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于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1
聽完鄧x老師的《雙課堂與魯迅作品教學》講座和鄭xx老師的一堂作文課,我感觸最深的就是成功的教師應該是研究型的教師。
教師要實現自我發展、自我提高必須要積極參與科研活動,增強科研意識,提高科研水平。善于在實踐中反思、在實踐中積累、在實踐中總結;從“經驗型”走向“研究型”,從“辛苦型”走向“創造型”。
鄧x老師對“經典閱讀”進行了研究,確立了“魯迅作品專題實驗研究”方向,教學活動用四個環節在虛擬與實體課堂間切換,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造,與時俱進的運用互聯網,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她的研究和實踐是專業的。鄧老師的特殊課型---“雙課堂模式”關注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角色,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課堂的生成性,重視課堂教學的延伸性。
鄭xx老師的作文教學很有自己獨到的一面,鄭老師這堂課的中心是“抓住景物特征寫景”,如何把景物寫具體,她關注學生的學習成長點,用學生的習作進行授課,引導學生找出寫景習作具體的要領:
1、對具體的事物進行描繪可以使畫面感更強。
2、心理描寫可以烘托景物特點。
3、少用集合概念詞。
4、多用形容詞修飾具體的事物。
5、景物要選擇生活中較熟悉的,可以叫得出名稱的。
最后老師總結為:增加數量,少用集合概念,增加具體事物名稱。鄭老師的作文教學是有專題和系列研究的.,她的作文教學研究是具體的,課堂教學是關注學情的。
語文教師的成長需要研究,要從教書匠走向專家型研究者。葉x教授曾說過這樣一句在教育界耳熟能詳的話,“寫一輩子教案,你可能只是一位教書匠,而寫三年反思,你就可能成為一名教育家”。反思是什么呢?反思就是研究,在實踐中研究,在實踐中思考。也只有研究,才有可能發展,只有研究才能讓你保持工作的激情和動力。所以說,我們通過研究自己的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工作績效,也可以讓你自己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贏得更好的發展環境,從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2
這次的安陽語文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在高永娟老師的精彩講座之后結束了,我竟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種感覺似乎是久違了!許是這次自己直接參與(開了一節課),感受不同于平常,許是高老師的講座給了我太多的震撼和觸動,總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梢f寫一份多少多少字的總結,我竟有些筆鈍,思緒竟一時難以理清,就從我準備這次開課的感受說起吧。
回想這半個月來,為了開好這節公開課,真的是寢食難安。首先是選教材,語文書放在床頭好幾天,前后起碼翻了三遍,“痛定思痛”,終于選定上《小木偶的故事》這一課,因為今年四年級的課文選入了大概43%左右的略讀課文,一直就想嘗試一下這類教材的教學,正好有那么多的同學,特別是有來自上海的專家,肯定會給我很多寶貴的建議。課文選定之后,就考慮怎樣教了,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思路寫了下來。接著就拿著一本語文書,到各個辦公室串門,讓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逐個讀了這個童話故事,再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向她們說了一遍。結合她們的意見,晚上回家再修改,如此反復,終于有了比較完整的,自認為比較理想的教案。于是在自己班先試教了一遍,結果使我大汗淋漓,結構煩瑣,層次不清,學生完全讓老師牽著走,怎么辦?經過反思,我覺得自己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教材,不能心浮氣躁,就這樣,想了寫,寫了講,講了改,時間終于定格在了10月17日這天。唉,開課真的是太磨人了,真有點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不過細細想來,這也是一種歷練吧。從選課到潛心閱讀文本到制定教學目標到設計教學流程再到試教,這不是一種提升自己的過程嗎?專家的點評也很中肯,很能促進自己。尤其聽了老師的講座,觸動很大,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正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嗎?
說到高永娟老師的講座,真的是收益匪淺,既有理論的引領,又有實踐的借鑒。高老師從語文教學的根本——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講起,講到了閱讀的目的悟道明理--增長見識--培養健康情感;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之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積累語言,學習語文知識,學習運用語言、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之一——知識和技能。講到了目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教學目標把握的錯位;教學要求認識上的越位;語言學習上的不到位。以及對今后閱讀教學的要求:準確理解并較好的體現三個緯度的課程目標的整合。課堂教學目標不能求全求大,目標制定要依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下限目標要面向全體。課堂教學環節不能過于爆滿。(一節課不能承載太多的任務)造成學生跟著老師趕,缺少靜心讀書、獨立思考的活動時間。應正確認識教材的作用,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憑借,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舞臺,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新的起點。把課文讀隊、讀順、讀好事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教學要看得出教師指導的過程和學生讀的能力提高的過程。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指導學生理解、品評重點詞句,把整體感悟課文和理解重點詞句有機結合。要以學定教,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因人、因文而異,恰當拓寬閱讀內容。要有意識的加強與現實生活,與學生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系;適度體現課內外、學科間的聯系。還講到了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最后講到了有效的閱讀課應重視閱讀教學的過程。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對語言自身的思維價值的挖掘;引導學生由認識,進入情感體驗過程。
在高老師的講座中,有她自己的經典案例,有對我們上課老師案例的精彩點評,可謂旁征博引,恰如其分,入木三分,對于指導自己今后的閱讀教學有著指引方向的作用。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所占比重最大,閱讀教學的質量,范文寫作不僅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是影響整個小學教學質量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我一直有著“費時多,而收效少”的問題的困惑。聽了高老師的講座,我想,要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要有明確、強烈的目標意識;要使課堂教學的結構,顯示出發展的層次性;變教師的外部給予為學生的內部求索;要有足夠的訓練量、訓練面和訓練時間。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得從教學細節做起,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這是xx老師在總結小語課改五年來時提出要大刀闊斧的改革語文課教學的要求。其中,也無不透露出對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呼喚。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關注教師備課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傾聽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看(潛心閱讀)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活動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學的細節;關注教學中評價的細節。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想,只要我們關注了它,并在教學中大膽實踐,終會有收獲的。
期待著下一次培訓活動的到來!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3
10月26日至27日我們語文組兩人有幸參加了20xx“絲路之秋”當代名師大講堂語文培訓學習活動。兩天緊張而充實的培訓,讓我有機會觀摩了八節全國中學語文著名教育專家、名師的精彩授課,聆聽了六節專家們的微報告。他們淵博的學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感動;他們敢于創新積極開拓的勇氣讓人驚嘆;他們機智幽默的語言和激情澎湃的辯課讓人陶醉。這次培訓不僅開拓了我的視野,更讓我提高了對語文教育教學改革的認識,不僅提升了我的語文教育理論水平,更為我今后的語文教學實踐指明了方向。
這次學習培訓主要以部編語文新教材為主,針對新教材“寬泛的人文主題”與“語文要素”雙線并行、互相融合的編排特點,特邀請教育部課標研制組專家、教育部統編教材主編、省內外優秀教研人員作專題報告、點評課堂教學,并與參會教師開展互動交流,解答一線教師在使用部編新教材中遇到的新問題和困惑,幫助老師們更深入地理解新教材的編寫理念、結構體例、選文標準、練習特點、單元教學目標等,學好用好部編語文教材,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觀摩了幾位名師的精彩課堂,我看到每個老師都在最短的時間里拉近與學生的距離。課前幾分鐘,他們都展示了自己超前的親和力,短短幾分鐘的交流就和素未謀面的孩子們建立起和諧的學習關系。雖然是很細小的細節,但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丁衛軍老師的寫作課,語言幽默,讓學生稱呼他小丁老師,以“初見小丁老師”為題讓學生寫作,給學習的老師和學生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程翔老師的《關雎》課堂七問,一浪高出一浪,讓學生在讀詩中理解、感悟,一節課學生們在微笑中度過。肖培東老師的《一顆小桃樹》,抓住旁批,設計問題,教自讀課文。尤其是他的微報告“備課九問”更是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次培訓讓我收獲很多。每位老師對事業滿腔的熱情和執著的追求感染著我,讓我明白了不能滿足于現狀,停步不前。要做一個善思進取的老師。各位名師的教學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能迅速激發學生聽課激情,提高學生聽課注意力,使學生能快速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去。都能把講解看成是對話的過程,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充分給予學生個人空間,在科學的引導下讓學生暢所欲言,發揮想象。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讓學生用心靈去傾聽來把握教材,各位名師的教學風格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能迅速激發學生聽課激情,提高學生聽課注意力,使學生能快速地投入課堂學習中去。都能把講解看成是對話的'過程,把“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體會”、“品味”還給了學生。同時,在他們的教學中肯定性評價,體現出尊重、鼓勵的原則,充分給予學生個人空間,在科學的引導下讓學生暢所欲言,發揮想象。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讓學生用心靈去傾聽來把握教材。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首先要認真研讀課標,吃透教材,加深對教材理念和設計意圖的理解。備課要關注教材中的“單元提示”是如何引導學生的學習“活動”的,緊扣教材內容,力求讓學生掌握教材,從而更好的運用教材知識。其次,要多讀書,只有養成讀書和思考的習慣,把讀書當作一種生活方式,才能提高文學素養,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同時要勇于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用自己的勤奮學習帶動學生勤奮努力。最后,還要教會學生閱讀方法,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味。讓讀書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從而有效地提升語文素養。
“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總之,通過學習,學到了很多,也成長了一些,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今后如何把握教材,解決教什么和怎么教都有了提高,我會積極把新的思想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走向更加廣闊而美好的語文天地 !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4
這次的安陽語文骨干教師培訓活動在×××老師的精彩講座之后結束了,我竟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這種感覺似乎是久違了!也許是這次自己直接參與(開了一節課),感受不同于平常,許是高老師的講座給了我太多的震撼和觸動,總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梢f寫一份多少多少字的總結,我竟有些筆鈍,思緒竟一時難以理清,就從我準備這次開課的感受說起吧。
回想這半個月來,為了開好這節公開課,真的是寢食難安。首先是選教材,語文書放在床頭好幾天,前后起碼翻了三遍,“痛定思痛”,終于選定上《小木偶的故事》這一課,因為今年四年級的課文選入了大概43%左右的略讀課文,一直就想嘗試一下這類教材的教學,正好有那么多的同學,特別是有來自上海的專家,肯定會給我很多寶貴的建議。課文選定之后,就考慮怎樣教了,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思路寫了下來。接著就拿著一本語文書,到各個辦公室串門,讓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逐個讀了這個童話故事,再把自己的教學思路向她們說了一遍。
結合她們的意見,晚上回家再修改,如此反復,終于有了比較完整的,自認為比較理想的教案。于是在自己班先試教了一遍,結果使我大汗淋漓,結構煩瑣,層次不清,學生完全讓老師牽著走,怎么辦?經過反思,我覺得自己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讀一讀教材,不能心浮氣躁,就這樣,想了寫,寫了講,講了改,時間終于定格在了10月17日這天。唉,開課真的是太磨人了,真有點往事不堪回首的味道。不過細細想來,這也是一種歷練吧。從選課到潛心閱讀文本到制定教學目標到設計教學流程再到試教,這不是一種提升自己的過程嗎?專家的點評也很中肯,很能促進自己。尤其聽了老師的講座,觸動很大,反思自己的教學,不正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嗎?
說到高永娟老師的講座,真的是收益匪淺,既有理論的引領,又有實踐的借鑒。高老師從語文教學的根本——促進學生語言的發展,促進學生情感的發展講起,講到了閱讀的目的悟道明理——增長見識——培養健康情感;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之一——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積累語言,學習語文知識,學習運用語言、語文課程目標的三個緯度之一——知識和技能。講到了目前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要問題:教學目標把握的錯位;教學要求認識上的越位;語言學習上的不到位。以及對今后閱讀教學的要求:準確理解并較好的體現三個緯度的課程目標的整合。課堂教學目標不能求全求大,目標制定要依據:課標的要求、教材的特點、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情況。
下限目標要面向全體。課堂教學環節不能過于爆滿。(一節課不能承載太多的任務)造成學生跟著老師趕,缺少靜心讀書、獨立思考的活動時間。應正確認識教材的作用,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憑借,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舞臺,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新的起點。把課文讀隊、讀順、讀好事閱讀教學最基本的要求。教學要看得出教師指導的過程和學生讀的能力提高的過程。重視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要指導學生理解、品評重點詞句,把整體感悟課文和理解重點詞句有機結合。要以學定教,用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因人、因文而異,恰當拓寬閱讀內容。要有意識的加強與現實生活,與學生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聯系;適度體現課內外、學科間的聯系。還講到了以讀為本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最后講到了有效的閱讀課應重視閱讀教學的過程。重視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重視對語言自身的思維價值的挖掘;引導學生由認識,進入情感體驗過程。
在高老師的講座中,有她自己的經典案例,有對我們上課老師案例的精彩點評,可謂旁征博引,恰如其分,入木三分,對于指導自己今后的閱讀教學有著指引方向的作用。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所占比重最大,閱讀教學的質量,不僅影響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而且是影響整個小學教學質量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我一直有著“費時多,而收效少”的問題的困惑。聽了高老師的講座,我想,要進一步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多下功夫:要有明確、強烈的目標意識;要使課堂教學的結構,顯示出發展的層次性;變教師的外部給予為學生的內部求索;要有足夠的訓練量、訓練面和訓練時間。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得從教學細節做起,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刪繁就簡,要返樸歸真,簡單實用,提倡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這是xx老師在總結小語課改五年來時提出要大刀闊斧的改革語文課教學的要求。其中,也無不透露出對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呼喚。
我想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關注教師備課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傾聽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看(潛心閱讀)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活動的細節;關注教學中學生學的細節;關注教學中評價的細節。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想,只要我們關注了它,并在教學中大膽實踐,終會有收獲的。
期待著下一次培訓活動的到來!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5
原先以為會與往常的培訓一樣,理論會多一些。沒想到這次周老師教授的講座聽下來,竟然如此地真實和可操作,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一步地了解和認識。
講座先是引用了溫儒敏老師解讀教材的觀點,概括下來主要有幾點:一是讓語文學習真實發生,要多使用任務驅動促學生主動,要注重進行整合式教學,要創造真實情境;二是教案的設計方式要改一改,力求圍繞自主學習的任務去設計;三是對學習任務的設計,最好還要能夠重新研究和參照課標,要關注“如何體現”,為學生提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途徑。
接下來周教授就按照17年《高中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具體展示了她在華師附中上課的情況,主要展現的是第一單元的上課情況。她強調高中語文任務群設計宗旨:讓語文學習真正發生,并將這一點落實到實處。17年《高中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
1、主題:由學習資源+素養導向提煉;
2、整合:對學習內容要進行整體安排、群文學習;
3、情境:與生活聯系,情景主管產生問題;
4、任務:解決問題的方案;
5、活動:解決問題的具體途徑和策略;
6、評價:教、學、評一體化。
以第一單元為例,大體梳理一下周老師上課的思路:
主題方面,確立了“青春的價值”的主題,分析了第一單元的單元類別和特點。有詩歌題材,也有小說題材;有現代詩,也有外國詩;有教讀部分,也有自讀部分。確立了單元教學目標。
整合方面:先在上課前教授了思維導圖的新知識,讓學生學會整合資料的工具。還有表格。
情境方面:教讀課的情境任務活動和單元綜合任務的設計舉例,讓情境真實發生。本單元是舉辦一個毛澤東、郭沫若、聞一多三首詩歌比較研討會。
任務方面:按照單元學習任務,分成八個小組的研討會,每組負責一個小的'學習研討任務,
活動方面:自學了SQ3R閱讀學習策略,提供相關論文支持學生探究,提供大致的整合思路的表格。
評價方面:老師點撥、學生評價,還有課外梳理和總結整個單元學習,實現單元學習效果的評價化。
講座的后面還仔細地展示了每節課的安排,如何實現她的教學目標,一步驟一步驟的講解,環環相扣,十分有耐心。再有展示八個學生小組的學習成果,非常認真和詳細,讓人不禁感慨“別人家的學生”。還有周老師上課的教學實錄,不過遺憾的是由于時間關系,未能看完上課的所有過程。
最大的感悟,周老師上課還很認真,每一步的策劃,到每一步實施的設計,十分用心。按周老師的話來講,以后的語文老師應是一名設計師。對新教材認識不夠的我,還將要繼續學習和實踐,努力設計好每堂課。
【語文培訓活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培訓活動總結06-14
小學語文教研活動培訓心得體會05-22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06-10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11-29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12-15
語文培訓心得體會12-04
語文培訓工作心得體會09-02
小學語文培訓心得體會06-13
語文主題培訓心得體會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