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節日總和食物離不開,過年要吃年糕、餃子,端午要吃粽子,中秋要吃月餅。清明節就要到了,在這個祭祖的日子里,我國各地的人們又有哪些特色美食是必吃的呢?
馓子
我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寒食節禁火寒食的風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已不流行,但與這個節日有關的馓子卻深受世人的喜愛。現在流行于漢族地區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維族、東鄉族和納西族以及寧夏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清明粿
清明粿,是江西婺源民間小吃的一種婺源氣候溫潤,雨水充沛。人們山野田間勞作,患風濕病者多。傳說先人為了減輕人們的痛苦,踏百川,嘗百草,終于發現了艾草的驅寒祛濕之效……為祭奠先人,婺源民間每家每戶在清明前都包清明粿,沿襲至今。
婺源東西南北鄉村,村民居住的方向不一,清明粿制作的樣式也有殊異:東北鄉村做的圓圓扁扁,稱團粿;西南鄉村做的細膩飽滿,叫餃粿。餡的內容也可根據各家的嗜好,可素可葷,精細豐富程度不一。有的選豆腐香蔥,有的選筍丁火腿肉,有的挑野藠臘腸,有的配酸菜臘肉,有的是蝦仁蘿卜絲……可蒸可煎,還可烘烤。蒸熟出籠的色澤鮮綠,煎烤出鍋的香氣撲鼻。
青團子
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葉兒粑
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1940年,新都天齋小食店將艾饃精心改制,更名為葉兒粑。制作葉兒粑選料考究,工藝精細,具有色綠形美、細軟爽口的特點,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料:糯米粉250克,湯圓餡100克,鮮荷葉數張(芭蕉葉為佳)。糯米粉用溫水和好,均分15份,做成面團,取湯圓餡包好,搓成長條形狀。將荷葉用開水燙過,放入涼水中浸透,取出,干水分,同樣切成長條形狀,分別將糯米粉團包好,蒸熟即可。
清明薄餅
在閩南、臺灣和粵東地區,千家萬戶歷來都有在清明節卷薄餅的習俗,就是一家人在清明掃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餅吃。
薄餅亦稱餑餅、春餅、春卷、潤餅,分皮、餡兩部分。皮是在加熱的平底鍋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咸、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筍絲等熟料混合成的稱咸餡;用炒熟的花生米碾碎加糖、蔥等成為甜餡。用薄餅皮將咸餡包卷成筒狀,再在薄餅表皮上蘸抹香甜微辣可口的醬料即可食用,吃起來噴噴香。
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產,也是福建人的傳統小吃、福建人祭祀時的供品。麻滋陰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麻糍也是閩南著名小吃,其中又以南安英都出產最為出名,其原料為上好糯米、豬油、芝麻、花生仁、冰糖等。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餓,有著甜、滑的口感,且軟韌、微冰。成品色澤鮮白,滑韌透明。
青餃
清明節到了,和往年一樣家里總少不了做這個,雖然顏色是綠色的,大家不要以為是色素哦。都是用新鮮的艾青洗凈、煮熟、搗爛,拌入糯米粉,之后才成為綠色大使的是非常健康的小吃。將采來的艾青洗凈、煮熟、搗爛,拌入糯米粉,揉拌成青團,然后包入甜、咸兩種餡子,捏成餃子狀,用蒸籠蒸熟后便可食用,這就是流傳于嵊州民間的時令小吃----青餃。
豆漿螺螄
無錫民間素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說法。因為清明時節,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將螺螄殼扔到房頂上,據說屋瓦上發出的滾動聲能嚇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養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