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看之下這仿佛是一個勵志故事,當然,這么認為也沒有任何的問題,一個患有語言障礙的王室公爵在皇室、國家的緊迫情勢之下,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積極去改變,最終逃出了缺陷的陰影,而終于讓那些質疑、擔憂、譏諷等等的公眾輿論煙消云散,最終也不失為一個偉大的國王。
這個故事的勵志意義另一部分也因另一個人物的所為所對比升華:George的兄弟Edward,本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皇室公爵,王位的理所應當的繼承人,卻因人生際遇和風流個性,逐漸的放棄了對王位的追逐,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天賦如果不為后天善用,也會逐漸被磨滅,被荒廢;而對于George來說,一個對于王位繼承者來說相當有阻礙的缺陷,如果有心去改變、不停的嘗試,最終也會得到糾正,獲得真正的自信。
你也可以認為這是一個為了講述偉大王與民、醫與患無差別友情的故事,語言治療師洛格和王室繼承人George齊心戰勝“頑疾”,兩個人一同為對自己來說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任務而奮斗。當然,這個“頑疾”不同于表面上那樣簡單,僅僅是“口吃”或者“發音”,或是“說話是否流利”的問題。在當時的國際情勢下,而在王儲之中的理想繼任者卻沉迷風流韻事不思大體(其實對于這一點就我個人而言是否要對Edward抱否定批評態度,還是要持保留意見),而對于當時社會和國際情勢動蕩的情況下,一個強有力的國王,一個英明的統帥,一舉一動都為人們所關注,人民希望得到希望和自信,希望看到一個能給他們安全感的王。因此George的“頑疾”,反而顯得那么的引人注目,因為對于國王和重大場合而言,一場有力、有自信的完美的演講,對于王室、國民和公眾來說,都是必不可少需要的事情。
所以如果George是個平常的人,或許他有口吃,或許他的發音有問題,這都沒什么,他可以選擇成為作家、賣筆桿子,他可以選擇出賣體力來維持生計,他可以盡量避開交際、閉門閉戶,這都是沒什么重要的事情,他自己和別人也許都不會覺得這是多么有問題的一件事。然而他卻成為一個有語言缺陷的王室繼承人、國王,一個小問題也許就成為了大困難,就像Edward一樣,一個花花公子其實沒什么,但是因為出身背景和責任,就顯得有些失大體、不成器之感,其實都是位置造就的,因為人并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