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4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1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學習通分做準備。按照《標準》的要求,教材中只出現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教學目標
結合教材所處的地位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讓學生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用列舉法和短除法會正確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過程與方法:
培養觀察、操作、表達、思維能力與探索意識,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能根據兩個數的不同關系靈活地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滲透集合思想,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
讓孩子在生活經驗中體會成功的快樂,體會數學與人類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的理念。
3、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鼓勵學生通過思考、討論交流,經歷探索的過程。據以上的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教學難點是選用恰當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動手欲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再者,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而小組合作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2、學法指導
通過動手,讓學生用長方形紙片拼一拼、擺一擺,通過動口,在概念揭示前,學生動口說一說。給學生機會說動手之后的感悟,還可以在個人表達的同時傾聽他人的說法。
三、說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標準》中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設計成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環環的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中。
1、利用溫故知新引入新課,通過動手擺一擺紙片來探索新知。
2、順其自然地滲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學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語言梳理新知,學生便能在環環相扣的教學進程中順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聯系。
3、創設問題情境,嘗試應用,方法提煉。
結合教學內容特征,創設富有生活情趣的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鼓勵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解題技能。
4、鞏固練習、不斷刺激,不斷鞏固提升。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具準備:長3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紙片若干個
五、說教學設計:
我設計的總體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應用、鞏固。將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我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溫故知新,引出新知
教材創設了學生在裁紙中遇到的問題創設情境,是想通過求正方形的邊長及其最小值,抽象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學生嘗試拼擺而且沒有目的的去擺,且花費的時間也不少。怎樣才能在一節課內完成概念及方法的教學呢?對,直奔主題。在復習完找倍數以后,我直接請學生觀察這兩個數的倍數中有什么相同點,從而引出公倍數。通過找其中最小的公倍數,順利地引出最小公倍數。概念的教學由學生觀察得出,學生很快就理解了。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二)動手操作、合作探究
強調: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所以用省略號來表示。
讓學生自己說說什么是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出示12和18
用自己的方法來找出最小公倍數。
學生會用到列舉法和幾何圖形的方法。對數比較小的可以用這些方法,那么1200和3400的找出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可以嗎?
教師及時引導學生有沒有比較簡便的方法呢?由于前面學習最大公因數的時候學過短除法,有的學生會想到,及時表揚學生。
引出了短除法.讓學生自學課本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適當的加以點撥。
找生匯報解答的方法。
師生共同總結找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把所有的除數和商連乘起來,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三)運用知識 解決問題
1、你發現了嗎?
出示一組數.如:5和74和96和128和24
讓學生求出最小公倍數
仔細觀察,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與這組數之間的關系?你發現了什么?
出示一點小竅門:
當兩數只有公因數1時,他們的最大公因數也是1.
當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小的數就是他們的最大公因數.
這樣的練習設計,目的是讓學生發現求最小公倍數中的特殊情況。
2.火眼金睛:鞏固今天這節課的概念性的知識點.
(四)遷移運用,拓展探究
寫出下列各分數分子和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7/21 8/28 16/40 6/15
目的是為下一節課《通分》做好了知識的鋪墊。
(五)學以致用:
有一袋糖果,無論8人來分,還是9人來分,都正好分完,這袋糖果至少有多少粒?
(六)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同桌互說,指名匯報。這樣的總結,從知識的層面上做了一次回顧。并及時的總結了解學情,真正做到堂堂清。
六、說板書設計
我本節課的板書設計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本課的內容傳遞給學生,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
各位評委老師,我僅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這只是我預設的一種方案,但是課堂千變萬化的生成效果,最終還要和學生、課堂相結合。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2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最小公倍數。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課我將以教什么、怎么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先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
這節課是以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概念為主的教學,它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因數和公因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以后學習通分做準備。在生活實際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義和作用。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建立概念;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嘗試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其次我談一下學情,小學生的動手欲望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但是,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因此通過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根據新課標的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1、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兩個概念的意義。2、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過程,體驗觀察思考,遷移發現,理解運用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探索知識過程的樂趣,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和教學目標的設立,我確定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教學重點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難點掌握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考慮到小學生的現狀,基于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活動教學法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慧:差的教師只會奉送真理,好的教師則教給學生如何發現真理。
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動手操作法、分析歸納法、合作探究法。
下面,主要談談對本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首先進入的是導入新課部分,在這一部分采用設置情景導入法,讓同學們都拿出課前準備的一些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以及邊長為6cm、8cm的正方形紙片。并且提出問題:請同學們用這些長方形紙片去鋪一鋪你手中的這兩個正方形,看看是否可以正好鋪滿嗎?
并向同學們解釋正好鋪滿的意思就是無空隙,不重疊。當同學們動手操作之后發現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只能鋪滿邊長為6cm的正方形紙片,而不能鋪滿邊長為8cm的正方形紙片。此時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有時可以正好鋪滿正方形,有時卻不能,這是怎么回事呢?
學生通過思考及同桌交流以后能夠答出如果正方形邊長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時,這個正方形就可以被正好鋪滿,否則就不能。這時我就順勢總結:像6、12、這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這就是我們今天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公倍數。這樣做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接下來進入的是講授新課部分,在這一部分我主要設計兩個環節:
第一環節:歸納總結出公倍數的概念,針對導入時的情景,繼續向學生提問: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還能夠正好鋪滿哪些正方形紙片。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同學們能夠容易得出答案。通過這個實例讓同學來總結歸納概括出公倍數的概念。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這也是新課標理論所要求的。
接下來進入第二環節:合作探究環節
在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尋找兩個數的公倍數的方法,這樣做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把全班同學分成三個學習小組,以小組學習的方式思考并回答問題:找一找6和9的公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幾?討論結束后,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和大家分享他們的成果。在討論過程中,我會巡視,時刻注意其討論動向,也會時不時加入他們的討論當中。
通過討論之后,學生得出找公倍數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幾種:
第一組:依次分別列舉6和9的倍數。先依次列舉6的倍數和9的倍數,圈出它們公有的倍數,這樣就找到了6和9的公倍數是18、36、54等,其中最小的一個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板書)
第二組:只依次列舉6的倍數,再從6的倍數中圈出9的倍數,圈出的這些數就是6和9的公倍數。
第三組:只依次列舉9的倍數,再從9的倍數中圈出6的倍數,圈出的這些數就是6和9的公倍數。
最后教師和同學們一起總結:找這兩個數的公倍數可以先分別有序列舉兩個數的倍數,再找出兩個數公有的倍數。也可以先列舉其中一個數的倍數,再從中找出另一個數的倍數。
接下來進入的是鞏固練習環節,為了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給出集合圖,讓學生把50以內6和8的倍數、公倍數分別填在下面的圈里,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作,其它同學在自己練習本上作。作完以后學生互評。
最后是小結、拓展延伸環節
通過提問: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伴隨著同學們的回答結束今天的課程。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3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最小公倍數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的過程。
2、結合學情與新課程標準對本環節的要求,分析教材編寫意圖: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整除、倍數、因數以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通過寫出幾個數的倍數,找出公有的倍數,再從公有的倍數中找出最小的一個,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接著用集合圖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數,以及這兩個數公有的倍數,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通分、約分學習打下的基礎,具有科學的、嚴密的邏輯性。
(二)對教材的處理意見
1、教材中鋪磚對于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比較抽象,不利于建立對概念的理解。所以把“原來鋪墻磚”的題目改為“找兩人的共同休息日”來建立概念。原因有三:首先,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其次,有效的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再者,課堂中最有效的時間是前15鐘,做好這段時間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把這一比較難理解的環節放在后面。
2、新授課中補充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從意義的理解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理解意義。理由是:數學教學應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3、課堂習題進行了有明確針對性與目的性的改變。(后述)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應用,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學重點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理由是:《標準》中要求4—6年級的學生能找出10以內任意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對數的概念的認識上。
3、教學難點
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理由是:《標準》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技能。但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普遍較低,所以要達到《標準》中的要求這無疑是重點中的難點。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動手欲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再者,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而小組合作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2、學法指導
通過動手,讓學生在月歷紙的上動手找一找,圈一圈;通過動口,在概念揭示前,學生動口說一說。給學生機會說動手之后的感悟,還可以在個人表達的同時傾聽他人的說法。
三、說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標準》中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設計成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環環的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中。
1、利用情境引入新課,通過月歷探索新知。
學生在月歷上找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2、順其自然地滲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學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語言梳理新知,學生便能在環環相扣的教學進程中順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聯系。
3、創設問題情境,嘗試應用,方法提煉。
結合教學內容特征,創設富有生活情趣的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鼓勵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解題技能。
4、鞏固練習、不斷刺激,不斷鞏固提升。
四、教學具準備:
印有月歷紙、多媒體課件。
五、具體的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總體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應用、鞏固。將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我的教學流程如下:
。ㄒ唬、利用學具,導入新課(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重點)
1、學生在預先發放的月歷紙上按照老師的要求,在上面找出4和6的倍數的日期。
2、引導學生觀察所找出的日期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日歷上的有特征的數,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3、把生活問題提煉為數學問題,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ǘ、創設情境,應用知識:(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難點)
1、出示同學排隊的題目。理由是:用富有生活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再次打通生活與數學的屏障。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方法提煉。
。ㄈ、練習鞏固(講清練習的層次)
1、學會用最基本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用這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找生日;尽卣
(2)鋪墻磚。用數學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隱含著求公因數與求公倍數的聯系。
(四)、課堂小結
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索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4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88~90頁的《最小公倍數》一課。最小公倍數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因數和公因數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主要是為了以后學習通分做準備。在生活實際中也存在它自身的的意義和作用,這節課是一節以概念為本的教學。教材的編寫意圖是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建立概念 ;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嘗試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體現算法的多樣化。
二、學情分析:
在不同的學校、班級進行前測,直接讓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用模擬的小長方形墻磚鋪成正方形。在動手操作中,由于受密鋪的影響,橫拼豎擺,不但耗時過長,而且很難有效的構建公倍數內在的結構關系。因此在設計操作環節時,我搭建 “腳手架”。通過構建公倍數內在的結構關系和構建公倍數體系兩個環節進行有效教學。成功搭建起教學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之間的橋梁。
三、教學目標:
(1)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會用集合圖表示。掌握求100以內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2)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建立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培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思考問題。積極參與到對數學問題的探究活動中。真真切切地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和價值。
教學重點: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掌握求100以內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教學準備:
游戲卡片一套,模擬墻壁的平面圖、模擬長方形墻磚多套,作業紙多張和多媒體課件一套。
五、教法和學法:
加點理念課堂上我采用嘗試教學法和啟發教學法。
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合作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進行學習。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我按照下面五個環節進行教學:初步感知,建立表象;動手操作,建立概念;自主探究,歸納方法;實際應用,回歸生活;全課總結,延伸課外。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首先我從游戲中引入,我把枯燥的倍數復習設計成“搶倍數的游戲”。讓學生初步感悟公倍數。(預設5-6分鐘)
具體操作:
首先我手里拿著數字卡片,給學生說,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風靡我們全班的游戲—搶倍數游戲。面對全體同學講一下規則:找兩個同學上來,一個負責搶3的倍數,一個負責搶2的倍數。老師把卡片放到黑板上,過了搶的時間老師會把卡片收起來。最后搶的多的同學獲勝。
然后把全班分成兩大組,要求每組快速派一名代表上來。當兩名學生上臺進行游戲,其他學生做裁判共同參與。
接下來游戲,當第7張卡片出來的時候,兩個同學會同時搶6這個數字。如果沒有出現搶的局面。我會再出示12這個數字。學生很容易發現并說出:數字6是決定游戲勝負的關鍵,因為6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
緊跟著追問:“為什么都來搶6這張卡片”。先讓這兩個代表說說,再讓其他同學說說。
然后揭示出公倍數的概念。6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也就是說6是3和2公有的倍數,我們把6叫做3和2的公倍數.(板書公倍數及概念。)
引導學生想想:那你還知道哪個數是3和2的公倍數?
學生答出12、18、24等數,并用這些數完整的表述出公倍數的概念。
及時表揚說的對,說的完整的同學。多讓幾個同學說說,并讓同桌說說,強化公倍數的概念。
【設計理念:布魯納說過:“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整的.結構把他們連在一起,那是多半會遺忘的知識!睂W習一個概念,需要組織起適當的認知結構,并使之成為內部知識網絡的一部分。所以復習倍數的知識是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意義的關鍵。為了創設學生樂學的氛圍,讓學生從無意識的玩到有意識的關注6是3和2的公倍數,建立公倍數的概念。體現了認知的由淺入深的過程!
(二)、動手操作,建立概念。
這一大環節是深刻理解公倍數,建立最小公倍數的重點內容,為此我分兩個層次進行教學。
(1) 固定的正方形邊長,選擇長方形墻磚。(預設6-7分)
首先在前面通過游戲感悟公倍數的基礎上,過渡到生活中。讓學生體驗公倍數能在生活中幫我們做什么。
(出示生活情境,課件顯示。)
當學生明白題意后,要求學生利用模擬的長方形墻磚和墻壁正方形平面圖,
分小組活動進行動手操作。學生通過擺一擺,畫一畫,得到不同的方案。
然后讓學生匯報想法,誰來說說:你們小組選擇的是長幾分米,寬幾分米的墻磚,怎樣鋪的?
在匯報方案時,學生都會選擇長3分米,寬2分米的墻磚。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適時進行追問:“正方形墻面墻壁的邊長所用墻磚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讓學生自主發現:按照要求進行,所鋪成的正方形邊長必須是小長方形長和寬的公倍數這一結論。
這個時候多讓幾個學生說說這一結論。
其次我再追問:“大家為什么都不選擇長5分米,寬3分米的墻磚?”
學生很容易答出,因為12不是5和3的公倍數。
最后我作課堂小結:“看來所鋪正方形墻壁的邊長必須是長方形墻磚長3分米,寬2分米的公倍數!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搭建的“腳手架”過程,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公倍數的意義,這樣由實際生活抽象出概念,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也有利揭示數學與現實世界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概念的現實意義。】
(2) 用固定的長方形墻磚,鋪多個的正方形。(預設6-7分)
從上個環節直接過渡到問題中!巴瑢W們,真了不起,通過動手操作,獲得很有價值的發現。(課件出示情境)用這種長3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墻磚,整塊整塊的鋪,還可以鋪成邊長是多少分米的正方形?”
然后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當有的同學有想法后,請同學們拿出表格,填寫完整。
讓學生填出表格,空間想象能力好的學生能直接想到這些正方形的邊長都是2和3的公倍數,想象不出來的,允許動手擺一擺,畫一畫。
其次把兩個同學的表格用實物投影儀打出。讓學生交流這樣填的想法。
學生有可能答出:發現這些正方形的邊長必須是所鋪長方形墻磚長和寬的公倍數。及時表揚:“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公倍數知識解決問題,這了不起”
還可能發現:其他公倍數都是6的倍數;最小的公倍數;公倍數是有很多個…
如果沒有學生說出來,及時追問:“察這些公倍數,最小的是幾?”學生很容易
說出6是公倍數中最小的。 揭示出:6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3和2的最小公倍數。(板書:最小)
及時強化最小公倍數的概念。讓多個學生說說6是3和2的什么數?同桌也互相說說。
再次追問:3和2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這些公倍數能寫完嗎?讓學生說出公倍數是無限的。
【設計意圖:怎樣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學生構建數學概念的過程,決不能是簡單“告知”的過程,以概念為本的學習需要經歷一些經驗性的活動過程。通過學生親自操作和體驗,在一種富有生命活力的再創造過程中,主動建立概念。完成數形結合思想的滲透!
(3) 用集合圈表示倍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預設4-5分)
首先讓學生用數學上的集合圈的形式表示3的倍數和2的倍數。并把3和2的公倍數畫出來。(課件出示兩個空白的集合圈)。學生寫完后,匯報結果。同時課件顯示出答案。
然后利用課件使集合圈重疊一部分。給學生問題:如果這兩個集合圈這樣放在一起,該怎樣填呢?(課件出示空白的交叉的集合圈)
讓學生思考、交流。明白各部分填什么,怎樣填。讓學生在作業紙上
完成后匯報結果。(課件出示答案)并讓學生說說3和2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再次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設計意圖:根據弗賴登塔爾“數學是一項人類活動”的觀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開始,從生活中的問題到數學問題,從具體到抽象概念,從特殊關系到一般規則,逐步通過學生自己的發現去學習數學。進行集合思想和極限思想的滲透。感受數學化的簡潔美!
(三)、自主探究,歸納方法。(預設7-8分鐘)
這一環節是讓學生自主探究出找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直接出示問題:那給你兩個數6和8,怎樣求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板書:怎樣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數。)
這時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當學生有了想法后,讓學生拿出作業紙,把過程寫出來。
然后讓學生小組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接下來讓學生進行匯報。(找幾個不同的方法,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
在展示過程中,讓學生交流、爭辯,在交流各種方法的同時,可能發現:兩個數相乘方法和倍數關系時找最大數的局限性。認識到列舉法的普遍性。
在學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后。我會說:老師非常欣賞大家的方法。我這也
有個方法。我們可以把這些數在有方向的直線上表示出來。上面表示6的倍數,下面表示8的倍數。所圈重疊的線段是6和8的公倍數。
(教材中出現了數軸上表示倍數的方法,考慮到學生想不到這種方法,我參與活動中,最后展示這種圖形結合的方法。)
【設計理念:探究學習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學習方式。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獲得能力發展和深層次的情感體驗。滲透數學歸納思想,體現方法的多樣化,個性化!
(四)、實際應用,回歸生活。(預設3-4分鐘)
做一個課堂小結,轉到學生解決問題中。“大家通過自己的努力,認識了公倍數和最小公倍 。掌握了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相信大家一定有很深的收獲。讓我們帶著收獲進行下面的練習。相信你一定沒有問題!
課件出示一道生活情境題)
2、學生交流匯報得出:全班可能有48人或24人,最少為24人。
【教學理念:數學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當是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學生得到抽象化的數學知識之后,應及時把它們應用到新的現實問題中去!
(五)、全課總結,延伸課外。(預設3分鐘)
告訴學生在天文學中也有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讓學生邊聽邊看屏幕:
(隨著音樂的響起,播放圖片。)。
我朗誦:中國人對日食現象的記載,已有將近四千年的歷史。在漢代就發現日食出現具有一定的周期。月球從月初到下一次月初是一個朔望月,平均約長30天。太陽從月球軌道的升交點再回到升交點是一交點年,平均約長347天。朔望月與交點年的最小公倍數就和日食的周期有關。
課堂結語:“奇妙吧!如果大家還想繼續了解,回去可以上網查找一下相關的資料。讓我們帶著收獲,下課!”
【教學理念: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利用收集到的生活資料,開發出更多的教學資源,讓學生整體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真正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 學生是帶著問號走進課堂,又將帶著問號走出課堂?這樣的數學教學帶給學生的是智慧的行囊,生命的啟迪!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4篇】相關文章:
1.小學數學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