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時間:2023-06-18 22:29:00 實習總結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通用5篇)

          緊張而又充實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實習,知識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該總結一下這段時間的得與失,好好寫份實習總結了。但很多人說起寫實習總結都是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通用5篇)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篇1

          經過三年的課堂學習,對專業技能的學習有了比較全面的掌握,但是相對而言,實際的動手實踐能力就薄弱。在這個暑假我們專業進行專業實習,是對我們知識能力的鍛煉和檢驗,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在這段段兩個多月中,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的結合,讓我們得到了鍛煉,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土地確權工作繁瑣而且辛苦,但是卻沒能打退我們,反而使我們更加頑強,更重要的是得到實習的寶貴經驗,為我們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一、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我們學校教學培養方案以及教學計劃中的不可缺少的環節,是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形式,實習的目的是增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運用所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最終完成本科學習任務中不可或缺的階段。

          這次實習是為了在進入大四前,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融合,是正視社會和正視自己,走出自我,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工作的第一步,而且很多時候通過實踐,尤其在不同的職業中的實踐才會真正找到自己感興趣并適合自己的行業,也是完成從空想到現實轉變的第一步。經過了三年大學的學習,旨在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我們所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迅速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增強適應市場需要的能力。

          而我們所學習的是土地資源管理,將來大部分從事土地方面的工作,此次參加土地確權工作的實習,一方面我們在這個過程獲得收入,二是得到工作的經驗,對抽象的土地有了理性的認識,學習到了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二、實習內容

          此次實習,我們的進入的是深圳勘察院有限公司韶關分公司,該公司在韶關剛成立一年多,但是實力卻不弱,韶關地區很多大工程都中標過,現在公司的架構還沒完善,對個人發展來說,潛力是非常大的。

          我們分配到南雄市做土地確權工作,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們剛接觸。第一天剛來到公司,給我們簡單地進行了個培訓,然后就把我們送到南雄,這邊的工作還沒全面開展,所以剛開始的兩周都是在進行資料的錄入。在這個過程,可以說是過得最輕松的時刻,錄入的資料都是農戶的家庭信息,毫無技術成分而言,但這個過程充分考驗了我們的信心和細心,但我們毫不懈怠,把每一份資料都做好,得到領導的青睞。與我們一起實習的還有廣州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和鄭州測繪學校的學生,彼此合作得很和諧。

          兩周之后,我們就安排外出調查學習,學習兩天之后就開始兩個人組成一個團隊開展外業指界調查的工作。簡單地說,這個外業工作就是我們跟著村民,帶著地圖到他們的土地上看一看,指出每一塊的權屬人。開展之前先給他們做一個簡單的培訓,都是在村委會里進行的。首先明確此次全國進行的土地確權的重要性,然后就是講解這個工作的流程,包括:宣傳培訓、資料收集、外業指界、結果公示、簽字頒證,其次就是接受他們的提問。我參加過兩次培訓會,農民表現出的熱情都是比較高漲的,極少部分是不支持和不理解的。

          現場工作中,我們面對的困難是:1.與村民的溝通問題,他們講的方言我們聽不懂,而且很多人不會說通話。2.很多細則問題不懂,就是突發的問題,這就非常考驗我們的隨機應變能力。有些村民看圖能力很強,田塊分布清晰我們就在室內畫圖,效率很高。但是幾乎都是要走現場的,上午八點多出去,中午十二點才結束上午。而下午就是兩三點開始,到傍晚六七點,這樣我們充分體驗了農民耕作的辛苦。

          內業處理就是把現場做的成果標準化,這個過程相對來說是比較輕松的,但如果外業處理不好,室內的工作進展是非常糟糕的,我們偶爾會遇到。我們用到的軟件就是CAD和ARCGIS,CAD與我們所學的.就多了個南方CASS成圖的插件。因為軟件我們接觸過,畫線、做地圖就變得簡單很多,我們的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三、實習體會

          通過為期兩個多月的實習,我感覺自己的知識面還是比較低的,在下鄉工作中面對村民的質疑我還是能夠以我的能力給了他們一個比較滿意的答復。這是沒有人教過我的,但是我覺得還不足以讓自己滿意,我盡我的能力去閱讀公司的一些規范和技術方案,雖然沒有要求我這樣做,但是我覺得自然來實習了就要真真正正學到一些知識。和其他同事交流,普遍說這工作太簡單了,沒什么可以學的。這是錯誤的,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理解的是技術上的'東西,但是優于技術的還有溝通能力、表達能力、隨機應變能力以及思維方式,最重要是的事如何得到領導對你工作的肯定。

          通過這次實習,個人的專業技能有了很高的提升,我覺得課堂的東西過于抽象,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在實際運用卻不是那么難,但是在課堂上還是應該好好聽課,因為不能確定什么時候在實際應用中出現一個知識點,你就會能把它表達出來,你就會讓別人對你的印象加分,特別是專業的知識。還有一個就是如何講求合作,實現雙贏。一個人單打獨斗往往是成績比較不理想的,而有了合作,觀點的互換,交流、磨合,思維的轉變,就會把一些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離成功的彼岸就會近很多。

          四、實習的建議

          實習是一個檢驗我們的知識、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實習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因此作為學生應該加強重視,學校就可以聯系多一些企事業單位,然后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實習單位,這樣更適合發展的需求。理論課固然重要,但可以適當的減少,多一些實踐的機會,提高實踐應用的。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篇2

          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是人類社會生產中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和生產資料,也是勞動的對象。土地資源具有自然特性和社會經濟特性這樣的“二重性”,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和改造。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土地資源與人類社會的關系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生存與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性問題,正是由于土地資源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們通過此次實習,沿途自雅安市天全縣到甘孜州瀘定縣,共經過腳基坪、二郎山隧道口、大渡河觀景臺和瀘定縣咱里鄉四個地點,旨在研究這些區域土地資源的分類與分布特征、數量與質量評價以及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治理與改造、保護與管理等系列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

          一實習概況

          實習時間:xx

          實習地點:xx

          指導老師:xx

          實習目的:xx

          1、研究這些區域土地資源的分類與分布特征、數量與質量評價以及土地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治理與改造、保護與管理等系列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

          2、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運用課堂知識進行實地觀察分析,在實踐中驗證理論。

          二具體內容

          我們這次共去了4個地點進行實習,下面分別進行說明。

          地點一318國道川藏線上腳基坪腳基坪位于天全縣境內,二郎山東坡腳下,平均海拔800—900米,受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年均降雨量在1700—1800毫米,降水充沛,雨季長達半年。該處地貌以山地為主,且多高山。此處分布著大量的變質巖,地質破碎,且坡度較大,屬于地質災害多發區。土壤類型從基帶向上依次為黃

          壤——黃棕壤——棕壤——暗棕壤——高山草甸土,由于來自太平洋的暖濕氣流被二郎山阻擋,導致該地降雨量大,淋溶作用強烈,鹽基離子流失嚴重,使得土壤酸化,主要生長著喜酸植物(如松樹、杜鵑花等)。原生植被在基帶應為常綠闊葉林,向上依次為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草甸,由于原生植被已被破壞完了,植被都是近20-30年種植的次生植被。

          該地建有水電站,由于地形較為狹窄,蓄水量有限,水電站就直接采用導流洞式開發模型,利用水流的巨大高差來發電,將河水攔截致使下游河流干枯,生態環境改變,導致洄游物種長期形成的洄游路線被切斷,嚴重威脅這些物種的生存,對該區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打隧道使原本就松散的巖層結構更加破碎,同時產生大量的堆積物,使該區存在嚴重的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

          因此結合上述問題,該區在土地資源的整理與保護方面,應注重恢復植被,繼續封山育林,固結巖石和土壤,保護生態,降低巖層松散和堆積物形成的`安全隱患。

          地點二二郎山隧道口位于天全縣龍膽溪的二郎山隧道口,海拔2200米,雖然同樣是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基帶的山地氣候,但是隨著海拔的升高,氣溫逐漸降低,年均溫8.3°,降雨量也明顯少于腳基坪。該地也分布著大量的變質巖,基帶土為黃棕壤。該處由于水量豐富,主要以化學、生物風化為主。土壤中石礫石塊較少,土層薄,養分缺乏。由于海拔增高,此地植被與腳基坪差異很大,為針闊混交林,并且出現大量灌叢林。由于這里原生植被全部遭到破壞,為了保障318國道的安全,現在已經對其進行了封山育林,保土護坡,但由于氣候惡劣,植被恢復緩慢,導致水土流失嚴重,再加上松散的地質,容易發生地質災害,沿途經常能看見滑坡現象,生態的恢復工作還任重道遠。

          該地土地資源保護采用了生物、工程綜合措施,采用生物措施提高土表覆蓋度,從而提高植被對雨水的遮擋作用,削弱雨滴的沖擊力和對土壤的沖擊侵蝕能力,起到蓄水滯留、固土攔沙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加強工程措施,在公路兩旁的山體下部修建?,增加排水溝的布設,如開設環山溝,保證公路兩旁的排水溝暢通。

          地點三大渡河觀景臺翻過二郎山隧道,就來到瀘定縣境內,大渡河觀景臺海拔2040米,雖然受東南、西南季風暖濕氣流的雙重影響,但是位于二郎山的背風坡,暖濕氣流經過二郎山時,沿東麓上升冷卻,在所含水汽達飽和之前按干絕熱過程降溫,達飽和后,按濕絕熱直減率降溫,并因發生降水而減少了空氣中的水分;過山后空氣沿西麓下沉,按干絕熱直減率增溫,故氣流過山后的溫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溫度高得多,年平均氣溫16.5℃,濕度也顯著減少,年均降雨量600-700毫升,少于二郎山東麓1000多毫升,形成了焚風效應,屬于典型的干熱河谷氣候。此地屬典型高山峽谷區,分布著大量的變質巖,山體高差大,坡面短,坡度陡峭,導致物理風化嚴重,巖體破碎,巖石裸露,是地質災害的多發帶。土壤為山地黃褐土,土壤發育程度低,土壤中石礫石塊含量極高。因為干熱的河谷氣候和貧瘠的土壤,該地植被在被破壞后極難恢復,雖然近30年國家大力支持,但是山體上的植被也只是零星分布,加上巖層破碎,挖坑種樹易導致自然災害,因此只能采取飛播的方式。植被種類以耐旱的松樹為主,主要是馬尾松,還分布著大量灌叢和刺槐。

          干熱河谷地區生態環境脆弱,一旦遭受破壞后恢復十分困難。人工恢復植被存活的最大障礙是土壤水分嚴重不足:旱季陽坡含水量一般在5%~10%,陰坡一般在6%~15%;雨季降雨多以暴雨形式出現,集中降雨以地表徑流形式流走,土層滲水不足,對于植物的吸收很不利。另一個嚴重影響植物存活的因子是土層瘠薄:大部分地段土層厚度不足40cm,而且土中夾雜大量礫石,這對植物的根系生長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針對這樣的特殊環境,除了嚴格選取抗旱植物外,還要從栽植技術以及養護管理措施等各個方面入手以確保植被的栽植成活率,形成穩定的群落結構,以保證植被恢復的成功,具體包括嚴格控制植物栽植時間、采用抗旱栽植技術、改善恢復地土壤的理化性質、加大養護管理力度等幾個方面。地點四咱里鄉咱里鄉位于瀘定縣內,是典型的洪積扇地貌,耕地也主要分布在洪積扇地區,因為該處干熱河谷氣候特征明顯,多大風,土壤保水能力差,而洪積扇地區地表徑流較豐富,易于灌溉。土壤組成物質較粗,主要為砂、礫,但分選較差,隨著水流搬運能力向邊緣減弱,堆積物質逐漸變細,分選也較好,主要為沙、粉沙及亞粘土。由于此地白天光熱條件好,作物光合作用強,而夜間降溫快,呼吸作用弱,因此作物品質號、產量高。與他處不同的是該地在田坎上種有果樹等喬木,主要用來減弱風力,減少水的蒸發。該區沿途植被以灌叢為主,出現了大量干旱指示植被——仙人掌。原生植被已被破壞玩,現在的山體植被稀少,由于干熱河谷風強烈,土壤缺水,植被不易存活,同樣海拔的背風坡上由于土壤水分蒸發比迎風坡弱,植被長勢較迎風坡更好,迎風坡上相同海拔地區高山積雪融水的坡溝匯水面植被長勢更好,形成條帶狀。

          洪積扇上的洪積物較松散,而此地匯水面較大,雨季水量大,容易引發地質災害,所以應采取工程措施進行治理,以保護有限的土地資源。主要采取修筑環山溝和排水溝兩樣工程措施為主,在山體底部修筑?,在洪積扇邊緣修筑溢洪道,溢洪道至洪積扇錐上引至洪積扇邊緣,主要起到消能,排洪作用。同時由于此地地質條件差,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倒石堆等現象,公路旁山體修筑?埠头雷o網,種植大型喬木用以減弱風力。居民點的布設在陰坡山體下部,卻避開坡度較大的山體,并修筑排水溝等保護措施。

          三心得體會

          此次實習的地點均位于318國道沿途,屬于地質災害多發區,環境保護的主要任務就是恢復生態,保持水土。加上該區位于長江上游,生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中下游的環境狀況及人民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因此應大力進行整治與保護。具體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繼續執行封山育林、保護植被的政策。

          2.種養結合,提高植被存活率。

          3.洪積臺地地區退耕還林。

          4.發展地區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5.對水電站、道路等工程的修建進行嚴格審批和監察。

          6.加強溢洪工程和山體防護網的修建及維護。

          7.加大宣傳力度,激發社會各界人士對此處的關注力度。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篇3

          一、實習概況:

          時間:

          地點:

          指導老師:

          二、實習目的與要求:

          土地資源學野外實習是一門重要的實踐教學課程。通過我們自己去實地調查,找出實習過程中的困難并妥善解決,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對該學科的專業素養。通過實地實習,有利于我們真正領會和理解土地資源學的相關基本原理以及了解當地土質、地形及土地利用狀況。進一步認識理解《土地資源學》這門課,將課堂上學習到得理論知識與課外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認識都江堰—映秀周邊的地形條件和土地利用問題,加深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充分掌握和總結相關土地資源學原理,訓練野外地質地貌觀察研究的基本技能,為自己以后的專業學習甚至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矗。

          三、實習內容:

          (1)區域概況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僅是舉世聞名的中國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而岷江是都江堰的主水源,由魚嘴、飛沙、寶瓶口三部分組成。魚嘴是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把岷江分隔成為外江和內江,外江系屬人工河流,遇洪水季節起排洪作用;內江以人工河流為主,引水灌溉。

          (2)示意圖

          (3)面臨問題

          a、如何對河漫灘進行開發、利用和整理彌補耕地數量、改良耕地質量,以達到耕地數量和質量的平衡

          b、對土壤質地進行改良

          c、針對洪水問題的解決措施

          d、河流邊界的確定

          e、土地利用類型的轉變

          2、映秀鎮(邱光華機組紀念碑前)

         。1)區域概況

          由于汶川縣的特殊地形特征,決定了該區的建設用地過分集中于河谷和坡度較緩的地帶,加之該區地處中國內陸,氣候干旱少雨,土壤質地較輕,通氣性好,土壤養分易于分解而不容易積累,土壤保水保肥性能不好,基本上為差地和劣地,盡管在數量上耕地面積得到了補償,但質量上卻在短期內難以彌補。而新開的耕地主要是對陡坡地的開墾,是耕地向低適宜性土地的擴展,這種現象對該區的生態環境和水土流失帶來不利影響。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汶川縣的耕地總體呈現在波動中緩慢變化,其變化除了受政策和自然因素影響外,還受人口增長和地方經濟發展變化的影響。經濟和人口的快速發展,加上該區特殊的地形和氣候特征,導致該區的人地關系十分緊張,矛盾尖銳。伴隨著本地區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耕地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耕地短缺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在今后的耕地利用中,如何強化科技因素,挖掘耕地的潛力,提高耕地的生產力和經濟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其解決問題的途徑是要全面認識耕地經營的三種價值,重新建立農耕地經營價值和用途轉移價值核算體系,使其強顯化。同時,對耕地效益的認識應突破僅考慮經濟效益,進一步考慮到生態效益、社會效益。調整種植業內部產業結構,重視農業科技方面的投入,充分調動農業經營者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努力發展生態農業,使得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并行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基矗。

          a、自然條件

          映秀鎮位于汶川縣東南部,地處較典型的高山河谷地區,平均海拔900米,幅員面積115平方公里,距離汶川縣城55公里,距離都江堰市45公里,都汶高速僅為13公里。同時映秀鎮地處國道213線和省道303線交匯處,是通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地黃龍、九寨溝和臥龍四姑娘山的交通樞紐,也是阿壩州門戶重鎮。映秀鎮境內水利資源豐富,水質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灣發電總廠、華能太平驛電廠、福堂水電廠等水電站,有“水電之鄉”的美稱。

         。╝)、氣候:中亞熱帶濕潤氣候

         。╞)、植被:因原生植被在地震中被大量破壞,在重建過程中種植了豐富的次生植被

         。╟)、土壤要素:該區以稀疏的黃壤為主

          b、地震前后差異

          2016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隨后幾天多次發生多次強烈余震,映秀鎮是震中和重災區,全鎮大部分房屋倒塌,到處山體滑坡,造成停水、停電,通訊、交通中斷。震后阿壩州依靠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內外優勢資源,按照用最新的規劃理念、最新的建筑材料、最先進的建筑技術、最好的規劃設計、最好的施工管理的要求,邀請上海同濟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中外規劃建筑設計和研究單位、大專院校以及國內著名建筑師,全面參與映秀鎮災后重建。重建后的映秀形成“一帶、兩軸、四組團”的城鎮空間結構,成為防震減災的示范區,抗震建筑的博物館,以旅游為主的風情小鎮。

         。╝)、地震前

          映秀有著三山兩水夾一城的自然格局,土地類型以有林地和跡地為主,全鎮轄8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2016年末全鎮總人口1600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8100余人。鎮黨委鎮政府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富民政策,積極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導和鼓勵農村富余勞動力向第二和第三產業轉移,通過多種措施確保農民增收。

         。╞)、地震受災情況

          (一)人員傷亡嚴重。全鎮因災死亡6566人。

          (二)民房大量毀損。全鎮受損、倒塌房屋1066戶63萬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54272萬元。

          (三)耕地大面積被毀。全鎮受災耕地面積2096畝,滅失耕地953畝,新增地震災害隱患點440個,直接經濟損失20175萬元。

          (四)工業企業遭受重創。全鎮27戶工業企業不同程度受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144119萬元。

          (五)基礎設施損失極為嚴重。損毀堤防工程1.55千米,各類管道、渠道264千米,電站1座,直接經濟損失1379萬元;損毀道路69.5公里,直接經濟損失6869萬元;機耕道受損130公里,損毀農機具680套,直接經濟損失2284萬元;通訊線路受損32千米;人畜飲水管道受損47千米,輸電線路受損46千米。

          (六)公共服務設施損毀嚴重。漩口中學、映秀鎮中心小學全部被毀;映秀鎮中心衛生院、村醫療站和村兩委會活動室全部毀損。

         。╟)、地震后

          映秀鎮城鎮性質為:抗震建筑示范區;“5.12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紀念地;旅游集鎮。

          映秀鎮城鎮職能為:地震旅游及紀念中心,國際抗震減災科研和教育系統節點之一;區城旅游綜合服務節點,休閑旅游業;縣域公共交通換乘中心,縣域水電業服務基地。

          面對地震帶來的巨大破壞,重建規劃首先進行了地質安全性評估,科學地選擇城鎮用地發展方向,確保建設用地避開地震斷裂帶等自然易災地區。其次,規劃將消防、人防、防洪、抗震、防次生災害等災害防護功能進行系統整合,并通過指揮工程、生命線工程、緊急避難和集散工程以及防災分區的劃分,綜合設置防災減災體系,增強城鎮綜合防災能力。不僅如此,規劃延續了震前的居住空間特色,以自然恢復為主,以人工恢復為輔,重塑了映秀鎮山青水秀的生態美景,打造以地震紀念和休閑旅游為核心的川西北旅游門戶重鎮。至此,映秀形成了“兩區、兩軸、四點”的鎮域空間結構;中心鎮區總用地面積168.94公頃,其中規劃建設用地72.08公頃,中心鎮區人口5700人,形成“一帶、兩軸、四組團”的城鎮空間結構。

         。2)示意圖

         。3)面臨問題

          a、由于三山兩水夾一城的自然格局,使得山體滑坡易造成居民區封堵b、該區巖石裸露,地形陡峭,缺乏深厚的土壤層,雨季水土流失嚴重

          c、植被恢復的限制因子是土壤,土層淺薄保水保肥能力弱,不宜于涵養水源d、狹窄的溝道出口居民點的定居極其危險

          e、土地資源金貴,不適宜居住

          f、耕地類型以旱地為主,有部分水田。耕種質量與坡度有關

          3、百花大橋(汶川大地震震中位置)

         。1)區域概況

          百花大橋地處漩口鎮和映秀鎮交界處,一面臨山,一面臨近岷江,是國道213線通往阿壩州的必經之路!5.12”汶川大地震中,該橋震晃劇烈,橋面斷裂,橋墩震毀,最終整體性倒塌,成為“5.12”特大地震災害的著名實體和寶貴遺跡。

         。2)示意圖

         。3)面臨問題

          a、雨季造成山洪爆發使山下建造的多處居民點處于憂患境地山地應保護和加固、大量植被恢復,保護居民點

          b、因大力開發旅游資源造成人地矛盾尖銳

          4、漩口鎮

          (1)區域概況

          漩口鎮位于汶川縣東南部,同都江堰市接壤,北距汶川縣67公里,地處國道213線,交通便利。東、北兩方與映秀鎮連界;西與水磨接壤,西北與臥龍自然保護區的耿達鄉毗鄰;是進出阿壩州的咽喉要地。漩口鎮具有多雨多霧、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冬季溫和的特點,屬山地亞熱帶季風帶,年平均溫度14.4℃,平均將雨量1300mm,植被茂盛,主要氣候災害為暴雨霜凍。該區域土壤主要為沙土、黃泥等,位于半山坡及山谷陰側。區內礦產資源、動植物資源、水力資源豐富,水域淹沒面積10081.05畝,具有獨特的風景優勢,周邊聚集了大量旅游景點。漩口鎮位于汶川縣東南角,全境介于岷江、壽江兩江左右岸,東界都江堰市麻溪鄉,東鄰本縣水磨鎮,西接白花鄉,北與映秀鎮毗連,海拔844~2113米,總面積為39.64平方公里,全鎮有11個行政村,有耕地8825.35畝,農業人口6175人,非農業人口5955人。

          汶川地震對該區生態環境和人文景觀造成明顯損害,區域生態脆弱性增大,山地災害風險升級,影響了人居環境的安全和災后重建的布局。選取地震災害危險性、次生山地災害危險性、可利用土地資源、可利用水資源、環境容量承載力、生態系統脆弱性、生態重要性、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聚集度、交通優勢度等評價因子,對地震重災區人居環境適宜性進行綜合評價,目的在于為重災區恢復重建提出適宜的人口規模和城鄉建設與產業發展布局的總體范圍,為災區的科學重建提供依據。至此漩口鎮在黨和人民的支持下完成了以集鎮中心區、村民集中重建區和工業發展區三個功能區為主的小城鎮規劃布局。

          (2)示意圖

         。3)面臨問題

          5、紫坪鋪水庫(漩口鎮群益村)

         。1)區域概況

          紫坪鋪鎮位于都江堰市城區西北部,地處東經103度34分,北緯31度21分,東鄰市區,南接玉堂鎮,西界阿壩州漩口鎮,北臨龍池鎮,虹口鄉,是都江堰市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距市中心2公里,距成都40.5公里,是通往九寨黃龍景區、龍池國家森林公園和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必經之地,又是國家大型水利樞紐工程---紫坪鋪水庫建設所在地。全鎮幅員面積49.1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62個農業合作社,1個場鎮,人口10813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00人;耕地面積10822畝。紫坪鋪風景區是依托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形成的水面和兩側可開發利用土地而成立的新型風景區,距都江堰市區9公里,距成都市區48公里,地處國道213線上,是九環線的'必經之地。區內的紫坪鋪水庫位于具有地震活動背景的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上,壩高156m、庫容達11.12億m3,是四川省西部大開發的首批標志性工程,是成都平原農業灌溉和成都市城市生活、環保用水的主要水源,是一個以灌溉供水為主,結合發電、防洪、運輸、旅游和水產養殖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屬誘發地震機率很高的高壩大庫。是四川省西部大開發的首批標志性工程,是成都平原農業灌溉和成都市城市生活、環保用水的主要水源,是一個以灌溉供水為主,結合發電、防洪、運輸、旅游和水產養殖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

          a、自然資源

          紫坪鋪鎮恰處岷江由高山峽谷進入平壩的出口地帶,山、丘、壩俱全,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四川盆地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4、5℃,年均降水量1463、7毫米,年均日照1200小時,年無霜期270天,森林覆蓋率60%;最高海拔2430米,最低海拔730米。冬暖夏涼,四季分明,環境優美,氣候宜人,是川西平原大氣環境最好的地區。

          b、土地資源

          在幅員面積中,山區占70%以上,為宜林山地,現已全部退耕還林,河谷階地和沖積平原占20%,耕地面積2500畝,主產糧、油、果、蔬、藥材,是成都市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

          c、礦產資源

          鎮內礦藏豐富,山區和河谷地帶都有深藏和裸露煤礦;沿白沙河一帶產沙金;山丘地區多為石灰巖,石廠灣地段盛產青石,境內岷江河段和白沙河是優質砂石采基地。

          d、水資源

          岷江下流動穿越鎮境,年均來水量150多億立方米。從紫坪鋪水庫尾水引入白沙河,可修建兩座梯級水庫及水力發電站,總裝機容量13萬千瓦。此外,境內已探明紫坪村蘊藏有豐富的溫泉資源,水溫52度,日出水量達5000立方米。望江村和白果村境內蘊藏有豐富的冷水資源,適宜開發冷水養殖業。

          e、旅游資源

          紫坪鋪鎮緊鄰世界遺產都江堰、又是秦郡守李冰修筑的松茂古道通往西山娘子巔的唯一通道,還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征丁一千二百人”主護都江堰的所在地;紫坪鋪水庫大壩及黃金地段水域均在鎮內;擁有趙公山風景區的諸多旅游景點,山清水秀,生態完美,旅游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巨大。

          (2)示意圖

         。3)面臨問題

          a、植被單一,地震山體垮塌、滑坡,抵御災害能力差

          b、生態價值還未充分體現

          四、實習心得

          .這次土地資源學的實習豐富了我的眼界,不僅看到了書本所講內容,堅固了書本知識,還學到了當面對實際問題時,必須考慮到人文、社會、經濟的各方面情況。首先,實習是理論課堂一個廣度的延伸,也是一個最有力的補充。是實習讓我們的理論知識變得鮮活起來。其次,實習也是一個放松心靈的契機,來溫江的半年多來,一直窩在這一方井天,突然有了伸出頭去,放飛自己于大山之間的機會。深思暢游,自然心欣氣爽,其樂無窮。不僅如此,實習讓我們離“自己”更近了。是實習這一個不同尋常的課堂,讓我們真切地接觸到了農業,接觸到了資源和環境,接觸到了我們的使命。

          然而多山多水的環境在給阿壩人民帶來豐富的經濟來源的同時,卻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少麻煩,不少痛楚,諸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給當地人民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危害,當地人民深受其害。由此看來,能否科學利用地質條件,合理布局,防治結合,直接關系到當地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甚至還影響到子孫后代的生存與發展。就這樣,實習讓我再次珍惜人生,把握人生。

          看到映秀新鎮三面環山的危險處境,我們的心里都為之揪出一把冷汗;看到岷江外江河漫灘上狹窄的河床,我們仿佛看到股股濁流涌入河道,仿佛看到中華大地洪水患難,天下生靈,苦不堪言——著急,但我們卻無能為力。所以我們必須努力學習,塌實實踐,以便在以后的日子里學以至用,改造這些“病態”,拯救萬物蒼生!

          地質學野外實習是一項非常有益且非常有趣的教學環節,盡管很累,尤其是對于我們這些暈車的同學來說,那簡直是苦不堪言。但實習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和收獲確乎讓人感到欣慰?梢赃@樣說,一次野外實習看到的,聽到的,學到的,都是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的東西。

          1.“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我們知道,洪水的力量是巨大的,1998年的長江記憶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曾忘記。同樣,當洪水匯聚在山上所造成的泥石流災害也是危害頗大。2016年8月7日發生在舟曲的特大泥石流災害造成1500多人遇難,整個縣城基本被毀壞。因此,加強山區災害防治迫在眉睫。結合實習地的山區災害防治措施,我覺得完全有必要向全國進行推介,要求地方必須進行山區災害防治?刹扇⌒拗綔虾团潘疁蟽蓸庸こ檀胧橹鳎谏襟w底部修筑?,在洪積扇邊緣修筑溢洪道,溢洪道至洪積扇錐上引至洪積扇邊緣。同時要是地質條件比較惡劣,就需要在公路旁山體修筑?埠头雷o網,種植大型喬木用以減弱風力。居民點的布設則應在山體下部,避開坡度較大的山體,并修筑排水溝。

          2.山地的土地利用問題。我們都清楚,相較于平原、丘陵地區,山地的土地利用要困難些,所能產生的效益也較少,但我們應該看到山地特色農業經濟效益優勢明顯。發展山地林業、經濟林等綠色農業經濟,還可提高植被覆蓋率,提高山地生態環境效益。對于山地,我們可進行立體化綜合開發:鞏固下層,保護上層,重點開發利用中層,按山的高低、土壤肥瘦和植物生長特性分層連片開發種植,形成山頂“戴帽”(種林木)、山腰“著衫”(種果樹、油茶、藥材等)、山腳“穿裙”(蠶桑等)的山地資源立體化綜合開發利用模式。要立足特色培育優勢品牌,建立用材林、生態林、茶果經濟林、藥材基地、山地飼養“土禽畜”基地、農業觀光園等。當然,這些也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

          3.城市化導致的農用地數量減少。我們經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我們只用30年時間就趕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歷程”。事實真是如此嗎?我們應當看到,我國的城市化是土地的城市化,即城市的土地面積不斷擴大,而且是高速。而對應的城市對居民的吸納力卻遠遠趕不上這步伐。這導致的就是我國的土地資源急劇減少,而城市的單位面積產出卻遠遠落后于歐美發達國家。因此,我認為,在接下去的國家發展中,土地資源應當作為最最珍貴的資源,盡量不再占用農用地,而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只要我們在源頭、指標上控制住,在監管上加大力,守住18億畝耕地就不僅僅是一個口號。當然,對于如何提高已在的建設用地的利用率是一個難題。我們是否可以考慮進行土地利用率評估,對于今后將要建設的項目,未達到標準的項目將不予批地,對于已經運營的項目,在達到土地使用權期限時尚未達標將不予續期。

          還一個問題就是之前已經提過的山區休閑中心出現的資源浪費現象。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到可能一些公園等公共場所的修建也存在不合理現象,需要提起重視。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篇4

          前言:

          土地資源學是一門研究土地資源的組成、特性、分類、數量、質量、空間分異與時間變異規律以及合理利用與保護的科學。其中土地資源是指已經被人類所利用和可預見的未來能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受我國國情影響,我國土地資源的現狀呈現總量多,人均少,可利用的土地資源儲備少的特點,因此研究我國土地資源如何集約高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逐步完善,土地與人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土地資源短缺既和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相對應,又是長期以來土地資源粗放利用、配置效率低下的結果,中國應該思考如何為改善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找到切實可行的途徑。土地資源的短缺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各方面的發展。其中土地資源的短缺主要有以下因素:

          1.人為因素主要第一由于現代社會發展迅速,城市化進程加快,同時各項基礎設施工程的擴建,占用耕地。

          第二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較快,人口增多導致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減少。第三化肥、農藥的濫用直接導致土壤受污染的面積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經濟利益的驅動更是加劇了這種趨勢。中國土地資源已經過幾十年的鼓勵性開墾,那些易墾耕地已經越來越少。

          2自然因素主要是由于全球氣候的異常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進而使中國土地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同時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大環境受到影響。針對種種使土地資源不可持續的做法,應當根據中國土地資源的特點,綜合其他相關因素,因地制宜地做出理性分析,科學規劃土地資源,使其能夠可持續發展下去。在不違背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規律的前提下,既滿足當代人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的需要,又不影響下一代人的生產生活,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一、實習概況

          本次實習沿金馬河順河而上,按照溫江都江堰-映秀鎮-漩口鎮的路線進行實習。眾所周知,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受地形、水熱條件限制較大。翻開全國土地地形圖可以看到,我國土地大體上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部分的化分和三級階梯分布大致相一致。而成都平原剛好位于第二級階梯的邊緣,汶川映秀地區則恰恰位于第二級階梯到第三極階梯的過渡地帶,在土地利用方面具有十分典型和明顯的地域特征。特別是在汶川地震之后,映秀作為重災區,其災后重建的土地利用、損毀土地的再利用、居民點的選址、土地利用與水土保持問題等都十分具有參考和借鑒價值。

          二、實習區概況

          本次實習共經歷了都江堰外灘青城大橋,汶川映秀、映秀黃家村、漩口鎮等地,一路走來土地資源的類型變化從農田(水田)到水澆地甚至旱地。映秀鎮地處四川汶川縣城南部的河谷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該地山高坡陡,云霧天氣多,植被以灌木和小喬木為主,水利資源十分豐富。從成都平原到映秀山區,隨著海拔逐步太深,山地越來越多,山高坡陡,嚴重制約了映秀當地的發展,特別在居民點的選址上,受河谷和山地的制約,僅能在映秀鎮中心一塊相對平緩的區域修筑居民點,其他居民點都位于山腳下。該地存在土地人均占有量少、耕地質量不高、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等諸多問題。在512汶川地震之后,當地的神態環境十分薄弱,山體破碎,巖石崩塌,山高坡陡,且該地地處岷江上游,降雨十分豐富,極易發生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在災后重建中,當地設想將本地居民全部遷出,異地重建,但漢人守土,團結藏羌,以及從保護當地生態資源的角度而言,就地重建更加有利。同時該地區處于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區,紫坪鋪水庫即在映秀下游,紫坪鋪是大半個成都平原的灌溉和飲用水的來源地。如何解決戰后重建,人類發展與土地利用、生態保護的關系,并且如何提高土地的生產力,解決后備耕地不足等問題,成為了擺在映秀發展面前無法忽略的難題。

          三、實習內容

          1.都江堰青城大橋

          人類的發展進程在最近200年越來越快,發展的前提即資源,在目前的科技條件下,自然資源成為了制約人類發展的重要因素。向后代借資源,與自然搶資源成為了當前許多地區發展的方式。不計后果,只為GDP的發展模式只會使我們的自然環境愈發惡劣。如何實現保護現有土地和合理開發未利用土地,實現耕地占補平衡,增加后背耕地的數量和質量,必須成為我們需要深思的問題。

          在青城大橋處可以看到,都江堰下游外江的河漫灘被種植上了各種農作物,未種植作物的地方雜草叢生。某些區域開挖鵝卵石和河沙形成了大大小調的水坑及堆積物,遠遠望去,整個河道被侵占的只剩下很窄的水道,適時正值汛期,河漫灘上的植物和堆積物勢必會影響河道的正常泄洪能力。誠然,對河漫灘不是不能進行利用,但我們應該綜合考慮,在確保河道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進行開發利用。由此及彼,我國一些地區還出現過在河漫灘上進行修建和娛樂活動的情況,針對河漫灘的利用問題,以下給出相應的建議:

          1.河漫灘是中水時出露,而洪水過境時水流可淹沒的河道灘地,在開發利用時應優先考慮其他土地資源,在確實有需求或者確實無法避免開發時才考慮開發河漫灘,同時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誰賠償”的原則,河漫灘的開發即應該想到保護。

          2.在利用河漫灘是不應當建設永久性的建筑物,或者開挖、損毀河漫灘,應盡量保持河漫灘的原貌,盡可能不影響河道的正常功能。

          3.在汛期來臨之前,提前清理河漫灘上的雜物和影響河道泄洪的堆積物,回填已經形成的影響泄洪的水坑,加固河堤。

          4.確實需要在河漫灘上進行建設工程時應當按照一定的防洪標準進行建設。

          5.河漫灘的土壤以沙土為主,土壤輕且保水保肥能力差,不適合耕種農作物。

          另外,在河漫灘外側的一級階地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各種居民點,但一級階地明顯低于河堤,形成地上懸河。汛期河流滿負荷運轉時,河水就有越過河堤的危險。因此一級階地土層厚,肥力足,相對于進行建設,更有必要進行耕作。

          2.映秀地震博物館階地

          映秀受汶川大地震的破壞十分嚴重,當地的居民點和重要設施都分布在僅有的幾處階地上。該地在造山運動時,河流下切,地殼抬升,形成了階地。我們所站的地方位于漁子溪公墓以上的階地,可俯瞰整個映秀新鎮,這個地方也是映秀當地僅有的`幾處較大面積的土地。在這上面可以看到,映秀的居民點主要分布在沿河谷的河流旁,一級階地雖然遠離了山體,但距離河流很近,山區河流不同于平原,汛期水流來勢迅猛且夾帶著大量的泥沙和大巖石,勢必會對居民點造成威脅。當地建設者在河道中設置了多級攔沙攔渣措施,并加固了河堤并抬升了居民點的高度,使居民點與河堤之間形成高差,防治河水漫入民居。河道應該也是經常清理,河道中僅有少量小石塊。但自然的力量往往難以預料,在2016年的洪水中,河水還是漫過了河堤,沖入居民家中。因此,在其他地區,若無特殊需要,盡量避免在一級階地上建設居民點和重要的基礎設施。

          映秀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山高坡陡,降水豐富,受汶川地震影響,該地土層薄,可利用耕地十分稀缺,且耕地貧瘠,該地的土地資源十分稀少,在我們對面的山體上,目測山體坡度已經大于40°,但在山腳相對平緩的地方仍然被開發成菜地。汶川地震后,山體松軟,巖石破裂,經過近七年的造林工程,該地山體的植被明顯恢復了不少,主要以低矮的灌木為主,但栽種的松樹等植物受土壤質地和酸堿度的影響,生長不良,伴隨有少量的枯萎。雨季,山體的植被對降雨具有減緩雨水沖刷,保持水土的作用。但開發成菜地后,由于作物栽種相對稀疏,根系較淺,保水保土能力驟然下降。按照一般的規定,類似映秀的山體上應當盡量保持原狀,不能進行耕作。因而開發山體下的山腳時應考慮水土保持措施,一方面保持山體的穩定,避免形成大量的徑流,另一方面,保護這來之不易的土地。

          3.映秀黃家村

          前面已經提到,在映秀鎮這個地方,相對平坦的土地十分缺乏。大量挖山造地又不符合生態的原則,如不進行開挖,又無法提供足夠的建設用地。在映秀黃家村村委會,對面的山體一覽無余。對面山谷在地震時噴出大量的泥石混合物,在山谷的河流上鋪了厚厚的一層,震后在山谷間的坡地上建設了大大小小的攔沙壩,以期發生泥石流時層層攔蓄泥沙和大的巖石。山谷下方即一條大河,洪水在河道中形成了明顯的洪積扇。洪積扇的一側,靠近山體的地方在原來的道路上加固土地,修建了居民點。居民點的用地十分狹窄,背面是山,前面是河,經過幾年的河水沖刷,河壩下部被河水掏空侵蝕得十分明顯。對面的階地與我們高度大題相當,可以判斷在最早的發育時期是同一階地,受后來河水沖刷,最終分隔河兩岸。相比而言,利用我們所在地方的土地比利用對岸的土地更加合理,河流在對岸形成一個拐彎,使對岸處于凹岸,河流的發展確實將使對岸岸體受到剝蝕,因此該處居民點的選址值得商榷。

          映秀鎮守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的制約,物產相對缺乏,生態環境也十分脆弱。土地資源十分緊缺,倘若進行大量的開發勢必造成水土流失,得不償失,因此不適合建設工廠和進行大規模的旅游開發,因此震后重建可著力打造地震歷史博物館,挖掘本地風土人情,形成旅游-生態-自然和諧的旅游模式。

          對該地的土地利用建議如下:

          1.加強對林地的保護,加大造林的力度,大量栽種適合當地環境且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的木本植物,盡快恢復該地的地質穩定和生態環境。

          2.建立土地的集約利用模式,保護耕地,盡可能開發地震后受破壞的土地,盡量避免新開發土地,保護現有的耕地質量,嚴格控制審批新增建設用地。

          3.保水固土,山區降雨大,河流水位變化快,盡可能保護已建成的設施和建筑。

          4.建立適宜的土地利用監管機制,在災后重建中既考慮建設的需求,又考慮生態環境的需求,嚴厲打擊侵占農田的行為,并加大監督和巡查力度.

          5.在居民點的選址上,充分考慮地質、水文、氣象條件,以及土地的利用程度,盡可能將居民點的選址遠離山體和河流,并考慮土層巖層的承受力,避免建設高層和大體量的建筑。

          4.漩口鎮漩口新鎮建設在河谷的上游的山的一側,受地形的限制,多數建筑呈上下交錯分布,并總體橫向呈帶狀分布在上坡中部,上下呈階梯狀,呈現出三級坡地,建筑的排列類似于重慶的山城。道路總體沿山體順等高線而建。土地主要以建設用地為主,在建筑點的后面零星交錯分

          布著耕地。該地山坡上的物質以坡積物為主,在建設時剝離了表層松軟的坡積物來進行建設,避免建筑建成后坡積物無法承受壓力使建筑開裂變形。該地主要涉及到的問題即居民點的選址,不同于映秀在河谷中,選口地處河谷的半山腰,水土問題更加迫切,在遠處的排洪溝中修建了幾座橫向垂直于水流流向的攔沙壩,保護溝兩側居民點的安全。當地的道路海拔的變化相對映秀更加大,山高坡陡,進行大規模的建設難度十分大,少數的企業都分布在山間的河谷地帶。

          就該開發建設意見如下:

          1.合理規劃居民點的位置和朝向,盡量避免遷入人口數量,控制本地人口數量,保證資源環境可供使用。

          2.避免大規模的建設,盡可能保持當地地質地貌的原樣,避免開發山體和開采礦物巖石,在現有基礎上保護耕地,避免開荒毀林,同時注意在河谷上游建立地質災害的觀測點,加強上游地區的災害預防和治理。

          3.由于其建筑分布布局獨特,建設工程應按照統一的規劃,避免破壞下部土層的穩定,同時建筑間應留夠足夠的空隙,避免建筑變形,相互擠壓。

          4.建設用地應規劃開發的下線,由于該地地處在山坡中部,未避免下部開挖造成上部巖層松動,應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建設,并在建設前剝離表層松軟土層,加固地基,做好放水排水工作,防治雨水侵蝕地基。

          5.在坡地上的農地中,種植適合當地氣候和能保水固土的的藤蔓作物,對坡度大于30°的地方,盡量保持植被原貌,不進行利用

          四、實習總結

          我國雖然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資源總量也十分可觀,但人口基數大,使人均資源擁有量極低但對農產品的需求十分龐大。因此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在我國至關重要,保住18億畝耕地紅線才能保證我國的糧食安全。眾所周知,成都溫江、郫縣、都江堰等地區的大量良田在現階段用于建設苗圃,在我國糧食短缺時就必須回復成農田,種植糧食。有些研究者將這些土地稱為存糧地,即現階段進行與農業相近的利用,待需要時轉換為耕地,這也為我國的土地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我們保護和利用耕地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進行農業耕作,而是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充分結合當地環境,因地制宜的進行與其用途相近的開發,將資源利用到極致。這樣既保護了耕地,避免耕地無人耕種,也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產生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土地資源的短缺在現階段的人口基數下只會越來越嚴重,因此可預見未來幾十年內土地資源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管控,作為我們土地人,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在現有土地資源的條件下,保持現有耕地的質量,嚴格執行占補平衡,并建立合理的開發利用保護機制,真正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 篇5

          一、實習目的、意義和情況

          1、實習目的

          根據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的要求,登封市國土資源局計劃在原有城鎮國有土地地籍調查成果的基礎上,開展市區地籍調查更新工作。全面查清市區行政轄區范圍內的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建立和完善市區土地調查、土地統計和土地登記制度,利用調查成果,切實提高市區土地登記發證率。

          2、實習意義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是一個古老而又新潮的專業,土地是一個國家生存之本,這就決定了這個專業的特殊性及重要性。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加快,建設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加,耕地面積不斷下降,漸漸趨近國家規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面對日趨緊張的耕地,作為一項重要增加面積耕地的措施,土地整理就變的刻不容緩。

          實習的最終意義,就是通過這次這出校門外的切身實踐,發現自身缺點,明白自身不足,同時也找準自身優勢,揚長補短。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往往眼高手低、不切實際,要通過這次實習,給自己找出一個準確的定位,一切從基礎做起,在完善自己在學校所學知識的同時,學會融入這個多元復雜的社會。改變不了,就要學會適應,適者生存是大自然亙古不變的法則。

          3、實習單位的發展情況

          根據《中共登封市委登封市人民政府關于市直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其前身為登封市土地局、登封市礦產資源管理局。

          二、實習內容

          2.1主要內容

          本次地籍調查的主要任務是在原城鎮地籍調查后對新增或變化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進行權屬調查及界址測量。主要工作內容為權屬調查、加密平面控制測量、地籍測量、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調查、電子數據成果制作等工作。具體工作內容為:

          1、各級行政區域界線轉繪接邊;

          2、原城鎮地籍調查后新增或變化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界調查;

          3、原城鎮地籍調查后新增或變化的地籍控制測量;

          4、原城鎮地籍調查后新增或變化的地籍要素測量;

          5、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

          6、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調查;

          7、原城鎮地籍數據改造、建立地籍調查數據庫;

          8、地籍調查報告的編寫;

          9、土地利用更新調查數據分析報告的編寫。

          2.2分類系統

          2.2.1土地利用分類系統

          統一采用《鄭州市集體土地地籍調查土地利用分類和編碼》

          2.2.2權屬分類

          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家作價出資(入股)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家租賃國有土地使用權

          國家授權經營國有土地使用權

          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土地(指無明確使用權的國有自然土地,如荒山、荒漠、草原等)

          2.2.3國民經濟行業分類

          2.3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GB/T4754—2002執行。調查區已有資料及可利用情況

          1、調查區內有1:500比例尺地籍圖,可以作為工作底圖使用。

          2、調查區內有登封市測繪設計研究院布設的四等、一級平面控制網,可以作為本次控制網加密的起算數據。

          3、調查區內有2000年--2004年期間完成的地籍調查資料,作為本次數據改造的源數據。

          4、調查區內有民政部門行政區域勘界資料,作為街道劃分的依據。

          2.4技術路線和工藝流程

          權屬外業調查以街坊為單位進行,調查區域內新增或變更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宗地在原有城鎮地籍調查成果的基礎上順延編碼。做到不重不漏,覆蓋整個調查區。

          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權屬外業調查同時進行。

          地籍測量采用全站儀全野外數字化采集的作業模式。

          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與地籍測繪同時進行。利用全站儀到實地將權屬界線、地類界線等直接進行測繪,實地繪制草圖并進行地類調查,然后內業編輯成圖

          2.5權屬調查

          權屬調查是對土地使用者的申請、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況進行實地核定、調查、記錄。經土地使用者認定,為地籍測量、權屬審核和登記發證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憑據。權屬調查前按照原國家土地局頒發的《土地登記規則》中有關規定頒布土地登記公告,向土地使用者發送土地登記申請書,并受理申請,造冊登記,以此作為權屬調查的依據。

          2.5.1街坊、宗地的劃分

          1、對原城鎮地籍調查時已經設宗并調查的宗地按照新的數據標準進行整理。

         。1)、街坊劃分調整

          對于原城鎮地籍調查劃分的街坊,可以沿用原街坊劃分方式,也可以本著方便管理、

          無縫銜接的原則重新進行街坊劃分

          (2)、宗地信息處理

          由市局統一提供城調宗地界址點坐標及相應的宗地號,按集調的編碼規則在本街坊范圍內予以重新編輯宗地號和界址點號,確保本街坊內宗地號與界址點號的唯一性。

          其他宗地屬性信息及相關地籍要素從原城調成果數據庫中統統一改造、導入集調數據庫。

          在提交入庫成果時,作業隊伍應同時提交登封市集體土地地籍調查新舊宗地號對照表。

          2、對城鎮地籍調查時未單獨設宗的鐵路、公路、水系、綠地等用地進行補充調查。按照不破街坊的原則分別設置宗地,建立調查檔案,確保實現本轄區內的宗地全覆蓋。

          不必履行指界手續,可充分利用城調成果數據,采取內外業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

          可以按照不同情況給予特定的權利人名稱,填寫地籍調查表,不必填寫申請表。如道路等權利人統一按歸屬到“登封市市政管理委員會”。

          3、原城鎮地籍調查完成后因危改拆遷、道路改造等原因造成成片用地現狀發生顯著變化的宗地重新進行調查。

          現狀已經拆遷完畢并已確定使用權人的,要重新地籍調查,進行現場指界、測量;已經登記發證且測量成果符合要求的,可以直接引用登記發證成果;

          現狀已經拆遷完畢但尚未確定使用權人或者即將拆遷的區域,可暫時按照拆遷地塊外圍界線確定權屬界線,按照地形地物范圍劃分為一宗地或幾宗地進行處理。

          4、特殊情況

          由于此次調查工期緊、任務重,對原城鎮地籍調查完成后街坊內個別宗地發生變化的,可暫時不進行調查,直接按照原城調成果進行數據處理,待日后日常發證時再進行變更處理。

          2.5.2地籍編碼體系

          1、本次地籍調查采用5級,14位編碼,即:區(2位)、街道(2位)、街坊(3位)、宗地(3位)、為和登封市集體土地地籍調查保持一致加注“0000”。

          編碼規則為:

          xx—xx—xx—xx—xx

          xx區xx街道xx街坊xx國有土地“0000”

          使用權宗地

          2、國有鐵路、公路、水域等國有公共用地被街坊分割后單獨設宗,并按以上規則統根據申請書編號順序填寫第一個權利人名稱,后面加“等幾人”;共有權利人情況欄填寫不下時在“備注”欄中將詳細情況填寫清楚。沒有的.此欄填寫“無”。土地面積分攤原則包括按建筑面積比例分攤、按房基占地面積比例分攤、按獨自使用面積分攤、以及協議分攤等。注明:土地面積分攤原則由所有權利人提交文字材料交權屬登記人員備案。

          土地他項權利:填寫本宗地使用者或其他單位(個人)在本宗地的使用權以外的使用土地的限制條件和權利。沒有的此欄填寫“無”。

          界址點號、界標種類、界址間距、界址線類別、界址線位置。

          相鄰宗地權利人及宗地號:填寫鄰宗地的宗地編號;沒有相鄰宗地時,填寫道路、河流等地理名稱或按“宗地四至”填寫。

          指界人姓名:個人指界時填寫指界人名稱并加蓋名章(或按手印);單位指界時核驗指界人身份,填寫指界人名稱并加蓋名章(或公章)。沒有相鄰宗地時,不用簽字蓋章。

          權屬界址調查記事及調查員意見一欄按不同情況填寫,地籍測量記事一欄由測繪人員按實際情況填寫,審核意見由審核人員填寫地籍調查結果。

          3、地籍調查表填寫要求

         。1)、地籍調查表必須做到圖表內容與實地一致,各項目填寫齊全,準確無誤,字跡清楚整潔;

         。2)、填寫內容劃改不得超過兩處,劃改處加蓋劃改人員印章;

          (3)、每宗新增或變更的宗地填寫一份地籍調查表;

         。4)、文字內容一律使用藍黑鋼筆或黑色簽字筆填寫,圖形由鉛筆繪制;

          4、繪制宗地草圖的內容和要求:

         。1)、宗地草圖是描述宗地所在位置、界址點、線和相鄰宗地關系的實際資料,地籍調查人員在現場繪制,必須保證權屬清楚,界址準確,注記清晰規范。宗地草圖是處理土地權屬的原始資料,不能涂改,只能劃改。

          (2)、宗地草圖按約略比例,用2H~4H鉛筆繪制,線條字跡清楚,注記字頭大致向北向西書寫。注記過密的部位移位放大處理。宗地過大的草圖另加附頁繪制。

          (3)、宗地草圖的內容要求如下:

          本宗地界址點、界址線、界址邊長;

          本宗地的門牌號;

          宗地的外圍輪廓線及文字說明;

          與界址點有直接關系的建筑物、構筑物和重要建筑物和構筑物及相關信息如“層數”等;

          相鄰宗地的地籍編號和權利人名稱;

          地理名稱包括道路、水系等;

          指北線、丈量者名稱、審核員名稱以及繪圖日期;

          調查人員認為其他有必要填寫的內容。

          2.6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

          2.6.1目的和任務

          土地利用更新調查的目的是對土地利用地類及其界線進行調查。

          2.6.2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土地分類

          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土地分類系統采用《鄭州市集體土地地籍調查土地利用分類和編碼》。

          2.6.3外業調查

          1、準備工作

         。1)、工作底圖

          將外業實測的1:500地籍圖回放紙質圖,作為外業調查工作底圖。

         。2)、其它資料

          對收集到的土地變更調查資料進行整理、分析、提供給本次土地利用現狀更新調查參考使用。

          2、外業調查基本要求

         。1)、外業采用逐圖斑調查方式進行,野外調查時,做到了走到、看到、問到、畫準,各種界線符號和地物位置調查準確。各種注記正確無誤,清晰易讀,符合規范圖例。

         。2)、最小上圖圖斑標準:調查比例尺1:500

         。3)、路、溝渠、林帶等線狀地物大于或等于2米,按圖斑調繪;2米以下的歸入其所在圖斑,不單獨計算其占地面積。

         。4)、已完成地籍調查的地塊,將土地類型統一到《鄭州市集體土地地籍調查土地利用分類和編碼》中,移植到新的土地利用現狀圖上。

         。5)、屬于交替利用的地類或兩種以上利用類型的地類,以主要的利用類型表示,即同一圖斑范圍內的地類只能從屬一個類型,不能兩個類型同時并存。

         。6)、較寬的綠化隔離帶按實際用地情況進行分類。

          (7)、“綠色通道”、“綠色走廊”等是近兩年出現的新情況。有的在鐵路、公路路邊僅從保護路基的需要栽種護路林;有的卻在路堤外植樹種草等,其寬度可達50米甚至上百米,因此,調查統計時,凡符合工程主體設計標準已辦理用地手續的,統一按照交通用地調查統計,其它超出設計標準的,按實際地類進行調查統計。

         。8)、風景區為一個權屬單位時,在劃定水域和林地地類范圍后,其余土地為建設用最小上圖面積圖上面積36mm2,實地面積9m2地地類。

         。9)、圖斑劃分

          在理解和掌握土地利用分類中各級土地利用類型含義的基礎上,根據調查底圖實地繪出圖斑界線。

          地類劃分要求單個地類圖斑僅有唯一土地類別、權屬性質、權利主體和土地等級,在街坊范圍內圖斑線要閉合、全覆蓋和不重不漏。

          同一地類凡被境界、土地權屬界、地類界分割而成的封閉地塊為一圖斑。?道路與河流、溝渠相交,應注意道路要斷開,以橋梁符號表示,無橋梁時道路斷在河流或溝渠上。公路和鐵路交叉時,鐵路將公路(圖斑)分割為兩個圖斑。

          3、土地利用分類調查編碼體系

          土地利用更新調查的基本單元是圖斑。圖斑之間由權屬界和地類界線分隔。宗地內土地利用圖斑號以宗地為單位從左向右,從上至下順序編號,碼位為3位。

          圖斑編碼為所在街坊編碼(7位)+圖斑號(3位),共10位編碼。

          2.7內業數據處理和圖件編繪

          2.7.1數據處理

          本次地籍調查測量的數據在《測繪數據處理與成圖系統》中進行編輯成圖,數據處理。以滿足數據庫的要求和圖形輸出為準則。

          作業過程為:在采集新增或變化的界址點、界址線、地類界、宗地號、土地用途代碼、用地面積、土地權利主體名稱、道路名、地名、主要道路上的門牌號及其它地籍和地貌要素數據后,內業作業人員將電子測量手簿上的數據轉入計算機,參照宗地草圖、外業工作底圖和權屬調查表,在軟件下進行圖形編輯,疊加到利用軟件進行改造后的原有城鎮地籍調查成果上,編制基本地籍圖、宗地圖和土地利用現狀圖。

          數據處理分層編碼要求:內業數據處理中,所有地籍要素、圖斑、線狀地物、文字注記的分層、顏色、編碼和屬性均按照系統軟件格式進行。

          2.7.2地籍圖

          地籍圖數據包括分幅地籍圖和分街坊地籍入庫數據。編制分幅地籍圖的依據是街坊地籍圖。是將各審核無誤后的街坊圖進行拼接后分幅,其規格為40cm×50cm。

          1、1:500比例尺分幅地籍圖的內容:

         。1)行政界線和行政區域名稱。包括區行政界線、街道行政界線及街道號;

         。2)街坊界線及街坊號;

          (3)權屬界線、宗地號和權屬單位名稱;

         。4)界址點;

         。5)各級控制點;

         。6)建筑物、構筑物、圍墻、地類界線、欄柵、鐵絲網、道路、綠化隔離帶、溝渠、坡坎等;

         。7)數學基礎與整飾。包括坐標系、內外圖廓線、坐標格網線及坐標注記、控制點點位及其注記、地籍圖比例尺、地籍圖分幅索引圖、本幅地籍圖分幅編號、圖名、比例尺及其它圖幅整飾等內容;

         。8)其它注記。如路名、單位名和河流名稱等。

         。9)不依比例尺的圖形符號、點狀符號、地類符號。

          2、分幅地籍圖的編繪與整飾要求:

          (1)當宗地界址線與行政界線重合時,應遵循高級覆蓋低級的原則,在地籍圖上只繪制高級界線。行政界線與宗地界址線的級別依次為:區行政界線、街道行政界線、街坊界線、界址線、其它地籍要素界線;

         。2)界址點用直徑0.8mm的紅色小圓圈表示,界址線用0.3mm的紅色實線表示,爭議界線用紅虛線表示;

         。3)地籍圖上不注區編號,只注記街道號、街坊號、宗地號。街道號、街坊號注記在圖幅內有關街道、街坊區域的適中部位,街道名稱注記在圖幅內街道行政界線內的適中部位;

         。4)宗地號和地類編碼的注記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號,分母表示主要地類編碼(只表示至二級類),并注記在宗地內適當的位置;

         。5)具有權屬界線標識意義的垣柵、房屋、溝渠、坡坎等地物,必須按照其權屬狀況表示。

          2.7.3宗地圖

          1、宗地圖是土地證書的附圖,原則上從地籍圖上復制,主要由軟件功能自動生成。根據宗地大小和內部建筑物、構筑物形狀、大小與稀疏程度,分別生成不同比例尺宗地圖。圖紙大小分為A1、A2、A3、A4四種規格。

          2、生成的宗地圖應符合《城鎮地籍調查規程》規定的要求,做到點、線清晰,各種注記清楚,宗地四至關系正確。

          3、宗地圖內容包括:地籍編號、地類號、宗地面積、宗地所在圖幅號、宗地名稱、界址點編號、界址邊長、相鄰宗地地籍號、相鄰宗地名稱、宗地關系示意線以及主要的建筑物、構筑物。

          2.7.4土地利用現狀圖

          土地利用現狀數據包括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分街坊土地利用現狀入庫數據。編制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的依據是街坊土地利用現狀圖。是將各審核無誤后的街坊圖進行拼接后分幅,再根據圖形的土地利用現狀信息及圖面承載能力分別編制土地利用現狀圖,其規格為40cm×50cm。

          1、分幅土地利用現狀圖的內容:

          (1)、行政界線。包括區行政界線、街道行政界線和鄉鎮名稱;

          (2)、街坊界線和編號;

          (3)、界址線;

          (4)、地類圖斑界線;

          1.對界址點變化不大的宗地(如門墩、錯拐),可在原地調表上進行加點補充,并在記事欄中注記清楚。

          2.對一部分界址點發生變化的宗地(如擴路等),在新地調表畫草圖時,可只畫界址線,標明界址點,宗地內地形地物未發生變化的,不畫宗地內地形地物,在記事欄中標明:“宗地草圖內所有地形地物要素延用原地調表”。

          3.對變化教大的宗地,,必須填新地調表,畫宗地草圖,重新指界。

          2.指界

          關于指界可分為四類,即正常指界、存在糾紛問題的指界、找不到權利人指界、違約缺席指界。

         。1)、正常指界

         。2)、存在糾紛問題的指界:調查員進行調解的原則為:

          a)爭議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

          b)根據權源提出調解意見;

          c)增加他項權利;

          d)根據使用現狀結合以往的情況,提出調解意見;

          e)對爭議調解無效的,詳細記錄,待后處理。

          注:爭議土地的界址明確,但權屬有爭議的,將爭議土地單獨設宗;界址線有爭議的,劃定工作界線,以工作界線代替界址線劃宗。

         。3)、對于一方權利人無法找到的,可由另一方單方指界,不進入登記流程。

         。4)、對于指界人缺席或不簽字的,可按照以下辦法處理:

          a)如一方缺席,其宗地界線以另一方所指界線確定;

          b)如雙方缺席,其宗地界線由調查人員根據現狀及地方習慣確定;

          c)將現場調查結果和缺席指界通知書寄(送)違約缺席者。違約缺席者對調查結果有異議,須在收到調查結果之日起,15日內提出重新劃界申請,并負責重新劃界的全部費用,逾期不申請,則上述兩條確定的界線自動生效。

          三、實習結果

          1、地籍調查表的填寫

          宗地權屬調查完成后,將權屬調查結果填寫在地籍調查表上,每宗地填寫一份地籍調查表,一宗地內有多個權利人的,以第一個權利人為主填寫地籍調查表,其他權利人只填寫地籍調查表的首頁,放入同一檔案袋內。對于共用宗地,將宗地內所有權利人名稱填寫在主地調表“共有權利人情況”一欄內。

          “權屬界址調查記事及調查員意見”一欄,將該宗地的權屬及界址情況按照調查結果填寫清楚,對于界址發生變化的,注記變化的位置和界址點號。

          調查表其他欄目按照調查結果認真填寫。

          2、宗地草圖

          宗地草圖的內容包括:本宗地的地號和門牌號,相鄰宗地的地號和門牌號,本宗地使用者名稱,鄰宗地使用者名稱,本宗地界址點、界址點編號以及界址線,宗地建筑物和構筑物等。

          界址點從宗地左上方第一個點開始順時針方向編寫,城鎮地籍調查成果已有界址點編號的,原則上可不再調整。

          宗地草圖用鉛筆繪制,線條字跡要清楚,數字、注記的字頭要向北、向西書寫,宗地使用者名稱注記在宗地內,字頭一律向北書寫,宗地草圖需實地繪制,不得涂改,不得復制。

          3.、將調查成果表轉交測繪單位進行測繪。

          四、實習總結或體會

          這次在登封市國土資源局的實習生活,對我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熟悉了關于土地調查的整體過程、具體的工作方法以及怎樣去處理在調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情況。學會了用軟件計算導線閉合差。學會了用南方CASS繪制地籍圖。

          (2)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別人溝通,如何更好地去陳述自己的觀點,如何說服別人認同自己的觀點。

          (3)在工作單位,“外人”和“自己人”的區分不是個“一見鐘情”的問題,而是個自我定位的問題。當你一心一意地工作時,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現自己已經是“自己人”了。

          (4)一個很優秀的人往往因為細節而優秀,也因為細節而庸俗。一定不要因為細節而自毀形象。

         。5)工齡是一種幸福指數。工作時間越久,和同事的風雨歷程就越多。每每想起,都會感到無比幸福。

         。6)我們的價格由市場決定,但我們的價值永遠只由我們自己決定。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習總結05-12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求職簡歷模板03-14

        2017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就業前景08-23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總結12-03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個人求職簡歷模板11-07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求職信模板11-28

        人資源管理專業實習報告12-06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個人簡歷表格11-07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個人空白簡歷表格07-26

        2017武漢大學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就業前景09-18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