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得體會
護理要從心做起,聽似簡單,其實不簡單,如何才能從心出發把我們的老年科護理工作做得更好?
一、滿足生理需要的困難多、要求高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身體各系統的功能都在減弱,出現衰老現象,致使一些高齡老人身體衰弱無力,還有些老人因為疾病而致殘,使他們在自我活動照顧中發生困難。如有的老人長期臥床,有的由于各種原因導致大小便失禁,還有的老人因視力、聽力發生障礙,與外界溝通困難。此類狀況均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對一般人非常容易解決的事情,對老年人來說都是難事。照護者要充分認識和理解老年人所面臨的日常生活料理上的困難,經常想一想“我老了也會這樣需要人幫助”,以使自己在照護中遇到困難、深感疲憊時,不煩躁、不退縮。
二、老年人對安全的需要增加
由于老年人大腦反應遲鈍,控制身體姿勢的能力降低,肢體的協調功能下降,使得老年人跌倒、墜床的發生率增加。跌倒常是老年人致殘臥床而發生感染、壓瘡等臥床并發癥,還有的老人在進食過程中,吞咽功能不全易發生嗆咳、噎食或誤吸、誤食而導致生命危險。照護者了解老年人身體的特點,在飲食照護中注意食物的調配、進食的姿勢、進食的速度,以防發生誤吸、噎食等情況。在老人外出時注意照顧,走路不要過快、過急,外出活動的時間不要過長,每次30~60分鐘,每日兩次,以防老人過度疲勞而發生意外。在雨雪天、霧天、大風天或炎熱天氣都不宜外出。室內外環境的設備,如廁所、浴室、樓梯等設備都要考慮老人安全的需要,以防意外傷害的發生。
三、老年人容易發生感染
老年人機體抵抗力低下,感染性疾病的發生明顯高于年輕人,尤其是呼吸系統與泌尿系統的感染性疾病。照護者要重視感染性疾病的預防,如注意老人的保暖,生活環境和老人身體各部位的清潔衛生及飲食的衛生等。同時照護者在照護老人的前、后,要認真洗凈雙手,并做好個人的防護,鼓勵能自理的老人積極鍛煉身體,以增強抗病的能力,預防疾病。
四、老年人患病不容易被發現
老年人機體反應力低下,患病后常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使得老年人患病后不容易被及時發現,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延誤病情。因此,照護者要熟悉老人的飲食、睡眠、精神及日常生活習慣等,隨時觀察老人有無身體不適,即使最普通的異常表現,也要引起重視,如食量減少或愛睡覺等,都要及時與醫生聯系,以便得到及時的診治。
五、關愛是照護是基礎
關愛使老人得到溫暖、勇氣,關愛使老人在困難中得到支持,關愛使老人在疾病中增強抗病的信心,關愛使老人健康,感受到快樂、幸福。
照護是人與人之間表達關愛的一種形式,老年人需要關愛、親情,需要照護者的理解、支持和幫助,但老年人由于各種原因與社會的溝通減少,或因獨居、喪偶、子女的外出工作或因疾病的困擾,常使老年人缺少關愛,甚至處于孤獨無助之中。照護者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機體情況和心理、社會狀態的基礎上關心、照顧他們,使他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尊重。但是,在照護中也可能會遇到老人的心情不好、誤解、不合作等情況,此時照護者真誠的理解、關心,努力設法滿足老人的需要,有利于克服相互的隔閡。所以當老人情緒不穩定時,照護者要盡量順從他,不要違背老人的意愿,這樣可有助于抑制其情緒的惡化。同時也要區別老人的需求、欲望和心理疾病的'情況,妥善處理,因勢利導,才能完成好照護工作。
六、護理要依老人的情況而定
每位老人的身體、心理、社會環境都是不同的,需要照顧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對于長者能自己照顧自己是一種健康的標志,自理可使老人改善生命質量,生活的充實而有信心,同時,對多種疾病和機體多種功能退化的預防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有相當多的老人因機體的老化,疾病的困擾,自我照顧的能力下降,有的甚至完全不能自理。為了老人的健康和使老人在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能得到周到、有效的照顧,照護者要評估老人的身體情況及自理能力的程度,在老人能自理時為老人創造方便、舒適的條件,使老人生活的充實而有意義;在老人能部分自理時,照護者就不要完全代替老人的活動,要補充老人不能自理的那部分照護工作,如為老人洗衣服、買菜等;對于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如對長期臥床、意識障礙的老人定時翻身、喂食、洗漱等,使老人在臥床期間能生活得舒適,不發生并發癥。
【護理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護理操作培訓心得體會02-11
【熱門】護理實習心得體會03-13
【熱】護理實習心得體會03-13
【精】護理實習心得體會03-12
護理實習心得體會【推薦】03-12
【薦】護理實習心得體會03-12
護理實習心得體會【熱】03-11
學習護理的心得體會03-17
護理實習心得體會精選03-12
【熱】護理培訓心得體會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