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家》
作者: 任祥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集中五年時間,兼具女兒、妻子、母親三重身份的作者整理出這部傳統文化“大典”,宣揚家庭價值與環保養生。春、夏、秋、冬四冊,“氣氛生活”、“歲時節慶”、“以食為天”、“匠心手藝”、“齊家心語”、“生活札記”六個單元,展現中國文化的日常與智慧,也有節氣時令、禮尚往來、飲食味道及時代變遷。
2. 《隨園食單》
作者: 袁枚
出版社: 中華書局
談傳統少不了吃,談飲食則少不了這部寫盡“食色風流與才情”的《隨園食單》。清代著名文人袁枚,也是著名的美食家,每遇美味佳肴都要親身踐習。本書是他 40 年美食實踐的精華結集,展示出 14 世紀至 18 世紀流行的 326 種佳肴,也體現出“治國若烹小鮮”的智慧與瀟灑。關于月餅,《食單》也有誘人記錄:“酥皮月餅,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豬油作餡,食之不覺甜而香松柔膩,迥異尋常。”
3. 《詩經別裁》
作者: 揚之水
出版社: 中華書局
揚之水先生精選《詩經》47 篇,以“風”為主,以情詩為主,兼具感性與知性。她用最妥帖的古注來注釋詩中的文字,多引別詩相互印證,卻又不拘泥成說,重現了《詩經》時代初民天地的美好。是為多識鳥獸草木之名,進入“盡善盡美三百篇”的最佳路徑。讀詩之樂,莫過于此。
4. 《中秋詩詞》
編選: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社遴選歷代詩歌,輯錄吟詠中秋最為優美的八十余首,從不同角度,展現中秋時節的歷史風貌和社會生活。有了這本書,再也不怕挑不出好詩配搭好風月(寫賀卡)了!愿各位樂享詩意佳節。
5. 《既見君子》
作者: 張定浩(waits)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以現代人之眼,書寫過去時代的詩與人。用古代的詩,照亮我們今日的生活。在中國傳統語境中,援引西方古典思維,重現并豐富君子恬淡文靜的理想形象。既見君子,云胡不喜,是與古賢相會,更是一種與友人、至親、愛人相處的美好情懷。
6. 《大唐李白》
作者: 張大春
出版社: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張大春以現代文字技藝,在小說和歷史之間,再造詩仙李白的一生。不僅以詩句推理出當時文人筆下的心緒由來,甚至大膽替李白“代筆”,對其詩作進行續補、改寫,狀寫出大唐盛世的興衰與氣度之外,也寫出有著“千金散盡還復來”氣魄的大詩人,名滿天下,卻困窘、窮愁,只能舉杯邀明月,獨酌無相親。
7. 《竹取物語圖典》
作者: [日] 無名氏
譯者: 唐月梅
出版社: 上海三聯
日本人也過中秋節!雖然他們不吃月餅。作為日本物語文學的鼻祖,《竹取物語》講述從月亮來的女子輝夜姫的故事。傳說八月十五當天,月亮開滿桂花,輝夜姫會在月亮上遙望人間……嗯,是不是很像咱們的嫦娥故事?
8. 《世說新語》
作者: 劉義慶
出版社: 中華書局
一部筆記體小說,盡顯魏晉風度與文章功底。與海納百川的盛唐不同,魏晉是中國文化的蛻變期,在傳承間充滿了叛逆與趣味。《世說新語·任誕》記載,晉畢卓(字茂世)嗜酒:“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由此,人們把吃蟹、飲酒、賞菊、賦詩,作為金秋的風流韻事,流傳下來,并漸漸發展為親友歡聚,共享詩酒與蟹的“螃蟹宴”。
9. 《聊齋志異》
作者: 蒲松齡
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家喻戶曉的清初短篇小說集,共收錄小說近 500 篇,有刺貪刺虐的諷刺故事,也有窮苦書生同妖(仙)女的愛情故事,集中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眼中的野趣狐興與憤懣孤獨。“彭海秋”一篇更是直接書寫:回不了家的窮書生會有什么樣的中秋奇遇?
10. 《天道與人文》
作者: 竺可楨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從氣象、地理等科學的角度談云、說月,剖析中國傳統節日與習俗。竺可楨先生的語言多古典韻味,援引的例證也多為古代詩歌。他通過詩中景物的描寫,分析當時的氣候變遷和生物狀況。比如:從桃花開在哪兒判斷當時的氣溫,從蘇東坡的舶棹風詩引出季風的話題,還知道柳條能泄漏春光。全書細膩、嚴謹,又充滿詩情,有趣地對科學知識與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融合。
11.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
作者: 蕭放
出版社: 中華書局
通過爬梳古代文獻資料,結合田野考察,作者從民俗學的角度思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氣與時間觀念,指出:中國特定的地理與人文環境,蘊育了中國民眾特有的歲時觀念,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節日體系。
12. 《這些人,那些事》
作者: 吳念真
出版社: 譯林出版社
知名編劇、導演吳念真深情回望至親好友與家鄉風土。遙望故鄉,用文字撫摸心底最掛念的人和日夜惦記的地方。這些人和那些事,通俗平易卻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