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22年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通用22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通用22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首詩比喻糧食的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我們都要愛惜,可人們卻知而不做。
比如,我們中午吃飯,有的同學只吃雞腿什么的,剩下的米飯,菜,全都到水房倒掉,他們自己認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們能有饅頭吃就高興的不得了,那要把這飯給他們,他們不得高興壞了,再說你倒掉的一粒米飯,一點菜,可都是農民伯伯很不容易,一點點種出來的呀!你隨手一倒,那農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費了,要是換過來,別人隨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種,你愿意嗎?那為什么你在倒的時候不去想想農民伯伯呢?糧食可是農民伯伯用汗水,用勤勞的雙手種出來的,人們啊,節約一些糧食吧,就按小的來說,全國每人節約一粒米就等于節約了13億粒米,吃驚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堅持每天節約一粒,那你一年就節約了365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飯,去捐給一些貧苦的人,這樣就可以幫助一個人維持一頓飯,如果這個人已餓到極點,已快無法堅持時,這碗飯就說不定可以延長她的生命,一碗飯的力量無限大,有時在你眼里是一碗即將被倒掉的飯,但在一個饑餓的人的眼里卻是一碗維持生命的飯。
因此,我建議:重視抓好節約糧食。一是在建設節約型社會過程中,把宣傳對糧食的節約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及其他宣傳教育手段,廣泛宣傳當前國際市場糧食緊缺的嚴峻形勢、國家糧食政策和有關法律法規、勤儉節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和食品先進經驗和典型事例,形成反對浪費糧食和食品強大聲勢。動員機關、部隊、企業、學校、街道、社區、鄉村各方力量共同參與,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崇尚節儉、適度消費、文明生活的理念。營造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開展節糧食堂、節糧連隊、節糧企業、節糧學校、節糧社區創建活動,把節約糧食變成全民的自覺行動。我國是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對人口出生實行限制,也應該對過多飼養寵物限制,以減少對糧食的消耗。節約糧食的宣傳教育要常抓不懈,深入人心。
二是從娃娃抓起,從年輕人做起。在大中小學中普遍開展節約課程或者教育。家庭對孩子的節糧教育要從一天三頓飯做起,讓自覺珍惜糧食的習慣在餐桌上形成。所有的.家長和所有的學校都應負起這個歷史性的責任,切實使他們從小就樹立起節約資源、節約糧食的意識,真正使這一代人從內心深處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節約的良好習慣和素質。
一碗飯的組成著永遠是米,米的生產創造者永遠是農民,珍惜一碗飯就是珍惜一碗米;珍惜一碗米永遠是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珍惜每一粒糧食吧!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2
中國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長期以來保持了糧食基本自給,實現了國家經濟和社會安全平穩的發展。在國際交流和影響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在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的全面指導下,保障和擴大糧食生產,應當堅持兩個依靠:依靠政策指導,依靠科技發展。
依靠政策指導,就需要政府在全面的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指導下,立足國情,制定符合我國實際的,適應經濟發展形勢的科學政策。具體來講,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統籌安排,實現科學指導。
第一,健全和完善土地承包經營體制,實現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在保證土地使用形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土地產出,增加農民收入。實踐已經證明,我國現行的.土地制度是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的,是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堅持和完善現行土地承包和經營體制,必將成為推動生產力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科學理論之一。
第二,保護和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提高糧農收入,帶動農民積極性。隨著我國國際合作和交流的不斷加強,糧食價格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受到很大沖擊;同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重工輕農的思想也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糧價的合理上漲。充分利用國家經濟指導職能在市場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糧食價格,穩定糧農信心,提高種糧積極性,是保持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
第三,穩定涉農產品價格,加大政府補貼力度,保證各項生產資料價格穩定和市場供應,對設計農民生產所需的種子、農藥、化肥等基礎性生產資料,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宏觀調控職能,通過多種方式保證生產資料價格不上揚,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提高種糧補償,使農民切實感受到政府的優惠,保持糧農種糧的熱情,增加收入。
依靠科技發展,這與我們的科學發展觀是密不可分的。用科學的力量來發展農業,提升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主要又必須立足兩個方面:一是加大農業領域的科技研發力度,二是培養農業生產的名牌產品,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
加大農業領域的科技研發力度,思想匯報專題重點在于高效種子、幼稚化肥、環保農藥等方面的研發,使國家能夠在生產資料領域控制農業生產的主動權,依靠自主科技發展自主農業,鞏固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
培養農業生產的名牌產品,提高農業產品的附加值,即把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國內甚至國際知名的品牌產品,避免走工業生產的高產值、低利潤的重復道路。
在科學發展的指導下,立足國情,堅持兩個依靠,無論國內外形勢多變幻,都可以保護國家糧食安全,為市場經濟社會的正常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3
糧食是寶貴的,要珍惜糧食。這誰都會說。但在現實生活中,能真正體會糧食重要性的人卻為數不多。
近段時間,由于天氣變熱,學生倒剩菜剩飯的現象比較嚴重。為此,小學少先隊組織了一次愛惜糧食教育。沒有經歷過苦難,就很難體會幸福的歡樂;沒有經受過饑餓、寒冷,就難以感受到衣食無憂的幸運。我們的學生都沒有感受過真正的饑餓,為此對他們來說,沒有節約的概念。無形當中,造成了一些浪費。
只有通過學校經常性的教育,通過一些故事,一些調查,讓學生認識到愛惜糧食的重要。從會讀會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用于行動中。從生活中最常見的'事做起,不倒剩菜剩飯,不挑吃穿,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逐漸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愛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生活的地球,可供生產糧食的耕地并不多,而且隨著城市化和工業的發展被不斷地蠶食。就全世界而言,糧食并不富裕。
每年都有好幾億人口因貧窮或自然災害或戰亂經受著饑餓。可以這么說:珍惜糧食就是珍惜生命、珍惜大自然,就是珍惜我們的地球家園。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4
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今年夏糧再獲豐收、全年有望獲得好收成,能夠為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但應看到,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點上繼續保持糧食發展的好勢頭,面臨更多挑戰。主要表現為“五個并存”。
農產品需求剛性增長與資源硬約束趨緊并存。影響需求增長有兩個因素:一個是人口增長,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萬左右;另一個是消費升級,每年新增城鎮人口1000多萬。由于人口數量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全國每年大體增加糧食需求200億斤。同時,耕地、水資源約束持續加劇。我國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別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每年要減少耕地600萬畝—700萬畝,城市生活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態用水還要擠壓農業用水空間。為了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還要適度退耕還林還草。需求增長、資源減少,將使糧食等農產品供求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
農產品供求總量平衡與結構性緊缺并存。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國糧食生產快速增長,而消費升級較慢,出現過短暫的總量平衡、豐年有余。但這種供求格局已經改變。從總量看,現在已經有缺口,未來缺口還會繼續擴大。預計到20xx年,糧食需求總量大約在1.4萬億斤左右,按照目前1.2萬億斤的'產量基數和95%的基本自給率,要保持年度產需基本平衡,每年糧食至少要增產200億斤。從結構看,現在一些品種缺口較大,未來缺口還會繼續擴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進口大豆超過6000萬噸。有限的資源就擺在那兒,增加谷物種植就意味著減少其他作物種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這種結構性矛盾將長期存在。
農業生產成本上升與比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來,國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臺“四補貼”、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等政策,解決糧食效益低的問題,但成本上漲、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從生產成本看,我國農業日益顯現“高成本”特征。這些年農資價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產要素都在上漲,特別是過去忽略不計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漲,農忙時節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請不到人,一些農戶特別是種糧大戶很難承受。從種植收入看,比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趨勢。多數地方,一畝糧食的純收益只有二三百元,農民說,“辛辛苦苦種一畝田,不如外出打幾天工”。這將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5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笆濉睍r期,我國將農業科技進步作為增加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提高農產品質量的根本途徑,科技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作用日益加強。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開展聯合攻關和試驗示范,推進農業技術進村入戶,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建立起超級稻、矮敗小麥、雜交玉米等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基本實現主要糧食作物良種全覆蓋。
綠色、高效是糧食生產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大面積推廣科學施肥、節水灌溉、綠色防控等節本高效技術。目前,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9.2%,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的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是39.8%和39.2%。
從傳統的“鎬鋤鐮犁”到智能化的“金戈鐵馬”,糧食生產機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我國加大對農機制造業的產品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對農民購置農機具給予補助,有力推動了農業機械化進程。
為了激發創新熱情,“十三五”時期,國家從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導農業科技工作者將論文寫在大地上,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希望的田野處處涌動金色的希望。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6
以前我的同胞還沒有這么多的時候,人類很辛苦,它們辛苦的種我們,卻總是得不到好的收成,就算是得到了好的收成,也還是填不飽肚子。后來時代進步了,國家發展了,那些充滿聰慧和勤勞的人類再一次的將我們種下,這次收獲的時候,讓他們大吃一驚,他們收獲了無數的我們,而我們也讓人類的生活從此變得更加幸福了。
勤勞的人類為自己帶來了美好的時代,而我們也僅僅是在一代一代之中完成著自己的使命。我們本身是糧食,但我們更是這個世界上重要的一種存在。如果沒有我們,我不敢相信人類現在用什么在進食,我也不敢想象,這個世界上還會不會有這么多美食。
可是現在,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人無視我們,輕視我們,甚至浪費我們了。我們感到很被悲痛,當人類把我們丟棄在垃圾桶,河道里,大海里的時候,我們是絕望的,因為我們沒有完成自己的使命,我們沒有將這一份責任從生帶入亡。或許有幾個幸運的同胞可以通過大海,通過風,繼續生存下去,可我們依舊無法完成自己的使命,原因只是,我們不再受人類的重視了。
我知道,你們的生活已經走向了更好的一個時代,但是請你們不要忘記,我們是維持你們生活,維持你們溫飽的`基礎,請你們也不要忘記,每一顆我們都是勞作之人的一滴汗水啊!或許現在市場很豐富,各類糧食價值都很合適,每家每戶都有的剩余,但勤儉節約這四個字是可以從古至今,綿延不絕傳流下來的,所以親愛的人們,請你們收拾起內心的那一份驕傲,用一份平穩和善良,用心的珍愛我們吧!我們愿意為你們付出所有,但也請你們在這幸福的時代里不要將我們遺忘,不要將我們放棄!我向你們倡議,請珍惜每一顆糧食,這是一份愛,更是一份責任!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7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已有十余年,在農業對外全面放開的背景下,我們必須用全球視野、戰略眼光來理解中國的糧食安全問題。一方面,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實施全球農業發展戰略,是確保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緩解農業資源環境矛盾的重要途徑。另一方面,中國有能力、也有責任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農產品供給能力,建設持續、穩定、安全的全球農產品供給網絡,改善全球農業治理。中國正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高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這些都需要我們努力構建廣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顯然,食物不足發生率是衡量飲食能量缺乏的一項指標,但是它仍舊無法反映食物安全和貧困人口面臨的窘狀。聯合國糧農組織一再強調糧食安全的四個維度:糧食可供量、糧食獲取的經濟和物質手段、糧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時間的穩定性。其實,概括地說,糧食供給不足和缺乏購買力是部分國家糧食不安全的重要原因。正如著名發展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所言,饑荒并非因糧食總量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分配不均導致的。對于完全依賴進口或糧食不能自給的國家,如果經濟收入水平較高,那么其糧食只是一個供給問題而不是經濟問題;如果經濟收入較低,其糧食安全則不僅供給問題,還有經濟調查。x年以來,全球糧價飆升,伴隨著囤積現象和糧食貿易禁運,大大剝奪了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感,惡化了窮人的福利。所以,提高糧食產量、增加可支配收入、擴大糧食自由貿易、穩定全球糧食價格對于他們至關重要。然而,作為迅速崛起的大國,中國應當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歷史來看,中國一直都有自己的責任意識和責任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確立了“負責任大國”的身份,也較為全面地參與國際政治、經濟、安全、軍控、環保、人權等各分支體系,越來越多地與國際體系實現了融合與互動。在融入國際社會的同時,中國在國際體系內既享有應有的'權利,也認真履行應盡的國際責任和義務,正在構建新的經濟和政治秩序,這也是中國為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物品,使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受益。作為正在崛起的大國,中國將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毫無疑問,中國在人民幣、軍事等方面為全球提供的公共物品有限,但是當前在全球食物供給與治理方面,中國還有較大的努力空間,中國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改善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8
夏日的太陽火辣辣的炙烤著大地,樹葉兒都有氣無力地耷拉著腦袋,只有樹梢上的蟬兒在嘶啞叫著“熱啊,熱啊!”
“開飯啰!”媽媽滿臉大汗的張羅著。哇,今天的飯菜真豐盛,有油亮噴香的紅燒肉,又肥又嫩的大鯉魚,鮮美可口的雞湯……小華毫不客氣地拿起筷子,盡把好吃的往自己碗里挑。肉呀,魚呀在飯碗里堆成了一座小山。小華覺得菜味道好極了,可碗里的飯卻不那么可口。“倒掉算了”小華想著便端起碗準備倒入垃圾桶。
媽媽見了,連忙拉住小華,把他帶到窗邊問:“孩子,你瞧,窗外農民伯伯在田野里干什么?”
“插秧苗!”小明應聲答道。
“這么熱的天,已到了吃午餐的時候,他們還頂著烈日,彎腰插秧,累不累?”爸爸也在一旁接過話題問道。
“那還用問,當然累!”
“你知道你碗中白亮白亮的.米飯是怎么來的嗎?”爸爸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不要小看這粒粒米飯,它要經過農民伯伯播種、插秧、除草、施肥、收割、脫粒、碾軋等多道工序,這里面不知包含有他們多少的汗水……”
這時小華才明白媽媽爸爸把他拉到窗邊來的用意,他看看窗外烈日中的農民,又看看自己碗中的米飯,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鞍职,媽媽,我錯了,今后再也不浪費糧食了!闭f完他拿起筷子把飯吃了個精光。爸爸媽媽看了滿意的笑了。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9
開飯了,我端起香噴噴的白米飯大口大口地吃著。一不小心,一粒調皮的米從我的嘴角邊蹦到了桌上。我瞟了它一眼,掉就掉了吧,不就一粒米嗎!
我繼續若無其事地吃著?刹恢獮槭裁,總覺得米飯不那么香了。我不禁又想起了剛才的那粒米:它渾身潔白中透著晶瑩,之前應該也是一粒飽滿的稻子吧。它是多么來之不易啊!從播種到施肥,從噴灑農藥到田間除草,從管理到收割,這一系列的工作中,哪一項不滲透著農民們辛勤勞動的汗水!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農民們在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炎熱的太陽當頭照著,農民伯伯正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在田間鋤地。他們的皮膚已經被曬得黝黑,汗水順著臉頰、脊背往下流,滴進黑乎乎的泥土里,他們卻顧不得擦一把……秋天來臨,田間的稻子快要成熟了,看著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桿,他們才露出欣慰的笑容。收割時,盼著天晴,又要忙著起早貪黑地曬稻子……這碗中香噴噴的米飯,可來之不易啊!
想著想著,爸爸媽媽在田里勞動的景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村里人在田間熱火朝天干活的景象令我咋舌,我不禁對農民伯伯肅然起敬。不知不覺中我吟誦起唐代詩人李紳的作品——《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撿起桌上的飯粒,放入口中,雖然已經冰冷,但吃起來卻是那么的香,那樣的.甜。
此時此刻,我想說的是:珍惜糧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我們每個中國人都需要養成的良好習慣,只有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人,才會被別人珍惜。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0
通過對糧食安全的學習,我更加深刻的理解到了安全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增強自身素質的同時,加強對安全知識的學習,提高防范意識。
一、認真學習安全知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
二、積極參加各級安全知識培訓活動,不斷提高安全素質。
通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爭取年一次全國性的安全事故報告會,把各種安全事故都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把平時中隊中隊中隊中隊員對各種安全規定、安全作規程的'認識與理解,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三是把安全生產的重點放在抓好平時的安全教育和宣傳,使安全警示深入人心。
三、認真學習各類安全法規,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通過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和培訓,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安全知識學習納入安全生產日;芾碇,提高中隊中隊員的安全意識;二是把學習安全法規和安全防范知識,使自己的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安全知識學習與平時業務工作相結合,提高安全素質,做到“安全無小事,安全責任重于泰山”。
總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牢記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時刻牢記“安全責任重于泰山”,把安全工作放在自己工作的最重要的位置,在思想和行動上與公司保持高度一致,與全體中隊員工共同努力,讓我們的中隊形成一個“關系網”,成為一個堅實的“堡壘”,使我們中隊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在安全工作上有較大的提高,確保中隊的安全形勢的穩定。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李紳寫的《憫農》中的一句。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
在生活中,糧食是不可缺少的?墒牵蠹颐髦览速M糧食可恥,還常常剩飯剩菜,F在,都提倡“光盤行動”,就是要節約糧食。下面,就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一天晚上,南海一高檔酒店宴會廳,一家行業協會正在這里舉行年會晚宴。晚宴共擺了20桌,來客約200人。一位服務員告訴記者:“客人選擇的是2300元一桌的標準,9菜1湯,還有一些餐前小點和水果!庇浾呖吹,開席后大部分人都只喝了一碗湯,隨便吃幾口菜便拿著酒杯到處敬酒,很少有人正兒八經地坐下來好好吃飯。觥籌交錯間,晚宴8點半左右結束,客人也逐漸散去,但大部分餐桌上卻留下了不少剩飯剩菜:有的'蒸魚只吃了一半,有的羊肉煲壓根沒人吃,有的菜剛上來人卻走光了……“太浪費了,看著我都心疼!狈⻊諉T陳姨望著滿桌的剩菜感慨道,“要不是酒店規定員工不能自行處理剩菜,我都想把有些菜打包回去!标愐谈嬖V記者,近幾周來,該酒店每天都會擺這樣的年會宴席,一般至少有五桌,多的能擺到三四十桌。“到最后剩菜剩飯會很多,剩下兩三成算很干凈了,多的會吃剩一半,每天我們清理的剩菜都能裝滿幾大桶。”
這樣的事情還有好多,為了自己的面子,點了好多好多菜,可是客人也吃的不多,最后全都浪費了。是啊,同學們,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說浪費就浪費,這怎么可以呢?我們應該珍惜糧食,珍惜每一粒米飯,不浪費,爭做“光盤小達人”!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2
糧食,是我們每一個人天天接觸到的東西,如米飯、包子、面包、油條等,是為我們提供能量的東西,人吃了就會有力氣;是維持我們每一個人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東西;人幾天不吃就會餓死。然而,現在的土地越來越少,而人口數量卻越來越多,我們必須珍惜糧食。想想我以前,哎!真慚愧。
那是一天的'早上,媽媽在萬利隆給我買了一袋“胡蘿卜營養棒”面包。那袋面包一共有六個,每一個面包都烤的金黃,上面零星地撒了一些胡蘿卜小丁,好像鑲嵌了一顆顆紅寶石,饞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的打開袋子,一股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我馬上拿出一個面包,仔細地看了看,這種面包最大的特點是面包中間有奶油。我因為沒見過,所以吃得很快,一直吃到吃不下為止,那袋面包也只剩下三個了。我把它們重新扎好放進書包里,等到餓了再吃。
那袋面包就在我的書包里睡大覺,直到中午放學才被我拿了出來。在回家的路上,我拿出一個面包,塞進嘴里,一股油膩膩的奶油味突然充滿了我的嘴巴,我覺得十分惡心,趕忙吐在了垃圾桶里,心想:“這面包在早上是那么好吃,可是到了中午卻十分難吃。難道是我吃膩了嗎?”我只好把那一袋面包帶回家,給爸爸媽媽吃他們嘗了也說不好吃,我只好把那袋面包丟了。
偶然的一次,我在電視里看到了一組反映非洲饑民的照片,心中不由一酸:“他們真可憐,要是我那天的面包能給他們吃,就不會餓死一些人了!睆哪且惶炱,我再也沒有浪費糧食。
珍惜糧食,是我們迫在眉睫的事。讓我們一起從身邊做起,不浪費這寶貴的糧食。
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3
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美德,尤其是我們學生最需要去培養的。這一次就我學校要求學生節約糧食來談談我的體會。
這次學校沒有要求我們節約糧食之前,我看到的是到處浪費的行為,尤其是食堂吃飯浪費的最多。都說糧食得之不易,從種子到發芽到長大到成熟,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雖然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在生活中真正去做到珍惜的卻很少。如果不是這次學校對我要節約糧食的要求,大概還會繼續浪費很多的糧食。以往在食堂吃飯的同學,都是大得多吃得少,一般都是會倒掉的,很少有人去真正的做到光盤,就連我自己也是這樣的,所以說說的簡單,做起來難得多。
這次學校在食堂內貼了很多的關于節約糧食的.標語,食堂阿姨也是被叮囑了的。在通知我們要節約后,我們在食堂打飯,阿姨都會跟我們說吃多少,就打多少的飯菜,不夠再去向她添加。實際上這措施是不好實施的,學生會覺得自己權益被侵犯了,會覺得學校是故意不讓他們吃飯似的。因此我在觀察了一段時間后,包括自己也按照學校要求去做的時候,是有些不習慣的。但是于我來說,其實還算好的額,畢竟我本身吃的也不多,少給我大一點,剛剛好,只是有一點不太習慣這樣而已。
在采取了這樣的措施一段時間后,我發現除了前期大家很難適應后,后面同學們也都努力去適應了,開始知道要去節約糧食,也懂得節約的好處了。畢竟當他們沒有吃飽的時候,阿姨是會再給他們添飯的,完全不會影響他們的溫飽。只是大家原來都習慣了浪費,還沒有把節約意識建立起來,因而沒有辦法短期內得到適應。但是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在努力應學校這個要求去做,浪費的現象還是得到了緩解的,沒有像以前那樣嚴重。雖然還是會有,但是不可避免,畢竟實施的時間不長,那些為了告誡對大家不要浪費糧食的標語還沒能深入人心,大家自然這種意識也就不強,還有待提升。不過我相信隨著時間的加長,大家一定會培養起這個習慣和意識,一定會配合學校做好節約糧食的行動,也一定可以真正的做到節約。通過這樣大的一個措施,也讓我明白節約糧食是我們大家必須要去做到的,因為這樣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4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我們的生活慢慢富裕了起來,可有些人卻鋪張浪費,不尊重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從全球角度上來看,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表聲明,指出全世界每年浪費的糧食數量高達13億噸,倘若這些是糧食中有四分之一能夠保留,就足以養活全世界目前約為9億的饑餓人口。我國每年浪費糧食的數據也很驚人,有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于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在學校,浪費糧食的現象非常普遍,每天都可以看到學生飯盒里留下吃剩的飯菜,還有未留牙痕的饅頭。他們就隨手扔在坩水桶中,坩水桶每天總是滿滿的,而同學在倒剩飯剩菜的時候十分順手淡然、毫不在乎。真是讓人感到震驚,感到痛心!
在飯館的飯桌上,有些人為了要面子,炫耀自己有多大方,訂了一大桌飯菜請朋友吃,可到最后大量飯菜幾乎沒動筷子。這些吃不完的菜便被店老板倒掉了。其實這種事情完全是可以解決的。我們可以少點一些,吃完了再點,或打包回家都是很好的節約方式。只要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只需舉手之勞。
為了提醒人們節約糧食,為了避免更多人饑餓和營養不良的問題,將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讓人們珍惜糧食不剩下一口食物,不把吃不下的`食物扔掉,不挑食偏食,不浪費食物。讓每一個人都珍惜糧食。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根源之一。作為新世紀的我們,更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我會這樣做:每天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菜,吃干凈盤子里的每一粒米飯、每一口菜;如果有剩飯剩菜放進冰箱,明天再吃;在飯店里請客吃多少點多少,不鋪張浪費、不擺闊氣......這些都是節約糧食的好方法。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必須要從小處著手,從珍惜一粒米開始,從小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珍惜糧食吧!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5
今天,我剛吃完飯,從食堂出來,看到一個小男孩拿著一個包子,咬了一口,隨手就扔了,我見此情景就趕緊跑了過去,要勸勸那個小男孩。“小朋友,你是幾年級的啊?”“我是四年級的,你要干什么呀?”“你不應該把沒吃完的.包子扔掉呀!因為那是糧食呀!”“我想扔就扔,不用你管!”“你這么說就錯了,因為那都是農民們臉朝黃土背朝天,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吃飽了,再吃就吐了。再說了我扔包子關你什么事,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你這么說就錯了,糧食的用處可大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Z食除了可以吃,還可以做酒,制做味精。如果錢是寶,糧食就是寶中寶。
現在生活雖然好了,但是也不可以浪費啊!假如我們一天浪費一個包子,全校所有人一天浪費多少多少個包子,一年能浪費多少個包子呢?就從小事說起吧,浪費東西就是浪費錢,你知道父母掙錢有多么不容易嗎?”“我錯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費東西了!”“我希望你按你說的做,再見!”
通過這件事我體會到了現在的人太浪費了,我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說有了一個東西再買,再買的東西就故意弄壞了。我以后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不再浪費東西了!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6
“爺爺,送您一個小禮物,這是我們學校特制的紙扇,上面印有號召大家適量點餐、杜絕浪費的倡議書”,“阿姨,送您一個小折扇,如果您支持節約,反對浪費,請您在承諾墻上簽下您的名字”……昨天上午,和平區鞍山道小學開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我們在行動”主題隊日活動。少先隊員們早早來到鞍山道地鐵站旁,為過路的行人送上精心制作的小禮物,號召市民做節約達人。炎熱的天氣擋不住大家的熱情,一聲聲稚嫩的問候讓行人紛紛停下腳步,為少先隊員們點贊,并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承諾墻上,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雖然正值暑假期間,但連日來,全市中小學積極組織師生以“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宣教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爺爺奶奶給我講述了他們那一代人厲行節約的故事。現在,雖然我們的物質條件優越了很多,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傳承他們勤儉節約的光榮傳統,他們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暑假期間,第二新華中學面向全校師生開展了“家風傳承正當時”系列活動。老師們精心制作了微課《學傳統家風,做勤儉之人》,以勤儉持家的家風傳承為主題,邀請學生“上講臺”,與大家分享老一輩勤儉持家、厲行節儉,勤勤懇懇、服務群眾的家風故事。在該校七年二班舉行的線上主題班會中,學生黃子純就為老師和同學們講述了自己的家風故事。她的`講述也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隨后,黃子純面向全班同學發出倡議: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飯剩菜;飲食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看到浪費現象要制止,盡量減少浪費;向身邊的人宣傳浪費的可怕后果,了解節約的方法;外出用餐時,剩余飯菜盡量打包,不鋪張浪費。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7
中國人口超過14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為此花費巨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溫飽問題。人皆有食,也并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系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8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著,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著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么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為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為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為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19
本周二中午參加了公司組織的中國傳統文化培訓學習,秦東魁老師非常詳細的講解了居家“六神”所處的方位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犯六神。學習了本堂課后對節約糧食有了新的認識。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一向崇尚“節儉”,并且把“節儉”與“勤勞”經常并列作為一種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梢哉f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毛澤東以“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為“治國”的經驗。
如今,正在處于改革開放和現代社會化建設時期,需要我們每個公民在努力創造社會財富的同時,樸素節儉,珍惜財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無論是在工作場所還是在生活領域,都應該倡導節儉,反對浪費。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不僅取決于有沒有,而是取決于有沒有勤儉刻苦的奮斗精神。對國家如此,對家庭和個人也是如此。因此,每個公民都有責任發揚節儉的精神,崇儉樸戒奢,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共同維護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風氣。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節約一粒糧食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累積一粒福報,反之,每浪費一粒糧食就是在為自己造一粒孽。所以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是善行,善必有善報;浪費糧食是一種敗德,是惡行。人還要有顆悲憫之心。當我們吃飽穿暖的時候,還要想到世界上每6秒鐘會有一個兒童被餓死,有10億人正在挨餓,全球糧食危機日趨嚴重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20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簡單的十個字,道出了糧食的珍貴。我國是人口大國,吃飯歷來是大問題,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怎樣做到節約資源、節約糧食,是擺在我們每個人面前的一個問題。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浪費的現象,例如為了講究排場而過多地點菜、因為好面子而不愿意在餐后打包等等,這些不文明現象,在浪費糧食的同時,也體現出了一部分人目前對于珍惜糧食的認知還不夠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我們中華民族有勤儉節約的美德,在科技和文明發達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學會珍惜資源、珍惜糧食。
節約糧食,我們應該加深思想認識。每個人都應該深刻地認識到節約糧食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我國每年浪費掉的`糧食相當于2億人的口糧,這樣觸目驚心的數字足以讓我們加深認識、樹立起節約糧食的良好觀念。每一粒糧食從插秧、播種、澆水施肥、生長、收割、揚場、加工到制作成食品,每個環節無不浸透著勞動者辛勤的勞動和熱切的期盼,糧食來之不易,每一個人都應該珍惜糧食。
節約糧食,我們應該落實實際行動。作為糧食生產和消費大國,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應該自覺成為節約糧食的宣傳員和踐行者。餐館、食堂應該張貼節約糧食的標志,做好日常提醒;餐飲業主應該倡導顧客合理點菜、餐后打包;學校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為學生安排糧食作物生長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節約糧食的意識;作為消費者,我們在飯店用餐時也應踐行“光盤行動”,積極參與到節約糧食的活動中。
相信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下,節約糧食將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良好習慣,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也將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21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
生在農村,土地是我最親密的伙伴。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田地里干活是那些最歡樂的時光之一。我喜歡清晨的露水,喜歡微風輕拂鐵桿喜歡小蟲子在田野間亂蹦亂跳,喜歡淡淡的清香。我喜歡你是我想象中的模樣。
一點點的長大,我發現自己更加喜歡田地。我開始加入到收糧的行列,我好像看到了那些豐碩的果實在相互攀比,只為博農民們會心的一笑。我在豐收的喜悅氣氛中睡去,在夢中,我向那些拼了命長大的果實們一一道謝,我們好聚好散。
后來,我離開農村,離開農田,去城鎮里上學。那里綠瓦紅磚,多了一絲氣派,少了一絲生機。我知道,我可能要永遠的離開那片農田,我知道我和它的聯系會漸行漸遠。但我還是會時常想起我和它的某一次對話。
城市化不斷推進,農田被各式各樣的建筑占據,莊稼被連根拔起,我的心被刺痛,我一點點的失去最親密的伙伴,一聲簡單的告別也沒有。但是我知道,在遙遠的某個地方,還有一些我的伙伴,它們被珍視,被依賴,被善待,這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根,沒有農業支持的國家會走遠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失去農業支持的中國,失去了樹立的根基,怎樣在如此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披風斬浪?。
作為一名大學生,特別是xx工業大學糧油食品學院的'一名學生,我們都更應該尊重,以及熱愛糧食。糧食是人賴以生存的基礎,敬佩糧食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在我們目所不能及的地方,依然存在著饑荒,有人在為吃飽肚子而煩惱,有人再為活下去而殫精竭慮。都說人,生而平等,可有人一出生就在為糧食擔心,我們還有什么資格浪費,還有什么資格不去尊重糧食?
很幸運,我可以成為一名糧食行業的參與者,很高興我可以和糧食有更多的親密接觸,很高興我可以把我學到的東西分享給別人,讓他們加入的節糧愛糧的行動中去。我們的理念會踏遍祖國的每一片大地,我們永遠驕傲自豪。
如果有來生,我想成為一刻種子,隨風起舞,去到那個向往的地方,為世界添一份生機。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22
在我國悠久的家風傳統中,“勤儉”堪稱古今第一家風。“萬噸油裝不滿漏砂鍋”這句話的含義是:糧滿倉、油滿缸、金銀財寶裝滿箱,也經不住窮奢極欲,揮霍無度。正所謂“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蔡學嶺父親將其作為家訓,就是提醒后人,“有余糧也不能忘了過去的苦日子,任何時候都不能浪費糧食!边@無疑是給后人最好的饋贈。
優良家風是一個家族最寶貴的財富,是無形的“傳家寶”。勤儉家風既包含樸素持家的價值觀念,也包含崇德向善的美好愿望,如諸葛亮《誡子書》中的“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司馬光《訓儉示康》中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朱柏廬《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不僅僅體現在糧食上,更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扒趦”傳家,就是要傳承老一輩的'優良品德,讓家人及后人謹遵“傳家寶”的教誨,讓勤儉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勤儉”傳家,不只是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更重要的是以身示范。宋代理學家朱熹歷仕四朝卻一生淡泊名利、安守清貧。一次,他去看望女兒女婿,留下來吃飯。因家中貧困,女兒只端出幾碗大麥飯,對父親很是愧疚。朱熹卻不以為意,開開心心地吃了,并告訴女兒勤儉度日是良好家風,對于飲食,不必計較好壞。許多老一輩革命家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周恩來總理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每次吃完飯,總會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把飯湯吃干凈,最后把菜葉吃掉,偶爾掉在了桌上一顆飯粒,也要撿起來吃掉。
但凡老一輩,都會思量日后為后人留點什么。“留財”還是“留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見識和胸襟。無論是古代先賢還是老一輩革命家,都崇尚“節用裕民,儉以養德”,不以家財留子孫,而以美德傳后人。
今天,我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能丟,艱苦奮斗、厲行節約的本色不能變!皻v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這是我們從小家到大家,都必須遵循的道理。我們應該以“勤儉”傳家,從“娃娃”抓起,從節約糧食做起,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油、一度電,引導我們的家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養成勤儉節約、反對浪費的良好習慣,讓優良家風代代相傳,讓懿行美德生生不息。
【糧食培訓后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糧食倉儲培訓心得體會12-01
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3-13
珠寶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4-09
護士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4-01
餐飲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4-29
銷售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5-06
家長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5-10
校長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5-13
管理培訓后的心得體會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