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工程管理實習日記四篇
不知不覺中一天又要結束了,相信你會領悟到不少東西,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么樣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工程管理實習日記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 篇1
日記一7月15日晴
今天第一天到工地,主要了解了一些工地的基本情況,我先熟悉了工程概況,項目經理給我介紹項目技術負責人等項目管理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帶我參觀了現場,給我介紹工程的進度,安排我的工作內容。該項目位于圣合家園,我實習的地點在二號樓,該建筑的體構為框架構、框剪構,材料外墻為石材、面磚,供暖系統是集中供暖,電梯系統為直升電梯,門窗系統為塑鋼門窗。我所實習的公司叫做陜西中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日記二7月16日多云
今天是我在工地現場實習的第二天,雖然在辦公室看了一天的圖紙,但給我的感覺是在現場看圖紙與在學校教室看圖是完全不同的。在學校看圖是平面感覺,在施工現場看圖更加有立體感,與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相合更切合實際,從中可以發現許多以前在課堂上不能發現的問題。現在正是地下施工階段,看完圖后再去現場去看看工程實體,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完整的建筑物,能夠把圖紙和實際有效合起來。在現場,我看到了兩座忙碌的塔吊正在運輸鋼管,是構造柱的組成部分。技術部人員下午的工作就是搬運鋼管到現場,我也參與其中,體現了一下搬運工的工作,干了不少苦力活。我發現只有在現場才能更好的學習工程知識,畢竟理論合實踐是最好的方法。
日記三7月17日多云
今天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樓面一個個長約80工分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內配筋。以前只是學過配箍筋腹筋彎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會是怎么聯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鋼絲固定住的。剛好看到一個人拿著鋼絲過來捆扎。之間他拿一把長約30公分的鋼絲,對折后放在兩根鋼筋的連接處,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φ6的鋼筋鑷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經扎了十幾處了。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鉗子擰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發現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
日記四7月18日晴
這次在工地上才算真正了解了這些鋼筋的作用。對以后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認識。鋼筋加工制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4)鋼筋彎鉤或彎曲: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鋼筋彎心直徑為2.5d,平直部分為3d.鋼筋彎鉤增加長度的理論計算值:對轉半圓彎鉤為6.25d,對直彎鉤為3.5d,對斜彎鉤為4.9d.
日記五7月19日晴
我主要看了工程的鋼筋標注,以下是基本原則及表示意義:上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下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詳細標注:名稱-軸號-梁號-梁寬×梁高(跨數)。級數直徑@密肋寬度/一般寬度(支箍數量)箍筋底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頂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腰筋數量、等級、直徑;集中標注:詳細標注的位置不一樣,表示鋼筋接頭的位置不一樣,標注在梁中,表示接頭在梁中,標注在梁端,表示接頭在梁三分之一處,并要錯頭搭接。
日記六7月21日多云
今天,我簡略的了解了鋼筋的綁扎法,并查閱了相關資料,總如下:1.核對成型鋼筋:鋼筋綁扎前,應先按設計圖紙核對加工的半成品鋼筋。對其規格、形狀、型號、品種經過檢驗,然后掛牌堆放好。2.鋼筋綁扎:鋼筋應按順序綁扎,一般情況下,先長軸后短軸,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進行。操作時按圖紙要求劃線、鋪鐵、穿箍、綁扎,最后成型。3.預埋管線及鐵活:預留孔洞位置應正確;樁伸入承臺的鐵筋、承臺梁上的柱子、板墻插鐵,應按圖紙綁好,綁扎應牢固(應采用十字扣綁扎或焊牢,其標高、位置、搭接錨固長度等尺寸應準確,不得遺漏和移位。4.受力鋼筋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其接頭應相互錯開,上鐵在跨中,下鐵應盡量在支座處;每個搭接接頭的長度范圍內,搭接鋼筋面積不應超過該長度范圍內鋼筋總面積的1/4。所有受力鋼筋和箍筋交接處全綁扎,不得跳扣。5..墊塊:底部鋼筋下墊水泥砂漿或大理石墊塊,保護層的厚度40mm,每隔1m放一塊,側面的墊塊應與鋼筋綁牢,不應遺漏。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 篇2
xxx年x月x日 周三 陰天
在昨天綁扎好的樓板、梁鋼筋的模板上進行混泥土澆注。澆注混泥土前先用水將樓板澆濕,其目的是避免干模板吸走湖泥土中以致水泥不能獲得足夠的水分進行充分水化而出現麻面、蜂窩、孔洞等不良現象。板、梁的混泥土全部采用泵泵送,其反沖力相當大。除了模板的支撐,我并沒看到工人采用什么特別的措施避免墻的側移,或過大的應力。
因施工的需要,綜合腳手架在進行九、十層的搭建。同時因為工作的先后關系,A、B棟鐵工組休息一天。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 篇3
xxx年x月x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們正式開始了實習。由于塔吊事故的原因,我們去工地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學長要求我們在辦公室里熟悉圖紙,并幫助做一些資料整理工作。
大二一學年,雖然我們學過建筑制圖和房屋建筑學課程,對圖紙有一點的基礎,但是看到萬達廣場完整的圖紙后,我突然感覺到自己在學校學的是多么的基礎。建筑施工圖因為學過,基本上都能看懂,看的時候沒有什么壓力,但是結構施工圖就很難看懂了,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不過幸好有學長的幫忙。他給了我們找來了幾本G101系列的圖集,算是幫了我們不少的忙。同時,辦公室的李姐也給我們詳細的講解了圖紙的看法,使我們受益匪淺。
這一天,我們看了許多圖紙。期間,我們又幫隔壁辦公室的李總整理了圖紙。圖紙的整理工作也比較辛苦,辦公室的一個姐姐給我們說了如何整理裝訂后,我們就開始了。由于工程量大,圖紙也非常的多。我們弄了幾個小時才全部整理完畢。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 篇4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1
今天第一天到工地,主要了解了一些工地的基本情況,我先熟悉了工程概況,項目經理給我介紹項目技術負責人等項目管理人員。項目技術負責人帶我參觀了現場,給我介紹工程的進度,安排我的`工作內容。該項目位于圣合家園,我實習的地點在二號樓,該建筑的體構為框架構、框剪構,材料外墻為石材、面磚,供暖系統是集中供暖,電梯系統為直升電梯,門窗系統為塑鋼門窗。我所實習的公司叫做陜西中長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2
今天是我在工地現場實習的第二天,雖然在辦公室看了一天的圖紙,但給我的感覺是在現場看圖紙與在學校教室看圖是完全不同的。在學校看圖是平面感覺,在施工現場看圖更加有立體感,與施工方法、施工工藝相合更切合實際,從中可以發現許多以前在課堂上不能發現的問題。
現在正是地下施工階段,看完圖后再去現場去看看工程實體,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完整的建筑物,能夠把圖紙和實際有效合起來。在現場,我看到了兩座忙碌的塔吊正在運輸鋼管,是構造柱的組成部分。技術部人員下午的工作就是搬運鋼管到現場,我也參與其中,體現了一下搬運工的工作,干了不少苦力活。我發現只有在現場才能更好的學習工程知識,畢竟理論合實踐是的方法。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3
今天引起我注意的是露出樓面一個個長約80工分的鋼筋網,很明顯是柱內配筋。以前只是學過配箍筋腹筋彎筋,可是從來沒有想過他們之間會是怎么聯的。今天才知道是用一跟跟的鋼絲固定住的。
剛好看到一個人拿著鋼絲過來捆扎。之間他拿一把長約30公分的鋼絲,對折后放在兩根鋼筋的連接處,用手中的自制小工具(好象是用φ6的鋼筋鑷制而成)眨眼工夫,已經扎了十幾處了。別看這不起眼的小工具,比用鉗子擰不知道要快多少倍了。一個趁手的工具,可以提高效率,我發現工地好多自制的工具,用起來舒服多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4
這次在工地上才算真正了解了這些鋼筋的作用。對以后學習提供了很好的感性認識。鋼筋加工制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1)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可合冷拉工藝除銹。
(2)鋼筋調直,可用機械或人工調直。經調直后的鋼筋不得有局部彎曲、死彎、小波浪形,其表面傷痕不應使鋼筋截面減小5%。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彎鉤或彎曲:鋼筋彎鉤。形式有三種,分別為半圓彎鉤、直彎鉤及斜彎鉤。鋼筋彎曲后,彎曲處內皮收縮、外皮延伸、軸線長度不變,彎曲處形成圓弧,彎起后尺寸不大于下料尺寸,應考慮彎曲調整值。
工程管理實習日記5
我主要看了工程的鋼筋標注,以下是基本原則及表示意義:上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下部鋼筋根數、等級、直徑(上層根數/下層根數)詳細標注:名稱—軸號—梁號—梁寬×梁高(跨數)。
級數直徑@密肋寬度/一般寬度(支箍數量)箍筋底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頂部通長筋數量、等級、直徑腰筋數量、等級、直徑;集中標注:詳細標注的位置不一樣,表示鋼筋接頭的位置不一樣,標注在梁中,表示接頭在梁中,標注在梁端,表示接頭在梁三分之一處,并要錯頭搭接。
【【熱門】工程管理實習日記四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