的對于環境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行為反應。
在這里,環境刺激又叫“刺激作用”,是指作用于人的機體并引起有機體感應的環境因素,也就是“刺激物”,施加于有機體之上的影響。
所有的反射,都是由于環境刺激所引起。
環境刺激,是行為反應的最初原因;
而行為反應,則是環境刺激最后引起的結果。
在環境刺激和行為反應之間,則存在著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連續而又復雜的中間過程。
它們,就是最終決定人的特定行為的內部心理過程,包括人的心理領域內諸過程及其轉型。
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總是起著支配、調節有機體行為的作用。
所以,在整個反射過程中,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始終處于中心地位。
反射的意義在于,它總是激發有機體進行適當的活動,以順應環境,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從而,與環境達到一種中介即平衡狀態。
因此,反射,是有機體和環境取得平衡的基本方式。
人的行為,是由許多反射組成的。
因而,所謂行為,即有機體對環境刺激的順應。
以研究活動中的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為其對象的心理學,實質上,也就是研究有機體如何對環境刺激采取行為反應,以順應環境的科學。
由于從完全的意義上說,行為的基本構成要素是環境刺激、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和行為反應,人的行為包含,而并不排斥人的內部心理過程,人的內部心理過程最終決定人的行為,因而,人的行為不是,也不應是那種簡單的、僅做機械的生理因素的分析、僅用刺激與反應的字眼就能“客觀地”加以描述的、與動物等同的行為。
人,并不是只能無一例外地對呈現于面前的刺激作出反應。
人,并不是只會“刺激——反應”的機器。
人,比機器人要復雜的多。
要全面地認識人的行為,就必須抓住人類所獨有的那些東西,重視對人的內部心理過程的研究。
要結合有機體的生理過程,來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
因為,每一種心理現象,都有自己的生理機制;
任何心理現象,都是在其生理機制的基礎上得以發生。
從整體上看,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人總是根據自己的目的而行動,因而,分析人的行為,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就要把人當作人來分析、研究。
人,并不是更大一些的老鼠、猴子或白鴿。
人,就是人。
人,是理性的人。
人,是社會的人。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人格與個性。
人,決不能與動物相混同。
人的活動,與社會是一個整體。
人的行為,乃是存在于具體的時間和空間的特定的人的行為。
應該從人的外部聯系,來認識人的行為。
企圖脫離社會來分析人的行為,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是絲毫不會有任何效果的。
所以,心理學,也就應當是人化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理論目標,即在于實用。
與此相適應,心理學研究人的內部心理過程,應該具有三種基本效用:
一、以相當的精確性,來解釋人的行為;
二、以相當的合理性,來預測人的行為;
三、以相當的有效性,來控制人的行為。
如果不具備上述效用,心理學,就將是毫無價值的東西。
由于心理學是一門追求研究之現實性和實用性并重的科學,心理學總是和實際應用相聯系,以實用性為目的,因此,心理學,實際上也就是實用心理學。
心理學推薦書籍
1、《阿德勒積極心理學》
阿德勒是公認的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
他還是弗洛伊德的學生,與弗洛伊德、榮格并稱為二十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巨擘。
阿德勒以“自卑情結”為中心思想,創立了“個體心理學”,并成為這個學派的創始人。
他的不完美哲學、生活之道、人性思悟,深入每一個人、每一段人生、每一個故事,照出真實的人性。
人生意義是自己賦予自己的,如果你對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
請你一定不要錯過阿德勒的積極心理學。
2、《心理學與生活》
為什么總有一些人糾結于別人看自己的態度?
為什么總有一些人會誤認為別人處處在針對自己?
很大一部分問題在于心理專業的書讀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心理學與生活》作為一本專業入門書籍,通過600余條專業詞匯及詳細解析組成了“心理學字典”,讓我們深度體驗心理學的神奇,洞悉人類行為背后的心理秘密。
不過,隨著閱讀得越深入,你一定會感覺心理學并不是用來顯擺的小技巧。
其實,它有著非凡的現實意義:心理學不僅可以實實在在地指導我們的生活,更是向內認識自我的重要方法。
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一本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如果你細細品讀,就會發現它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療愈讀物。
蛤蟆先生一向大大咧咧、愛笑愛鬧,卻一反常態地郁郁寡歡、閉門不出,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其實,這映射的可能就是我們自己的內心。
蛤蟆先生在咨詢師蒼鷺的引領下,勇敢地探索了自己內心自卑、軟弱、抑郁的情緒究竟來源于何處,在逐漸找回快樂、希望與自信的過程中,也讓我們見證了療愈和改變的奇跡。
蛤蟆先生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我們的絆腳石就是自己。
拯救我們的不是任何技巧,而是直面自己內心的勇氣。
獲取這個勇氣的關鍵,就是正確的心理治療。
4、《烏合之眾》
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面臨繽紛復雜多元文化的影響和浸染,一不小心就會失去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變成隨波逐流的浮萍,深陷“烏合之眾”的流量裹挾。
正如,我們時常關注的熱搜,可謂一個又一個反轉。
其實,這是媒體傳播煽動情感、強化偏見造成了不正常的輿論生態,帶來的影響已經大大超過了客觀事實對人們的影響。
《烏合之眾》中說:群體不善推理,卻急于采取行動。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判斷力、有控制力且獨立思考的個體。
如果融入群體中,我們尚能依然如此,我們便是真正的自己。
5、《自私的基因》
自私,是刻在人類基因密碼中的本能。
這些現在看來近乎常識的論斷,在半個世紀以前,可以說是天方夜譚。
牛津大學教授理查德道金斯寫的、《自私的基因》,是20世紀開天辟地的經典之作。
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道金斯從進化論的角度,總結了人類的自私基因,顛覆了我們對自身的幻覺。
因為,我們的一舉一動之中,都暗藏著自私功利的玄機。
但是,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能克制我們的本能。
只有個體與自私基因進行對抗,才可能使人類這個整體得以延續。
這或許就是,我們生命的意義。
6、《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
這部心理學領域的巔峰之作,雖然長期霸占亞馬遜心理學類榜首,但絕對不是普普通通的暢銷書。
這本書之所以這么火,就在于它用40個最具影響力和顛覆力的心理學研究報告,向我們講透了心理學發展的歷史。
比如,“旁觀者效應”:人群在面對緊急情況時,往往會選擇旁觀,因為這意味著不用承擔任何責任和后果。
“皮格馬利翁效應”:人相信什么,他的行為就會導向什么,所以相信自己失敗的人總會失敗,相信自己成功的人總會成功。
當你跟著這些心理學實驗真正弄清了人性的運作規律,自然就學會了讀懂人心、洞察人心。
7、《路西法效應》
路西法效應,說的是好人被環境影響,也會體現出極惡的一面。
這本書通過一個著名的“斯坦福監獄實驗”,真實還原了這個實驗。
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把一群大學生放進“模擬監獄”,并分別扮演獄警和囚犯。
結果,僅僅6天時間,獄警就變得殘暴惡毒,而囚犯卻順從窩囊。
在特定的環境背景之中,人性的惡竟然如此快速徹底地被激發出來,讓人頓覺毛骨悚然!
盡管這個實驗后來被證實造假,但是路西法效應確實真真實實存在于我們身邊,存在于人性深處。
8、《怪誕行為學》
盡管這本書不是嚴格意義的心理學著作,反而更像是有趣的科普讀本。
但是,行為學卻和心理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為什么生活中我們常有莫名其妙的舉動?
比如非理性的超高消費,瘋狂剁手地網購,超出個人收入的借貸行為等等。
這些看似司空見慣但又無法解釋的現象背后,其實都暗藏心理學中的非理性玄機。
《怪誕行為學》系列的作者丹·艾瑞里,是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和行為經濟學教授。
他認為非理性是人類的本能,是主宰人類行為和決策的隱形力量。
但是,非理性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可以預測和把握的。
只有學會駕馭非理性,才是理性生活的開始。
9、《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絕對是心理學領域的神作!
幾乎每個人行為背后的心理動因,都能在這本書里面找到答案。
作為社會學與心理學的結合,這本書一定會讓每一個讀者拔高對人性的認知。
讀完這本書的人,在觀察社會、觀察自己的時候,會發現我們的一切行為、一切想法,竟然完美地符合各種心理學理論。
其實,每個人的思想,都有著無數未知的因素影響。
心理學的神奇之處,不僅在于幫助我們通過繁蕪看本質,更讓我們認識到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個體。
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們的思維才不會拘束于狹小的腦殼。
【在線看心理學書籍】相關文章:
心理學經典書籍03-27
心理學書籍10-21
心理學的經典書籍10-28
經典心理學書籍08-24
經典的心理學書籍12-14
心理學書籍:《說謊心理學》11-13
心理學書籍:《心理學常識》09-30
心理學書籍:《心理學與生活》09-30
心理學書籍:《設計心理學》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