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語文教學心得體會范文10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
第二單元開始學拼音,我感覺自己在備課上更下功夫了,因為以前從來沒有教過一年級,所以總害怕自己的教學不合低年級孩子的“口味”,從6個單韻母到接觸到聲母,再到開始學習雙拼音節,我用了一星期的時間,在我看來,這些東西其實挺簡單。可是我錯了!
有一天,我檢查自己的妞妞的作業,讓她給我拼讀兩拼音節,她竟然一個都不會,竟然眼睜睜地看著拼音,張不開嘴,我本想發脾氣,聽到妞妞低聲說“媽媽,我不會!彼查g,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很詫異!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平時小腦袋還是挺機靈的,學什么東西并沒有那么吃力,現在她一個都不會讀,也許,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是難點!以前只是聽低年級老師說過,拼音的四聲學生容易弄混,但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足夠的重視,會不會我班的學生掌握的也不好?我在心里打了個問號。
第二天再上課,我一改前邊的齊讀的.方式,開始單個提問,果然發現一堆的問題:的發音不標準;四聲有些學生分不清;雙拼音節拼不成……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些我都教了,可是孩子們竟然不會?我得找找原因!
課后,我細細琢磨,總結出以下幾點原因:
1、多年來從事高年級教學,自己認為拼音很簡單,卻沒有很好地把握學情,高估了學生的水平,教學時強調不夠,要求不嚴。
2、課堂上為節省時間,多采用齊讀的方式,使得部分學生濫竽充數,給老師造成會讀假象。
3、平時練讀太少,有一部分學生還沒找到語感。
4、aeiuv的四聲教學不夠扎實,導致開始學習雙拼音節時有的學生摸不著頭腦。
針對我發現的一系列問題,在隨后的教學中,我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課堂上我用更多的時間讓孩子讀,先是領讀,然后分組比賽讀,開火車讀,擊鼓傳花讀,不同形式的讀讓我及時地發現孩子的弱點,哪個容易弄錯,哪個容易搞混,我會再挑出來單獨教,重點教。在設置各種游戲的同時,我還把大量的兒歌引入課堂,使孩子們在反復吟誦中熟悉每個字母的讀音。教學掛圖、課本插圖、拼音卡片我也充分利用,調動孩子的多種感官,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一年級拼音教學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這就需要我以后多多研究,以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2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學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謂“質量求生存,質量求發展”。而學校質量提高的關鍵是如何構建有效課堂。以往我們總感到:語文教學花得時間較多,但卻收效較低,遠比不上數學成績,那么教師應如何發揮能動作用,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呢,下面就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備好課
備好課是上好每一節課的重要環節之一。教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實際的準備工作。課前要認真研讀學科課程標準,領悟語文課標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課的重點、難點。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考慮清楚如何講,用什么樣的語言講,用什么教法教,學生才會容易明白,如何啟發引導,如何指導學生理解課文,設計什么樣的練習加以鞏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現的課堂問題等。備課時,教師要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化身,站在學生角色地位上,用學生的價值觀念和思維方法去洞察學生的學習心理,理解他們的情感、愿望,設計最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興趣、情感去閱讀課文。教師還應廣泛閱讀書籍,積累相關資料,及時了解所教學科的發展新動向。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構建有效的語文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重視課前有效預習
預習是課堂教學的準備。做好課前預習,既是順利地進行課堂教學的準備,又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我發現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學生,很多學生是還沒來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別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惰性,上課只是坐著等結果,從不思考。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是他們課前沒有預習。因此,我們必須重視和抓好課前預習。使他們熟悉課堂內容,有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讓學生喜歡預習;積極參與預習,更不等于有效的預習,為了提高他們的預習效果,必須做到:一要教給他們預習的方法;二要有針對性的設計適合于不同層次學生的預習項目,三要重視預習的課堂檢查,并給予適當的激勵。不然學生就會覺得課堂教學與自己課前預習不預習無關,從而降低了學生預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好比是點燃火藥的導火索。為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在教學中,要多注意學困生的表現,教師要用心去幫助和感動他們,要善于發現其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上課回答問題時,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學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練習的'機會。學困生回答問題時,只要比原來有所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隨時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使他們重新樹立學習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體
語文是以培養學生閱讀、寫作、聽話、說話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基礎課。有的內容比較抽象,難以理解,這僅憑老師的嘴來講和從字面上是難以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到的。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教學來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寫景的文章,老師在那大講特講有多美多美,甚至讀了一遍又一遍,可學生還是難以感受到,這時采用視頻教學,學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觀的感知教學內容,幫助其理解課文內容,從而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營造和諧課堂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只有在這樣的氛圍中,師生的交往互動才能充分展開,各種智力和非智力創新因素才能充分發揮作用,學生自主創新的潛能才會得以開發。也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3
多年來,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對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深有體會。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講講、說說說,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大部分學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筑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等方面作了努力。
。ㄒ唬┳⒅貪h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就經常與有經驗的老師交流,并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里,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
(二)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學生的字寫得好壞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語文水平,也可以體現其文化素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上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范。其次,從習慣方面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衛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ㄈ┳ズ米x書訓練。
我感到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三、課前認真備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
開學初在學校領導的要求下,我不斷加強學習,課前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努力鉆研教材,具備學生,又備教材,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課藝術,向40分鐘要質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4
新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十余年了,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積極參與到課改的大潮中。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深刻地體會到,改革,首先就要革思想,有了全新的思想,才能有全新的作為。隨著新課程實驗的不斷深入,強調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評價內容包括學習潛能、學習成績、學習愿望和能力等,方法上將突出過程評價,分數不再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在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到今天,經過幾年的親身實踐,有些心得想淺談一下:
一、思想觀念的更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文化的變革,教師要融入這個變革之中,追求先進文化和先進思想,不是一般的拓展知識面,多讀幾本書,而是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知識更新。做為一名實驗者首先要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做為語文教師,我立足于學生的發展,以平等的姿態走近學生,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寬松的民主的和諧的教學環境,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讓創新的火花在讀中迸發,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閱讀教學觀念。并做到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轉變——樹立了個性教育意識。
二、教師角色地位的轉變 。課改讓我漸漸認識到,教師角色該轉變了,不再是從前課堂的導演者,轉變成了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參與者。我在課堂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我則是主導,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把握好與學生的親和度、學生學習的自由度、參與度、小主人翁地位。
三、知識結構的更新。面對新教材的新內容、新要求,我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看到自己在存在的缺漏和差距,在吃透課程標準,精研教材的同時,花大力氣,下大功夫,深入學習所教語文專業的新理論、新知識,把握專業領域發展的前沿動態,及時吸收專業推出的新成果;以形成能適應新教材教學要求的.過硬的業務功底。
四、學習方式的更新。課改讓我意識到,要把課堂交給學生,因此,我課堂上努力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展現與培養,在課堂上讓學生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學習過程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并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學習方式,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實現互動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課堂中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體驗成功的機會,在探究性學習中,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活動,經歷探究過程獲得知識與能力,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得情感體驗。學生思維活躍,閃光點頻頻,他們已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面對課改,我們教師要快速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教學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成為學習活動的組織和引導者,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應用多種教學策略,使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用現代的教育理念,現代的教學手段,培養現代的人。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5
語文,作為一門學科,是一門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聯系日常生活中許多方面知識的課程。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重點是培養學生分辯分析日常事物的真,善,美,使他們逐步形成美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咨詢小組提出,要“重新考慮未來教育的重點”。各國在重新確定教育的重點時,都紛紛注重“人”的發展,注重人的素質全面提高。我國的基礎教育也正處于一個轉型期----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人格是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和諧發展的個性、健全的人格是素質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語文的傳統教學課堂的提問權掌握在老師手中,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現代教學觀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我嘗試把提問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由被動思考者轉變為積極提問者,教師走下講臺和學生一起發現問題、思考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多思、愛思,深思,使其“于無疑處生疑”是教學成功的標志。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的態度應該是:提倡、鼓勵、引導。通過提倡、鼓勵學生從不敢問到“敢于”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于”提問。在引導時,教師要作出恰當的處理:是因讀書馬虎而產生的疑問,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去釋疑;是自己經過學習、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疑問,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是游離于學習任務以外的疑問,要適當冷處理;具有導向性、啟發性的疑問,要表揚提問的學生,并組織討論研究。
我在語文教學中還培養質疑能力,要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加以表揚,對提出質量不高的問題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就批評甚至訓斥。要知道,一旦挫傷。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質疑能力將會成為一句空話。
我把學生的質疑問難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課內必須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無論講課過程中或在講課之后,都可以提問,使學生逐漸養成“好問”的習慣。問題提出來了,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爭論,靠集體的智慧解決難題,使學生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加強學生自評和互評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敢于標新立異發表獨創性意見,勇于自我評價,使競爭與合作,個人與集體的自主構建巧妙地統一起來,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導”將起大作用,導說,導辯,最后教師還要適時小結,去粗存精,統一認識,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將得到長足發展。
學生回答不完整或有錯,教師要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重新思維,重新認識,由不懂到懂,這就是展現訓練過程。展現訓練過程是每一堂課必不可少的環節,素質教育的“面向全體”性原則要求教師不能遺漏了那些差生,教師就要設計方法,比如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降低問題的坡度(即前所提及的“架梯”)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逐步弄清楚。
所以我在語文教學中,還重視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同時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去學習,去探究,去索取,去提高。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6
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應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么,現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體會總結如下:
一、設計好教學導語。
導語是新課的引子,是教學一篇新課文的開場白,一段精彩的導語是一節課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因此,導語設計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那如何才能設計好課堂教學的導語呢?
1、根據不同課文類型設計不同的形式,設計時并要圍繞教學內容,學習目標來構思,突出教學重點,避免華而不實,偏離課堂教學的主題,讓學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簡明、概括。導語應力求做到以少勝多,言簡意賅,用一段簡明的導語,抓住課文內涵的要點實質和學習材料的核心內容,有利于概括教學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輕松掌握有關知識。
3、要生動、有感染力。充滿色彩的生動的導語,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能感染學生,調動學生去領略課文的風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鳴。
二、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教育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不能放任自流。當然,“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激情”,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積極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從中潛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課堂氣氛自會形成,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語文課難,要上好一堂語文課更難。經歷備課轉折一關的時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說,要設計好精而簡的導語,設計好嚴而松的課堂環境,還需要語文教師具備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學生的“心”,才能將課堂教學落于實處。語文課雖然難,但是也有收獲成果的樂趣。難并快樂著。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小學生要“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標準中又說: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要完成這一任務,光靠課內是不行的,必須借助課外閱讀來完成。
三、尋求課內外閱讀的結合點
要有效地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必須把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當作一個整體來考慮。為此,教師需要經常結合閱讀教學,了解學生閱讀動向。
一次,新的語文書發下后,學生新奇,從頭到尾把它讀了一遍。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為什么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衣袋里塞滿了蟲子?”我翻開蘇教版語文書第九冊,看到了《塞滿昆蟲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來課外閱讀興趣的根源就在這里。于是,我讓學生尋找科學家研究科學的故事來閱讀,跟學生一起,在網上觀看科學家研究科學錄像和影片。這樣,科學家熱愛科學的精神,在學生的課外閱讀中領悟了。
四、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
課外閱讀要講究最佳機會。這一最佳機會,因學生、教師、環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話,教師要根據教學意境來確定課外閱讀的最佳機會。這個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學生閱讀興趣應處于高潮、亢奮的時機。每天早晨,我一到學校,就去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一天,我偶爾聽到兩位學生在爭論誰學的古詩多。一個說:“我會背于謙寫的《石灰吟》!”另一個說:“我會背王冕寫的《墨梅》!”一個又說:“我會背王維寫的《鹿柴》!”另一個又說:“我會背李白寫的《早發白帝城》!我豁然開朗:原來,讀書興趣的源泉就在這里——聽和看。于是,我趕忙從學校的閱覽室里,借來了十多本《古詩集》,發給學生輪流去讀。在幾個禮拜中,全班45位學生,都把十來本《古詩集》看完了。正在此時,我在班級里舉行了一次詩歌朗誦會。結果,同學們爭著朗誦,多的能朗誦三十幾首古詩,還有聲有色。趁此機會,我向全班學生宣布了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同學們可以每周一次,去閱覽室借書看。一時間,班上讀書之氣蔚然成風。
五、教給課外閱讀的方法
課外閱讀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會解決“會學”的問題。通過二十幾年的語文教學,我摸索出了幾種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1、編寫提綱法。主要給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綱。2、卡片摘錄法。即在閱讀時,把文章的要點或重點句、段摘錄在卡片上。3、符號代替法。即根據自己的讀書習慣,設計多種符號,在文中圈、點、勾、畫。4、批語注釋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編索引的方法來讀書,記下文章篇名、作者、報刊的名稱期數、頁碼,需要時翻索引。6、剪貼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斷剪下來,貼在剪貼本上。這幾種方法均以學生“動手、動脈、動口”的實際閱讀訓練為主。
總之,開展語文課外閱讀,其意義、作用是非同尋常的。課外閱讀“天地廣闊”這必將是提高語文素質的又一新篇章。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7
最近,在高一年級初試新課改教學模式,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教師只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課上先自主學習基礎知識,然后請同學走上講臺,對本課的基礎知識進行講解、勾畫,并說明自己的學習心得、感悟,最后教師再對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并對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一節課很快就過去了。總體來說,效果不錯,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很多學生不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不看書,不勾畫知識點,一味的聊天、扯淡,東瞅瞅,西看看,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但就是不學習。等到找同學上去講的時候就開始嚷嚷還沒看完呢,很是頭疼!
其次,在臺上講課的同學雖然課前有讓他們準備,但可能是緊張的緣故,他們在臺上講的時候不能自由發揮,條理不清,思路不暢,而且和下面的同學交流甚少。有的時候臺上同學已經開始講下一個問題了,可是下面的同學還停留在上一個問題上,不知臺上同學到底在講些什么,真替他們著急!
第三,同學講課的.時候課堂氣氛很活躍?墒,這活躍里面卻有很多人是在起哄。慶幸的是,通過這次課,我發現了他們班的問題:幫派現象。大哥級的人物只要說句話,其他人肯定會附和,而且聲勢不!以后上課時我就有辦法了:只要制服那幾個挑頭的,課堂秩序就不會出現什么大問題了!
第四,有的同學講課時聲音實在太小了,以致于即使全班沒有一個人說話,后面的同學也還是聽不清臺上的同學在講什么,這就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這一現象給我敲響了警鐘:以后上課不管什么情況,都要聲音洪亮,要讓最后一排的同學聽清楚我所講的每一句話。如此,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而不是我自己一人在講臺上表演,其他人在下面“看戲”。
以上便是我初試新課改教學模式的一些感悟、教訓。相信有了這次的經驗,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逐步改善,將課講的越來越生動、有趣,讓學生開心地學、主動地學!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8
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農村課改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經過學習了解,每個學校到教師都有自己的模式,但大致不外乎是這樣的:明確學習目標、自主探究、交流展示、隨堂反饋、拓展延伸,如何在小學語文課上用好這些模式是個難題,特別是在條件相對落后的農村學校實施起來更是舉步維艱,是事實就應該承認,是問題就應該面對,憑借本人的努力摸索,總結出以下一些措施,以供同行和專家們指正:
一、板演展示,鞏固字詞
農村學生基礎普遍比較差,很多已學字不能正確書寫,或能正確書寫筆順也不對,在展示環節中我經常讓聽寫板演,若有問題及時糾正,或者讓書寫能力較好一些的同學幫扶差的,對于普遍難寫的字就共同口述筆順,課下作業也多以熟悉字詞為主,經過一番訓練在原有基礎上有了一定提升。
二、先改后講,引導講題
課改模式主要是用于新授課的,講題中套用這些模式可算是白手起家,我試著也找到了一些方法,講試卷或練習冊,通常先讓學生自己修改力所能及的題目,自己不能解決的找同桌幫忙,同桌也不會的就讓班里做對的同學講,最后只留下共性問題老師才講,即便講也是一步一步引到那重意思上,只要靠譜就予以贊許。
三、自主閱讀,討論發問
語文教學的第一要務是“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閱讀教學的第一要務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盡管這一條目標只是在第一學段提出的,卻貫穿于整個中小學各個學段。閱讀課上出語文味就應該是以讀為主、討論交流,讓學生在自己的閱讀實踐中學習閱讀,提出問題學語文。學生只有在自己的自主閱讀中,也就是和文本的對話中,才能感受到閱讀的樂趣。語文教學也只有在學生自己的自主閱讀中,才能培養喜歡閱讀的情感和習慣。這是語文課上出語文味最基本的一點。
四、多種教育,提高能力
在實施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不能僅僅滿足于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年齡特點來認真研究探討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要從學生全面發展和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組織和實施自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傳授語文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模仿教育、探究問題方法的教育、做人的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尊敬師長和長輩教育、實現整體素質教育、培養完整人的教育。
五、博聞強記,增強語感
農村孩子在記憶力方面可不比城里差,這一點也是最讓我欣慰的,正是應了幼學如漆之說,抓住這個長處培養語感正合時宜,于是我想出了課堂競爭背誦完成學習任務,當堂就可以完成背誦諸如古詩或課文段落的學習任務,較好地展示了新模式,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多給學生一些背誦的時間,發現他們記得越多就越愛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六、制簽背箴,課外延伸
利用課前1~2分鐘的時間,讓每個人說一句歇后語或名人名言或諺語,一條龍式逐個進行并養成習慣,既是個人展示又是互相學習積累的過程。同時把自己的座右銘做成書簽,在動手中玩味比生硬的說教能更好地獲得感染和熏陶,而且在條件簡陋的農村搞這樣的形式,學生非常樂意表現自己。
七、師生共議,探究問題
合作學習這是一種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但是語文不同于數學邏輯縝密,如果學生肚里缺少相應的東西再怎么鼓勵討論發言也是無濟于事,我想老師的幫、扶、帶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見縫插針隨機穿插逐步過度,只要學生能想到那層意思就告知其表述方式,順勢也幫助他們記憶積累。如果實在回答不上老師的提問就罰講個故事或笑話。
總之,我認為新模式不能生搬硬套教條化,而應是一點一滴地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給學生多一些自由的空間,使學生學得更多,從而使他們走出農村,邁向城鎮,去領略外面的精彩。本人本著少談大道理多談心得,把自己半年來教學實踐體會匯總成文,潛心探索,為農村孩子能有個美好的未來而努力!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9
進入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看到了一個可喜的現象:廣大教師已逐步認識到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們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但我們也同時看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徹底的解決,將會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非常不利。我認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自主”浮于表面。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學習交給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愿意采取的方式去獲得所要掌握的知識。這無疑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但我們遺憾地看到,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大都還滯留于表面。比如,有些小學語文課堂上,所謂的學生自主學習僅僅是將課文泛泛地讀一遍,找出課文中的幾個生字詞,查一查字典;還有的課堂上,學生剛剛進入到自主學習的情境中教師就又開始進行教學,使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深入分析課文,對課文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自然就會比較膚淺。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呢?其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從教師這一因素來講,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教師的憂慮。
有些教師擔心如果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會影響教學的進度,使教學任務不能順利地完成。
。ǘ┙處熇斫獾钠H。
有些教師認為,所謂自主學習,就是要將課堂徹底交給學生,教師的“干擾”越少越好。于是,當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這些教師往往無所事事,甚至做與教學無關的事情。
如何改變學生自主學習效果不佳的現狀,讓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斷走向深入,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針對上述原因,我認為應切實做到以下兩點:
1、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
新一輪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學習,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探究、理解,讓學生充分體會課文,萬不可讓自主學習流于形式。那種擔心自主學習占用過多的時間,會影響教學進度,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會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同時,學生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對學習的效果也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
課改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它并沒有否定教師的主導地位。所謂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為了使教學得以順利進行,我們必須使這兩個過程達到完美和諧的統一,否則教學必將失敗。
二、“合作探究”流于形式。
合作學習是語文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另一種學習方式。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已經意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夠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但囿于理論上的研究和實踐上的探索還不夠深入,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大多流于形式。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合作學習的`任務不明確,學生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很盲目;合作學習的任務不適宜,缺乏合作學習的價值,為合作而合作;學生的合作學習缺乏教師的指導,學生無法有效、真正地合作,合作學習放任自流。為了使學生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真正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明確學習任務。
要使學生的合作學習有效地進行,我們必須讓學生明確學習的任務。同時,合作學習的任務應當具有一定的難度,具有進行合作學習的價值。一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有困難的任務課進行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小組通過相互配合、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容易使學習任務更好地完成。如果學習的任務比較簡單,或者學習的任務更適合學生自主學習,就完全沒有必要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ǘ┻m時進行。
一般來說可以在以下幾種情況開展合作學習:
1、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產生了合作學習的愿望;
2、部分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憑借個人能力無法解決;
3、需要將學生的自主學習引向深入時;
4、學生的思路不開闊,需要相互啟發時;
5、學生的意見分歧較大,需要共同探究的時候;
6、學習任務較大,憑借個人能力無法完成。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篇10
本期,我主要擔任初一212班和208班語文教學,兩班共139人,男女生各占半壁江山,學生基礎參差不齊,212班有一部分尖子,但數量不多,還有7、8個學生基礎特別差,字還沒有小學一年級學生寫得規范,208班大部分比較差,因為他們都是從農村來此,小學可能不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普遍字都寫得不美觀,而且閱讀與寫作能力都不高,相當一部分同學學習習慣不是很好,沒有自學、預習的習慣,不知道怎樣聽課,作業錯了也不會主動去修改。針對這些情況,我本期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培育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讀書習慣。每天安排不少于一個小時的朗讀時間,早讀課,一定讓學生有朗朗讀書聲,每節語文課前五分鐘讓學生也用來訓練朗讀,課堂上,也要求自己一定讓學生有讀書的機會,有時還利用晚自習前預備鈴時間讀一些《弟子規》等課外文章。
2、預習習慣。開學初,我就把預習重要性做了強調,每天我都會抽一定時間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了給學生體驗預習帶來的快樂,在課堂上,我都設立了檢查預習這一環節,對做得好、效果好的給予掌聲和鼓勵。
3、自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自學的習慣,等老師來講,等老師來督促我做,督促我記,幫助我總結,幫助我歸納,所以對于自學能力的培育,我反復給學生做了強調,并采取系列措施幫組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認真檢查學生的自學筆記,給學生批改作業的機會,給學生分析課文,講解課文的機會,通過這些措施,對于督促學生自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寫作的習慣,主要是要求學生每天堅持寫日記,并且對日記的質量做了要求,從書寫、篇幅、語言都做了要求。每一次考試,不管是期中考試、月考等大考,還是單元測試等小考,都要求學生寫總結,把經驗教訓有條理的表達出來。
二是改變教學風格,從興趣人手,打造樂學課堂。
以前我的課堂比較呆板,缺乏生機,主要是授課語言生硬僵化,枯燥無味,課堂形式單調,學生參與機會少。經過自己的反思,我這個學期我大膽的改變教學風格,主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入手,上課時,盡量使自己的語言生動起來,我自己給自己的要求是,沒有笑聲的課就是失敗的課。在教授知識點時,我就會較勁腦子組織生動的語言來給學生講解。同時我也給自己的課堂規定沒有學生的參與的課時失敗的課,每一節課,我都會設計一些學生參與的環節,滿足學生的表現欲,展示欲,參與的積極性。
三是改變作業批改形式,摸索快捷高效反饋形式。
如果按照傳統作業批改形式,作業的周期會很長,兩個班140人,單作文一項,就要至少兩個星期,還有日記、課堂作業、基礎訓練、單元測試等大量其它作業根本無法估及,高效無從談起,學習興趣蕩然無存。采取作業自批形式,周期短,效果好,老師學生都能及時了解知識學習情況,也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當然我不會放任自流,不管不問,采取抽查等多種形式了解作業情況,收集信息反饋。當然單元小考,為了減少錯誤,給學生公正公平的評價,我會盡量自己批改。
四是積極拓展第二課堂。
語文要求學生有廣闊的知識面,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我發動學生積極捐書,在教室里建立一個圖書角,讓學生在業余時間閱讀,找一些課外的經典名篇讓學生朗讀,比如《弟子規》《詩詞名句》等,還讓學生每天在黑板上寫一則名人名言。鼓勵學生向校報投稿,辦好每一期黑板報,積極參加語文競賽活動。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6-20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7-07
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5-13
教學語文心得體會范文06-19
語文教學實習心得體會09-01
小學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6-16
語文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6-21
關于語文教學心得體會05-16
語文線上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