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通用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區教育局組織的新課標培訓,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是我獲益匪淺。課堂上每一位學員聽得都很認真,楊老師及授課老師的講解更是聲情并茂,細雨如絲,我們如小草般貪婪吮吸著春天的甘露,仿佛又回到了學生時代。我從兩個方面闡述我這次培訓的心得體會。
首先是思想上的轉變。
我所任科目是七年級語文、思品。說實在的,在沒有參加培訓以前,學校雖然讓我教思品,但是我始終都沒有好好的上過,沒有認真的去對待它,思想中一直把它當副科。聽了楊老師的講課以后,我現在非常自責,我覺得我真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上好思品課是多么多么關鍵的事情!我們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對孩子的思想上、心理上、行為上的教育!育人先育心,一味的抓高分,升學率,使我們的孩子失去了快樂,失去了個性的發展,也更失去了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現在的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很多,不講誠信的很多,不文明的很多,不勤儉的很多……所有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我想通過這次學習首先值得反思的就是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思品教師,我們肩上的膽子太沉重了,正向課上老師所說的我們得自己把思品當回事,我們必須把它上好。
其次是理念的轉變。
1.教材的變化
這次新課標培訓,我們的教材又有了新的變化,它更加人性化,貼近學生的實際,更加貼近社會,貼近生活。它充分挖掘教材資源、充分挖掘學生資源以及充分挖掘社會資源。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得到發展。
2.課堂的變化
以往的一言堂、填鴨式的教育太陳舊了,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于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講究的是師生的互動,生生的互動。我們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松、愉悅、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
3.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
在這次培訓中,幾位老師的講解讓我折服,我與他們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想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適應這個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游刃有余,真正地作到以“學生為本”,為學生服務。
一點膚淺的體會,希望楊老師多提寶貴意見,再次感謝楊老師!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今天夏老師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夏老師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二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以: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我還將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新的一輪以課程與教材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開,這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
我認為首先就是要由單純傳授知識向目標整體轉為,弘揚人文精神,目標的整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教學內容上的整體觀,要堅持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智力開發的整體教育,語文教學方法上的整體觀,要堅持讀寫聽說的綜合訓練,處理好教與學,講與練,學與用的辯證關系;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整體觀,要堅持學用結合,知行統一,實現知識能力的不斷遷移。
另一點體會是,新課程標準仍然非常注重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新課程標準對語文基礎知識不但有具體的要求,還有量化標準。
我覺得把握新的課程評價標準,有一點最應值得重視,那就是:語文課程評價一定要立足于現代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語文素養上,也就是說,我們的評價要讓社會認可,當我們的學生踏入社會,社會上的人說“這個人的語文素養不錯”時,我們的評價才沒有出問題。現代社會需要怎樣的語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除了這兩點,現代社會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語交際能力和運用現代技術搜索,處理信息的能力,基于這些思考,就可以發現目前的評價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口語交際的水平,也沒有很好地評價學生的書寫能力,更沒有很好地去評價學生開展語文活動的實踐能力,既然現代社會需要這些能力,我們就應該做好這方面的評價工作。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在這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我被學校安排到翠屏區中山街小學進行了為期兩天的省級課標教材培訓,期間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陳祥彬老師(西師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材副主編)對我們作了全套西師版數學教材的特點介紹,并著重對一下的教材作了培訓;四川省眉山市教科所主任胡開勇老師(西師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教材副主編)為我們作了二下的教材培訓;四川省教科所尤一老師為我們作了《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四個問題的一些思考》的專題講座;同時還聽了中山街小學和人路小學兩位老師的兩節數學課。通過這兩天的學習,我覺得受益匪淺,對教材的把握有了更深的理解,對課堂的教學有了更深的體會。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一是,作為教材編者為我們作的教材培訓,比我們區縣作的教材培訓更加深入透澈。陳祥彬和胡開勇老師說出了他們編者的意圖,為什么要這樣編教材,有些什么優點,有些什么不足,對知識的把握應做到什么程度,在教學時應該怎樣去處理教材。通過他們的講解,讓我能更好地去把握教材。比如:單元主題圖如何處理,例題的情景如何利用,計算與問題解決之間的關系如何解決,解決問題中蘊藏的暗線如何教會學生,估算與求近似數有什么區別等等。可以說通過培訓我能更準、更好地把握教材,對今后的課堂教學有很大的幫助。
二是,現場聽了兩節數學課,一節一下的,一節二下的。聽了這兩節課我也有很深的感受,最深的體會是他們兩位老師都敢于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索學習。反思自己的教學,總是擔心孩子們學不好,學不懂,老師極力的講解,講得多講得累,學生也聽得多聽得煩。就像有句話說的一樣,“老師教得苦,學生學得苦”。看看他們兩位老師的課上得多好,特別是廖老師上的那節《除法豎式》,孩子們第一次接觸除法豎式,換作是我,肯定又要聲嘶力竭地講半天,可是人家廖老師就大膽讓學生去自學,然后抽生展示列式,再抽學生進行改正,一個改不對再抽下一個,直到改對為止,同時邊改邊讓學生說理由和想法,改完了以后,又讓學生對不懂的地方提問,請別的同學幫他解決,
最后老師也提了一些關鍵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回答,通過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理解并掌握除法豎式的列法以及各部分表示的含義。這真是我以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如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如何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學習,今后還要好好的思考一下。
三是,聽了尤一老師的專題講座,讓我進一步體會到如何用教材去教,如何更好的使用教材。在講座中尤一老師對本次的兩堂課作了點評,同時也給我們舉了很多課堂教學的例子。通過講解和舉例讓我進一步意識到課該怎樣上。尤老師說:“大師上課其實就是比一般老師多了一個范兒,明星的范兒,這個范兒就是敢于讓學生多說出自己的想法!被叵胱约旱慕虒W,往往學生還沒說完,我就急于幫他們把正確答案說出來,甚至很多時候不是學生說出來的,而是老師全部說出來了。老師說多了,說早了,搶了學生的先機,搶了學生的話語權,限止了學生的思維。就像尤老師說的一樣,我們上課就是要借勢,借學生的勢推動課堂向前發展,借學生的勢引導學生思維向前走。想想,如果什么時候我的課堂也能上成這樣,可能我的課就能更受學生的歡迎了。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4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基本取向就是要改革學校教育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嚴重脫節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通過教學實踐,下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從日常生活入手,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同時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親近數學,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系。
2、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于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盡量地搜集,制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里,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3、面對新課程,教師應確定更高層次的教學目標。
對于教學課而言,不能光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那種追求“能夠教好一節課”或“教出了幾個能高分的學生”為目的的教學已經不符合課改精神了。教會學生知識,教給學生方法,教給學生獨立和生存的能力應成為所有教師的職業追求。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5
接手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就有幸參加和林三小聯片教研活動,學習本年級段的新課標要求。通過學習,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目標更明確了。以下是對語文新課標學習的一點體會。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于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
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鉆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研究和收集。
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采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2、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本校本地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說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教學;積極開發課堂學習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溝通課堂內外,溝通平行學科,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采用各種手段擴大閱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通過改變新的教學方法,希望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積極主動的學習,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有較大的提高。在實踐工作中,我將不斷總結反思,撰寫教學日記、教學案例、教育隨筆等;努力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使課堂教學呈現出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生動活潑的新面貌。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6
通過學習新課標我認識到了新課改的必要性。在教學實踐中,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從中我體會到以下幾點:通過新課標的學習,提高自身素質。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教師不再只是傳授知識,師生互動產生的新知識的比重將大大增加。教師將從知識的傳遞者轉變到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
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美術新課程標準》的內涵,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美術素養,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系生活。講授新課程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學科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采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美術素養的整體提高。
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為了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創設各種教學情境,提供直觀的教學材料,僅憑教師的語言和行為動作是無法完全達到效果的。多媒體教學輔助手段能夠給學生以具體形象、有聲有色的情境感受,都會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抽象教學形象具體化,使學生在體會、感悟中獲取新知。
在實踐工作中,應不斷總結反思,經常撰寫教學案例、教育隨筆、教學心得等;并和同事們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積極探討,總結經驗。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7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自然,是把握了事物規律后的熟能生巧,是好事,但也是壞事,因為它意味著一種“慣性”和“惰性”,我們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是如此。
作為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我們習慣了“老教材”,習慣了逐篇逐冊地講解課文,習慣了在高一高二年級教授新課,再利用高三一年的時間來復習備考……總之,我們很多人都被“慣性”驅使著往前走,以至于忽視了已經來到身邊的新變化。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我們已然置身其中,卻又仿佛置身事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如何落實?新教材如何使用?新高考又將如何變化?這些都在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第一次使用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后,我對高一語文課程教學做了一些簡單的梳理和思考,用以自勉,敬請專家老師指正!
一、凸顯語文課程的價值和功能
當下的教育教學現實中,不少老師都有著這樣的體會:高中語文學科的地位稍顯“尷尬”——很多學生不重視。甚至有不少學生認為,平時上語文課聽不聽課無所謂、聽多聽少無所謂,反正考試時除了默寫題都是課外的。
高中學生這種非常短視、急功近利的學習觀,固然與學生的錯誤認識和目前的高考評價制度有關,其實我們語文老師自身也難辭其咎。比如,在教學模式上,我們很多老師還停留在“老師講—學生記”這種非常低效的模式上,而忽視了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嚴重掩蓋了語文課程的性質與功能;甚至,有的老師和學生一樣短視,認為學習語文課程的唯一目的就只是為了高考。
在深入落實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語文教師首先要改變陳舊的觀念,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注重圍繞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開動腦筋,探索途徑,著力培養學生語言構建與運用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品質,力圖使學生能夠正確地審美并且嘗試創造美,讓他們理解和傳承優秀的文化,從而使其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總之,從高一課程開始,如果語文老師的“格局沒有打開”,語文課程的價值和功能就得不到彰顯和落實。
二、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
北大中文系教授溫瑞敏先生曾經說過:“現在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病,就是學生少讀書、不讀書。”此言確實不虛,相信我們一線老師大多會對此深有感觸。
在這個“內卷化”時代,學生的學業負擔十分繁重,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他們無暇去閱讀所謂的“閑書”;在這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電子產品和網絡的普及,又使得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上的“碎片化閱讀”,卻再也不愿觸摸紙質書籍的溫度與深度。
從某種意義上說,沒有閱讀,就沒有語文課程。
學生不閱讀,語文課程的核心素養和課程目標也就成了空中樓閣。因此,讓高中生能夠熱愛讀書,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我們的語文老師依舊任重而道遠。
好在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均給我們提供了新的契機。個人覺得,部編版新教材的一大亮點就是加大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視:以“學習任務群”的方式,提高了閱讀的系統性和有效性;以“必修、選擇性必修、選修”的教材體例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展方向和閱讀需要。當然,最大的亮點應該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它以“任務”的形式,將閱讀的權利歸還給了學生,還給了高中語文課堂。
當然,再美好的初衷,也得靠實踐來落實。如何充分利用好“整本書閱讀任務書”,怎樣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這又是一個擺在我們語文教師面前的新問題,需要我們細心地思考和大膽去探索。我們教師,需要創新自己的教學方式,在學生閱讀之前對學生進行引導,創建一個共同閱讀或是分組閱讀的方法,激發學生對整本書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主對整本書進行閱讀。[1]在必要的時候,再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及時地評價反饋。
更值得強調的是,學生的閱讀范圍也不能僅僅限定與課內教材,古今中外,人文科技……各類書籍都可以進入學生的閱讀視野,供他們挑選,以成就他們的閱讀偏好,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最重要的是,在高中的其實階段,語文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真正愛上閱讀,漸至于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和文化。
三、語文教學要貼近生活、走進生活
《課程標準》對語文學科的性質如是定義:“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這也就決定了,語文學科應該是一門最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課程。
可是,在教學現實中,我們很多語文老師依然還在“帶著鐐銬跳舞”,受限于“高考至上”的教學動機,固守傳統的師道觀念,囿于傳統的教學理念、方式,使得語文課堂變得枯燥而呆板,語文課程沒有了溫度與生命力。殊不知,時代在變化,社會現實在變化,學生們同樣也在變化,而語文課程同樣具有時代性,需要我們老師靈活把握,“識時務者為俊杰”,調整教學觀念和方式。
所以,語文課堂教學要貼近現實,走進學生的生活。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構建高效而充滿活力的課堂。那么,究竟如何貼近生活呢?
語文教師首先要告訴學生:課程學習的最終目的并不只是高考,尤其是語文學科。語文學科聽、說、讀、寫等能力的培養,與生活息息相關,而文化的理解和傳承更是關乎國家民族的未來。語文老師的任務并不是教學生機械地分析文章,而是讓語文課程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生活服務。
新教材對此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四單元設計的“學習活動”,就是讓學生記錄家鄉的人物,調查家鄉的文化生活,參與家鄉的文化建設。顯而易見,此單元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們走進生活、關心身邊的現實。
面對語文課程里此類教學內容,我們語文老師千萬不能一帶而過,甚至于置之不理。教師要將生活要素融入語文課程中,豐富實踐活動,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成長。
四、信息技術手段的合理使用
當前,“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2.0培訓”開展得如火如荼,時代的發展,必然會對一些傳統模式進行沖擊,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過培訓,我們教師學會了制作PPT課件、錄制微課視頻、充分利用網絡素材備課等。毫不夸張地說,信息技術能夠深度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備課時,搜集素材更便捷;授課時,教學內容的教授可以更全面、新穎;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評價維度可以更廣,模式可以多更,方式可以更靈活……
在語文課堂上,合理使用信息技術的好處不勝枚舉,它能夠給學生帶來更豐富的信息刺激,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等。比如,我在信息技術培訓的過程中,發現培訓網站上推薦的一個小工具——“隨機點名軟件”,就非常的有意思。我將之運用于課堂教學,既能夠避免點名提問時的“不公平”,讓所有學生都有參與課堂反饋的機會,又能夠讓學生“提心吊膽”,隨時準備回答問題而不敢分心,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可是,信息技術的運用也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亦有弊。比如,有的老師離開了網絡,就無法備課了;有的老師,離開了“電子白板”之后,就無法上課。他們似乎已經成為網絡素材的“搜集員”,成了教室里的“放映員”……
很多學生,在初中階段并沒有接觸過“信息技術課堂”,到了高一,語文老師將信息技術靈活地融于課堂,確實能夠讓學生們感到耳目一新,但是如果不能正確使用,極有可能使課堂教學出現“形勢大于內容”等問題,讓學生眼花繚亂后卻一無所獲。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教學可謂迎來了“新時代”。面對“三新”的到來,高中語文教師不能因循守舊、抱殘守缺,而是要緊隨時代的變化,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深入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充分實現語文課程的價值,全面發揮語文課的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的終極目標。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8
今天聽了xx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汪xx的講座《教師培訓賦能專業成長》,收獲頗多。教育開啟我們的愛和智慧,培訓是一個思想交流的約會,好的觀點很迷人,錯的看法也很可貴。
汪老師讓我們帶著問題來聽課,要思考今天的課,我有什么期待?課結束時,我如何知道對自己是有幫助的?課后,我會做些什么?
汪老師講到新時代怎樣才算是“專業的教師”。他認為,專業的教師應該是:
(1)讀懂“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分析師;
。2)合情、合理、合法的課程課堂設計師;
。3)連接“課堂與社會、教室與世界、教育與生活”的策劃師。
我認為專業的教師則應具備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
一是專業理念是教師成長的保障。教師要有端正的態度,要腳踏實地、仰望天空。在學校當老師,做事業,謀發展,需要有能吃苦,肯付出,重務實等優秀品質。同時,必須要有更廣闊的視野,更堅定的信念,不斷創新學習,持續提升自我,才能取得工作業績與成果。
二是專業知識是教師成長的條件。專業教師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學科專業知識的。干得有效,是因為想得明白;想得明白,來自學得通透。我們不是不合格才需要學習,而是要思考、要成長,就需要學習。學習專業知識是為了美好的成活。小課堂聯系大世界,教師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修養。
三是專業能力是教師成長的關鍵。教師專業能力是教師職業特點的能力,包括了教學的基礎性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注意力)和教學的一般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學業檢查評價能力、教學反思能力),教師的專業能力則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9
作為名高中英語教師,我分有幸地參與了為期四天的新考專題培訓,收獲頗豐。通過學習,我對新高考模式,新課程建設,選課走班,生涯規劃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新高考對高考科目、高考成績組合進行調整,不僅會對基礎教育教學,對學生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給老師也會帶來很大的變化。新高考改革對高中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真正地成為研究型、學習型教師和拓展型教師,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
作為教師要科學應對這一挑戰,要轉變目前的教育教學觀,而不是對原有應試模式進行簡單修補。此外,我們要準確的把握新高考改革的實質和總體要求,給予學生足夠的指導,給予他們正確的人生態度、學習態度。我們只有不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適應新高考的需要。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0
20xx年教師節之際,我和七八十位教育同仁一同參加了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組織的20xx年第一期中學教師提高培訓班。
本屆培訓班的主要任務和目的就是對標新課程、新課改和新高考。通過省、市各級專家的分析和先行者上海市的專家的介紹,短短五天時間里,讓我們原本有些模糊的新課程新課改背景下的新高考意識有了比較清晰的輪廓,幾點心得,做如下匯報:
1、本次新高考是國家層面的教育改革,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科學舉措,既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人民群眾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本身發展的內在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或者說最核心的,則是所有教育者被長期的物理性時空壓迫而正在逐漸泯滅的教育良知的吶喊。正因為如此,關于為什么要開展這張改革的討論沒有空間,占據主導的內容是如何抓住機會應對挑戰,怎樣將挑戰變成學校、學生和教師發展的機遇。
2、上海等先行地區的經驗和措施非常寶貴,具有極強的操作性和借鑒意義。關于選課和考試的各種措施,都是實踐中逐漸調整成型的東西,雖然還需要不斷完善,但是至少給我們即將開展的教育實踐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而他們遇到的困惑和問題也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后發制人的先機。
3、有些困擾的問題還沒有顯現也沒有能夠形成很好解決思路。比如,班級管理,到底是需要學科背景的專業教師做班主任來管理,還是只需要一個行政性的服務人員來做班級管理,進而引申的問題就是學校的德育管理與實踐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因為大部分的德育內容(如各種德育活動)都已經分化到了課程中,成為選修的一部分,顯性的德育工作大部分變成隱形的,而高中生身心發展過程必然經歷和產生的許多德育問題也要通過學習輔導、心理輔導和生涯輔導來解決,傳統的德育在新課改和新課程中究竟是怎樣的地位,乃至于專門的德育部門還有沒有存在的價值,班主任崗位的性質是否發生變化等。還沒說教師工作量和工作任務的安排,人員編制的變化等,甚至一些很細小的問題,比如走班制學生的考勤如何處理,等等,也都還需要我們自己的大量實踐來提供思路并得到很好的解決。
本次培訓,最大的收獲就是開拓了思路,點醒了思維,為我們迎接新課程、新課改和新高考做了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意義非凡。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1
在今天的講座中印象最深的是彭偉所長講的落實校本教研,以教科研推動新課程、新教材和新高考。在新的背景下,我們面臨很多未知的問題,選課走班如何有效實施,學科教學面臨的改變等都需要我們不斷加強教科研。
1、開展學科大教研活動。
加強高考研究,認真學習把握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要求,重視高考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加強校際信息交流和研討,推動橫向聯系,向省內外先進地方學習,推動深化教學改革。健全以校為本的教研制度,統籌抓好初高中、高中三個年級的發展和有機銜接,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學校干部聯系學科教研組制度和工作機制,強化教研工作的過程管理和成效管理。加強命題管理,對每一次考試的功能效用明確定位,形成合理的命題工作機制,組建學校命題專家庫,加強命題培訓,提高各類考試命題質量。
2、推進學科科研發展。
促進教師養成學習習慣,指導他們結合實際,學習教育教學及科研理論,寫教育教學反思和感悟,組織開展學科科研工作,組織申報各級各類課題,組織參加各類論文評獎和發表,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抓好科研方向的研判和問題的聚焦、研究過程的科學務實、研究結果的運用等關鍵性工作,形成教育教學生產力。
3、加強校本課程建設與實施。
根據各學科特點,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認真承擔學校布置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任務,充分利用本學科的課程資源和教師專業特長,依托學科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活動和興趣小組活動,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組織學參加學科競賽,制定學科競賽計劃,安排競賽指導教師,提升學生競賽質量和水平。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教師節之際,我和70~80名教育同事一起參加了市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組織的20XX年第一期中學教師提高培訓班。
此次學院的主要任務和目的是標記新課程、新課程和新高考。通過省市各級專家的分析和先驅上海市專家的介紹,短短5天內,原來有些模糊的新課程改編背景下的新高考意識有了比較明確的輪廓。報告幾點心情如下。
1、此次新高考是國家層面的教育改革,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科學措施,既是歷史的必然選擇,也是人民群眾的必然要求,是教育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其中最重要或最核心的是全體教育工作者受到長期物理施工的壓迫而逐漸消失的教育良心呼聲。因此,關于為什么要開展這項改革的討論沒有空間,占主導地位的是如何抓住機會應對挑戰,如何將挑戰轉變為學校、學生和教師發展的機會。
2、上海等先行地區的經驗和措施非常珍貴,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參考意義。關于選課和考試的各種措施都是在實踐中逐漸調整整形的。雖然需要不斷完善,但至少即將展開的教育實踐工作具有強大的指導意義,他們面臨的困惑和問題也為我們提供了后起之秀。
3、一些棘手的問題還沒有出現,也沒有形成好的解決方法。例如,班級管理需要學科背景的專業教師是否應該由班主任管理,或者只要有一名行政服務人員就可以進行班級管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學校的德育管理和實踐究竟應該如何開展。因為大部分德育內容(如各種德育活動)已經分化成課程,成為選修課的一部分,明顯的德育工作大部分都是看不見的。高中生的身心發展過程必然經歷和產生的很多德育問題也需要通過學習指導、心理指導、經歷輔導來解決。傳統德育在新科目和新課堂中處于什么地位,專業德育部門是否也有存在的價值,班主任職位的性質是否發生了變化等。還需要教師的工作量和工作任務的安排、人員編制的變化等,甚至很小的問題,例如,核銷學生的上班處理方法等,我們自己的大量實踐提供想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另一方面,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這次訓練最大的收獲就是開拓思想,清醒過來,為迎接新課程、新課程、新高考做好思想準備和理論準備。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高考新思考》培訓心得體會08-04
新上崗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2-24
新代課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7-21
新高考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19
新入職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01-16
新聘教師培訓心得體會范文09-03
新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9-13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21
新入職教師培訓心得體會07-22
教師新入職培訓心得體會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