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語》心得學習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論語》心得學習,歡迎大家分享。
《論語》心得學習1
《論語·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為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即所謂萬事皆有定數,佛家有皆有因果也是此意!按笕恕笨梢越忉尀殚L輩、長官、長者或也可以理解為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生活中每一個人,都需要有一點“敬畏”的常識。這種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對自己、對世界的清醒認識,始終保持一種謙虛求實的態度。阿q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子先前比你闊得多了!蹦鞘菬o根據的妄自尊大。比較起來,手里有權,口袋里有錢,或者有那么一技之長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思想家王夫之說得很是透徹:“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圣人有所不敢,故禹、湯不以天下與人,孔子述而不作。人皆有不敢之心,行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中!边@里的“不敢”,便是“敬畏”。
《論語》心得學習2
暑假里本是為了應付檢查才捧起丟在案頭已近乎遺忘的《論語》,最初總覺得上學時已經學過多篇關于《論語》的文章,感覺自己已經讀得很透,可是今天當我再以教師的身份去拜讀它的時候,卻有了另外一番的收獲;蛟S是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習慣,我對孔子的教育思想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被孔子的言行深深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所折服。
一、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學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教師要做到“誨人不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許多老師經常會在課堂上生氣發火,缺乏耐心。如果孩子犯了錯誤,老師應該耐地去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出孩子存在的問題,有的放矢的去跟孩子談,幫他認識自己的錯誤。比如,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提醒他;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而應該反思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的原因,使孩子體驗及時完成作業的成功感。
再說說“學而不厭”。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希望學生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教師自己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正像陶知行先生所說:“要想學生學好,必須先生好學!睘榱私逃脤W生,教師自己不但需要廣博的文化基礎知識,還需要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科學知識。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就需要有一種不斷學習的精神,讓自己成為學生心目中一本活的教科書。
二、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論語》中孔子采用了多種教育方法,其中我感觸最深的就是“因材施教”。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環境肯定會讓他們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不能一把尺子下來,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有短,所以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我們要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長,讓學生能體會到不同的快樂!墩撜Z》中孔子的學生之所以各有所長,也正是他因材施教的結果!墩撜Z》中孔子還提到了“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的思想!爸隆钡那疤崾恰皽毓省保盀閹煛钡那疤崾恰爸隆保荒苤,又怎能為師?
三、快樂的為師之道教師的工作是一件繁瑣、勞心的工作,如何在一種清貧的生活世界中尋找快樂,在清貧中保持著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呢?這就需要我們在自己的心里開出一片樂土,追求自我的完美。在《論語》中,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如何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子曰:“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通過學習《論語》,感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要熱心教育事業,愛崗敬業;二要在教學中要因材施教,講究教育教學方法;三是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要發揚《論語》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勤于思考,不斷將所學知識與日常教學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將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實際行動,教育好學生。讓我們一起在這份職業中尋找我們的快樂吧!
《論語》心得學習3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么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說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說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边@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贊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里,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說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論語》,多學學里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論語》心得學習4
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大家盡管有這樣那樣的看法,但是請想一想:縱觀世界歷史,有哪一位思想家象孔子這樣兩千多年還被后人這樣敬仰和傳誦?孔子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漢初,大儒叔孫通向劉邦說“夫儒者,難于變革,可與守成”。斯言一出,遂使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文化,成為兩千多年來各朝代長治久安的“守成”之學。建國已五十多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秀傳統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
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服務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發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
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
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有責任將這種精神弘揚光大,昭示世人!
《論語》心得學習5
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說:“學了做人處事的道理,并在適當的時候印證練習,不也覺得高興嗎?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相聚,不也感到快樂嗎?別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風度嗎?”短短的幾句話,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處世的道理.在論語中,孔子表達的“學”,不僅僅是讀書學知識,而是泛指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熱愛學習,而且樂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還刻苦鉆研非常深奧難懂的《周易》,故有“韋編三絕”的美傳.
關于學習的態度:孔子認為,追求學問首先在于愛學、樂學,這是關鍵.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即真正愛好它的人,為它而快樂的人才能真正學好它.其次,學習要“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即學習要有踏踏實實的精神,默默地記住學到的知識,努力學習而不滿足.第三,是要專心致志,知難而進.
關于學習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談中多處提及學習方法問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與此同時,孔子還特別強調學思結合,勇于實踐.他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只讀書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精神疲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鉆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
關于學習的目的孔子認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重點在于“學以致用”.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意思是說,品德不去修養,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埃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
以上是我學習《論語》后的一點感受,通過這次學習我才知道自己的知識面是多么的狹窄,讓我有一種“人生處處盡學問,世間人人是我師”的感覺.今后,我一定要多看一些文學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本次學習,真的使我受益匪淺啊!
【《論語》心得學習】相關文章:
論語學習心得01-16
論語心得關于學習12-27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08-19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08-24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06-25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10-28
學習論語心得體會11-02
學習論語的心得體會06-09
學習論語的方法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