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感動中國主要事跡感悟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所接觸的人和事而備受啟迪,順其自然的,我們就可以寫一篇關于感悟的文章。不過,要怎么樣才能寫好感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主要事跡感悟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動中國主要事跡感悟范文1
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
在張玉滾住的宿舍里,記者見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擔,兩米長,黝黑發亮。黑虎廟小學的老教師說,這根扁擔不尋常,老校長吳龍奇挑了它幾十年。后來,老校長挑不動了,張玉滾接著挑。可以說,這根扁擔就是黑虎廟小學歷史的見證。
挑書本教材、學具教具,挑油鹽醬醋、蔬菜大米。張玉滾接過老校長的扁擔,肩不離擔,擔不離肩,風里來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別冷。山里潮氣大,遇冷成冰,本來就難走的八里坡,更加濕滑難行。眼看就要開學了,孩子們的書本還在高丘鎮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點多,張玉滾和另一名老師路喜安就扛上扁擔出發了。揣幾個涼饃,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趕到鎮上。向路邊人家討碗熱水吃了涼饃,他倆又趕緊挑著幾十公斤重的教材、作業本往回走。
一路緊趕慢趕,晚上十點多,兩人才走到尖頂山頂。汗水在眉間結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腫,腳上水泡連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鉆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倆實在走不動了,就找了個山洞,把書本用油氈包起來,小心翼翼放好。他們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學校,兩人幾乎成了“泥人”。書本卻被裹得嚴嚴實實,打開來,干干凈凈,連一點褶皺都沒有。
從20xx年到20xx年,5年間,靠著一根扁擔,踩著老校長的腳窩窩,張玉滾為孩子們挑來學習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們的`希望。寒來暑往,他的足跡早已化作一串串動人的音符,回蕩在黑虎廟的溝溝坎坎。
20xx年,通往黑虎廟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終于有了改變。因為山高路險通不了客車,很多村民買了摩托車、機動三輪。張玉滾也省吃儉用置辦了一輛摩托車。此后,他去鎮上給學校買米買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擔”謝幕,“小摩托”登場。“老扁擔”身上凝結的一代代山區教師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扁擔精神”,也繼續在“小摩托”上傳承發揚。
“別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內心卻有一股韌勁兒,交待啥事兒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頭老黃牛,你讓轉100圈,絕不偷奸耍滑少轉半圈!敝侥魩煟瑓驱埰嫔钪獜堄駶L的秉性。
當年蓋新校,運材料格外難。正趕上農忙季,建筑隊的民工都回家搶收搶種去了,搬磚運料就落在張玉滾他們身上。上山撬石頭,下河挖砂土,運水泥、搬磚頭、平地基……起早貪黑,沒日沒夜,等到嶄新的教學樓拔地而起,張玉滾瘦了一大圈兒。
全校75個孩子,40多個學生在校住宿。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兒童,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還有些孩子生活在單親家庭,張玉滾把這些情況摸得一清二楚。誰家孩子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們都在哪兒住,誰上學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記在心上。
20xx年6月的一個晚上,10點多鐘。正改作業的張玉滾接到張朋爺爺打來的電話,說孩子還沒到家。6歲的張朋是學前班的學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學校6點就放學了,孩子咋還沒回去呢?張玉滾立刻和妻子打著手電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邊兒發現張朋靠著大石頭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睆堄駶L看著心疼,舍不得叫醒張朋,就俯下身子,讓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倆輪流背著張朋走了足足一個小時!耙皇悄銈儼褜O子送回來,我這一夜都合不上眼吶!”張朋的爺爺握著張玉滾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廟村黨支部書記韓新煥告訴記者,張玉滾雖然收入微薄,但他17年來資助過的學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沒讓一個孩子失學。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在張玉滾和其他老師的努力下,在鎮平縣、鎮兩級教育部門的支持下,黑虎廟小學頑強地“生存”著。一年一年,孩子們從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點大學,有的還讀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張玉滾任教前,黑虎廟村只有一個大學生,到現在已經有16個大學生。
艱苦的環境,常年的操勞,張玉滾顯得比同齡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鎮里開會,不熟悉的人問他:“快退休了吧?”他總是呵呵一笑。
感動中國主要事跡感悟范文2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懾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們。
其中讓我最感動的是胡佩蘭,女、98歲,解放軍3519職工醫院和鄭州市建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醫生。
1944年,胡佩蘭畢業于河南大學醫學部,70歲時從鄭州鐵路中心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她一直堅持坐診。
胡佩蘭生活節儉,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錢。但她經常大方給病人墊付醫藥費,她還拿出微薄的坐診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五十多個“希望書屋”。胡佩蘭患有嚴重的腰椎盤突出,進出都要坐小推椅。20xx年7月,98歲的胡佩蘭心臟病突發,經搶救后,第二天她依然準時到醫院坐診,胡佩蘭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試驗,平時看病不太依靠科技儀器。因為慕名找上門的`病人多,胡佩蘭每天都會堅持看完所有病人才會下班,對患者極有耐心,給病人開藥,很少超過一百元,如今,胡佩蘭記憶明顯下降,但病人的情況卻記得一清二楚。
她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近離與辟兮,紉秋蘭惟為佩,你是仁醫,是濟世良藥。
我會向你們學習。
【感動中國主要事跡感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10-21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心得10-08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4-25
感動中國先進事跡04-03
感動中國胡佩蘭的事跡10-2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心得感悟02-07
感動中國張桂梅事跡10-27
感動中國徐夢桃事跡10-01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10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