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來源
重陽節,起源于戰國時代,原是一個歡樂的日子。古人將天地萬物歸為陰陽兩類,陰代表黑暗,陽則代表光明、活力。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
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
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重陽節資料集錦
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為“重九節”,是一個紀念先人及掃墓的節日。重陽節,亦稱登高節、重九節、九月九、茱萸節、菊花節等。是農歷九月九日。習俗有登高、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陽糕等,F在我國將九月初九日定為敬老節。 重陽由來已久,《易經》載以陽爻為九。”
曹丕《九日與鐘繇書》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九為陽數,而日月并應,俗嘉其名,以為宜于長久,故以享宴高會。” 傳說重陽節吃重陽糕可消災除病,佩茱萸登高,可避邪惡。 《齊人月令》重陽之是日,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遠。”
唐代王維《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獨為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晉代陶淵明詩菊花如我心,九月九開,客人知我意,重陽一同來。”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京師謂重陽九月九日。每屆九月九日,則都人士提壺攜磕,出郭登高……賦詩飲酒,烤肉分糕,洵一時之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