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長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吧,事跡不是單純為其單位和個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我們該怎么擬定事跡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長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跡,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程子華:躺在擔架上長征
1934年12月10日,紅軍二十五軍在程子華軍長、徐海東副軍長、吳煥先政治委員的領導下,踏上了一段充滿艱辛的長征之旅。他們跋涉穿越大別山、桐柏山、伏牛山,最終踏足商洛山區。在庾家河,他們遭遇了六十師敵軍,展開了一場慘烈的戰斗。六十師原本是第十九路軍的老對手,是一支戰斗力強大的部隊。當紅軍進入伏牛山時,六十師已經從開封趕到盧氏,布下了嚴密的封鎖陣地,早在朱陽關一帶設下了攔截線。為了躲避敵軍的追擊,紅軍被迫繞道進入陜西,但六十師卻一直緊追不舍,直沖庾家河而來。
在這場激烈的戰斗中,程子華執掌望遠鏡,緊盯戰局,然而不幸的是,他的雙手中彈,左手腕動脈破裂,鮮血涌出,痛苦難忍。醫護人員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用牛皮繩緊緊綁住他的左臂,以止血。由于失血過多,程子華在被救出戰場時已高燒不退,雙手也腫脹異常。為防止感染侵入骨髓,醫護人員緊急進行了消毒,并及時給他用消炎藥物退燒。
程子華的雙手傷勢嚴重,幾乎無法進行步行。在長征出發時,部隊為他準備了一匹大黑騾,但由于他無法自己牽韁繩,需要有人協助上下騾子,盡管程子華嘗試了兩次騎騾子,但都被隨軍醫院院長錢信忠制止了。
由于程子華的雙手無法獨立操作騾子,只能躺在擔架上。他的雙手被白布緊緊包扎,懸掛在脖子上,行動十分不便。由于傷口感染和出血問題,他的雙手上布滿了各種大小傷口,每次更換繃帶時,由于藥物匱乏,錢信忠只能用鹽水進行簡單消毒,用白布代替紗布塞入傷口,然后再拔出,這種疼痛的過程幾乎每天都要經歷。
盡管程子華多次表示愿意截肢,但錢信忠堅決不同意。盡管一直計劃為程子華進行手術,但由于戰況緊急、條件惡劣,一直未能實施。
直到長征抵達陜北時,錢信忠才抓住機會為程子華進行手術,盡管手術保住了程子華的雙手,但程子華從此留下了一雙傷殘的手。這個故事展現了堅韌不拔和頑強生存的意志,是長征偉大歷程中的一個感人章節。
顏文斌:一條傷腿走長征
顏文斌,一個堅韌不拔的共產黨員,他的故事充滿了勇氣和毅力,是長征歷史中的一段傳奇。在長征的漫漫征途上,顏文斌面臨著巨大的考驗,但他從未低頭,堅定地走下去。
1934年8月,顏文斌隨著紅六軍團踏上了長征的征程。這支軍團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穿越了湘西,跋涉了5000里,最終與紅二軍團會師。顏文斌作為紅六軍團的排長,一直在戰斗前線,為革命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在一次突擊行動中,顏文斌毫不畏懼地帶領突擊隊進入敵人的陣地,用堅定的意志爭取了勝利。然而,他在這場戰斗中受了重傷,一顆手榴彈的爆炸幾乎奪去了他的生命。被誤以為已經去世的顏文斌,在被埋葬時奇跡般地蘇醒,堅決不讓自己被埋在坑里,而是重新站了起來,向前走。
1935年11月,為擺脫國民黨130個團的大“圍剿”,紅二、六軍團撤出湘鄂川黔根據地,繼中央紅軍和四方面軍長征之后,繼續長征。顏文斌正在龍家寨紅軍臨時醫院養傷,他的右大腿傷口仍在潰爛,醫生認為不能出院。但顏文斌決定不成為敵人的俘虜,拄著拐杖,背著草鞋,頑強地跟隨部隊,一步一步地向前挪行。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他的傷口竟然奇跡般地一天天好起來,最終趕上了自己的部隊。
顏文斌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就能夠戰勝一切。他的堅韌和不屈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讓我們明白只要還有一口氣,就不應放棄,就能夠戰勝一切困難,堅定地走向勝利的彼岸。顏文斌的故事,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這是一段堅持和勇敢的長征故事,也是一面不屈不撓的共產主義精神旗幟,照亮著我們前進的路途。
余秋里:一顆堅韌的紅色明珠
1934年8月,正值中國革命的風云時刻。中央紅軍展開了一場關鍵的戰略調整,領導下的紅六軍團踏上了不尋常的征程,他們遠離湘贛革命根據地的遂川,奔赴賀龍領導的紅三軍(后改編為紅二軍團)的黔東蘇區,為繼續堅持武裝斗爭作好充分準備。
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堅決抵抗吸引了大批敵軍,為中央紅軍的長征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隨著1935年秋季的到來,敵人集結了超過130個團的兵力,準備再度合圍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面對如此巨大的敵軍壓力,紅二、六軍團總指揮部做出了關鍵決策,撤離根據地,前往湘中和黔東地區,尋求生存的機會。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離開了桑植劉家坪,開始了漫長而充滿艱辛的長征之旅。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余秋里擔任了紅二軍團第六師第十八團的政治委員,他的命運也因此緊密與長征相連。
長征的路上,余秋里的傷勢愈發嚴重。自1936年3月12日的得章壩戰斗開始,他就身負重傷,但他從未低頭。在漫長的40多個晝夜里,余秋里憑借非凡的堅韌毅力,默默忍受著傷口的劇痛,跟隨部隊轉戰。傷勢日益嚴重,他的左手已經壞死,感染肆虐,成了他沉重的負擔。
然而,在這危機四伏的時刻,余秋里表現出了堅定不移的決心。盡管部隊曾考慮為他實施手術,但因醫療器械和藥品的匱乏,手術曾一度擱置。直到賀龍總指揮親自關心余秋里的傷情,衛生部的醫務人員向他詳細解釋了手術的必要性,方才決定進行。盡管手術充滿了重重困難,但最終還是取得了成功。
手術后,當余秋里醒來時,他發出了這句簡單而發自內心的感慨:“這一覺睡得真香啊!”這句話背后,是一位共產黨員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鮮活寫照。余秋里的故事深刻告訴我們,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只要擁有堅定的信仰和毅力,就能戰勝一切,頑強前行。他的故事永遠激勵著我們,喚醒我們內心的信念,告訴我們革命者的信仰和不屈精神,能夠戰勝一切,永遠為我們指引前行的道路。
【長征的英雄人物及事跡】相關文章:
英雄人物的事跡10-30
愛國英雄人物及事跡03-02
英雄人物事跡02-25
愛國英雄人物的事跡02-27
殘疾英雄人物事跡02-28
【精品】愛國英雄人物的事跡07-05
中國英雄人物事跡03-04
愛國英雄人物事跡11-13
優秀英雄人物事跡材料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