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心得體會
參加三下鄉活動是為了給自己一次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鍛煉自我的機會,下面是yjbys整理的關于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心得體會最新范文,歡迎閱讀參考!
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心得體會范文一
為了貫徹落實《關于組織開展20xx年大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通知》的精神,應用科技學院團委決定利用暑假開展“應用科技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我有幸成為了實踐團隊中的一員。讓我有機會在實踐中學黨史、知黨情,進一步堅定跟黨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想信念,在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偉大實踐中勇擔重任,滿懷激情地投入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來。跟隨隊伍前往武夷山組織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第一篇 憧憬出征
7月5日早晨,我們滿懷著期待來到了旗山校區理工樓學院
會議室參加了出征儀式的號召大會。張棟老師主持了此次會議。
余書記首先發言,在講話中談到:“高校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人才、進行科學研究、進而為社會服務。而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則是重中之重,我們必須把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
我們認真的聽著老師對我們此次武夷之行的工作安排,更加確定這次旅程注定將成為我們大學生涯中難以忘懷的記憶,是一趟具有非凡意義的社會實踐之行。
出征儀式結束后,我們踏上了旅程。親切的吳導游是我們的學姐,一路上,她向我們講述一些跟紅色之旅有關的旅游景點小故事,展開了知識問答。實踐隊的同學們都踴躍參與,也上去講述自己的家鄉,介紹自己,促進彼此間更深入的了解。
在車上,我戲稱老師們是把管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家長,而我們則是小鬼當家。這一年在學生會工作的日子,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慢慢學會了當家作主,收獲了與老師和兩委同學的深厚感情。我用一首《一千零一個愿望》送給我熱愛的集體,這個大家庭。不論酸甜苦辣,這一路上有大家,心里都特別的溫暖。
伴隨著一路的奔波,我們抵達了目的地,在休憩中期待這七月山城之行的故事……
第二篇 下梅村之行
(一)宣傳篇
7月6日上午我們分成三個小分隊進入下梅村開展宣傳活動。
第一組宣傳“溯黨史,揚黨旗”建黨92周年黨史、圖片、播放黨史視頻,講解黨史。“迎建黨91周年圖片展”活動由八個方面內容共26展板組成,全方位、多角度介紹中國共產黨在各個歷史時期所取得的社會變革和歷史進步,使在場的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和群眾接受一次黨的革命傳統教育,激勵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立足本職工作。鼓舞群眾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團結的心投入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去。
第二組的隊員則緊緊圍繞“低碳生活 環保農村”的主題展開系列活動,包括低碳環保圖片展、環保體驗零距離活動和環保知識宣傳單的發放。低碳環保圖片展將展出包括節能減排、水污染、垃圾污染等豐富圖片,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介紹環保知識,宣傳生態文明,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更加直觀的使村民認識到環境保護的現狀和迫切性,領悟到環境保護與自身的利害關系,引導群眾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治理農村臟亂差狀況。而環保零距離活動則將安排同學們走上村道,拿起掃帚,體驗環衛工人生活,用自身行動帶動群眾建設“村容整潔”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同時,我和團隊的同學一起能通過這個活動,更加貼近農村生活,了解農村低碳現狀,進一步增強服務基層服務農村服務群眾的意識,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發展盡一份當代大學生的綿薄之力。
第三組的隊員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行圖片宣傳。村民們普遍對這個內容更為重視,子女的接受教育和未來發展都是他們非常重視的,我針對村民們看完圖片的疑問一一進行回答,以及這個綱要的重點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解說
包括國家的綱要中提到的教育資源要向農村地區、革命老區、名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傾斜,向薄弱學校傾斜。完善政策,保證農民工子女在全日制學校免費接受義務教育。加強農村寄宿學校建設和管理,解決留守兒童上學問題?s小校際差距,解決擇校難題。辦好特殊教育學校,保障殘疾兒童平等接受教育。這些情況都讓村民們對國家的教育政策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在講解過程中我遇到有熱心的阿姨,有年邁的爺爺,還有年幼的幾個小女孩。針對不同年齡段我都用自己的方式讓她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我們的圖片,文字以及我的有聲語言得到對她們有用的信息。這讓我作為一個暑期社會實踐的志愿者頗有成就感。
小小的村落,因為我們的到來而熱鬧起來。天氣雖然炎熱,可是村民們得熱情伴著熱氣,反而激發了我們年輕人的熱情。值得一提的插曲是,我們可愛的團委書記張棟老師買下一車的西瓜,和藹的余書記親自動手切西瓜,我們一群大孩子們分西瓜給村民和小孩子們,分得不亦樂乎。整個展覽現場因為我們的用心的布置,雖然簡陋但是卻處處洋溢著溫馨。
下午我們實踐團隊的黨員們走進下梅村與當地的黨員進行座談交流。新老黨員不同的經歷,不同的體會,整個交流會充滿了時光的軌跡,在這個古老的村落里面紅色革命歲月和現今的安居樂業的農家生活讓參加交流會的在場同志們有了頗多感慨。
(二)文藝篇
送文藝下鄉是積極宣講科學發展觀,促進基層農村文化建設和滿足農民群眾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手段,也是我校歷年來“三下鄉”活動的優勢項目和重要內容。
為了這次的匯演,我們幾個主要負責人成立文藝下鄉活動籌備組,對節目進行制作、加工、彩排、篩選等工作,嚴把節目質量關,力爭通過歌唱、相聲、小品、朗誦等基層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展現新時期文化風采的、宣傳科學發展觀念的、突出學校文藝優勢的藝術形式,展現應科學子風采,并在活動中號召同學們學習基層人民群眾艱苦創業、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勤勞質樸、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引導同學們關注新農村生活,增強同學們服務基層的意識,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和人才保障。
晚會籌備的時候,白天我們走在下梅村,村里貼著村委員會對我們將在這里舉辦文藝匯演的紅紙告示,我們也熱情的邀請河畔邊的
大學生暑假三下鄉實踐心得(2) 村民們互相轉告來觀看,這份我們送給山城的特別的禮物。
湊巧的是,我們在走訪村民的過程中還遇到了來此旅游寫生的,來自我們福建師范大學的美術學院的校友。熱情的學長說,晚上一定帶上整個隊伍來給我們捧場。我突然想起一首耳熟能詳的童謠《歌聲與微笑》,我想我們此次用心的愛心匯演最想要的就是讓在場的人“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
夜晚的下梅村叢林深處,兜兜神奇,在疏影橫斜中綻放幾顆星星。紅色的燈籠,朦朧的燈影映照著古橋,本是平靜的河畔在飯后陸陸續續有了波瀾,熙熙攘攘慢慢擁擠起來的人群,搖著扇子的爺爺奶奶,調皮天真的孩子們,熱情豪邁的大叔大嬸……那吆喝聲,那呼喊聲,對這個村落的瞬間印象是七月里的一迭畫卷,聽到它在麥兜兒里的隱約耳語,是與星光的對話,述說著那飛揚的童話。林間聽海,情定日落橋告訴我們星月童話花事未了,風來的時候,沐風,檸檬香草,寄語天藍。這是我作為晚會主持人站在這特殊搭建的舞臺上,等待晚會開始前的感覺。
在一場預熱的開場舞后,帶著悸動的心情,作為主持人的我邀請了下梅村委員會的紀委委員李聰明以及我們應科院的余書記上臺為我們此次武夷之行文藝匯演致辭,在匯演中,我們的同學們獻上了精心準備的詩歌朗誦《我的祖國》、紅歌聯唱《映山紅》《紅旗飄飄》以及舞蹈表演《我和我的祖國》等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精彩的演出贏得了在場村民的陣陣掌聲。特別是舞蹈隊的姑娘們更是得到了孩子們的追捧。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上臺為我們唱山歌的老人,早晨他就找到我讓我給他安排一個節目,那種熱心與對我們的支持讓我動容。于是我在之外,安排我們的志愿者接待我們這位可愛又有才華的老爺爺,順利融入到我們的匯演節目中來。雖然他的山歌我們不能完全聽懂,但是那份愛心的傳遞跟我們是一樣。
匯演在相親相愛一家人的大合唱中落下帷幕,當我宣布晚會結束的時候,還在心潮澎湃中,看著村民漸行漸遠的身影,我的眼角瞥見了孩子們的不舍。特別是那幾個我們一有活動,就跑來的小女孩們,在我候場的時候,圍著我問姐姐你是做什么的,穿得這么漂亮,然后嘰嘰喳喳議論開來的孩子們。忘不了,大人們逗她們說以后要不要跟這個姐姐學主持呀?還要唱歌,跳舞?她們那害羞的不好意思了一會,跟我拉鉤的樣子,我不知道姓名的孩子們……
這些不舍和感動都留在了20xx年的夏日,留在了我這份難舍難分的暑期實踐之旅。
第三篇 武夷之魂
七月是詩歌的畫卷,我們迎著朝霞,踏韻而來。七月是歌舞的世界,我們穿著彩衣,駕云而來。我們走進武夷山,武夷山人家,家戶戶都忙著采茶、做茶,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茶的清香。幾百年來,武夷山人世代傳承的不僅僅是原汁原味的制作方法,還有對茶一絲不茍的執著與熱愛。來此一行自然要參觀當地茶廠的制茶工藝,我們還有幸得到了茶廠吳大姐對我們熱情的招待,品嘗了幾種她推薦的紅茶品種,試吃了她自己調制的當地特產紅菇和木耳。
不虛此行,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參觀茶博園,大開眼界觀賞到了武夷山深處的九龍窠,陡峭的崖壁生長著的低矮樹叢中,名冠天下的大紅袍茶樹,它們至今已有360多年的樹齡了,作為最初的母樹,現在整個武夷山區,僅僅只留下了這六棵。每年制作出的茶葉只有區區一市斤左右。所謂“物以稀為貴”,從這個角度來說,四兩大紅袍茶葉也就接近半壁江山了。
大紅袍活甘清香的滋味,與它自古以來獨一無二的制作工藝有關。如今,大紅袍制作技藝已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故的茶界泰斗陳椽老先生更評價它是“全世界最先進的制作技術,無與倫比,值得中國人民雄視世界”。而這種技藝,讓我們感受到武夷茶韻以及從采摘開始,每一個細節都凝結著武夷茶人們的辛勤和智慧。武夷之魂也深深地都印在了這里,帶給每一個來訪的客人。
第四篇 武夷之戀
屏山迢遞,難阻我們充滿激情的目光;屏海浩渺,不斷我們火熱的衷腸。一顆跳動紅色溫暖的火焰在燃燒,燃燒在這座具有文化底蘊的山城。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武夷人民勤勞,淳樸的火熱情懷。美麗的武夷,大地綻開了燦爛的笑容,熱情的武夷,山川展開了絢麗的風景。
7月9號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結束了武夷之行,踏上歸途。同一起前行的隊友們一樣,我也都還沉醉在武夷之戀中。這短暫的暑期社會實踐之旅,在我們的大學生涯的畫卷,渲染上亮麗的一抹朝霞。也借此建黨90周年之際,讓我們共同祝愿,偉大的祖國更富強,明天的武夷更美好。年輕的我們前程似錦,奔向屬于我們的未來。
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心得體會范文二
為了響應學校關于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號召,也給自己一次走出校園、接觸社會、鍛煉自我的機會,在經過精心準備之后,我們團隊一行五人,下鄉做了關于農民土地經營方式的調查研究,調查地點為湖南寧鄉橫市鎮界頭村。在這二十多天的社會實踐中,我們收獲頗多,受益匪淺,對當下農村現狀有了一個全新的了解。
我們的調查對象主要是當地的村民,對村委會干部也進行了訪問調查。發現,該村以往主要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而糧食作物又主要食自給自足,僅少部分通過飼養家禽等轉化為了經濟收入,土地的平均年收入食4000元左右。近年來,該村以“發展產業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充分利用當地山多地廣的優勢,引導村民對土地進行了“多樣化”經營,引入大量經濟作物,同時保證自給糧食作物的種植,每畝土地的年平均收入至少增加了500元,這種經營方式的改變為農民增收帶來了巨大效用。
村委會在解放思想的大潮中大膽實踐,科學創新,為農民謀福謀利,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土地資源得到了更為合理的利用,促使了生產效率的提高。土地,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是農民生存的基本保障,但在傳統經營模式下,土地的經濟效率低下,農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不高,隨意在耕地上建房屋濫用土地的現象屢見不鮮。但近幾年來,在中央和地方的共同努力下,不斷改革,土地的經濟效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農民從土地上獲得的經濟收入日益增加,他們對土地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土地非法流失的現象銳減。
這次實踐,我們分工合作,各自完成好自己的任務,讓我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懂得了自身的社會責任。通過此次實踐,我們也結交了不少的朋友,進一步認識了社會,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掌握了更多為人處世的技巧。與此同時,我深深的認識到,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雖然部分農民認為政府還應適當提高農業補貼,但目前來講,農村的現狀較前幾年已又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近年來的政策支持,從出臺免除農業稅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實施,再到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無一不說明國家的重視。土地在增產,農名在增收,農村的發展速度在逐年加快,城鄉二元格局也在逐步改變,農民可以放心進城務工,也能夠安心在家務農,不同的選擇同樣可以使農民收入得到提高。在這次實踐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國家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正是由于政府對農村的支持力度在加強,才使得農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雖然只有短短二十幾天,但我們的收獲是頗多的,這將成為一筆不小的財富,讓我們終生受益。我也將勞勞記住自己肩上的社會責任,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建設號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廣大農民服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記暑期社會實踐調查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話用在我們暑期社會實踐上再適合不過了。在這個炎熱的夏天,我們暑期社會實踐團,揮灑汗水,收獲富足。
冒著三十多度的高溫,克服著語言不通的困難,我們義無反顧地來到了橫市鎮界頭村進行我們的暑期社會實踐。中南大學向來鼓勵學生在課外積極鍛煉自己,因而我們的調查得到了學校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在調查中,始終不忘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始終以中南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始終秉承著中南大學“經世致用”的校訓。我們用自己的行動了我們的能力和耐力。
當然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在實踐中,我們不僅得到了一系列的第一手的數據和資料,更讓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作為我們團隊的組長,我更是肩負著更大的責任,我是團隊的核心骨,既要掌握團隊的行動方向,又要在具體實踐中起到特定作用,還要協調整個團隊,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盡管因為經驗缺乏,我在這些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經過不斷地反思和討論,我總是能在最后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時,這次實踐更讓我明白了團隊的重要性: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的力量應該要大于我們五個人的合力,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每個團隊成員不遺余力地貢獻自己的知識、時間等,并且我們需要向一臺機器的各個零部件一樣不斷磨合,才能更好的發揮好整個團隊的作用。
總之,這次實踐帶給我的記憶是難忘的,我會不把這次實踐當做結束,而是把它作為一個起點,積極參與更多的社會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自我!
【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2-24
大學生寒假社會下鄉實踐報告12-12
寒假三下鄉實踐報告11-07
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09-09
大學生的三下鄉心得體會09-30
大學生寒假三下鄉實踐報告范文(精選5篇)12-22
寒假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04
學生寒假三下鄉實踐報告12-23
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201608-06
最新大學生三下鄉心得體會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