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慢閱讀”是一種好的生活態(tài)度
核心提示:曾經(jīng),讀書作為一種“慢”的傳統(tǒng)迤邐千年,而今,卻被“快”所取代,出得快,印得快,看得快,閱讀儼然變成一種追求粗淺的競賽。書籍曾是一種高貴的珍稀品,現(xiàn)在已淪為了大路貨市場,書越出越多,但讀者越來越無所適從。那時我們將讀書視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眼下,我們的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我們正在喪失閱讀的能力。
“慢的樂趣怎么失傳了呢?”十幾年前,當我讀到《慢》這部書時尚不能理解米蘭.昆德拉的哀嘆,現(xiàn)在,作家的寓言終于在我們周遭一一兌現(xiàn)了:我們最缺的不是速度,而是“慢”的傳統(tǒng)。如果稍加改動,這句話就成了我們的另一種現(xiàn)實——慢讀書的樂趣也在失傳。
曾經(jīng),讀書作為一種“慢”的傳統(tǒng)迤邐千年,而今,卻被“快”所取代,出得快,印得快,看得快,閱讀儼然變成一種追求粗淺的競賽。書籍曾是一種高貴的珍稀品,現(xiàn)在已淪為了大路貨市場,書越出越多,但讀者越來越無所適從。那時我們將讀書視為了解世界的最佳方式,眼下,我們的閱讀的時間也越來越少,我們正在喪失閱讀的能力。
慢讀書的傳統(tǒng)怎么失傳了呢?
要是東坡先生一覺醒來,一定難以相信讀書竟能跟“速度”捆綁一起。他老人家甚至古董到反對讀雕版書而選擇讀抄本,習慣讀完一遍又一遍,每次都能 發(fā)現(xiàn)新意。但現(xiàn)在,“淺閱讀”,“快出版”已成一種潮流。這很可怕。伴隨這些商業(yè)概念一同出爐的并發(fā)癥則是:粗制濫造、功利閱讀,心態(tài)浮躁。只是,我們是 不是該停下來想一想,當自己的生活本就已很緊張、壓抑,急迫,如果還要被大量的偽書、爛書擠壓,豈不成了另一種精神的奴役?
當然,“快”并不是我們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的病征。我們也并不反對一目十行,甚至不反對出版的跟風和追尾,但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讓自己回歸真正的閱讀,讓少數(shù)人回歸慢閱讀的傳統(tǒng)。很難想象讀書不是一種“慢”。書籍就是一種慢的藝術,閱讀的愉悅也只有在緩慢中才能挨近心靈。而這不可能是“快餐閱 讀”所可以提供的。
我想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些關于讀書的記憶,不管它是憂傷,還是喜悅的,但歸根結底是因為慢。二十年前,一位當兵的朋友收到一套名著,花三年才讀完。問其原由,他說,“舍不得讀完。”那時,書籍于我們是珍貴的。也是二十年前,另一位朋友在西安讀大學,進城看中一套周倫佑編的外國現(xiàn)代文學選集,因錢沒帶夠,回去借了錢,凌晨五點騎自行車數(shù)小時,趕在書店開張前就候在門口。他是怕那套書被人搶走。這套書他讀了近二十年,一遍又一遍,書中到處是批注。此 刻,它們就放在我的書架上。我在借閱書的同時,也閱讀了他的故事。
我們推崇慢閱讀,并不一味強調“慢”,而是追求那種閱讀的純粹和愉悅。我們倡導慢閱讀,而非只求片面、實用、功利,根本不會觸及心靈的快讀行為。就像加拿大學者約翰?米德馬說的,慢閱讀,并不是主張一切東西都應該慢慢讀,而是提倡一種觀念,慢閱讀的目標是拉近讀者和所讀信息之間的距離。
柯爾律治說:“一本好書就是藥房,且藥效持久。”但叔本華也說,“壞書有如毒藥,足以傷害心神——因為一般人通常只讀新出版的書,而無暇閱讀前賢的睿智作品,所以連作者也僅停滯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圍中,我們的時代就這樣在自己所設的泥濘中越陷越深。”
所以我們倡導讀者“少讀書”——不濫讀,不跟風,對任何形式的暢銷書都報以一定程度的警惕;“讀好書”——選擇經(jīng)過時光淘洗的經(jīng)典著作,選擇值得反復讀的書,甚至是那些所謂“枯燥”的書。
我們認為的“好書”標準很簡單:文字好;故事好;氣度好;睿智;啟智;有新意;有誠意;有真情;或有一二,即可。我們認為的壞書:偽善、跟風、包裝過度、粗制濫造,誤導或是敗壞讀者的趣味,讀了之后令你有不舒適之感。
讀書不是為了讀書本身。就像某個藝術家說的,我們不停地吃著他們給的包子,但并不是想最后成為那個包子。我們閱讀別人的著作,是為了最終成為自 己。這才是閱讀最大的饋贈。所以,我們倡導——讓慢閱讀作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回歸到追求效率和速度的都市節(jié)奏之中,讓慢閱讀作為一種生活態(tài)度回到我們的生命和 日常之中,讓本該有的愉悅回到那無限大的少數(shù)人之中。
【“慢閱讀”是一種好的生活態(tài)度】相關文章:
形容生活態(tài)度好的成語10-13
感恩節(jié)說說感恩可以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11-10
關于形容閱讀好的句子11-29
生活態(tài)度的說說11-09
生活態(tài)度的經(jīng)典句子02-18
一種提倡學習的閱讀方法02-20
自我評價生活態(tài)度07-21
生活態(tài)度唯美句子07-18
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的成語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