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工程師事跡材料
YJBYS刻苦鉆研航空理論和飛行技術,成為精通英、法兩門外語,會編制電腦軟件,能熟練駕駛國產所有機種機型殲擊機的“智能型”特級飛行員,為空軍新武器裝備的定型生產、改進發展和訓法、戰法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著眼于未來軍事發展,劉明所在團陸續裝備了各種新型戰機。劉明認識到,有了新武器新裝備,并不意味著戰斗力應運而生,只有實現人與武器的最佳結合,才是戰斗力的最佳體現。未來主宰戰斗機操縱控制和航空電子系統的'必將是計算機,如果飛行員不憧計算機,就很難加深對新一代戰機的理解,很難對飛機故障原因和試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早在1991年,他就自費購買了電腦,邊學習邊應用,每次飛行結束,第一件事就是把當天飛行的感受輸入電腦,F在,劉明不僅用電腦撰寫論文、分析飛行數據,而且用電腦制作了多媒體軟件,建起了現代空戰研究資料庫和國外先進航空裝備發展信息庫。經過十五載風雨蕩滌,十五度藍天磨礪,他已成為空軍少有的能熟練駕駛國產所有機種15個機型殲擊機的特級飛行員。并先后翻譯科研資料20多萬字,編寫教材和戰法80多萬字,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
他先后80多次參與新武器、新課目、新戰法試驗飛行,憑著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膽略,多次戰勝空中險情。1995年4月22日,劉明執行某型殲擊機轉場試飛任務,飛機升至8千米高空時,突然斷電,儀表失靈,通訊中斷。按規定,遇到這種情況,飛行員可以跳傘。但劉明想到的不是個人安危,而是挽救飛機,保護科研數據。根據時間判斷,此時油量可供飛機在空中活動的時間不足20分鐘,而飛機所處位置他全然不知。他冷靜地駕著半失控的飛機,果斷穿云下降,10分鐘后,終于找到了機場。由于失去儀表指示和地面引導,加之飛機操作不靈,兩次試降都沒有成功。他預感到飛機油抖已經不允許再盤旋了,大膽實施小航線著陸,把平時五六分鐘才能降落地面的過程,縮短到不足兩分鐘,在短短的瞬間完成了上百個動作,終于駕機安全著陸,不僅保住了價格昂貴的新型戰機,更重要的是為該型機的改進定型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依據。
更多事跡材料介紹:
【優秀工程師事跡材料】相關文章:
校長優秀事跡材料12-03
優秀內勤事跡材料12-02
優秀單位事跡材料12-02
優秀家庭事跡材料12-01
優秀創業事跡材料08-25
創業優秀事跡材料08-24
中學優秀校長事跡材料12-31
親子優秀家庭事跡材料12-09
農村優秀校長事跡材料12-06
網格員優秀事跡材料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