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文化的源頭深潛于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其“活水”一直流淌至今,伴隨民眾生活繼續向前發展,并深刻地影響著世界。
從中秋的起源,可窺見中華民族的剛健厚德、隆情重義。相傳,后羿射日后,從王母娘娘處得到一包成仙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不料這一幕被小人蓬蒙看見,趁后羿外出狩獵,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情急之下吞服仙藥,飛升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歸來后,只能仰望夜空,對著月中身影呼喚愛妻,并擺上香案、放上果品,遙祭嫦娥。就這樣,中秋節這天祭拜月亮的習俗世代相傳。
后羿得藥可成仙卻舍不下妻子,嫦娥不得已服藥飛天而牽掛丈夫,體現了古人守望愛情、隆情重義的人生境界。《易經》指出,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天地有大德大愛,人類與天地共德。后羿擁有“天”的剛健之德,又兼有“地”的純正;嫦娥柔而能剛,懂得進退、存亡、得失之律。這個美好的傳說,賦予了中秋節別樣的情思與內蘊。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是國家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征。人們重視賞月,把花好月圓之夜視作骨肉團聚之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異鄉的游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在他們心中,月是父母,是兄弟,是姐妹,是愛人,是兒女,是萬水千山無法阻隔的濃濃情思。明月是中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著持久強大的力量,“團圓”是“道法自然”,是“人道”符合“天道”,是“天人感應”,是中華兒女特有的價值理念。純樸智慧的中國人如此詩意地領悟和慶賀著自己的“團圓節”,寄情于“千里共嬋娟”的遐思,走進“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
總之,中秋節從其最初含義來看,體現了當時人們對于自然的崇敬;但從更深意義而言,它表明了人們對于人際關系的認識,體現了對家庭親情的珍重,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和”。人們借著中秋節慶賀豐收,期待和諧,傳遞友好。人們希望社會和諧有序,祝福祖國政通人和,期盼國家間和平共處,憧憬著步入世界“大同、非攻”的理想境界,從而永遠沉浸在和諧美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