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哲軒,1975年7月15日出生在澳大利亞阿得雷德,是家中的長子,現任教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數學系的華裔數學家。他是澳洲惟一榮獲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茨獎”的澳籍華人數學教授,是繼1982年的丘成桐之后獲此殊榮的第二位華人。他于1996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后任教于UCLA,24歲時便被UCLA聘為正教授。陶哲軒以智商230擊敗著名物理學家霍金等知名人士高居智商排名榜首,成為天才中的天才。
陶哲軒的數學生涯也并非一帆風順。9歲多時,他未能入選澳大利亞隊,去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但接下來三年中,他先后三次代表澳大利亞參賽,分別獲得銅牌、銀牌和金牌。他在1988年獲得金牌時,尚不滿 13歲,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的彼得·泰勒(Peter Taylor)教授告訴本報記者,陶哲軒還有兩個弟弟,其中一位有自閉癥,是澳大利亞的國際象棋冠軍,并且擁有非凡的音樂才能。這兩個弟弟同時參加了1995年多倫多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他們解題時采用同樣的方法,得到同樣的分數,最終都獲得銅牌。
本次菲爾茲獎得主之一、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也曾參加過1982年奧數并獲得金牌。于是有人感嘆,中國也有不少奧數獎牌得主,卻沒有人能夠取得像陶哲軒或佩雷爾曼那樣杰出的成就,有些人甚至遠離了數學。
這是一個令頂尖數學家們都很難回答的問題。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教授對本報記者說,他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但數學研究和數學競賽所 需的才能并不一樣,盡管有些人(比如陶哲軒)可以同時擅長數學研究和數學競賽。
陶哲軒也告訴本報記者,很多奧數獎牌得主后來沒有繼續數學研究的原因之一是,數學研究和奧數所需的環境不一樣,奧數就像是在可以預知的條件下進行短跑比賽,而數學研究則是在現實生活的不可預知條件下進行的一場馬拉松,需要更多的耐心,在攻克大難題之前要有首先研究小問題的意愿。
和中國一樣,澳大利亞參加奧數的選手也需要集訓,但集訓的時間并不是很長。陶哲軒說,他當時參加了為期兩周的訓練營,“我們白天練習解題,晚上玩各種游戲。”“他主要是喜歡做數學,而不是為了獲獎去做數學。”陶象國說。
泰勒教授說,目前澳大利亞會為那些最好的學生再提供為期十天的集訓,但通常他們只會從各自的學校缺課一周,“ 我不了解中國集訓的情況,但可能澳大利亞的訓練要松散一些。”
在中國,不少中學和中學生將奧數視為升入大學的一條捷徑,投入大量時間進行訓練。陶象國說,如果參加奧數只是為了升入一所好的大學,“這個目標太小了”。
一位奧數獎牌得主、目在美國某大學任教的華人數學家認為,中國奧數獎牌得主之所以不那么成功,原因之一是在奧數環境下國內國外有平等的機會;反觀在現實中,也許除了陳省身和丘成桐所在的幾何和微分方程領域以外,華人數學家與西方數學家的機會并不均等。中國數學教育和研究的大環境還無法與根基深厚的發達國家相比。
陶象國也說,如果陶哲軒在中國內地成長,恐怕就沒有那么幸運了。“在國外,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和學校協商(培養方案),哲軒7歲開始在中學修課,在中國哪個學校肯收他?”
中國著名的少年天才寧鉑后來出家做了和尚,對這一現象,陶象國認為,“對于孩子,只可以帶引他,鼓勵他,教他怎么走,但中國很多父母望子成龍,推孩子的速度太快,但推得太快,可能走不穩,就會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