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時間:2024-01-25 18:55:29 林惜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精選13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精選13篇)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1

          1、教材說明

          教材將加法的初步認識和5以內的加法安排在一起進行教學。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把兩個數“合起來”是多少用加法計算,并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同時使學生初步認識到應用前面所學的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

          教材分為四個板塊:第一塊為加法的初步認識,主題圖是一個變化過程,讓學生在此變化中理解加法的含義,就是表示“合起來”,在教材中的主題圖里滲透了三個具體問題的含義,都可以用1+2=3這個算式來表示,滲透了不同的含義的事情可用一個抽象的算式來表達的數學思想,使學生初步感受、體會數學抽象的作用及數學的簡潔美。接著,教材安排了一個變化的情境圖,小丑合氣球,來進一步直觀形象地表達、說明加法的含義,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圖意,明確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計算,說出加法算式,從而來幫助學生對加法的含義有更深一層的理解;第二塊“做一做”是一個讓學生自己動手擺學具的活動,如擺一個圓片,再擺一個,一共是幾個?擺兩個圓片,再擺兩個,一共是幾個?讓學生在操作中鞏固對加法含義的理解,并能說出加法算式;第三塊為1—5的加法,在學生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含義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塊根據兒童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水平初步體現算法多樣化的思想。通過三個小朋友計算4+1=?的思考過程,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計算的過程,尊重學生的想法,同時,引導學生使其初步認識到應用前面所學的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比較簡便;第四塊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練習。通過學生自己看圖計算3+2=5和2+3=5,3+1=4和1+3=4兩組算式,來進一步鞏固算理和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的道理。

          2、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學生對加法含義已經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由于在進行加法教學前,學生已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和各數的組成,能夠自覺的運用加法進行計算,但不知道為什么要用加法進行計算以及我們是如何用加法進行計算的。因此,再進行加法的教學時,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加法的含義,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計算的同時感知用數的組成計算的簡便。將他們對加法的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

          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因此,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也著重培養學生發展其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的能力和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讓學生感受到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也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3、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演示,使學生知道加法的含義;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使學生經歷與同伴交流5以內加法的算法過程,會用適合自己的算法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通過學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并感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

          (3)培養學生積極思考、認真傾聽他人想法的習慣。

         。4)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4、教學重點

         。1)知道加法的含義。

          (2)激勵學生說出自己計算4+1=5的過程。

          5、教學難點。

         。1)知道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會用數的組成知識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2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中的“加法”教學內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等四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加法》一課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的問題,這節課的知識基礎是5以內數的分解與組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義,并能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2、學情分析

          本課雖是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首次接觸計算問題,但是學生們大都具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學生缺少的是對于加法含義的理解,說不清為什么用加法計算。面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課程的設計就更應該充滿趣味、問題設計有梯度,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認知提高一個水平。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①通過操作演示,是學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義,認識“+”這個符號,能正確讀出加法算式。

         、谀芡ㄟ^操作計算5以內的加法,是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初步認識加法的意義,會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學生操作,表達使學生經歷加法的計算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體驗,增強自信心。

          4、教學重點:

          掌握對自己合適、喜歡的計算方法。

          5、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計算方法中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

          二、說教法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和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本節課我主要采用情境演示法、小組研討法,同時借助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增大教學容量,提高教學質量。

          三、說學法

          古人說:“授人以魚,只供一餐所需;而給人以漁,終身受用不盡。”素質教育也要求學生不僅“學會”,更要“會學”。這節課我將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堅持以學生為本,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挖掘他們的創新思維。

          四、說教學過程

          1、復習鋪墊

          讓學生將事先準備好的正方形卡片以及圓形卡片擺在桌面上后,分成兩堆。引導學生復習1~5以內數的組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欲望,為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得數的得出起到鋪墊作用,從而完成新課的導入。

          2、探究新知

          這個環節分三個步驟進行。

          (1)引導學生觀察,初步感知加法的含義。首先通過電腦反復演示氣球放在一起的過程,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的直觀感受和體驗,或者由老師一邊做手勢一邊引導說,把氣球放在一起就是“合起來”的意思。然后通過點子圖加深學生對加法含義的理解:把3個點子和1個點子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個點子,用加法計算。點子圖既突出了合并,又能使學生感受到部分與整體的關系而且,還能體現出由直觀情境向半抽象水平的過渡。

         。2)學習加法算式。首先引導學生說出:由氣球的數量抽象出要用數字3和1表示。然后教師說明:在數學上,要求一共有幾個氣球,就是要把數字3和1合起來,用符號“+”表示。教師再次強調說明:把3和1合起來,要用加法計算。最后教讀加法算式。

         。3)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體驗到就是把兩只手的圓片合并在一起。這一步通過自己操作,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3、鞏固發展,在練習中提高

         。1)發散聯想,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①課本第24頁“做一做”。

         、诮處焼l、引導,讓學生說說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這樣做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2)游戲(紅花配綠葉)。多種形式的習題設計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引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

         。3)課本第25頁松鼠玩耍圖,通過動畫演示引出算式3+2=。

          (4)課本第25頁做一做。

         、偻ㄟ^讀懂圖意,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陟柟5以內加法的計算方法,學生可以根據圖點數,在一個數的基礎上接著數,也可以用數的組成的知識解決。

         、弁ㄟ^對比4+1=5、1+4=5和1+3=4、3+1=4這兩對算式式,使學生通過直觀初步感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為后面的教學做了鋪墊。

          4、總結延伸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這里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歸納所學知識內容、學習方法,能強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掌握學法。

          5、布置作業

          適量的作業可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

          6、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既體現了新知的形成過程,又突出了教學重點,簡潔明了。

          7、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從學生的興趣出發,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采取情境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1)了解信任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

         。2)指導小組學習,培養交流意識。

          (3)發揮課件的動態立體優勢,給學生學習的空間。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3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它位于新課標實驗教材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先講單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結第一課時進行教學設計。

          在說課之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剖析學生現有的認知基礎:

         、賹W生已經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

         、谡當导右晃粩导跋鄳臏p法;

         、圻B加、連減、加減混和計算順序的掌握。

          這也正是本單元教材編排的學生思維最近發展區。

          本單元是本學期的重點單元之一,約占教學總時數的25%,高質量、高效率完成本單元的教學工作將有利于順利達成學期育人目標,同時教材的編排凸顯以下四個特點:

         、偈且詫W生已經掌握的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數的組成及整十數加一位數和相應的減法作為本單元新知識的生長點。

         、谟嬎惆措y易程度分三段編排: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③各小節教學內容的編排,分三個層次:以實際情景提供計算題,并呈現算法的多樣化;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掌握算法;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

         、堋坝脭祵W”是結合計算出現的,讓學生體會怎樣發現、提出數學問題以及如何解決問題,并且內容直接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總之,教材的編排是由直觀操作等依靠實物思考到脫離實物思考,遵循由具體到抽象的原則,有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為進一步提高計算速度、培養計算能力,解決實際問題打基礎。

          介于教材的編排特點和學生的認知基礎,我認為本單元教學重點是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教學難點是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和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根據國家新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的數學學科育人要求,我擬定的單元目標是:

         、倮斫饧訙p法的含義,會口算100以內整十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

         、趯W生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為了達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將采用的教學策略有二:

         、俅蚱苽鹘y教學計算時的“枯燥”、“機械重復”的缺陷,創設情景,把計算置入生動有趣的情景中,給枯燥的計算教學注入生命與活力;

         、谟脤W生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貫穿練習中,培養計算能力。

          以本單元第一小節“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第一課時為例談教學設計:

          一、教學內容:

          教材第57頁例1,完成練習十的第1——4題。

          二、教學目標:

          通過直觀手段,讓學生理解、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

          探究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評價:

          師評、互評、自評相結合。

          五、教法、學法:

          情景教學法、合作探究、操作法。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題卡、學生備小棒。

          七、教學流程:

          1、創設情景,激情引趣。(3分鐘)

          2、合作學習、探究新知。(17分鐘)

          3、實踐運用,發展能力。(15分鐘)

          4、獨立思考、鞏固新知。(5分鐘)

         。ㄒ唬﹦撛O情景,激情引趣:

          多媒體課件出示“公園花卉展”的主題圖,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三種花,說出每種花的盆數)

         。ǘ┖献鲗W習、探究新知:擬分四個環節進行:

          第一環節:在“公園花卉展”的情景中,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全班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出問題)

          第二環節:小組討論先解決提出的第一個問題。

          第三環節:小組匯報討論的計算方法:一個一個地數、按數的組成計算、想減算加、用十做單位計算、擺小棒看出來的……小組互評。多媒體直觀演示,驗證計算結果,并且讓學生比較出那種方法最簡便。體現算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學生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其余的問題。

          第四環節:增加如“工人叔叔搬走10盆紫花,還剩多少盆紫花”,“紅花和紫花的總數比黃花多多少盆”等整十數減整十數和加減混和計算的問題,學生思考計算并且說明理由。學生進行自評。

          (三)實踐運用,發展能力:

          (以一年級綜合實踐課“小豬爬山”的故事為題材設計闖關活動),小豬和伙伴們結伴去爬山,如果遇到困難該怎么辦呢?進行德育滲透。

          第一關:計算并說說40+203+26—45+4—7>40—2030+2060—4050+40—70。

          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系。(促進知識遷移和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第二關:看圖寫算式(旨在比較、對比整十數加一位數和整十數加整十數等的區別和聯系,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如:40+3和40+30。

          第三關:集體闖關,每個小組一張題卡,用時少、正確率高為優勝獎。號召學生發揚團結協作精神。

          對闖關活動進行小結,師評為主。

          4、獨立思考、鞏固新知: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第1——4題。

          創設情景,激情引趣:

          結合教材創設“公園花卉展”的真實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又對學生滲透愛護他人勞動成果的思想品德教育。

          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學生在“公園花卉展”的情景中,通過觀察,發現并提出了多種數學問題,然后組織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再相互交流,這種安排讓學生在自主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留給學生探索、思考、動口、動手的時間和空間,開闊學生思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實踐運用,發展能力:

          運用多媒體把“小豬爬山”的動畫故事呈現給學生,通過連續的場景和生動的畫面引導學生的有意注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情感,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練習活動中運用計算知識,提高計算能力。

          獨立思考、鞏固新知: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培養學生獨立思辯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檢查了本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4

          今天我對我上的《“加法”第一課時》進行說課,有以下幾方面:

          一、教材結構與內容簡析

          “加法”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5各數,掌握了5以內數的順序及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是要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加法并探究加法含義會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頭列式,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初步的數學意識。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但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所以課程的設計就更應該充滿趣味,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的認知提高一個水平。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通過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演示活動,體會加法的意義;經歷把兩部分合在一起抽象為加法運算的過程,初步體會生活中有許多問題要用加法來解決。

          2.認識“+”號,會讀加法算式,會根據直觀圖計算5以內的加法。

          3.通過學生操作、演示、表達,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觀察運用數學語言的能力。

          4.創設生動活潑的情境和游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合作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計算的興趣和對數學的求知欲。

          四、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本著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確立了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加法,理解加法的含義,通過動手實踐操作來突出重點。

          難點:會用數的組成,正確計算5以內的加法.通過算法多樣化的擇優來突破難點。

          五、教學過程

         。ㄒ唬悢涤螒颍瑢胄抡n

          與上課準備做得最好玩對口令游戲,復習數的組成,激發興趣,做好知識準備;

         。ǘ﹦撛O情境,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這里分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從以禮物送給今天表現最好的小朋友說起引出花朵,然后大家一起來研究花朵帶來的問題,然后讓同學們觀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第二步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習小伙伴一起擺圓片,通過動手操作,讓同學們初步感受加法的意義,并領悟計算方法。這個環節中學生動手、動腦實踐,多種感官并用,學習的過程化靜為動、化難為易,思維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

          2.認識加法

          進一步強調把兩個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認識加號,書空寫加號,完成算式,讀加法算式。從生活中發現加法。

          3.理解加法含義。

          第一層次,結合我們身邊發生的事例讓學生會說出加法算式。讓學生體會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第二層次,深化練習,利用課本第24頁的主題圖和做一做進行深化聯系,讓學生真正掌握加法及其意義。

         。ㄈ┞撓瞪,豐富對加法的認識

          課件播放,讓學生說題意、列式、口頭回答。拓展加法在生活中的應用,既可以鞏固加法含義,更可以讓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四)穿插“課中操”,放松心情,整頓紀律。

         。ㄎ澹┤n小結,鼓勵學生說。

          (六)布置課堂練習,在練習中我發現了問題:學生會列算式,但是不理解大括號的意思,如果在前面環節中說說大括號表示的含義,學生在做題時就容易些。

          本人在各方面存在不足,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指出我這堂課存在的問題,提出寶貴的意見。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本課的內容選自學前班數學上學期的基本教育活動。數學活動本身就是一門抽象的學科,也是一門培養和鍛煉人思維能力的基礎學科,而幼兒數學教育向幼兒進行的是一種啟蒙教育,它對幼兒的思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新《綱要》中強調“應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學,形成數學意識”。也正因為數學本身所具有的邏輯性,導致在教學中容易讓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影響到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我選本課的原因是因為本課在學科知識體系中處著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思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表達的過程中初步體會加法的計算過程,增強幼兒學習數學的信心。

          2、會用幾種不同的方法計算5的加法,會運用數的組成進行加法計算。

          3、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從小培養合作意識。

          重點:放在了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思考、表達計算過程。

          難點:幼兒學會幾種不同的方法計算5的加法。

          三、說教法。

          幼兒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注意力容易分散。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教師適時的指導把游戲貫穿于活動的始終,通過游戲的由易到難,層層深入,進一步使幼兒加深和鞏固對5以內加法的運算。幼兒在攻破難關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游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為了使幼兒輕松、愉快地掌握枯燥的數學知識,在教學上,運用“找朋友”游戲復習5的組成。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了教具演示法,讓幼兒明確操作的要求和方法。在思維活動的組織上,通過講解、比較,將幼兒解決問題的種種策略展示出來,引導幼兒觀察分析,找出哪一種是最好的。堅持使教法有利于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規律。

          四、說學法。

          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幼兒通過操作進行學習,我對幼兒的操作給予必要的指導,讓幼兒去探索、發現,可以讓幼兒獲得寶貴的數學經驗,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幼兒聽一聽,數一數、說一說、做一做等多種形式,讓幼兒眼、耳、手、口、腦并用,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

          五、教學過程。

          1、復習5的組成。

          數的組成貫穿著10的加法,在加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我讓幼兒伸手指頭,師:我伸1,生:我伸4,師:1和4,生:組成5。根據幼兒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5的分合式。再啟發幼兒找出相像的2組,歸納出5的分合式有4組,只要記住2組就可以了。由5能分成1和4就能想到5還能分成4和1;由5能分成2和3就能想到5還能分成3和2與與幼兒一起游戲,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又避免了單調和枯燥,做到了師生互動。

          2、幼兒利用學具操作探索算理。

          由于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形象、具體的。因此操作是解決幼兒形象思維與知識抽象性之間矛盾的一種較好的手段。幼兒動手、動腦、動口的過程,就是其思維發展的過程。我出示了5個小棒,幼兒進行觀察后,利用學具進行操作進行列式,再脫離小棒的幫助通過組成計算得數。允許幼兒用不同的方法計算,體現幼兒的主體性,算法的多樣性和教法的開放性。

          3、給動物找家。

          我出示了小動物的房子五間,有蘑菇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等上面分別插有數字1—5的卡片,放在幼兒前面的桌子上,每組的桌子上有一只小筐,內裝帶有動物頭飾的口算卡片若干,有小白兔、小花貓、小雞等動物。師說:“小朋友們,小朋友快來看,小動物們在森林里迷路了,你能幫它找到自己的家嗎?”請每位幼兒從自己一組的筐中拿出口算式題,得數是幾就放在幾號房子里。

          4、翻花游戲

          把5朵花的背面朝著學生排列整齊放在磁性黑板上,翻開一朵,能列出2道加法算式,并告訴學生做加法想組成。只要再翻開一朵就行了,得數5的加法共4道,滲透加法交換律。

          5、引導幼兒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

          我提了一些引導性的問題:這節課你們學會了什么?是怎樣算出4+1的得數?那么,1+4等于幾?你又是怎么想的?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幼兒鞏固所學的知識。

          最后,我以玩數字卡片,隨意出示兩張卡片,說出和是幾?讓幼兒在感受數學時,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保護了幼兒思維開放性的教育理念,不把自己的思想和要求強加于幼兒,并把游戲和數學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掌握了教學內容,達到了教學目標。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6

          一、說教材:

          幼兒數學概念的建構是階梯式的,是一級一級逐步建立起來的。通過小中班的系統學習,幼兒知識經驗的增加與豐富,幼兒所建構的數學概念也不斷地得到充實和擴展。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作為大班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幼兒對已有數學知識經驗的一種運用和擴展。在幼兒開始學習加減時,以表象為依托的口述應用題,對幼兒理解加減含義和數量關系以至運算符號和試題等起著十分顯著的作用。采取讓幼兒看圖講述應用題的方法和形式學習加減運算,可讓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操作,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來感知10以內數的加減運算中的數量關系。由于三幅圖將應用題的題意具體化、形象化,形象地表達了應用題的結構和問題的答案,這樣就為幼兒自己獨立看圖,講述圖意,理解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提供了條件。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用數字、符合記錄三幅圖的圖意,這不僅可以使幼兒對抽象的.數字試題的含義有所理解,同時也將促進幼兒思維活動的發展。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數學教育的總目標要求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確定一下目標:

         。1)看三幅圖列算式,感知加法算式的數量關系,學習4的加法;

          (2)進一步理解“又來了“一共”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3)鼓勵并表揚按規則完成任務的幼兒。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部分:

         。1)是讓幼兒知道三幅圖講的是一件事,三幅圖是有聯系的,應連起來看。

         。2)重點指導幼兒仔細觀察第二幅圖的朝向、姿勢,從而正確判斷出物體的變化過程即數量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進一步理解“又來了“一共”的實際意義。運用正確的詞匯表達圖意。

          2、難點部分:是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解決新提出的問題。如小組活動中引導幼兒完成2+2=4;1+3=4的作業。

          四、活動的準備:

          教具:兩組實物圖(六幅,兩件事)磁性數字及數學符號若干(1、2、3、4、+、=等)

          學具:鉛筆若干,兩組看圖列算式材料;幼兒作業用紙若干。

          五、活動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

          1、組織形式:根據教學內容和本班幼兒的時間情況,我選擇了集體活動和小組活動相結合的組織形式。在集體活動中,我首先采用了游戲的形式,來調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從而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然后通過引導幼兒看三幅圖講述應用題來學習4的加法。因在2、3的加減活動中,幼兒對用三句話表達三幅圖已有了初步的認識。所以在本次活動只把4的一組加法內容(3+1=4)作為重點來學習,目的在于強化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又來了”“一共”的實際意義。鼓勵幼兒正確運用邊講邊列算式的方法,在邊講邊記中體會每個數字及符合所表達的意思,從而加深幼兒對符合和整個算式的認識和理解。而把另兩組學習內容2+2=4、1+3=4放在小組活動中讓幼兒完成。因而在小組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小組活動相對時間要長些,以便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去發現、去動腦,運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新提出的問題。

          2、教學方法:根據面向全體幼兒,因材施教的原則,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游戲法。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開始,組織幼兒玩碰球游戲,復習4的組成。一方面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訓練幼兒的快速應答反應能力。

         。2)觀察法和啟發探索法貫穿于活動始終。在整個活動中,要用富有啟發的語言,引導幼兒去仔細觀察,去發現判斷物體的變化過程,幫助其理解圖意,理解應用題中表達的數量關系。鼓勵誘導幼兒動手去操作,運用已有的經驗,探索解決新問題的方法。

         。3)操作法。是本次活動的主要方法,從集體活動到小組活動始終都在強調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教師為其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從而去獲得應有的知識經驗。并能在與材料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運用已有的經驗,逐步去發現探索出新問題的解決方法。

          六、教師在活動中的指導。

          1、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要多準備幾組作業,要求其學會自我控制,認真去完成每一份作業,并用完整的語言去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對能力差的幼兒多給予指導,鼓勵其盡可能地去多完成一份作業。

          2、指導幼兒聽從老師指揮,盡量按要求去做,進一步培養幼兒小組活動的常規。

          3、鼓勵并表揚按規則完成任務的幼兒,提醒幼兒學習收拾整理學具,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7

          教材分析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萬以內的加法(二)”。本單元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后學生學習多位數加法的基礎。

          根據該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使學生掌握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法則,能正確計算萬以內的連續進位加法。

          2、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學生的數感。

          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知識遷移類推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遷移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筆算三位數的連續進位加法。

          難點:掌握萬以內連續進位加法的法則。

          設計思路:

         。ㄒ唬┣榫皩,提出問題

          在這一環節中我創設了進修附小進行”慈善一日捐”的這樣一個情景。出示各班捐款情況統計表。

          班級 301 302 303 304

          捐款 78元 85元 96元 129元

          讓學生根據這些信息來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把學生的問題都依次寫在黑板上)

          我選用了學生熟悉的慈善一日捐,把熟悉問題從情境中提出,一方面有效激發學生計算的欲望,同時又使學生體驗到學習計算的實際意義。學會從熟悉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利用“慈善一日捐”同時培養學生善于幫助人的良好品質。

         。ǘ┨剿鹘涣,解決問題

          1、解決301班和302班一共捐了多少錢?(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之后解決)

          交流反饋

          然后讓學生重點說一說在計算這類題的時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哪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以此來突破本課的重點。

          在這個設計中,我運用遷移,使學生掌握新知識。因為之前學生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計算法則,在此基礎上我采用嘗試、討論、比較等方式學習新的內容。這樣充分發揮知識遷移的效力,又可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解決303班和304班一共捐了多少?

          讓學生先估算,再計算

          反饋:著重解決百位上是原來的1加進上來的1是2。

          B如果303班的捐款變成了196元,那么這題怎么解決(先估算再計算)

          生總結做題時的注意點

          在學生理解連續進位的計算法則后,需要通過練習加以鞏固和內化,所以讓學生計算96+129和196+129,學生會根據法則計算三位數加法。接著讓學生總結出三位數加法的要點,從而鞏固進位加法的法則,并掌握新的知識。此外標準還提出加強估算,在計算時,我還注重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

         。ㄈ╈柟虘茫瑑然岣。

         。、學生解決剩下的`問題,一個人列式,兩個人筆算,最后一個人說他們是怎么算的,再依次交換角色。

          2、練習四第四題

          在練習中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枯燥的計算練習具體趣味性、層次性、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了單詞的程序性訓練,提高合作探究的群體性和有效性。

         。ㄋ模┗仡櫿、反思提升。

          讓學生說一說本節課的體驗。

          在回顧知識的同時,對情感態度方面也進行回顧整理,有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加深對教學重點的認識,促成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下面我說一下我的板書設計:一是有利于指導學生觀察和抽象概括;二是板書設計和教學思路和諧統一,能簡明突出地呈現本課知識點,看上去一目了然。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8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異分母的加減法》。

          一、說教材

          這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5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是在同學學習了同分母加減法、分數的意義、分數的基本性質、約分、通分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今后學習分數的乘除法的重要基礎。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的分析以及同學的認知經驗,我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同學經歷探索異分母加減法計算方法的過程,初步理解異分母加減法的算理,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一般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同學經歷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認識到將舊知識轉成新知識的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感受數學學習的挑戰性,體驗成功學習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根據同學現有水平以及教學內容,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是重點是熟悉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讓同學能夠正確計算異分母加減法。

          二、說教法、學法

         。ㄒ唬┙谭

          根據新課程目標的要求以及為了有效的實現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了:

          1、情境教學法、

          2、談話法、

          3、討論法等進行教學。

         。ǘ⿲W法

          同時數學是一門培養人的思維、發展人的思維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中也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的思維不能依照單存的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也是同學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節課也給予了同學充足的時間去探究、去交流、去總結。

          三、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詳細地談一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本要分為了四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復習引入,促進遷移

          我將要出示兩道有關求最小公倍數和通分的復習題,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為接下來的新課環節做鋪墊,喚醒同學的舊知,建立起與新知識的橋梁。

          第二個環節:活動探究,獲取新知

          我首先出示例:

          1、通過情境的創設,讓同學列出算式(1/2+1/4)并提問同學今天的分數加法和以前學過的有什么不同,引入今天的課題是學習異分母的加減法,我并且適時板書。這樣的設計激起了同學的求知欲望,我抓住契機,提問同學,對于異分母的加減法我該怎么求呢?我給同學充足的時間去分組探究,同學利用手中的學具,長方形紙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去發現1/2+1/4的結果是多少。這樣的設計就讓同學從抽象的數學計算轉變為了具體的操作,不僅鍛煉了同學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符合小同學的思維特點。教師要充當好同學的引導者,這時我著力讓同學去觀察發現1/2可以看作幾分之幾?讓同學試著說出是2/4,這樣設計是為了讓同學初步感知要先將1/2進行通分,只有當分數單位相同的時候才能進行相加。

          2、接著教學完例1后,我利用同學對異分母的加法的探究經驗,引入同學做“試一試”的5/6-1/3,利用知識間的關聯性,嘗試讓同學獨立練習,并集體交流。由于同學的個性差異,可能有些同學的結果是3/6,1/2,這時利用教學契機,提問同學3/6和1/2哪個更簡潔?在交流中指導同學結果要寫成最簡分數。接著讓同學完成剩下的練習,并及時反饋結果。

          3、最后,讓同學去說說是怎么計算異分母的加減法,這樣不僅提高了同學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有助于同學理清最題思路和做題方法,培養了同學概括知識的能力。我在同學的總結中,最后加以給出準確的歸納,明確指出:“計算異分母加減法時候,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最后結果能寫成最簡分數的要寫成最簡分數!

          第三個環節:練習應用,鞏固提高

          練習是新知識的鞏固提高環節,因此適度適量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我主要是讓同學完成練習十四的第1~4題,也是采取獨立完成、集體校正的方法,對于同學易發生錯誤的地方進行重點分析,幫助同學在練習環節達到對異分母加減法的熟練過程。同時數學與生活密切相聯系,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因此在練習中也涉及到了利用異分母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這部分設計主要讓了同學體會學習異分母加減法的實際應用價值。

          第四個環節:課堂小結,任務結尾

          這環節主要是讓同學談談這節課的收獲,談談自己的表現,這樣設計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提高同學梳理知識的能力,也是為了培養同學正視自己對自己課堂評價的習慣。

         。ㄋ模┱f板書設計

          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

          異分母加減法

          異分母分數——通分——同分母分數——結果寫成最簡分數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9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96~98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比較簡便,學會用“湊十法”來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過程中初步滲透轉化為10加幾的轉化思想,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仔細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點

          滲透轉化思想,應用“湊十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湊十法”的思考過程。

          教學關鍵

          把9加幾轉化成10加幾。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小棒、游戲用品。

          學具:小棒20根、圓片20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啟思

          師:今天,錢老師想帶一(1)班的小朋友去參觀運動會,在出發之前讓我先來考考你們。

          1.對口令。

          復習2、4、5、8等數的組成。

          2.10加幾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師:這些都是幾加幾的算式?

          師:小朋友們學得真不錯,咱們出發吧!

          二、自主參與,探索新知

          1.觀察主題圖。

          師:我們來到運動會場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運動項目,分別有多少人參加?先小聲說給自己聽,再舉手匯報。(指名回答)

          小結:運動會場里有運動員和裁判員,賽跑組有6名運動員,跳繩組有3名運動員,踢毽組有9名運動員,跳遠組有7名運動員。

          2.試著說說想法。

          師:服務隊的小朋友為運動員買了一些盒裝飲料,紙箱里裝了幾盒?散的有幾盒?你知道共有幾盒飲料嗎?(指名回答,板書算式)

          師:你是怎樣算一共有幾盒的?(指幾名學生發表看法)

          學生中有可能出現的幾種情況:

         。1)1、2、3……12、13依次數。

         。2)從9數到13。

          (3)9和4合起來是13。

         。4)13可以分成9和4。

         。5)先撿一盒放進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師:小朋友,你們可真會動腦筋,想了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最好呢?為什么?

          師:幾種方法都很好,不過依次數比較麻煩,9和4合起來是多少一下子很難想出來,先看紙箱本來可以裝幾盒,這時還是要先把它變成10盒再來想,10加幾比較簡單。 (演示湊+過程)為什么要拿1個放進紙箱里呢?

          我們可以把這種想法用思維圖表示出來,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來是10,再想 10+3=13”。(板書: )

          我們的想法在思維圖上一目了然。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小朋友往運動場上看一看,你能提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呢?先問問同桌,比一比誰提得多,老師有獎品。

         。ㄖ该釂栴},并發給獎品)

          師:剛才小朋友提的問題真棒,我們來共同解決它。

         。▎为毘鍪咎唠M和賽跑組)問:踢毽組和賽跑組共多少人?

         。ㄖ该惺,說怎樣想的,板書“9+ 6= ”)

         。ㄕ故緶愂^程)畫思維圖:

          (展示踢毽組和跳繩組)問:踢毽組和跳繩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說怎樣想的,板書“9 +3= ”)

         。ㄕ故緶愂^程)畫思維圖,(展示踢毽組和跳遠組)問:踢毽組和跳遠組一共多少人?

         。ㄖ该惺剑f怎樣想的,板書算式9+7=16 )

          5.歸納算法特點。

          齊讀算式。問:算式有什么特點?第一個加數是幾?我們叫它9加幾。

          師:我們是怎樣算9加幾的呢?都是把9加幾變成10加幾來算的。 (用箭頭將算式和 10加幾連起來)

          邊畫邊說順口溜:看大數,分小數,湊成+,算得數。學生齊說后同桌拍手說順口溜。

          6.動手操作。

         。1)擺小棒,“左邊擺9根紅色的,右邊擺3根黃色的,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根小棒?”(實物展示臺出示)

          (指名列式)師:說說怎樣想的?(學生說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擺圖片, “左邊擺9個紅色的圓片,右邊擺7個黃的圓片,怎樣算一共有幾個圓片?”(指名列式)“說說怎樣想的?”

          師:把你想的過程在書上填思維圖。(指名報答案)

          三、鞏固新知,尋找規律

          游戲:摘蘋果。

          引導學生觀察得數的特點: (先小聲說給同桌聽)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小結:(1)結果都十幾。(2)得數十幾中的幾比第二個加數少1。

          問:這個“1”哪兒去了?掌握這個特點,我們就能又準又快地計算9加幾的加法了。

          四、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師:老師有幾個問題要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1.數菠蘿。

         。ù笃琳故9個再添5個)問:怎樣列式計算一共有幾個菠蘿?說說怎樣想的。 (圈住其中10個)

          2.數蘋果。

         。ù笃琳故15個蘋果)問:一共有幾個蘋果?說說怎樣想的(圈住其中10個)

          3.數雞蛋。

         。ù笃琳故倦u蛋圖)指導觀察:一個雞蛋箱可以裝幾個雞蛋?現在已裝有幾個了?問:一共有多少個雞蛋?怎樣又快又準地算?(展示移入一個雞蛋的過程)

          4.數蛋糕。

         。ù笃琳故镜案鈭D)師:一個箱可以裝幾個蛋糕?箱子里有幾個蛋糕?外面呢?怎樣算?(指名列式)(演示湊十過程)

          五、全課小結,完善新知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解答這些題比較簡便的方法該怎樣想? (學生能說多少說多少)

          師:對于這些題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9加1湊成10, 10再加剩下的數,這種方法叫“湊十法”!皽愂ā狈浅V匾,在以后的學習中還要經常用到。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會了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以及利用豎式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學生今后學習多位數加法筆算的基礎。教材呈現的例題,取材于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二、說學情

          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將小棒或計數器抽象成豎式的經驗,那么學習這部分內容的`困難在于理解進位加法豎式計算時“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以及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學生特別容易忘記寫進位“1”。

          三、說目標

          1.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小棒和計數器,交流各種方法間的聯系,幫助學生理解進位加法豎式“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并能用豎式正確的進行計算,正確率達到80%以上。

          2.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并交流學習成果,培養解決問題以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進位加法豎式中“滿十進一”的算理和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

          2.掌握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四、說過程

          圍繞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環節一:創設情境,復習鋪墊。

          創設一個班級圖書角的情境,出示主題圖。故事書、科技書、連環畫分別有23本、11本、18本。讓學生說一說在圖中看到了什么,由此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并列出算式。這樣設計,一題多用,既復習了舊知,又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環節二:主動探究,引入新知。

          在第一環節所列算式當中,23+18這一算式是學生沒接觸過的。由此我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借助小棒和計數器自主探究,思考多種計算方法(預設會出現擺小棒、撥計數器、列豎式這三種方法),組員之間相互交流各自的算法并探討各種算法之間的聯系,最后匯報交流成果。

          重點引導學生說一說單根小棒夠了十根該怎么辦?計數器個位上的珠子撥到十個以后該怎么辦?豎式計算時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后該怎么辦?

          這就直觀的反映出在豎式計算當中個位上滿十向十位進一的算理,并且借助學具為豎式中的進位小“1”找到了表象支撐,有助于對算理的理解。

          環節三、鞏固練習,形成技能

          五、說特色

          1.把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緊密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四能”,即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把直觀模型、動手操作與豎式計算緊密結合起來,借助幾何直觀理解抽象的算理。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11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一年級上冊(北師大版)第七單元加與減(二)的第四課時“8加幾的進位加法”。

          2、教材簡析:20以內進位加法中“8加幾”,是在9加幾進位加基礎上學習的,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對進一步學習多位數的加法計算非常重要,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教材以“有幾棵樹”為主題圖,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中提出加法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計算方法,然后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讓學生體會“湊十”的計算方法。

          3、目標預設:(根據學生已有的實際情況和培養目標)

         。1)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會8加幾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培養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8加幾”的進位加是在“9加幾”進位加法的基礎上學習,學生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了“9加幾”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尤其是“湊十法”?紤]到學習可以利用計算方法的遷移來學習“8加幾”的進位加。據此,本課時確定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學會8加幾的計算方法。

          5、本課時教學中,學生會說多種方法計算,但對于何種方法優化,更適合自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本課的教學難點為:培養學生算法的多樣化,進一步理解“湊十”的計算方法。

          二、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計算教學,傳統的計算教學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單一)及技能訓練,比較枯燥。依據新的教學課程標準,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充分運用教材提供的教學資源,利用精美的掛圖為學生展現帶有情節的畫面,引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情感投入,激活學生原有知識和經驗,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究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計算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提倡算法多樣化,使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里要說明的.一點是:多種方法中肯定有比較簡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個同學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師只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同時給他們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間,千萬不要強加給學生,應讓他們在逐步的體驗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從而選取更優的方法。

          三、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具體情景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和初步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的成功、學習的快樂。

          2、在動手中操作、獨立思考、進行個性化學習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通過比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學習方法。

          3、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鞏固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技能。

          4、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數學的應用,促進學生的發展。這樣學生不僅學得積極,而且學得快樂,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四、關于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通過游戲“采蘑菇”導入,出示種樹圖,引出課題“幾棵樹”。

         。ǘ┨骄啃轮,構建方法

          1、理解圖意提出問題,列出算式。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算法。

          3、匯報,集體交流。

          4、小結計算方法,選取自己喜歡的比較簡便的方法。

          這一環節,旨在學生在具體的問題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通過動手實踐,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在親身經歷探究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認為好的計算方法,自覺地構建進位加法的基本思路。

         。ㄈ┙虒W效果測試,鞏固算法

         。ㄋ模┵|疑問難,拓展學習

          1、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2、多種形式練,拓展訓練。

          通過由淺入深,形式各異的練習,鞏固基本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的應用,同時培養學生遷移類推的能力。

         。ㄎ澹┱n堂小結,激勵評價

          1、對學生在知識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與發展方面的情況作全面的總結。

          2、讓學生結合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自評、互評,發揚優點,彌補不足,不斷進步。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12

          教材分析

          《口算進位加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加和減(一)》的內容,是在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進位加法以及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加)的基礎上安排的。

          本課教材分為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教學和是整十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著重解決進位的原理,另一部分是教學兩位數加一位數和是非整十數的進位加。

          本課教材在編排上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選準知識生長點,優化新知識的發展過程,口算不進位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思路和方法,完全可以遷移到進位加法中來,因此,教材以加和減(一)為本單元的知識生長點,把重點放在進位的方法上,便于學生穩步地獲取新知識。

          2.重視發展學生的計算策略,提倡算法多樣化。教材沒有把算法灌輸給學生,而是鼓勵學生應用舊知識解決新問題,在新舊知識的結合點上,運用學具幫助思考,從實物操作中抽象出計算方法,對和是非整十數的進位加法,允許學生中有不同的計算思路。

          3.提高練習質量,避免機械重復訓練。一是讓學生在結構中練,教材設計了一些計算題組,如20以內進位加與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讓學生算算比比,掌握相關計算的聯系與區別。二是讓學生有興趣地練。教材給部分計算題組配上情景,減少枯燥乏味的感覺,如把計算題畫上生日蛋糕,激發學生練習的熱情。三是結合簡單應用題,用口算加法解決實際問題,既練了口算,又培養了運用數學的習慣與能力。

          設計理念

          本冊是課程改革的實驗教材,所以在教學設計上主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具體體現在:

          1.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思考獲得知識,激勵學生自得自悟。

          2.重視創新能力的培養,創設問題情景,優化教學手段,營造創新機會。

          3.實踐多層次的練習,提供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空間。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與一位數相加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掌握進位加的計算方法。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數學意識,發展數學思維。

          3.繼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同學合作的態度、不怕困難的精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掌握口算進位加的算理和方法,難點是結合小棒操作說出不同的計算方法。

          教法和學法

          1.遷移類推。

          通過復習、鋪墊、啟發、點撥,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推想出該怎樣算。這樣,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能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2.嘗試教學。

          本課內容是在掌握不進位加的基礎上進行的,新舊知識聯系緊密。運用嘗試教學,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知識規律。

          3.直觀演示。

          通過學具操作,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分小棒的過程中感知口算思路。

          4.愉快教學。

          用激勵性的語言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敢于質疑,運用學習成果的反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

          引入“四個小動物,碰到了許多難題,邀請小朋友去幫助他們”的情景,教師把小動物貼紙貼在黑板上,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上課做準備。

          二、復習。

          1.口算:8+630+1736+39+520+1324+5

          2.說說24+5是怎么想的?

          【這三組口算題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本課知識聯系非常緊密,通過復習,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記憶,為促進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作鋪墊!

          三、教學新知。

          1.創設情景,引出問題。

          (1)教師出示圖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給他起個名字嗎?他們每人有多少張畫片?

         。2)看著圖,你能提出幾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同時結合圖,列出算式。

          教師板書四個算式:

          9+624+624+924+9+6

         。3)這里面哪道算式是以前學過的,得多少?用的是什么方法?(這里重溫一下20以內進位加的湊十方法,為下面的進位加湊十作鋪墊。)

          【舊教材在引出問題時,一般都是直接出示一道簡單的文字題,再讓學生列出算式解答,而現在新課程標準提出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通過看圖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由自己解決問題,這樣的引入清新自然,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渴望和學習興趣!

          2.遷移類推,嘗試學習(教學例1)。

         。1)24+6等于多少呢?學生嘗試回答。

          (2)你怎么知道等于30呢?你是怎么想的?指名回答。

          (3)誰愿意上來用小棒擺給大家看一看。

          (4)看了擺的過程,誰再來說說是怎樣想的?

         。5)即時訓練27+3。

          27+3等于幾呢?小朋友用小棒擺一擺,邊擺邊說說怎么想的?

          反饋說說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由于口算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完全可以遷移到進位加法中來,因此教學這一環節時,教師就大膽采用嘗試教學,直接讓學生說說算理和算法,對部分有困難的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和直觀演示來幫助理解,加深印象。這樣安排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學生以原有知識為基礎,對新的知識進行加工理解,掌握方法,從而使他們親自體驗獲得知識的快樂!

          3.自主操作,合作學習(教學例2)。

          (1)24+9該怎樣算,請小朋友仍然用小棒擺一擺。

         。2)學生動手操作,想想先把幾和幾合起來。

          擺好的小朋友跟小組里的同學說說是怎么想的?

         。3)反饋不同的操作方法:

          指名上前演示,說說先把幾和幾合起來。

          結合演示,說說不同的計算方法,師板書三種方法:

          (4)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是怎么想的?說給你旁邊的人聽。

          4.試一試8+42;5+39。

         。1)出示,你會算嗎,把得數填在書上的方框里面。

         。2)反饋說說得數,是怎么想的。

          【學生利用學具操作,自己去探索、去發現,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再通過反饋結合擺法說說不同的算法,給學生發表見解和敢于提出不同問題的機會。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尊重,從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探索,在具體的操作中進行獨立思考,在相互的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四、鞏固練習。

          1.第一題說明要求,獨立完成。

          反饋說說怎么圈,先算幾加幾?

          2.第二題圖上畫了什么。

          指名口算第一組題,算完后說說有什么特點?

          生在書上獨立口算,小組校對。

          指最后一組,如果下面還有一層蛋糕,你能在里面出一道口算題嗎?

          3.黑板上還有誰的難題沒有解決,趕快算一算。

          24+9+6等于多少,你是怎樣算的,有沒有簡便方法?

          【雖然練習的量并不是很多,但少而精,練習內容注意了綜合性、開放性、靈活性和趣味性,既讓學生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又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 13

          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7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一節解決問題課,主題圖為課本46頁插圖。本節教學設計總的指導思想是:以新課標的基本理念為依據,改變傳統的數學學習模式,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引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的興趣,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下面我就教材、教法、學法和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如下說明:

          一、說教材

          本節課是小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6、7的認識和加減法》中的一節解決問題課。教材第一次出現用情境圖呈現數學問題的形式。情境圖配以大括號和問號,呈現了一個簡單求和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明確:知道兩個相關的信息和一個相關的問題,就構成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教材用有層次的三句話,“圖里有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對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過程給予指導,引導學生體會解決一個數學問題所要經歷的一般步驟,學習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二、說學情

          學生前面剛剛學習了6、7的加減法,有了一定的運算基礎,但一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仍舊處于啟蒙階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他們的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維為主,數感方面的發展是不平衡的。

          三、說教學目標

          《課標(2011年版)》中對本節課的要求是:“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以及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能借助情境圖正確分析題意。

          能力目標:會用6和7的加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情感目標:將所學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在生活中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感受數學的重要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用6和7的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難點是理解大括號、問號的意義,能正確分析情境圖的題意。其中,正確理解大括號和問號的意義是關鍵所在。針對重難點,我打算采取同桌合作和直觀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加以突破。

          五、說教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具體形象思維占主要地位的心理特點,以及現有的認知水平,采用情境教學法,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情境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同時結合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開展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六、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的主體,根據課堂的主要內容給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如小兔子采蘑菇的故事情境,用手指游戲表達圖意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改變過去“教師教、學生聽”的傳統模式。

          七、說教學過程

          共分四大環節:

         。ㄒ唬⿵土暸f知,導入新課

          出示課件蘋果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畫表達的意思,并通過已學的知識正確的列出算式。創設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帶領學生跟隨小兔子一起來解決問題,揭示主題。

          (二)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我是按照教材中的三句話:“圖里有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這樣一個流程來進行的。

          1、圖中有什么?先出示小白兔采蘑菇的畫面:讓學生觀察后說一說圖里有什么,也就是解決問題的兩個數學信息。再以認識新朋友的形式出示大括號,讓學生猜一猜大括號表示什么意思,并借助動作幫助學生理解大括號表示的意思,讓學生明確大括號就是表示把兩部分合起來。接著在大括號的下面出示“?只”,讓學生說一說“?只”表示的又是什么意思,同桌討論“?只”在大括號中間表示什么意思,小結的時候我邊講解邊用類似于大括號的手勢把兩部分合起來,從而引導學生說出:“?只”在大括號中間表示求一共有幾只。接著讓學生借助動作用三句話完整地說一說圖的意思。

          2、怎樣解答?要求一共有幾只就要把兩邊的只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3、解答正確嗎?老師引導學生一起用數一數和再算一遍的方法來驗證解答是否正確,最后學生一起口答。

         。ㄈ╈柟叹毩,學以致用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運用中,我嘗試從引導學生做題到逐步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做題,并讓學生當小老師說解題過程。讓學生積極反饋所學知識,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

         。ㄋ模┛偨Y結論,拓展延伸

          讓學生自己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若學生總結的不夠完善,教師再加以補充,強化對知識的認知。通過總結,引導學生發現庭院里有數學、田野中有數學、小湖邊也有數學,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周圍還有哪些地方也有數學,比一比,看一看,誰是愛數學的小博士。

          八、說板書設計

          這樣設計板書比較直觀形象,能較好地體現知識結構,重難點突出,有利于學生鞏固新知識。

          總之,本節課,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其掌握所學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注重知識的同時,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和參與合作意識。我相信,這節課會讓孩子們擁有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說課稿04-12

        小學數學加法運算定律說課稿(精選8篇)04-12

        小學數學加法一等獎說課稿(通用15篇)12-07

        初中數學有理數加法說課稿(精選5篇)04-08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教學反思03-13

        關于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小學數學一年級說課稿人教版04-05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教學反思9篇03-13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教學反思(9篇)03-13

        小學一年級數學《加法》教學反思精選9篇03-13

        教師招聘考試小學數學說課稿《加法的意義和運算定律》09-21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