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工程地質認知實習報告范文
工程地質學的產生源于土木工程的需要,作為土木工程分支的巖土工程,是以傳統的力學理論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下面是yjbys小編精心收集的實習報告,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一、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得地質實體的感性認識,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通過基本技能的訓練,使我們了解野外地質資料的收集、整理,掌握羅盤的使用方法,學會使用羅盤測量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了解地質構造對工程影響,把地質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實習地點
1. 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
2. 濟南市長清區蘇莊背斜
三、實習時間
20xx年6月3日——20xx年6月4日
四、實習儀器
地質羅盤
五、實習內容
第一天 20xx年6月3日
第一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的饅頭山和靈巖寺,主要內容是觀察饅頭山的地質構造和饅頭組、毛莊組等巖層,以及靈巖寺附近的滑坡和斷層。
(一)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饅頭山
1.饅頭山簡介
饅頭山,海拔408米,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張夏鎮境內,當地老百姓習慣稱此山為“饃饃山”、“滿壽山”,或者高雅的稱為"曼壽山",這說明這山的外形特別像饅頭。饅頭山距濟南市區僅20來公里。張夏境內群山連綿,饅頭山就在這群山之間,和周圍的山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山上滿是雜草,零零散散地有些低矮的小樹。整個山體為石質山,半山腰上散落著一小塊一小塊的農田。名字看起來有些俗氣,個頭也不算太高。 2003年,饅頭山被世界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第三地質名山,當年又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因為,它那豐富的皺紋和陳年脈絡,忠實地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真可謂“濃縮的就是精華”。抬手之間,跨越五億年順著不太陡的山勢拾徑而上,在山腰處便可見一處巖層,這塊巖層乍看起來很普通,但它卻是無價之寶。因為,這一塊巖層記錄了五億多年的地質變化。該處巖層近兩米高,層次非常明顯。于峰介紹,最底部淡粉紅色的一層是花崗巖石,與這一層對比非常明顯的是,上面緊挨著的青灰色古代花崗巖,兩者之間的時間相隔2.5億年,而古代花崗巖距今約2.8億年。也就是說,人蹲在地上,一抬手之間的距離就輕松跨越了整整5.3億年的歷史。
讓人不得不感慨滄海桑田變幻之快啊!再往上走,就會發現一個小土丘,土丘上布滿了碎石片?蓜e認為它只是個普通的小山丘,這里可是有名的三葉蟲化石的聚集地,小小的三葉蟲見證了這里曾是海洋深處的歷史。三葉蟲是生活在6億年到2億多年前的古老節肢動物,在當時它幾乎占據了整個海洋,是古生代一霸。到了中生代已完全絕滅。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三葉蟲化石約四千多種,我國是發現三葉蟲化石最多的國家之一,有1千多種。三葉蟲化石又叫燕子石,也叫蝙蝠石。它歷史悠久,據記載,宋、明、清時代已有人把玩,稱之為“多福石”、“鴻福石”。在普通人的眼里,三葉蟲化石是“玩物”,但它在地質科研人員的眼里卻是貨真價實的“寶貝”。從上個世紀初,中國一代又一代的地質科研人員不斷探索研究,在饅頭山地區發現了17個三葉蟲生物帶,并確定饅頭山為一處最完整的寒武紀地層層型剖面,從而成為中國寒武紀地質結構劃分的標準山。因此,饅頭山也就成為地質界公認的世界地質名山。每年,都有無數地質專業的大學生和相關專家造訪饅頭山,一睹它滄海桑田的容顏。實在的名字背后是豐厚的物產 饅頭山不是一個孤立的小山頭,它的余脈蜿蜒相連。其中東邊的一支余脈遠觀像一個大佛頭,鼻子、眼睛、嘴巴惟妙惟肖,煞是生動。這么美麗的山當然也有美麗的傳說。
饅頭山不僅地質豐富,據說還藏有金礦。相傳很久以前在山的東側有一處泉眼,泉水常年汩汩噴涌,泉水清澈見底。有一年,一個從南方過來專做修補鐵鍋鐵盆的手藝人,走到這個泉眼處坐下休息。休息完了起身要走的時候,他竟然發現泉水里有一層亮亮的金粒兒。他大喜過望,趕緊把包袱解開,把金粒兒撈上來放進包袱里。撿了個大財的生意人在心里打起了算盤:“可不能讓別人知道這里有金子,得想個辦法把泉眼藏起來。”于是,他在泉眼邊順手拔了一棵草,用草堵住了泉眼。過了幾天,這個生意人得意洋洋地趕了一輛大馬車又來到泉眼處,想撈到更多的金子?墒堑人搅烁埃盗搜,泉眼處竟然不流泉水了。據老人們講,他拔的那棵草正好是萬年草,用它堵死了泉眼,泉水要到一萬年以后才能重新流淌。饅頭山到底有沒有金礦,還需要地質部門的勘查,但饅頭山周邊盛產木魚石可是個不爭的事實。 1991年,張夏鎮饅頭山附近的村民們驚訝地發現,他們平時用來壘豬圈的石頭竟然是世上少有的寶貝——木魚石。這是木魚石首次在張夏鎮中部饅頭山被發現。
據考證,形成于距今約5.5——5.8億年之間的木魚石,是一種珍貴的玉石石材,含26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用木魚石制作的器皿通透防腐,此外,它還能制成各類收藏藝術精品。饅頭山是塊寶地,珍貴的木魚石給饅頭山周邊的居民們帶來了財富和商機,也是饅頭山除了是地質名山外的又一驕傲。饅頭山將建大型地質公園自饅頭山被命名為世界地質第三名山,尤其是在被列入省級地質自然遺跡保護區以后。當地有關部門經多方論證、研究,決定根據饅頭山獨特的地質風貌和考察價值,以饅頭山為核心,在其周圍興建集科普、教育、研究、旅游于一體的地質公園,這也將是山東省最大的地質公園。據介紹,規劃中的饅頭山地質公園將劃分為五大片區,中部將建成地質文化廣場,設計面積200畝,主要工程是建設三葉蟲概念性廣場標志雕塑和區內各景點雕塑;西部是展館片區,規劃面積100畝,主要是地質博物展廳,為地質專家、學者及游客提供地質教學設施和科普知識展覽;北部是大沙河片區,對河道進行綜合治理,利用豐富的水資源突出靈山秀水的地方特色;南部是饅頭山地質剖面片區,將整理修建參觀場地、修建硬化參觀道路及碑亭、山頂標志性建筑等。
2.實習任務:饅頭山巖層
(1)饅頭組
第一層 頁巖,黃灰色,2m。
第二層 薄層石灰巖,藍灰色,厚4m,含燧石結核。
第三層 鈣質頁巖,灰黃色及灰色,厚13m。
第四層 頁巖,紫色,厚8m。
第五層 石灰巖,土黃色,厚6m。與另一個山體對比可發現此處為斷層,為平推斷層。
第六層 頁巖,灰綠色,厚4m。
第七層 石灰巖,灰綠色,厚2m。巖體上孔洞發育成熟,巖體易形成溶洞,不利于工程建設,強度低于第五層的石灰巖。
第八層 頁巖,紫紅色,厚7m。
第九層 石灰巖,灰白色,厚2m,縱向裂隙打,孔洞發育少。
第十層 頁巖,鮮紅色,厚5m,風化嚴重。
(2)毛莊組
第一層 云母頁巖,紫紅色,厚4m。
第二層 頁巖,紫色,厚13m。
第三層 頁巖,紫紅色,厚4m。
(二、三層中間有明顯分隔帶)
第四層 鮞狀石灰巖,厚0.8m。
第五層 灰色石灰巖,厚0.2m。
第六層 鮞狀石灰巖,厚0.3m。
據老師介紹說,第四、五、六層原來為海底,由于后來的地殼運動成為現在的毛莊組巖層。
(二)長清區靈巖寺滑坡、斷層
在長清靈巖寺附近我們實習認識了山體的滑坡。
1.滑坡的概念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滑坡是斜坡巖土體沿著慣通的剪切破壞面所發生的滑移現象;碌臋C制是某一滑移面上剪應力超過了該面的抗剪強度所致。
2.滑坡的分類
根據滑坡體體積,將滑坡分為4個等級:①小型滑坡:滑坡體積小于10×104立方米;②中型滑坡;滑坡體積為10×104-100×104立方米;③大型滑坡:滑坡體積為100×104-1000×104立方米;④特大型滑坡(巨型滑坡):滑坡體體積大于1000×104立方米!「鶕碌幕瑒铀俣,將滑坡分為4類:①蠕動型滑坡,人們作憑肉眼難以看見其運動,只能通過儀器觀測才能發現的滑坡;②慢速滑坡:每天滑動數厘米至數十厘米,人們憑肉眼可直接觀察到滑坡的活動;③中速滑坡:每小時滑動數十厘米至數米的滑坡;④高速滑坡:每秒滑動數米至數十米的滑坡。
3.滑坡的產生原因
一是地質條件與地貌條件;二是內外營力(動力)和人為作用的影響。第一個條件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巖土類型:巖土體是產生滑坡的物質基礎。一般說,各類巖、土都有可能構成滑坡體,其中結構松散,抗剪強度和抗風化能力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質能發生變化的巖、土,如松散覆蓋層、黃土、紅粘土、頁巖、泥巖、煤系地層、凝灰巖、片巖、板巖、千枚巖等及軟硬相間的巖層所構成的斜坡易發生滑坡。
(2)地質構造條件:組成斜坡的巖、土體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不連續狀態時,才有可能向下滑動的條件。同時、構造面又為降雨等水流進入斜坡提供了通道。故各種節理、裂隙、層面、斷層發育的斜坡、特別是當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傾角構造面及順坡緩傾的構造面發育時,最易發生滑坡。
(3)地形地貌條件:只有處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備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發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庫)、海、溝的斜坡,前緣開闊的山坡、鐵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邊坡等都是易發生滑坡的地貌部位。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緩上陡、上部成環狀的坡形是產生滑坡的有利地形。
(4)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活動,在滑坡形成中起著主要作用。它的作用主要表現在:軟化巖、土,降低巖、土體的強度,產生動水壓力和孔隙水壓力,潛蝕巖、土,增大巖、土容重,對透水巖層產生浮托力等。尤其是對滑面(帶)的軟化作用和降低強度的作用最突出。
第二天 20xx年6月4日
第二天我們實習的目的地是濟南市長清區的蘇莊。
(一)斷層
1.一開始我們先是在一戶農家小院里觀察了一處明顯的斷層,此斷層為正斷層。在劉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鑒定了該斷層的上盤、下盤、斷線及其斷層面,并且還估計了該斷層的斷距與落差。
2.關于斷層
概念: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厘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分類:根據斷層線上原來相鄰接的兩點在斷層運動中的相對運動狀況可以將斷層分類。
如果它們的運動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斷層面,那么這斷層叫走向滑動斷層。走向滑動斷層又進一步分為右滑和左滑斷層。
如果一個觀察者站在斷層的一側,面向斷層,另一邊的巖塊向他左方滑動,那它就叫左滑斷層。之所以如此稱呼,因為要追索被移動了的地表特征時,該人需沿斷層線轉向左邊,才能在那一邊找到與這邊相對應的特征。這種走向滑動斷層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斷層,或統稱走向斷層。加利福尼亞圣安德列斯斷層是一條右旋斷層或滑動斷層。
沿斷層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對運動,則是傾向滑動斷層。上盤相對下盤向下運動的傾向滑動斷層是正斷層。
當斷層面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盤相對下盤作向上運動時,叫沖斷層,而若斷層面傾角大于45°,則稱逆斷層。
兩盤相對運動方向界于走向滑動斷層和傾向滑動斷層之間的,叫斜向滑動斷層。
斷層兩盤之間的相對位移常被叫作斷層落差和平錯。落差反映垂直位移,而平錯反映水平位移。以上所說的斷層都有一個共同的運動特點,即在運動中兩盤的構造保持著平行。
但也可以有這樣的斷層,相鄰兩盤塊體之間發生了扭動、轉動,這樣的斷層被稱為旋轉斷層或剪狀斷層.
(二)蘇莊背斜
蘇莊背斜距濟南長清區政府以南約3—4公里,是一處非常典型的兩翼不對稱的背斜構造。
1.概念
背斜是褶皺的一種,為巖層向上拱起的拱形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底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老地層在中間,新地層在兩側,另外褶皺也包括向斜,其為巖層向下彎曲的槽型褶皺,經風化、剝蝕后,露出地面的地層分別向兩側成對稱出現,新地層在中間,老地層在兩側。自然界的背斜和向斜相互連接、相間排列,常是多個連續出現。正常情況下﹐背斜呈背形﹐向斜呈向形﹐是褶皺的兩種基本形式 。蘇莊背斜的埡口處由于長時間的風化、剝蝕,往往給人造成假象它是向斜,其實不然,在劉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根據巖層走向仔細判斷,最終得出了此處為背斜的結論。
2.褶皺要素
褶皺的基本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皺的形態和產狀。包括﹕①核﹐褶皺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兩側比較平直的部分﹔③軸跡﹐褶皺面從一翼過渡到另一翼時出露的軸部﹔④樞紐﹐同一褶皺面上最大彎曲點的連線﹔⑤軸面﹐各相鄰褶皺面的樞紐聯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規則的曲面﹐軸面與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線稱為該面上的軸跡﹔⑥軸﹐理想的圓柱狀褶皺可以由一條平行其自身移動而描繪出該褶皺面彎曲形態的直線﹐這一直線又稱為褶軸。褶軸只是具有表明幾何方位意義的線段﹐圓柱狀褶皺的樞紐方向代表了褶軸的方向。非圓柱狀褶皺可有樞紐線而沒有統一的褶軸﹐只有把它分解成許多近似圓柱狀褶皺的區段﹐才可分別確定其褶軸﹔脊線和槽線﹐在橫剖面上褶皺面的最高點稱為脊﹐同一褶皺面上脊的連線稱為脊線﹔反之﹐褶皺面在剖面上的最低點稱槽﹐同一褶皺面上槽的連線稱為槽線。
3.褶皺的野外識別
一般情況下,人們容易認為背斜是山,向斜為谷,但實際情況要比這復雜得多。背斜長期遭受剝蝕,不但可以逐漸的夷為平地,而且往往由于背斜軸部的巖層遭到構造作用的強烈破壞,在一定的外力條件下,甚至可以發展成谷地。所以向斜山與背斜谷的情況在野外是比較常見的。因此,不能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況作為識別褶皺構造的主要標志。
褶皺的規模,有的較小,有的較大。小的褶皺,可以再小范圍內,通過幾個出露的地面的基巖露頭進行觀察。規模大的褶皺,一則分布的范圍較大,二則常受地形高低起伏的影響,既難一覽無余,也不可能通過幾個露頭就窺其全貌。對于大型褶皺構造,在野外需要采用穿越的方法和追蹤的方法進行觀察。
(1) 穿越法。就是沿著選定的調查路線,垂直巖層走向進行觀察。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巖層的產狀、層序及其新老關系。如果在線路通過的地帶巖層成有規律的重復出現,則必有褶皺構造。再根據巖層出露的層序及其新老關系,判斷是背斜還是向斜。然后進一步分析兩翼巖層的產狀和兩翼與軸之間的關系,這樣可以判斷褶皺的形態類型。
(2) 追蹤法。就是平行巖層走向進行觀察的方法。平行巖層走向進行追蹤觀察,便于褶皺延伸的方向及其構造變化的情況。當兩翼巖層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時為水平褶皺,如果兩翼巖層在轉折翼閉合或呈“S”行彎曲時,則為傾伏褶皺。
(三)地質羅盤的使用
第二天再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地質羅盤的使用了,學會用地質羅盤測量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1.在使用前必須進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為地磁的南、北兩極與地理上的南北兩極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線與地理子午線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正北方向不一致,這兩方向間的夾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點磁針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東邊叫做東偏,偏于西邊稱西偏。東偏為(+)西偏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計算,公布以備查用。若某點的磁偏角已知,則一測線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關系為A等于A磁加減磁偏角。應用這一原理可進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時可旋動羅盤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盤向左或向右轉動,(磁偏角東偏則向右,西偏則向左),使羅盤底盤南北刻度線與水平刻度盤0--180度連線間夾角等于磁偏角。經校正后測量時的讀數就為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測量
是測定目的物與測者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也就是測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從子午線順時針方向到該測線的夾角)。
測量時放松制動螺絲,使對物覘板指向測物,即使羅盤北端對著目的物,南端靠著自己,進行瞄準,使目的物,對物覘板小孔,蓋玻璃上的細絲,對目覘板小孔等連在一直線上,同時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待磁針靜止時指北針所指度數即為所測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針一時靜止不了,可讀磁針擺動時最小度數的二分之一處,測量其它要素讀數時亦同樣)。
若用測量的對物覘板對著測者(此時羅盤南端對著目的物)進行瞄準時,指北針讀數表示測者位于測物的什么方向,此時指南針所示讀數才是目的物位于測者什么方向,與前者比較這是因為兩次用羅盤瞄準測物時羅盤之南、北兩端正好顛倒,故影響測物與測者的相對位置。
為了避免時而讀指北針,時而讀指南針,產生混淆,放應以對物覘板指著所求方向恒讀指北針,此時所得讀數即所求測物之方位角。
3.巖層產狀要素的測量
巖層的空間位置決定于其產狀要素,巖層產狀要素包括巖層的走向、傾向和傾角。測量巖層產狀是野外地質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須熟練掌握。
、. 巖層走向的測定
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
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
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②.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
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因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巖層傾角的測定
巖層傾角是巖層層面與假想水平面間的最大夾角,即真傾角,它是沿著巖層的真傾斜方向測量得到的,沿其它方向所測得的傾角是視傾角。視傾角恒小于真傾角,也就是說巖層層面上的真傾斜線與水平面的夾角為真傾角,層面上視傾斜線與水平面之夾角為視傾角。野外分辨層面之真傾斜方向甚為重要它恒與走向垂直,此外可用小石子使之在層面上滾動或滴水使之在層面上流動,測量時將羅盤直立,并以長邊靠著巖層的真傾斜線,沿著層面左右移動羅盤,并用中指搬動羅盤底部之活動扳手,使測斜水準器水泡居中,讀出懸錐中尖所指此滾動或流動之方向即為層面之真傾斜方向。
最大讀數,即為巖層之真傾角。
下面表格內為三組現場實測數據:
組號 走向(度) 傾向(度) 傾角(度)
第一組 NE∠54.5 NE∠319.5 WN∠45
第二組 NE∠64 NE∠349 WN∠33
第三組 NE∠59 NE∠334 WN∠69
六、 實習總結
為期兩天的實習匆匆結束了,在這兩天里面,雖然天氣不太好,但我們在劉老師的指導帶領下,實地認識了斷層、滑坡、褶皺、巖石構造以及向斜背斜的地質構造。這次實習的親身經歷,使我們對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鞏固了我們所學到的知識。
【大學生工程地質認知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工程地質認知實習報告范文簡單最新10-17
大學生認知實習報告10-26
大學生認知實習報告01-07
大學生企業認知實習報告08-26
認知實習報告06-22
認知實習報告03-25
工程地質大學生實習報告范文03-08
大學生認知實習報告(精選52篇)04-21
大學生企業認知實習報告范文03-20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