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1噸有多重》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借助說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靵韰⒖颊f課稿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1噸有多重》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1噸有多重》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五冊第三單元的內容,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和理解。
教材先通過猜測大象大約三噸重的場景,導入課題并突出本課重難點,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噸”的應用,然后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3頭牛、10桶油、20袋大米等物體的重量,幫助學生學習并加深1噸=1000千克的認識。接著,結合實際中的例子進一步學習噸及在生活中的應用,認識噸在生活中應用廣泛。最后通過練習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噸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及質量單位的合理運用。
基于以上我對本課的認識和教材設計意圖,確定如下教學目標及其重難點:
(一)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
2、掌握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3、提高對物體質量的估計能力,培養學生比較、歸納能力,鞏固千克、克、噸質量概念之間的關系
4、在實踐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ǘ┙虒W重點難點
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認識噸,知道1噸=1000千克并進行換算
初步形成噸的質量觀念,能結合實際正確應用質量單位
二、說教法和學法
(一)說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內容特點,為了更有效地了解1噸的實際質量,理解數學的抽象性,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設計教案時擬體現以下幾點:
1、數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
數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噸又是生活中常常會見到、用到的單位。這樣的內容決定了這節課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來,再走到生活中去。
2、啟發式教學
由教師創設生動情景故事,讓學生主動探索,在活動中去感知、發現,從而逐步培養學生聯系實際能力。噸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對孩子來說,依然顯得抽象。為了能讓孩子對1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課堂上要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在親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
3、情景教學法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通過現代版《曹沖稱象》的故事,激發學生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生、探究中。課堂接近尾聲,考慮到比較難調動學生情緒,因此又設計了《小“糊涂”日記》一情景,學習和運用“克、千克、噸“三個質量單位,并且能很好的對本堂課進行總結,又突出重難點。學生情緒激昂。
(二)說學法
學生已經能夠準確地進行千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些都為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鋪墊和思路孕伏。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噸是較大的質量單位,平時學生接觸較少,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略有所聞,但接觸并不多。教材所展現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循序漸進,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努力為學生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的材料與環境,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勇于探索的強大內動力。教師創設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積極實行探究性學習,激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同時,本節課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力求借助這些手段使情節更生動,并突出重點,提高效率。
三、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過程分五個環節進行
。ㄒ唬┕适录と,導入新課
新課開始,我特意創設了現代版《曹沖稱象》的故事,并為后面單位換算留下伏筆。
為了讓故事生動,離現實生活比較貼近,我將曹操設計成一小學老師,由老師帶領同學們去湖邊進行綜合實踐體驗。曹操問學生:“有誰能稱出大象的體重?”正當學生圍坐湖邊發愁時,老師五歲的兒子曹沖來到學生當中,他利用船、石頭和磅秤將大象體重稱出。根據教材提供八次稱石頭的質量數據,讓學生算出:
大象的體重為2800千克。由此引出問題:
像這樣的大宗物品還有其它更大的質量單位來表示嗎?
學生會由課題猜想出質量單位“噸”,老師追問:為什么用噸,1噸到底有多重呢?2800千克可以用噸表示成什么呢?(板書2800千克=( )噸)這時老師及時引出課題并介紹噸的字母表示為“t”(板書:1噸有多重)“噸”用字母表示為“t”
這個環節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舊故事新說法,使學生耳目一新,引發興趣。
(二)溫故知新、導出新知
首先提問:有哪位同學還記得前幾節課,我們學過千克、克的質量換算?
學生在做出1千克=1000克的回答時,我抓住時機繼續發問:
同樣是質量單位,你能推想出,當千克滿了多少可以用1噸表示呢?
學生根據千克、克的質量關系,能猜想出千克、噸之間的關系也是“1000”,從而得出:1噸=(1000)千克
這一環節非常簡短,通過老師引導性的發問和學生的'猜想,從而引出新的質量關系,這樣的設計有利于知識之間的聯系。學生對于自己成功的推斷會記憶猶新,并帶動全班的情緒,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ㄈ┗顒芋w驗、學習新知
考慮到現在班級都有飲水機,所以,我特別設計了《抬水》這一環節,讓學生體驗1桶水(20千克)的重量,從而推想一噸有多重。
在學生已感受1桶水很重的狀況下,我讓生計算出:10桶、20桶、50桶的質量分別是多少后,從而引出50桶水約1噸重(電腦出示)。
再讓同學們想想:我們平常每天喝多少桶水呢?照這樣的速度,喝完一噸水差不多要多少天的時間呢?學生按每天喝一桶水的速度,算出喝完1噸水需要50天的時間
通過這樣的體驗,學生已感受到“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一般在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質量時,才會用噸作單位,并在計算10桶、20桶、50桶過程中驗證并鞏固了1噸=1000千克的換算關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只有學生把所學知識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更多的接觸和經歷有關情景和實例,在現實背景下感受體驗,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化知識。
。ㄋ模┛纯此闼,感知1噸
電腦展示《生活中的一噸》,前面的抬水試驗,同學們已經了解到:1桶水20kg——50桶約1噸重
繼續展示:1頭牛350kg——3頭牛約1噸重
1桶油100kg ——10桶油約重1噸
1袋面粉50 kg ——20袋面粉約重1噸
1學生25kg ——40個學生約重1噸
1箱蘋果的重量是10千克,1大桶礦泉水的重量是20千克,1位老師體重50千克,請問你可以組成哪些1噸呢?(以小組合作可自由組合)
這部分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更好的數感,要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和理解現實問題,有意識地將現實問題與質量關系建立起聯系。使已經具備的數感得到進一步強化,同時,進一步加深了1噸=1000千克換算的理解。最后一個小組合作探究,發散學生思維能力,多方位進行思考得出1噸可以怎樣組成,加深鞏固學生對1 噸的理解與應用。
此時,解決前面《曹沖稱象》留下的問題,即:2180千克還可以用什么質量單位來表示呢?
通過計算2800千克=2噸800千克,學生知道:一頭大象大約有3噸重
將前面遺留的問題有始有終解決完畢,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這一環節,學生在建立1噸概念后,讓生初步建立幾噸的概念,并為第四課時內容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養成:面對不同情況,仍能發揮主動思考的學習習慣。
接著,讓學生自由發揮,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噸?例:這車煤有4噸;這輛貨車限重3噸等等,從中發現噸在生活中廣泛存在。
(五)課堂總結,靈活運用
一節課結尾時,學生對于“噸”已有了初步地認識,但要正確區分并運用“千克、克、噸”這三個質量單位,還有一定的困難。為使學生能用比較的方法歸納所學內容,所以設計了《小“糊涂”日記》(電腦出示)一情景,日記上這樣寫到:
今天早晨起床后,我喝了一杯150克的牛奶,吃了一個55千克的雞蛋,吃得飽極了。然后背起3噸重的書包向學校跑去。在路上,一輛大貨車滿載7克左右的水泥從我身邊飛馳而過,把我嚇了一大跳!
當我以夸張的語氣和肢體語言讀完時,學生已是捧著肚子大笑不已:
此時,我更加故意問到:“你們為什么笑呢?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學生會紛紛說出自己的想法。按常規,課尾時會很難調動學生情緒,但此時的學生卻各個情緒激昂。
我抓住時機馬上問到:“你想對小糊涂說些什么?”你們有什么好的辦法不亂用這三個質量單位嗎?
學生在老師的提問下,能主動進行歸納小結出對三個質量單位的感受,從而替代了以往教師總結成詞的教學模式。
學生通過比較,在老師問題的引導下,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將學習內容歸納得系統、完整。
本環節先是通過一組題幫學生整理所學過的質量單位,使學生能夠準確分辨克、千克、噸,幫助學生組建知識結構。
【小學數學《1噸有多重》說課稿】相關文章:
淺談消費數學有多重要10-31
形體訓練有多重要10-27
測你的心機有多重08-26
看看你的心機有多重09-03
小學數學說課稿01-03
《小學數學乘法》說課稿08-14
手機對你來說有多重要11-20
測你的愛情心機有多重09-03
面試時英語有多重要08-20
小學數學面試《面積》說課稿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