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定孩子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
判斷孩子健康的標準不只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要,F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受教育的重視,許多青少年犯罪往往都是因為有一個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
那么,要怎么判定孩子心理是否健康呢?父母又該在什么時候警惕呢?希望下面這十條參考標準可以引起各位家長的重視:
標準1: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孩子總是處于輕松、活潑、快樂的狀態中的。就算遭遇了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挫折,也只是短暫的不高興,并不會長期處于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狀態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心理健康的孩子,他們往往是善于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的,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決不因一時沖動而違反道德行為規范。
標準2:善于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孩子往往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系,在交往中他們始終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于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而不是斤斤計較、自私自利,完全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和意見、獨來獨往,不尊重別人,不理解他人,只要稍微已觸犯到他們的規則,他們就會發怒、不悅,然后做出傷害他人的事。
標準3: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學生應樂于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為負擔。在遇到困難時,他們始終能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努力尋找方法去克服、去解決,爭取新的成就,而不是逃避和退縮。
標準4: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一些學生則不能接受自己存在的.缺陷,比如總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身材不夠好,在學習上也總是覺得自己很笨,做什么都不行,厭惡甚至是憎恨沒有能力的自己,還有一些學生身體上有缺陷,很容易自卑,不和別人交往……這些學生長期下去,心理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一定要隨時注意,與他們進行交流和溝通。心理健康的學生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既不自傲,也不自卑。他們能正視現實,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對自己的不足或某些無法補救的缺陷,能正確對待,安然接受。
標準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學生有正確的人生觀,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不歪曲自己的思想,始終堅持走正道。他們總是能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為統一起來,樂于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
標準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機制
心理健康的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調節,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
標準7、熱愛生活、熱愛集體、有現實的人生目標和社會責任感
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熱愛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投入有樂趣的生活中,他們能給自己制定明確且現實的目標,并為之努力奮斗。而不是像有些學生制定一些自己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目標或是任務,一旦失敗就備受打擊,從此一蹶不振。
標準8、心理特點、行為方式符合年齡性別特征
心理健康的學生,其認知活動、情緒反應、性格特征等心理特點以及行為表現應與其年齡階段相符合,與其充當的社會角色相適應,保持一定年齡階段的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不老成,也不幼稚,男孩一定要像男孩,女孩就該是女孩。
標準9、能與現實的環境保持良好的接觸與適應
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夠根據客觀的需要,主動調整自己的言行,在暫時無法改變客觀環境的情況下,能主動改變自己去適應社會環境的需要。對待任何事,他們都能保持平衡的心態,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
標準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過強的逆反狀態
心理健康的學生能坦然處事,保持安寧的心理狀態。善于提出和表達自己合理的意愿及要求,而不是盲目沖動,表現出與成人的反抗對立的情緒。他們能有效的控制和改變消極的逆反心理與行為。
現實中,不管是那些因為學習壓力大,或是家庭不和造成的一系列孩子輕生的事,都是因為孩子心理不健全,存在缺陷。所以,父母們如果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長,一生平安。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不能少。
【判定孩子心理健康的十條標準】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標準有哪些08-17
心理健康的標準10-01
小孩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
世界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
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
對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
個體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
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10-01
孩子心理健康的忌諱11-16
有關心理健康的標準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