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1
扶貧慰問活動結束了,可是我的心卻一直難以平靜,連續幾天晚上久久難以入睡,眼前不斷的浮現出原來只有在電影電視里才得一見的畫面:風一吹好象就要坍塌的歪歪歪斜斜的茅草屋,屋里是黑乎乎的木頭屋頂;廚房里是黑乎乎的鍋灶,邊上放著一個沒有了上半截的帶著高低不平的碴的缸,是用來裝水的;炕上攤著黑乎乎的最少得二、三十年的被褥;除了黑乎乎的老式的木頭柜子外,沒有見到任何家具和電器……整個屋子給人的整體感覺就是黑乎乎的,很平民、很壓抑、也很艱辛。在這樣的小屋里,墻角的最上方張貼著三、四幅毛主席的畫像,紙已經發黃變舊了,估計也是有年頭的了,也許這就是這一家人生活的支柱吧。這就是在活動中我見到的最貧困的一戶人家,家里三口人,70多歲的老兩口帶著一個30多歲的沒有自理能力的傻兒子。見我們去了,老兩口眼里滿含淚水,我知道那是感激的淚、辛酸的淚、無奈的淚;老人的手好象老樹皮一樣,一道道深深的黑色的溝,那是艱辛的勞作筑成的。從老人的口里得知,他的兒子由于小時候一次意外摔傷,大腦受損,因為沒錢醫治,越來越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不只是傻,還要不斷的鬧騰,半夜經常起來鬧,把家里的炕刨得都是坑。對于沒有生活來源的老兩口,傻兒子是最大的心病。老人說,他只能把苦水吞在肚子里,出門在外時裝也要把笑容掛在臉上。窮點沒關系,精神上的折磨讓老人心力交瘁,無路可走。
看著飽經風霜的老人不斷用袖口擦眼淚,我心酸極了。沒想到還有這么窮困的家庭,這么令人辛酸的老人!七十多歲了,辛辛苦苦、認認真真的生活一輩子,把兒子養到三十還得繼續,卻沒有任何盼頭和出路,這需要多么大的承受力;貋淼穆飞希蠹叶荚跒槔先说纳顡鷳n和唏噓。我們的到來多少能為老人送去一絲慰藉,但卻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如果能從根本上解決老人的生活問題就好了,就比如想辦法治好老人兒子的病。
回到單位,與其他組的同志們交流,也都見到如老人一樣的困境,大家都說“窮,真窮!”只是窮的原因不一樣。我盼望國家能夠盡快的建立起全民的醫療、養老保障,給這些新世紀仍處在水深火熱中的善良的窮苦百姓們一點點依靠和慰藉!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盡已所能,為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盡一點力。哪怕是一個盛水的桶、一件御寒的衣褲、一套半新的被褥,都會給那些沒有任何生活來源的人送去一絲溫暖。
這次活動是我參加過的最有意義、收獲最大、感觸最多的一次教育活動。我深深的體會到,相比那些弱勢群體,我們是幸福的。我們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體,整潔的樓房和風吹不到、雨淋不著的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為社會多創造價值,盡自己全力為需要的人盡一份愛心。我也希望今后這樣的活動能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大家攜起手來,就會幫助那些無助的善良的人們撥開云霧,重現一片藍天。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2
舟曲縣因境內主要河流白龍江藏語音為“舟曲”而得名,1955年始置舟曲縣,已有約60年建制史,然而舟曲縣這個西部小城開始被全國乃至世界關注卻始于那場陣痛人心的泥石流災患。4月10日,根據分公司扶貧工作的要求,我有幸與分公司風險合規部高級經理石偉平、綜合管理部關民權同志、業務三部譚笑同志一行深入我分公司“聯村聯戶”行動幫扶點---舟曲縣八楞鄉轄區的西岔村、下半山村開展“雙聯”扶貧工作。
隨著汽車深入舟曲縣城,昔日的泥石流重災區建起了泥石流遺址紀念館和巨大的公墓碑,刪掉后面那句了,有點羅嗦4年前的災難場景仿佛眼前重現,夜色漸深,城南山腰上巨大的霓虹燈牌亮起---“希望之舟,大愛之曲”,仿佛也在宣示著小城人們災難后的淡定和堅韌。
利用晚飯時間,同八楞鄉政府領導向我們講述了西岔鄉、下半山鄉的具體情況,由于這兩個鄉深處半山腰,用水、交通、耕地條件都極差,年輕人大多選擇了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為老人小孩,自然條件差、勞動力短缺的惡性循環業造成了貧困的惡心加劇,甚至部分村民日常溫飽都成為問題。鄉政府領導的介紹讓我們對該地區生活、生產狀況有了部分了解,第二天的親身體會更讓人感受深刻。
汽車在蜿蜒崎嶇的山路上繞行,我們首先來到第一個扶貧點---西岔鄉,該鄉地處山坳背陰,居民日常生活嚴重光照不足,我們進入兩戶幫扶戶家里,一戶是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和一個20多歲的女孩,祖孫兩正在忙碌春耕事宜,家里一層是露天的豬舍、羊舍及雜物堆放處,整個家里彌漫一股糞便味道,二層是住房,由于煤炭價格較高,大多數家里取暖只用樹枝,可想而知木頭的熱量根本達不到取暖效果;后面可以寫一下家里是因何貧困一戶是一位老人獨自守家,兒子雖然在外打工,但身患胸膜炎,打工收入尚不能滿足醫療費用支出,孫子在縣城上高三,提起孫子,老人面露喜悅,因為他的孫子是村上少的可憐的高中生之一。
經與當地村政府溝通,我分公司向當地16戶貧困家庭支持二頭豬苗,一頭用于年底改善生活,另一頭用于增加經濟收入,并支付1000元扶貧款交給相關負責人,專用于我分公司栽培的核桃樹苗的后期看護。
中午時分我們來到第二個扶貧點---下半山村。該村雖然光照條件好于西岔村,但用水極為短缺,村民生活用水及灌溉用水主要來源于雨水囤積,自然環境極為惡劣。當地村干部向我們表達了用水不便的困難,希望我們能協助打井,水資源的充裕將切實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種植能力,分公司也充分考慮當地群眾愿景和因地制宜實施扶貧計劃,將該村扶貧款項暫時留存,待會議討論決定。
經過實地走訪,我們一方面了解了往年的扶貧效益,一方面切實體會了當地生活狀況,我發現以下因素導致了當地的貧困狀況,一是自然條件惡劣,耕地不足、水資源短缺、農業基礎建設不足;二是先進勞動力不足,因病返窮、因老返窮,留守居民多為老人或殘疾人,生活自理尚成困難,更難提脫貧致富;三是生產力落后,當地農耕及種植仍采用最原始的方式,農耕收獲水平較低。
二天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但收獲的體會卻是深切的:
一是為身為華融人感到切身的驕傲。華融作為“有尊嚴、有價值、有內涵、有實力、有責任”的現代金融企業,亦主動肩負起加快當地經濟的發展、扶住落后地區的社會責任。分公司14.43萬元扶貧資金全部來自30余名員工的主動捐款,且扶貧方案經過充分的現場調研和討論,連續幾年通過種植核桃林、贈送雞苗、贈送豬苗、春節送溫暖等活動拉近與當地群眾距離,深入群眾,我們也深刻感受到他們對華融樸實的感激。
二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地貧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產力落后,分公司充分考慮現實情況,因地制宜實施扶貧方案,比起直接現金資助,分公司的扶貧方案更是從長遠考慮,解決居民可持續收入增長。
三是感激。在西岔鄉村遇見一個與我年紀相仿的女生,很大可能他的人生將走上與上一輩同樣的道路,面對我們也是躲閃的不敢直視的眼神,我很感激自己有幸在喜歡的崗位上工作。這段好像沒有用吧,通過別人的痛苦體會到自己的幸福,我覺得應該是寫看到女孩后你想到的是女孩的可悲和應該幫助她。
四是責任感。華融公司要多創利潤,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我要做好業務,不出風險,更切實的幫助村民脫貧致富。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3
參加了15日在縣計生委舉辦的扶貧規劃培訓,我由衷的感到高興和激動。在此之前我還從未接觸過扶貧工作,盡管培訓時間短暫,但授課的老師們還是讓我受益匪淺,不管是工作上,還是待人處事上,都有了與以前不一樣的認識,F將此次培訓的心得體會小結如下:
一是對農村扶貧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以前由于在鄉鎮并沒有從事過相關工作,所以對扶貧工作缺乏認識,總覺得扶貧工作不如農業、黨建工作重要,通過此次培訓,讓我認識到只是一味的閉門造車并不能轉變農民的生活條件,有時必須要借助外力,才能更好更快的實現新農村建設。必須進一步推進產業化扶貧,不僅能增加貧困戶收入,還要支持貧困戶發展優勢特色種植業、養殖業、林果業,進一步優化產品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化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成為帶動幫助貧困人口提高收入水平的重要來源。要充分利用扶貧開發的有利條件,在產業增收上找路子,想辦法。鼓勵農民在本地城鄉從事二、三產業,組織勞務輸出,拓寬增收渠道,增加現金收入。
二是對自己參與到這次扶貧規劃的編撰有了更深的認識,特別是感受到了上級領導對這次扶貧規劃編撰的重視。這次的扶貧規劃關系到我縣未來的發展方向。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基本思路,把集中連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的總體要求、空間布局等方面,是指導片區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的重要文件。新階段的扶貧不再是以金錢、食
物等的方式開展扶貧,而是轉向了以文化扶貧、政策扶貧的轉變。從思想上、行動上使貧困農民能夠自養,從而脫貧,然而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我鄉綜合指標的落后、教育文化水平相對比較低、農民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廣大人民的發展思路和發展模式,F階段農民的脫貧致富,除了依靠國家扶持外,更重要的是自食其力,拓寬路子,從過去主要依靠土地增加產量、提高價格轉向提高效益、擴大就業上來,從依靠農業轉向依靠特色經濟和勞動力轉移上來,F階段促進農民增收既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又要繼續推進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借助國家的惠民政策全方位開辟農民就業和增收新渠道。
在今后2個多月的規劃編撰工作中,同大家齊心協力,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完成交予我的任務。確保規劃編撰工作的順利完成。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4
天公作美,在這個七月的上旬,我們普法實踐團赴安康市石泉縣新聯村進行實地問卷調研,在村支書的帶領下,我們走進村戶,與他們親切的交談。
第一戶農家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戶人家的老人,爺爺已經93歲了,但他的體質絲毫不遜我們這些人,除了耳朵有點背之外,他穩健的步伐讓我們難以想象,在我們眼前的竟是將近百歲的高齡老人。老人的健康離不開政府的財政補貼,對于這些高齡老人來說,每個月的200的政府補助,無疑是對他們精神以及物質上最大的支持!而在接下來的幾戶人家,我們了解到的不單單是金錢上的支持,還有其他的扶助。
脫貧的實現,光靠金錢的給予是行不通的,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就是傳授別人既有知識,不如傳授別人學習知識的方法,這在扶貧的道路上,同樣是條真理。國家政府要做的不是一味的發放津貼,而是要在本質上解決問題。在現實生活中,他們需要的往往不是一時短暫的安逸,而是長遠的脫貧。對于那些貧困戶來說,掌握一項賺更多錢的本領直接決定了他們的未來走向。既然大家都是有勞動力的社會公民,何不通過自己的勞動擺脫目前的`窘迫?這樣于己有利于本人社會價值乃至人生價值的實現,于社會更是勞動資源的增添,這樣一舉兩得的方式,又何樂而不為呢?在今天的走訪中,我了解到,有些農戶在政府的支持下,有養殖蠶來補貼家用的!原本以種田為生的村民,現在掌握養蠶的本領,這正是“授人以漁”的體現。
然而,正如老師所說的,有些人就喜歡享受安逸的生活方式。那些人雖然貧困,但依仗著政府的每月財政補貼,竟過上了“好吃懶做”的生活,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有著勞動的能力卻吝嗇著不肯顯露,吃著國家的卻沒有盡到自己的義務,對于這些人來說,國家應當實施相應的政策。對他們的扶貧辦法可以多樣化,而不僅是一味的施舍。例如可以給他們提供勞動的機會,在他們勞動之后,給予他們對應的物質獎勵。我們都知道,罪犯在監獄中尚且勞動,更何況這些有著勞動能力的人?
時光荏苒,猶如白駒過隙,三下鄉的進程在不知不覺中已然過半,個中滋味我們無法言說,因為太多,所以難說!今天,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在安逸時代的孩子來說,那內心的震撼是難以表達的。我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而他們呢?我們肆意揮霍金錢的時候,而他們呢?強烈的反差讓人感到羞愧,而這又確實是鐵錚錚的事實。過去怎樣,我們無法挽回,未來如何,我們無法預料,但現在如何,我們能夠創造!實踐,還在進行著!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5
今天是三下鄉的第三天,“鑄夢青春扶貧普法實踐團”一行人深入石泉縣新聯村分三組進行鄉村基層扶貧工作調研。烈陽高照,山路曲折,但同學們對扶貧調研工作的激情卻絲毫未減。在上午的實踐調研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因生活所迫,當地的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掙錢,因此留守的人員一般以中年人、老人和兒童為主。如何有效地針對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開展脫貧工作便成了新聯村脫貧攻堅中的一大難題。精準扶貧的道路漫長而艱辛,脫貧的重點在于“徹底”而非滿足一時所需,據此,新聯村村委會提出了“授人以‘漁’”的扶貧理念。在確保村民具備基本勞動力的前提下,通過提供部分基本扶貧資金并傳授一至兩門生活技能,例如養蠶、種植食用菌、放牛等,以此來保證扶貧對象通過自己的辛勤工作來維持生活所需,實現自給自足。
“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不但給當地的村民提供了賴以生存的技能保證,同時更是激發了他們強烈的生存斗志,使他們明白了自我奮斗,自我脫貧,自我致富的重要性,以自主勞動實現長期、永久性的脫貧,而非一味地被動等待國家的扶貧補貼,脫貧一時。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師常常強調的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笆谌艘浴疂O’”反饋到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其第一要義便是自主學習。本科教育是為了樹立扎實的專業基礎,為大學生今后的社會就職做準備。然而迫于教學任務及課程的安排,大學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抓重點,抓要點來進行授課,對于細節上的知識往往只能是粗略地進行介紹而不能夠一點一滴地進行講解,同時,僅憑每周一兩節的專業教師授課,無論是在“質”上還是“量”上均不足以鞏固好大學生的知識基礎。這就意味著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時刻謹記并堅持做到自我學習,通過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下瀏覽相關書籍的方式來鞏固并拓寬自己的知識系統,真真正正地形成完固的知識體系。
在下午的村委會座談會上,同學們站在不同的視角,帶著自己的疑惑、不解向村支書等前輩們討教基層扶貧的實踐工作技巧。當問及如何解決當地流動人口的權益保護時,村支書們道出了實踐工作的無奈。由于外出務工人員工作不定、擔心追究、對扶貧工作了解不清等原因,他們往往都不說出具體情況或者直接拒絕上報自己的外出務工情況。這一方面阻礙了勞動力外出調查表的填寫,給村干部的扶貧檔案建設工作帶來了麻煩,另一方面,當外出人員的勞工權益受到侵害時,又因為缺少相關信息資料的證明而致使勞工合同無法生效,使得原本已經貧困不堪的家庭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失去資金支持,雪上加霜。
此問題反映出了部分村民對于村干部工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戒備心理,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對子女安全的保護。受限于文化層次低等因素的影響,村民們害怕如果如實匯報子女的去向會對其未來的發展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因此便采用模棱兩可的答案來應對檔案的建立,給基層工作建設帶來了阻礙。
在過去的兩年里,新聯村共幫助123戶村民徹底地擺脫了貧困,過上了自給自足的幸福生活,其扶貧成績之顯著,令人敬佩!然而,做事容易,結事難。新聯村今年的奮斗目標是幫助余下的45戶貧困戶實現全面脫貧,而這余下的45戶貧困戶恰恰皆是關鍵性的硬骨頭。如何去啃硬骨頭,如何在三個扶貧層次的基礎下完成好扶貧的收尾工作,對于新聯村的精準扶貧建設而言依舊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6
不知不覺三下鄉已經進程過半了,今天我們來到了石泉縣的云陽村進行支教活動。云陽村位于大巴山脈之中,所以我們是沿著山路過去的。山路周圍混雜著大片的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梯田,同時還有大量的植被,理論上說應當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但是我看見了一些掉落的樹葉和針葉樹木,所以可以看出這里的氣候相對濕潤但是由于海拔導致的山間溫差過大以及土地難以利用,可能使得當地的經濟和交通都不是特別的發達,因此今天我們去支教的孩子們可能也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之中成長。而這些在我之后與一些孩子的對話中得到了一些印證。
到達目的地后,大家開始在村干部和老師的指揮下著手準備。今天到場的約有40余位家長和孩子,我們將家長和孩子分開,孩子們去教室,由備課的同學進行教課,家長則在會議室和其他同學以及干部們進行座談和問卷調查,由于我主要是在教室里,所以我就談論一些孩子們的情況。
第一堂美術課,孩子們一開始還比較拘謹,同學們也缺乏經驗,好在吳老師及時鎮住了場面,而隨著教學的深入孩子們也慢慢放開,開始向我們展示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在紙上天馬行空的畫著自己喜歡的東西,而教課的同學也細心幫助同時與孩子們互動,第一堂課非常的和諧美好。第二堂語文課,本身我覺得可能同學選擇教授的內容有點“超綱”,但是這些孩子的基本功比我想象的要好,無論是識字水平還是朗讀發音,不遜于在城市里上學的孩子,所以語文課上的很順利,效果也很理想,尤其是最后讓孩子們給爸爸媽媽寫信的環節,我看見了一個孩子親口給她爸爸讀出信的內容后,她的爸爸很明顯的動情了,讓我看見了也很感動。最后的活動課把孩子們的興奮點燃了起來,無論是籃球,還是老鷹捉小雞,孩子們都玩得很開心很投入,而我也親身投入其中與孩子們一起玩耍,感覺是找回了童年的美好。
但是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我們在結束了表演以及午餐后,匆匆告別了這些孩子們,也告別了這大山中的云陽村。云陽村孩子們的天真,村民的淳樸,景色的秀麗,都是我們這次下鄉乃至人生中最美好的經歷。我們生活在城市,能夠了解農村孩子的機會很少也很難得,對他們的幫助也是十分微薄,但是在僅有的機會里,我們全身心投入,用汗水去踐行我們大學生經世濟邦的諾言,得到的將不僅僅是他人的贊許,更將會是自己心中的感動和幸福。
來時陰云遮天,去時陽光明媚,我們的付出在孩子們的快樂中得到回報,我們的汗水收獲了孩子們的喜悅,這樣的感覺,是最幸福的。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7
堅持脫貧達標目標不動搖,在提質量的同時,更加注重強弱項。
一是更加注重“扶志扶智”。扶志扶智扶業是脫貧攻堅工作的根本。當前,“扶志扶智”工作還很滯后,扶智還更多地停留在技能培訓層面,產業發展也較為薄弱,必須抓緊補齊短板,切不可掉以輕心。
二是更加注重信息化。盡管全縣在全省率先啟動實施脫貧攻堅信息化建設,但現在反而滯后了,務必要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迎頭趕上,確保走在省市前列。
三是更加注重群眾工作。當前,群眾工作仍存在很多薄弱環節。從思想層面看,有的干部嫌棄群眾、看不起群眾,工作不盡心。從能力水平上看,有的干部做群眾工作缺思路、缺方法,法規政策不熟悉,人情世故不懂得,導致工作無所適從,沒辦法跟群眾交心,難以贏得群眾信賴,有的干部處事不公,甚至違法亂紀,導致越級訪、重復訪、纏鬧訪不斷。
四是更加注重工作創新。近年來,我們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先后探索推行了“支部+X+貧困戶”、村級幫扶機制、能人興村戰略、企業“愛心”模式等一系列創新性工作,但從工作層面來看,我們抓落實的效果還不夠好、質量還不夠高,還沒有抓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樣板和典型,缺乏深度總結和提煉,宣傳的力度和效果欠佳,甚至有些工作雖為我們首創,但卻“花開別家”。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8
三下鄉第四天,我們去到了石泉縣云陽村,為當地的孩子們義務支教。我們到的時候,已經有很多家長帶著孩子早早地便等在了村委會。說實話,對于跟小孩子打交道,一開始我是有些發憷的,所以當看到幾個小孩子在村委會大院里追逐打鬧時,我心理是拒絕的。
但當真正和他們交流時我發現,小孩子的世界是簡單的、純潔的?吹剿麄兡樕系男θ,會讓我覺得:快樂,就是這么簡單。他們判斷一個人好壞僅僅是通過你對他們是否友善。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叫嬌嬌的小姑娘,她今年只有四歲,正在讀幼兒園。剛開始的時候,她僅僅會以點頭或者搖頭來回答我的問題。但當真正熟悉之后,她開始叫我姐姐,跟我對話,那時候,心里的成就感油然而生。當她對我說出那句姐姐我喜歡你的時候,我感覺心都要化了。
從小成長在城市中的我們始終過著比這些孩子更加便利的生活,我們有發達的通訊工具,可以隨時隨地聯系到自己想聯系的人,可以隨時隨地見到自己的爸爸媽媽,我們體會不到這些孩子對父母的渴望。他們生活在大山之中,他們的父母迫于生計外出務工,他們只能跟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他們一年中和父母見面的次數屈指可數,對于父母陪伴在身邊的日子,他們是向往的,珍惜的。
調研時,有一位奶奶跟我提起他的外孫,爸爸媽媽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一年中都見不到自己的爸爸,只能通過手機和媽媽交流,每次打電話都會哭。了解之后,我故意關注了一下那個孩子,孩子今年才一年級,高高瘦瘦的,上課時很安靜,屬于乖寶寶。并且從始到終,他的臉上始終掛著微笑,只有在給媽媽寫信時,他的眼中才泛起了淚花。我知道,他想媽媽。
留守兒童這種現象現在在中國很普遍,但是不能因為他普遍,就不能不予以解決。孩子離開爸爸媽媽,對他的童年來講無疑是一種缺失。這種現象應如何解決始終是困擾中國社會的一大難題,追本溯源,導致這種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還是我國的經濟現狀。經濟壓力迫使農村成員進城務工,而嚴格的人口制度又使得進城務工人員不可能將孩子帶到身邊,只能將孩子留在家鄉。
所以說,解決這種問題,首先要解決農民工收入問題,也就是說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保障農村人生活、教育等一系列問題,把人留在生養自己的土地上,這又是昨天提到的那個問題,精準扶貧,授人以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
我希望,我們可以和當地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給這些孩子以持續關注。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9
消除貧困,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隨著扶貧開發進入新的階段,由于個人素質和資本積累的差異,個人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加劇,因低收入、失業、疾病等因素造成的階層性貧困發生機率大大增加。扶弱、濟困自古以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也充分體現了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1月18日,為使我辦公廳對口幫扶的巴彥烏蘇社區貧困家庭能夠度過歡樂、祥和的春節,在機關黨委書記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巴彥烏蘇社區,給12個困難戶發放了米、面、油等慰問用品,同時也能看得出來他們領到這些慰問品時的高興和不善言表,掩飾不住激動卻不知如何表達的心情。接著我們在趙書記的帶領下走訪了3個特困戶,把溫暖送到他們的家中。其中有一戶人家對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對年邁的老夫婦,老大娘生病在炕上躺著,老大爺的身體看起來也不太好。他們住的這間破舊的老房子還是租住的,家里空間狹小,家居擺設也很簡陋,可能他們提前接到了慰問的通知,家里收拾的很干凈,爐子燒得很旺,家里也很暖和,柜子上的盤子里放了幾個洗好的蘋果。我們把慰問品送到他們家,說明來意后老大爺很激動,一直說謝謝,為了讓生病的老大娘好好休息我們匆匆離開了。出來的時候依稀聽見老大爺在后面喊:“喝口茶再走哇”。
回去的路上,帶領我們的一位前輩說,我們發的這些米、面、油的價位稍微高一些,所以他們就不舍得吃,平時他們連最便宜的米、面、油都吃不起。這些貧困戶收入低甚至沒有收入來源,加上家庭成員面臨失業、疾病等因素,造成貧困加劇。
我認為,在做扶貧幫困工作時,做好物質上扶貧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思想扶貧。生活困難的人在壓力面前總是處在低谷階段,他們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命中注定要受窮,再怎么努力也沒用。有了這種思想,他們失去了自立自強的精神,缺少雄心壯志和苦干創業精神。
要想幫助他們,首先應該讓他們從思想上站立起來,鼓足他們克服困難、戰勝困難的勇氣。比如聘請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到貧困戶土地里進行現場技術指導培訓,幫助他們農產品增產增收。這就是幫助他們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貧困不僅只是經濟概念,更關乎基本的公民權利、能力,其實質是一種權利和能力的貧困。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所說:“貧困不是單純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與高額醫療、養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對應的公民獲得健康權、養老權、教育權、居住權的能力缺失。所以國家要大力推進完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社保體系,把貧困人員的冷暖放在心上,讓他們住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學,且老有所養,這才是真正的脫貧。
【大學生扶貧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扶貧的心得體會10-20
大學生扶貧調研報告10-30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09-30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01-13
扶貧培訓心得體會07-08
扶貧工作心得體會11-02
大學生扶貧申請書07-12
大學生村官扶貧日記范文10-03
大學生扶貧助教實習心得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