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箭在弦上歇后語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歇后語吧,歇后語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你知道經典的歇后語有哪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箭在弦上歇后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箭在弦上歇后語1
箭在弦上——一觸即發/不得不發
一、箭在弦上
【解釋】:箭已搭在弦上。比喻為形勢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
【出自】: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示例】:我覺得以文字結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實乃是~。
◎《魯迅書信集·致楊霽云》
【語法】:主謂式;作賓語;比喻情況危急
二、一觸即發
【釋義】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會立即爆發。泛指極易發生。
【近義詞】箭在弦上、劍拔弩張、千鈞一發、間不容發
【反義詞】引而不發、風平浪靜
【歸類】詞語,成語
【年代】古代
【謎語】梳;摸頭;水雷;槍彈上膛
【歇后語】上了弦的箭;眼前埋地雷;導火線上拴炸藥
【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出處】宋·張詠《乖崖集》:“鯸鯣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示例】葉圣陶《火災·被忘卻的》:“也是最經常的,~的!
毛澤東《評蔣介石發言人的.談話》:gcd主張成立聯合zf,就為避免內戰,F在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致使內戰有~之勢。
三、相關歇后語
上了弦的箭/眼前埋地雷/上了弦的箭——一觸即發
箭頭離了弦——勇往直前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箭在弦上歇后語2
一觸即發
一觸即發的詞語解析
[釋義] 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語出] 宋·張詠《乖崖集》:“鯸鮧憤悱;迎流獨逝;偶物一觸;厥怒四起!
[正音] 發;不能讀作“fà”。
[辨形] 即;不能寫作“既”。
[近義]箭在弦上劍拔弩張 千鈞一發
[反義] 引而不發
[用法] 比喻事情已經到了相當緊張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和“劍拔弩張”都形容事態發展緊張;有時可以通用或連用。但“劍拔弩張”形容書法雄健或氣勢逼人;~不能。
一觸即發造句
(1)那錐子形的瘦臉上,立即浮滿了一觸即發的笑紋。
(2)六月,開始習慣靜下心來,不再煩躁,不再一觸即發,就那么平淡如水,了無波痕。只是,有時會莫名其妙的微笑,有時想躲起來痛哭。這些,都已無關緊要。
(3)他們兩個人的矛盾很深,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4)小明、小華的仇恨可是一觸即發。
(5)李林和王指的矛盾越來越嚴重了,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6)這件事在他心里憋了很久,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
(7)一觸即發里的李沁紅就是一個典型的變態啊。
(8)兩國各在邊境上部署重兵,形勢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9)大戰一觸即發,戰士們今晚養精蓄銳,準備明天大展雄威。
(10)戰爭一觸即發,打入敵方的密探,生怕圖窮匕見,在混亂之中逃跑了。
(11)波斯灣戰爭一觸即發,真叫人擔心。
(12)不要給我擺臉色,哦可?我的脾氣不好一觸即發。
(13)這場貿易戰,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14)為了搶占市場占有率,低價促銷的風暴一觸即發,各通路商已做好不惜成本的準備。
(15)我感覺我的脾氣還是那么火爆,一觸即發。
(16)一場恐布的災難一觸即發,數百萬人的生命危在旦夕。當時間一分一秒地溜走的。
(17)這兩個國家,已經把重兵布置在邊境上,戰爭已到了一觸即發的程度。
(18)抗議現場扼有一觸即發,釀成的可能。
(19)兩伙匪徒互相增大實力,火拼已如箭在弦,一觸即發。
(20)抗議現場大有一觸即發,釀成的可能。
(21)為了搶占市場占有率,低價促銷的風暴一觸即發,各通路商已做好不惜成本的準備。
(22)敵我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23)我現在也喜歡懷舊版多一些,感覺情感更顯得厚重一些!一觸即發太虐了。
(24)我開始煩躁起來,怒火也一點一點地升了起來,整個人成了一座一觸即發的火山。
(25)愿你心情愉快精神煥發,身體強健雄姿英發,事業有成意氣風發,鴻運當頭一觸即發,財源滾滾富貴大發。5.18我要短信給你發,祝你一路發發發!
箭在弦上歇后語3
[釋義]:箭已搭在弦上。比喻情況緊急;采取某種行動已成為必然之勢。
[語出]:三國·魏·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琳謝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發。’”
[正音]:弦;不能讀作“xuán”。
[辨形]:箭;不能寫作“劍”。
[近義]:不得不發如箭在弦
[用法]:比喻情況危急;不得不采取某種行動。一般作賓語。
[結構]:主謂式。
[例句]:我覺得以文字結怨于小人,是不值得的。至于我,其實乃是箭在弦上。
[擴展閱讀——箭在弦上]:
作為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對很多人來說似乎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突然就聽說了這個消息,之前也沒有什么伏筆。的確,這部電視劇不同于其它一般的國產劇從開拍到播出都頗多消息,不管是正道的還是小道的,保持神秘和低調是這部劇的獨特風格。也正因為它在央一播出,還是開年大戲,便被賦予了很多劇集之外的意義。
箭在弦上歇后語4
比喻勢所必至,事在必行,無法改變。
[例]①然而這里仍得舉,因為寫到這里,必須有例,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者是也
[例]②李明至大怒道:“什么?這個時候你打退堂鼓,我們準備了十年,現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故事:袁紹命陳琳作討曹檄文,陳琳領命援筆立就。文章暢快淋漓,結構文辭氣勢無不精彩;曹操于許都正患頭風,覽檄毛骨悚然,一身冷汗,頭風立愈。后冀州城破,陳琳被捉見操,操問:“汝前為本初作檄,但罪狀孤可也;何乃辱及祖耶?”琳答曰:“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弊笥覄癫贇⒅;操憐其才,乃赦之,命為從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的回答堪為經典,正是這句妙答使陳琳化險為夷。
陳琳當時可以說命懸一線,因為那個時代公開罵人祖宗是非常犯忌的事;曹操當然大度愛才,可涉及忠孝等大是大非問題,殺才也很正常。當時問話看來隨意,其實殺氣騰騰;剛才,陳琳的上司審配在曹操審案中拒不配合,就被曹操判了個斬立決。
好個陳琳,無愧才子!以區區九字化解了危機。
檄文白紙黑字,“罪行”昭昭無可爭辯。對曹法官的提問,如果被告陳琳選擇默然,可能不會有好結果,因為曹操素來不喜歡被告隨便享受“沉默權”。不久前呂布大將高順在法庭上對曹大人的問話“汝有何言”不接腔,曹操“怒命斬之”。
陳琳如果表己清白把責任推得干干凈凈,直言聲稱“袁大帥命我一定要把您祖父、父親的黑材料也列上,沒辦法我不得不寫啊”,也大有問題。第一,曹操未必相信,雖然死無對證;第二,直白領導壞話,近乎奸臣小人,曹法官不會喜歡。很可能聽任陪審團判他死刑。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的回答,比喻含蓄,有虛有實,可見仁見智。
若按通行解釋,形容己之處境,“以箭自比,以弦比袁紹,箭非自發,乃弦發之也;操若能為琳之弦,亦愿為操之箭矣!彪m答非所問,亦算外交語言。
若按“老板非叫我罵你祖宗不可”的“鐵邏輯”解釋,系顧全已逝領導面子的模糊、和諧語言。
若按筆者分析,當是文筆“興之所致”的解釋:“我們文人心直口快,想到兒子混蛋必定有老子反動的血緣基礎,寫到那兒便收不住筆,一不小心罵了您的祖宗!蹦宋娜朔攀幉涣b的直率語言。
無論如何,都有可聽可品之處,最終打動曹操,陳琳不僅免于刑事處分保住了項上人頭,還被重新安排工作。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耳”可謂千古妙答,至今傳用不衰。陳琳才名不虛
【箭在弦上歇后語】相關文章:
箭在弦上歇后語12-18
箭在弦上歇后語是11-18
箭在弦上歇后語是什么05-02
箭在弦上的歇后語答案是什么05-11
箭在弦上,路在何方?11-03
成語箭在弦上的故事由來08-08
創業:箭在弦上路在何方?08-20
箭在弦上四字成語故事10-06
鼠年歇后語—老鼠的歇后語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