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介紹
節日起源
關于春節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但其中為公眾普遍接受的說法是,春節由虞舜興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據說這就是農歷新年的由來,后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中國歷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歷。漢武帝劉徹感到歷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歷”,規定以農歷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國一直沿用夏歷(即農歷)紀年,直到清朝未年,長達2080年。
春節不同時代有不同名稱。在先秦時叫“上日”、“元日”、“改歲”、“獻歲”等;到了兩漢時期,又被叫為“三朝”、“歲旦”、“正旦”、“正日”;魏晉南北朝時稱為“元辰”、“元日”、“元首”、 “歲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則稱為“元旦”、“元 ”、“歲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各地特色
1.中國北方地區
初一:早晨包餃子。傳統上北京(基本上是北方地區的傳統)老人初一是不出門的,親友、同事互相拜年。長江流域一帶有年初一早餐吃湯圓的習俗,寓意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初二:要祭財神,要喝“元寶湯”(餛飩)。北方一般習慣是回娘家拜年團聚。
初三:祭祖,一般父母一方已經去世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祭祖,并順帶拜年。跟清明的“上墳”不同,祭祖只是祭拜祖宗牌位。但在河北等地的農村,這一天同樣是要上墳的。一般都要帶上點心、酒等祭品給已故祖先進行祭祀,并且放鞭炮讓祖先“過年”。一般上墳只允許兒女等進行,嫁入本家的外姓人則不參與祭祖。
初四:一般新婚或者父母均健在的已婚女性,會在這一天回娘家拜年。
初五:窮日,在中國北方,這一天一般沒有人出門拜年,因為這一天是“黑道日”,一般從春節開始直到這一天才能把家里的垃圾掃出門,然后放鞭炮慶祝,希望迎來下凡的五路財神;有一副對聯“一腳踢出窮鬼去,雙手迎進財神來”即為對此風俗的描述。一般只有一些年輕人會在這一天舉行朋友或同學聚會。亦稱“破五”,是要在家包餃子吃。
初六:開市。
初七:過人勝節。
初八:祭星。
現在北京的各個廟會活動通常從初一開始,到初七或者初八結束。
2.云南白族習俗
云南白族朋友過年時,要進行“放高升”的慶祝活動,即是在整棵的大竹子的竹節里裝上火藥,點燃以后可以將整個竹子崩上高空數十丈。有的地區還進行“拋繡球”的活動。
3.中國東北鄂倫春族習俗
中國東北的鄂倫春族,在初一的早晨,在家族中依輩份大小互相斟酒,晚輩給長輩叩頭,平輩互相請安。
初二、初三舉行賽馬活動。
正月十五全家人一起品嘗美味佳肴。
正月十六的早上,鄂倫春族人會進行互相抹黑臉的活動。晚輩給長輩抹黑臉之前要先叩頭。
4.臺灣
冬至:臺灣漢人舊俗,冬至已開始有年節氣氛,當天祭祖,稱為祭冬,部分宗親組織也會于當天集會聚餐。當天可以打開祖宗牌位清理,所以許多家族亦借由此日檢視神主,抄錄資料作為族譜依據。
尾祃:俗寫為“尾牙”,于農歷十二月十六日祭祀土地公,各公司行號則借此聚餐,酬謝員工辛勞。早期尾牙聚餐有避開雞頭之習俗,避免有開除的暗示。近年來,臺灣大企業尾牙聚餐則聘請影視歌星演出,并有高額獎金、股票摸彩,成為臺灣媒體矚目焦點。
送神:農歷十二月廿四日清早祭祀送神,焚燒云馬紙為神祇坐騎,返天過年,依例會準備果實甜湯。送神之后,方能打掃神明廳,清理神案、神像、祖宗牌位、香爐、除去舊門神,準備換新。香爐中的香灰須于當日重新篩濾過,門神畫像則隨送神焚燒金紙時焚去。而舊日臺灣本地傳說,送神之后,廿五日玉帝會遣神下凡,代替已經上天述職的神祇巡視人間,所以當日不可當天曝曬褻衣、內褲。
除夕:依農歷十二月大小月,臺灣話稱為二九暝或三十暝。過年前數日,各家便開始蒸年糕,俗諺稱“吃甜甜,好過年”;咸粿則以在來米制成,如前一年家中曾有喪事者則不做年糕,由親友鄰朋致贈。除夕當天需祭拜地基主,又稱“拜門口”,而后祭祀神明及祭祖。祭神后,會于神明像上貼上春花;祭祖之后,則會擺上發糕及米飯各一,插上紙作的紅花,稱為“飯春仔”。當晚則圍爐,并吃長年菜。所謂長年菜一般是帶根的菠菜,也有用芥菜者。依舊俗,農業社會中一年的欠債,須于除夕前還清。
初一:祭拜天地祖先,稱為“賀正”。出門拜年,稱為“行春”,正月初一至初五,稱為“新正”或“新正年頭”,所以出門拜年也稱“賀正”;一般而言都會依農民歷決定出行方向及開門、關門的時辰。當天臺灣人通常會前往廟宇、佛寺燒香,祈求新年吉祥。
初二:為回娘家之日,依舊俗,初二之前,已出嫁之女子不得回娘家,據稱會分掉娘家之福。然隨時代進步,近年來臺灣婦女團體努力推展女兒回家過年的新觀念。
初三:“初三困佮飽”,赤狗日,慣例出行不利,須在家孝親,共度天倫之樂。無年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