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事跡材料(通用1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屬于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擬事跡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名人事跡材料,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名人事跡材料 篇1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guān)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jié)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xiàn)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huán)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
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fā)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名人事跡材料 篇2
《名人傳》一書講述了3位偉人——貝多芬、米開朗琪羅、托爾斯泰的一生。貝多芬為人類音樂事業(yè)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米開朗琪羅把純美的心靈用圣潔的雕塑、絕美的壁畫留在人間;托爾斯泰用真理與愛創(chuàng)造了動人的文章。他們一生雖然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坎坷,但并未停下為自我的事業(yè)奮斗拼搏的步伐。這本書撰寫了這3位偉人偉大而不朽的生平。
他們生活的年代雖然不一樣,可是他們有著同樣的遭遇——生活的艱辛、精神的痛苦、思想的煩惱,絕望與敵人,還有病魔的一次次來訪。命運總是在捉弄他們,可是他們憑著頑強的意志、不懈的努力、不屈不撓的堅持著,熬過了這些堅難困苦。
他們一生追尋著真、善、美,他們?yōu)榇朔瞰I了畢生的心血,他們用自我永恒的作品向世界表達出他們對人生的崇敬和愛,他們的成功就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信念,偉大的夢想。應對質(zhì)疑他們堅持著真理,應對疾病他們不屈不撓,再大的困難他們都不言放棄。他們?yōu)榱顺绺叩男拍钕衩突⒛菢与y以馴服不向世俗低頭,他們對真理不屈不撓的堅持像水滴穿石那樣鍥而不舍,他們的精神和意志像頑石那樣堅不可摧,這樣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思想、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們終生學習的楷模。
《名人傳》為我介紹了3位知名偉人的故事,讓我明白:雖然他們以前都是等閑之人,但他們之所以成為了3個不一樣領(lǐng)域的偉人,是因為他們擁有崇高的夢想、對人類真摯的愛、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決心,如果我們具備這些品德,我們就必須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名人事跡材料 篇3
1965年,一位韓國學生到劍橋大學主修心理學。在喝下午茶的時候,他常到學校的咖啡廳或茶座聽一些成功人士聊天。這些成功人士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某一些領(lǐng)域的學術(shù)權(quán)威和一些創(chuàng)造了經(jīng)濟神話的人,這些人幽默風趣,舉重若輕,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順理成章。時間長了,他發(fā)現(xiàn),在國內(nèi)時,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騙了。那些人為了讓正在創(chuàng)業(yè)的人知難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艱辛夸大了,也就是說,他們在用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嚇唬那些還沒有取得成功的人。
作為心理系的學生,他認為很有必要對韓國成功人士的心態(tài)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像的那么難"作為畢業(yè)論文,提交給現(xiàn)代經(jīng)濟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威爾;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讀后,大為驚喜,他認為這是個新發(fā)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雖然在東方甚至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此前還沒有一個人大膽地提出來并加以研究。驚喜之余,他寫信給他的劍橋校友當時正坐在韓國政壇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樸正熙。他在信中說,"我不敢說這部著作對你有多大的幫助,但我敢肯定它比你的任何一個政令都能產(chǎn)生震動。"
后來這本書果然伴隨著韓國的經(jīng)濟起飛了。這本書鼓舞了許多人,因為他們從一個新的角度告訴人們,成功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三更燈火五更雞"、"頭懸梁,錐刺股"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你對某一事業(yè)感興趣,長久地堅持下去就會成功,因為上帝賦予你的時間和智慧夠你圓滿做完一件事情。后來,這位青年也獲得了成功,他成了韓國泛業(yè)汽車公司的總裁。
名人事跡材料 篇4
“物質(zhì)的欲望,虛榮的誘惑,是人們迷失的重大原因,許多可貴的才華與可能有的成就都在這種誘惑下斷送?”這是羅蘭的一句名言,諷刺了那些由于意志不堅定而斷送了自己的目標與前程的人。我是一個意志薄弱者,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遇到了《感動同心的勵志故事》這本書,使我感受頗深,讀完了它,書中的一個個簡短而精湛的故事,讓我對自己的性格與行為產(chǎn)生了很大的反感,“我一定要磨礪出自己堅強的意志,立定明確的目標!”我發(fā)出這樣的感嘆!睹诽m芳——以勤補拙》是書中故事其中之一,梅蘭芳出生在北京的一個京劇世家,這為他以后在京劇藝術(shù)方面的發(fā)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他剛開始學戲時,由于先天的不足,感到非常吃力,但他并沒有灰心喪氣,而是更加勤奮苦練。為了過臺詞這關(guān),他數(shù)十遍的背誦;為了過眉目傳神這關(guān),他放飛鴿子,目光緊緊追隨天空的鴿子;為了使基礎(chǔ)功更扎實,他在院子里潑水成冰,在冰上練踩蹺,跑圓場……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感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只要以勤補拙,用勤奮刻苦來彌補先天的不足,一定會換來后天的成功,因為勤奮是開啟成功之門的金鑰匙。有一篇故事叫做《被突破的極限》,令我至今記憶猶新。田徑運動員羅杰·班尼斯特用了3分59秒4的時間就跑完了1英里;美國選手占海因斯以9.95秒的成績跑了100米,突破了10秒大關(guān)。體育競技是這樣,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這樣?在飛機前,有幾人相信人能飛上天,在阿姆斯特朗以前,有幾人相信人能踏上外星球?世界上沒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追求就有希望,只要努力就有可能。相信自己,努力奮斗吧!自尊加自立加自強,就等于成功,總之一句話:人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堅持自我,相信自我!
名人事跡材料 篇5
恩雷特是這座英格蘭小城里最受愛戴的人。
他是最有名的古董收藏家,也是最有錢的'富翁,而且還是這座小城里最大的慈善家,他出資建造過兩所小學和一座敬老院,他還曾無數(shù)次出錢請醫(yī)生為貧困的窮人們治病。
有一點很遺憾,恩雷特的夫人不能生育,他們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眼見著自己的年紀一天天增大,恩雷特決定要收一位養(yǎng)子,以便將來有人能繼承他的財產(chǎn)。
恩雷特把消息公布出去后,不到十天就有一百多個10來歲的孩子報了名,他們的父母有貧民,有流浪漢,也有富商甚至是政客。
恩雷特初選了50位孩子,然后在一個炎熱的中午,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大院子里。
那是一個奇怪的院子,里面像小山似的堆了許多石塊、泥土和砂礫,那里面攪拌著許多小首飾、小掛件和小玉石。在院子另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零零落落地放著一些煤球和一只爐子,爐子上,架著一把茶壺。
“孩子們,在這個院子里面,只有一樣東西是最值錢的,當把那件東西對著太陽看的時候,能發(fā)現(xiàn)中間有一塊紅心斑!誰最先找到那個東西,我就認為誰最有發(fā)現(xiàn)財富的眼光,那么他也就是所要找的人!”恩雷特說。
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爬到大石堆上,他們開始手腳齊用,挖啊,刨啊,撿起這個對著太陽照照,撿起那個對著太陽照照,炎熱地太陽曬得他們滿頭大汗,甚至浸濕了他們的衣裳,但沒有人愿意就此放棄,他們繼續(xù)努力尋找著!
這時,一位小男孩抬頭看了看伙伴們,走下石堆問恩雷特說:“恩雷特先生,您這兒有茶嗎?我想為他們倒一杯茶,大家都很渴了!”
恩雷特對這位小男孩有些印象,他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離開了人世,這些年來一直跟著善良誠實的爺爺生活!安?沒有!”此刻,恩雷特不愿意與他說太多話。
“我看見那邊有一只茶壺,我能去燒水嗎?”小男孩朝那個角落里指了指說。
“茶壺里面本身就裝有一壺冷水,你可以直接燒!”恩雷特一邊從口袋里掏出火柴一邊問,“你難道不怕別人比你搶先找到那件最有價值的東西嗎?”
“天氣這么熱,我能幫大家燒一杯茶,同樣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小男孩接過火柴,走到那個角落里生好爐子,燒起了開水。
茶壺里的水沒多久就開了,為了使它盡快冷卻,小男孩還提起那只茶壺,把茶壺的一半浸入冷水中……
就這樣,開水很快變成涼茶,小男孩拿來杯子,一杯杯地逐一給小伙伴們遞茶,等所有人都喝過以后,他又為恩雷特倒了一杯。然而,等他想要為自己倒的時候,茶壺里已經(jīng)沒有茶了!
小男孩晃動了幾下茶壺,希望能倒出最后幾滴水來,就是這幾下?lián)u晃,茶壺里卻隱隱傳出類似小石頭“卡沙卡沙”的撞擊摩擦聲。
小男孩打開一看,里面竟然是一塊翠綠的水晶,小男孩好奇地拿起來往天上一照,他頓時興奮得大叫了起來:“我找到了,這里面有一塊紅心斑!”
恩雷特用贊賞的眼光看著這一切。是的,小男孩找到了這塊有紅心斑的綠水晶,而對于恩雷特來說,他也找到了他希望找到的人!恩雷特站起身來宣布,他將收這位燒開水的男孩為養(yǎng)子!
“誰知道你會把綠水晶放在茶壺里?他是碰運氣找到的,不算!”有許多孩子不服氣地說。
“不!因為在所有人當中,只有他心里藏著關(guān)心與愛,也正因如此,他沒有刻意去尋找,卻在無意中找到了!”恩雷特說,“愛心才是最寶貴的東西,就像這塊綠水晶,本身是一塊非常普通的水晶,但正因為它的中間有一顆紅心,所以才變得異常珍貴!”
這時,孩子們終于明白,其實恩雷特真正想讓他們找到的,是一顆愛心,因為只要擁有愛,就擁有了一切!
名人事跡材料 篇6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帶。有的以游牧為業(yè),有的以農(nóng)耕為生。他們的紡織業(yè)和治濤業(yè)平也很高。
吐蕃人飼養(yǎng)牛,馬和單鋒駝等,種植青稞,小麥和蕎麥。吐蕃人已會制造金屬器血和鎧甲,兵器。將士的鎧甲精良,用勁弓利刀都很難穿破。全副鎧甲的士兵,全身只露兩個眼窩。吐蕃習俗以戰(zhàn)死為榮,一家?guī)状诉B續(xù)戰(zhàn)死,被看做‘榮譽甲門’。
7世紀前期,吐蕃杰出的贊普松贊干布統(tǒng)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松贊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幾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
松贊干布少年時,父親遇害,貴族舉兵叛亂,他在動亂中繼位。年少的贊普,驍勇而有謀略。他依靠叔父和親信大臣,團結(jié)各方力量,很快平息叛逆,穩(wěn)定了局勢。
而我所喜歡的文成公主可是個才女!文成公主自幼熟讀詩書,是個有才識的女子。她出嫁吐蕃,帶去許多書籍和谷物,蔬菜種子,還帶去大批手業(yè)大臣。從此,吐蕃人學會了平整土地,種植蔬菜,學會了養(yǎng)蠶剿絲,防治刺繡,等等。
文成公主的進入,使吐蕃有了新的開始,我們應該永遠記住文成公主一樣的歷史人物。
名人事跡材料 篇7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jié)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名人事跡材料 篇8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從那以后,母親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fā)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jīng)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是名列前茅。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醫(yī)學院。大學畢業(yè)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精學的研究。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的領(lǐng)獎臺。
名人事跡材料 篇9
漢朝時,少年時的匡衡,十分勤奮好學。由于家里很窮,所以他白天務必干許多活,掙錢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來安心讀書。
但是,他又買不起蠟燭,天一黑,就無法看書了?锖庑耐催@浪費的時間,內(nèi)心十分痛苦。他的鄰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幾間屋子都點起蠟燭,把屋子照得通亮?锖庥幸惶旃钠鹩職,對鄰居說:“我晚上想讀書,可買不起蠟燭,能否借用你們家的一寸之地呢?”
鄰居一向瞧不起比他們家窮的人,就惡毒地挖苦說:“既然窮得買不起蠟燭,還讀什么書呢!”匡衡聽后十分氣憤,但是他更下定決心,必須要把書讀好。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墻上鑿了個小洞,鄰居家的燭光就從這洞中透過來了。他借著這微弱的光線,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漸漸地把家中的書全都讀完了。
匡衡讀完這些書,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想繼續(xù)看多一些書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個大戶人家,有很多藏書。
一天,匡衡卷著鋪蓋出此刻大戶人家門前。他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白干活不報酬。只是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就能夠了!敝魅吮凰木袼袆樱饝怂钑囊。
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的,之后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
名人事跡材料 篇10
阿基米德在其輝煌的數(shù)學生涯中,將數(shù)學疆界從歐幾里得時代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實際上,此后近兩千年,數(shù)學界再沒有出現(xiàn)過像阿基米德這樣偉大的數(shù)學家。
阿基米德從小有良好的家庭教養(yǎng),11歲就被送到當時希臘文化中心的亞歷山大城去學習。在這座號稱"智慧之都"的名城里,阿基米德博閱群書,汲取了許多的知識。后來阿基米德成為兼數(shù)學家與力學家的偉大學者,據(jù)說他確立了力學的杠桿定理之后,曾發(fā)出豪言壯語:給我一個立足點,我就可以移動這個地球!,被譽為“力學之父”。
有一次,一只為國王建造的巨大的三桅船完工了。但是,因為船身太大,工匠們竟沒有法子把它弄下水去。許多人使勁拉著、推著,可船身就像被釘在岸上一樣,一動也不動。正當大家束手無策的時候,有人向國王建議,請阿基米德來想想辦法。阿基米德來到海邊,他繞著船身走了幾圈,就叫工匠在船的前后左右安裝了一套設(shè)計精巧的滑車和杠桿。
阿基米德叫100多人在大船前面,抓住繩索。然后,他把國王請到岸邊,讓國王站在船后,輕輕牽動一根繩子。大船居然動了,慢慢地滑到海中。國王十分高興,他向全城的人大聲宣布:“從現(xiàn)在起,我要求大家,無論阿基米德說什么,都要相信他!”
名人事跡材料 篇11
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清代啟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遠達,字默深,又字墨生、漢士,號良圖,二十五年始成進士,官高郵知州,晚年棄官歸隱,潛心佛學,法名承貫。
魏源認為論學應以“經(jīng)世致用”為宗旨,提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的變法主張,倡導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shù),總結(jié)出“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新思想。他的著作《海國圖志》向中國人介紹了世界地理概況,他也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觀點,主張向西方學習,被譽為“開眼看世界得第一人”。
魏源在革新變法,反對侵華,興辦實業(yè),推崇民主賦稅思想上都有自己的見解。他著重于經(jīng)濟領(lǐng)域的改革,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國計民生”,認為“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這些主張不僅在當時具有進步意義,對于后來的資產(chǎn)階級變法維新運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魏源堅決反對西方資本主義的侵華活動,提出“義民可用”的主張。
魏源在《海國圖志》中很好貫徹并發(fā)揮了林則徐了解和學習西方的思想和做法,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正確口號,認為“善師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師外夷者,外夷制之”,把學習西方的“長技”提高到關(guān)系國家民族安危的大事來認識,使之在當時社會上發(fā)生了振聾發(fā)聵的重大影響,為此,他提出一套具體方案,不但包括了官辦軍事工業(yè),改進軍隊武器裝備的內(nèi)容,而且提出了興辦民用工業(yè),允許商民自由興辦工業(yè)的主張。
魏源主張國家利用賦稅手段保護工商業(yè)的發(fā)展,認為“士無富民則國貧,士無中戶則國危,至下戶流亡而國非其國矣”。他所強調(diào)的富民主要是指工商業(yè)者。提出這一思想,有助于民族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魏源還對生產(chǎn)經(jīng)營成本高低的原因及其對財政稅收的影響作了一定的分析。魏源的這一觀點在我國19世紀以前的經(jīng)濟思想中是極為罕見的。
名人事跡材料 篇12
詹天佑(1861-1919年),生于廣州市荔灣區(qū)(原廣州府南海縣),是近代著名的科學家,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他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shè)計并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籌劃過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禮、新易、京張、粵漢等線,成績斐然。他為中國的鐵路事業(yè)奉獻了一生,并教育子女要時時以國家利益為重,形成了奉獻國家、廉潔自律、勇于創(chuàng)業(yè)的好家風。
婉拒兩個兒子“官費”出國留學
1914年秋,正在擔任粵漢、粵川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的詹天佑,接到北洋政府的一個通知:批準他的兩個兒子“官費”出國留學?吹酵ㄖ,他并沒有感到高興,心里久久不能平靜。
當天晚上,詹天佑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覺。他想,別人家的孩子出國留學,都是自己出錢,F(xiàn)在,我的兩個孩子出國留學,卻是“官費”留學,還不是因為我對祖國的鐵路事業(yè)做了一點點貢獻。要是因為自己對祖國做了一點點有益的事,又有一定的地位,就可以讓子女得到特別的照顧,這不僅對國家不利,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好處。
于是,他婉言謝絕了政府的特殊照顧,堅持用自己的薪俸,支付兩個孩子留美八年的一切費用。
“不能只顧個人,要多為國家著想”
兩個兒子從美國留學歸來,有單位要用高薪聘請,詹天佑不同意。他對孩子們說:“我送你們出國留學,不是要你們回到祖國做高官、拿厚祿,而是要你們?yōu)閲业姆睒s富強做些有益的事。我看,你們不要到別的單位應聘,我身邊正好很需要人手,你們就在我身邊工作吧。”
當時,在詹天佑身邊工作的,還有幾個和他兒子一起回國的同學,每月的工資有一百多元。而詹天佑只給他的兩個兒子七十多元的工資。同樣的學歷,又做同樣的工作,可工資收入?yún)s不一樣,相差都快一半了。有人為他的兩個兒子打抱不平,認為這樣做不合理。兩個孩子也覺得父親做得有點太過分,鬧起了情緒。
詹天佑知道后,十分懇切地對他們說:“不是因為你們工作得不好,而是因為你們倆是我的兒子,要求要更嚴一點。對自己的孩子徇私是不好的。你們要知道,國家目前有困難,我們不能只顧個人,要多為國家著想!
不占用一分公款
詹天佑子女較多,原來的住房較為擁擠。政府為了照顧他,在張家口為他安排了一幢寓所,并用公款為他家添置了一些家具。詹天佑知道后,覺得政府之所以這樣做,是考慮到他的實際困難,也算是對他為國家做出了貢獻的獎賞,他很領(lǐng)這份情。但他又覺得,這樣對孩子們的影響不太好,怕他們滋長特殊化的思想。于是,他要來清單,照單子付清了用款,不占用一分公款。不久,考慮到詹天佑工作的需要,鐵路局為他買了一輛汽車,供他個人使用。為了節(jié)省公款,他謝絕了,而用自己的錢買了一輛馬車,供自己工作時使用
名人事跡材料 篇13
李堅真作為老一輩革命先驅(qū),從早年參加革命活動到建國后歷任省紀委書記、省委書記等領(lǐng)導崗位,始終如一堅守信仰、克己奉公、嚴于律己,獻身祖國革命和建設(shè)事業(yè)60多年,身后沒有為自己的親人留下一分錢。她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通過言傳身教,引導家人親屬常懷律己之心,規(guī)范言行舉止,繼承優(yōu)良品德,并留下不少廉潔家風故事廣為傳揚。
這樣的錢出不得
李堅真于1907年出生在豐順縣小勝鎮(zhèn)東葉畬小山村,她的弟弟李永良第一次到廣州看望她卻是在1969年。平時,李堅真對家鄉(xiāng)親屬要求很嚴格,寫信或者捎來的話總是:“我很好,你們不用掛念,不要浪費時間、金錢,不要專門到廣州來,你們在家要搞好生產(chǎn),做好工作!
這一回,弟弟終于得到姐姐同意,到了廣州。他首先感覺就是驚奇:這就是經(jīng)過長征的姐姐家嗎?房子普普通通,家具很舊,幾張長條凳,一把藤椅,一張在鄉(xiāng)下也常能看見的茶幾桌,實在與他想象中姐姐的房子相差太遠太遠了。
一天,永良小聲地說:“姐姐,老家的房子太舊了,我們住的還是你出生時候住的老房子,現(xiàn)在打算蓋一座新的。”同時,提出要大姐幫助蓋房子的要求。李堅真聽后,笑了笑說:“姐姐沒有錢,即使有,也是黨和國家的,家里要蓋房子,還是自力更生好!贝撕,弟弟聽從姐姐囑托,自力更生,真的建起了新房。
這樣的字簽不得
李堅真有個侄子叫建強,他父親原是豐順縣小勝供銷社的干部,1985年,已經(jīng)是到退休的年齡了。當時,建強很想“頂替”退休的父親,跳出農(nóng)門。那個時期前后,許多人也是通過“頂替”,辦理“農(nóng)轉(zhuǎn)非”,吃上了“商品糧”。
那年建強41歲,已經(jīng)超過40歲的界限,申請材料被主管部門退了回來。建強心里很不是滋味,日思夜想,最后,想到了姑姑李堅真。認為就是“一歲之差”的事情,只要姑姑說說話,讓有關(guān)部門照顧自己一回,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應當不成問題。
后來,建強帶上申請書,到省城找到了李堅真,希望她拿起筆來寫下能夠解決自己問題的批語。
出乎建強意料,李堅真聽后卻是沉默。許久,她才慢慢地說:“共產(chǎn)黨不能世襲,不能是一代做官,就要代代做官。你的事情,你的要求,我不能開口,更不能寫字。”
這樣的“好意”領(lǐng)不得
1973年,親屬得知李堅真將擇時回家鄉(xiāng)的消息后,決定修繕被燒毀的房子。當?shù)仡I(lǐng)導得知后,便在她回鄉(xiāng)前,從民政部門的救災款項中撥出400元幫助修建房屋。
李堅真回到后,公社領(lǐng)導如實向她作了包括修房在內(nèi)的情況匯報。她一聽到從公社民政救災款中撥出400元幫助修建自家房屋,頓時臉色變了,當場嚴肅地批評了公社領(lǐng)導。她說:“搞老區(qū)建設(shè)有老區(qū)建設(shè)款,群眾有困難有困難補助款,遇上災害有救災款,你們知不知道救災款是國家專項開支,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轉(zhuǎn)移動用,這是一條鐵的紀律。你們以我這次回鄉(xiāng)之機,隨便動用救災款修建我家老屋,這樣做,在社會和群眾中會造成怎樣的影響,你們想過沒有?必須馬上將這筆錢收回來。”
在接見侄兒等親屬時,她還專門就這件事向親人們語重心長地作了一番解釋:“救災款是救命錢,是黨和政府關(guān)心災區(qū)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一種特殊經(jīng)費,是體現(xiàn)黨和政府對災區(qū)人民照顧、關(guān)心的原則性問題。公社領(lǐng)導出于一片‘好意’,特批了400元救災款給我們家修房子,這樣的‘好意’,伯母領(lǐng)不得,你們也領(lǐng)不得啊!”后來,這筆已撥下去的款又被公社收了回來。
名人事跡材料 篇14
孫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載之,生于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農(nóng)民家庭。孫中山畢生奔走革命,不避艱險奮斗不輟,終于取得革命勝利,推翻了封建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在他身為大總統(tǒng)時,廉潔奉公,不謀私利,以公仆自居,人稱“公仆總統(tǒng)”。他的革命奮斗精神和為民辦事自居公仆的高尚品德深受全民敬重。
勤儉節(jié)約每日四毛錢伙食費
孫中山在總統(tǒng)府期間,多是粗茶淡飯。他兩個小女兒說,爸爸當了大總統(tǒng),我們還不如在家吃得好。
為照顧好孫中山的生活,黃興請來了一位會做廣東菜的廚師給孫中山先生做菜。廚師考慮孫中山是大總統(tǒng),就按當年給洪秀全開餐的標準,做了有各種圖案的六大雜錦拼盤、四個大菜、一個火鍋。
孫中山看后說:“今后不要做這么多菜,每餐只給我做一盤豆腐、一盤魚和一盤青菜。每天標準只用四毛錢伙食費就可以了!
孫中山勤儉節(jié)約,生活十分簡樸。他很少花錢,有錢都用于買書,除了書籍他什么家產(chǎn)都沒有。他常把自己的東西送給衛(wèi)士,有次天氣轉(zhuǎn)涼,有個衛(wèi)士值夜班,他便把自己用的一頂氈帽、一件雨衣送給這個衛(wèi)士,怕他著涼。
公私分明拒親人求職
孫中山非常重視辦事公正,主張廉潔奉公,不謀私利,反對鋪張和腐敗。他在南京任臨時大總統(tǒng)時,以人民利益為重,決不謀私利,并反對任人唯親的做法。
孫中山的大哥孫眉早年在美國檀香山經(jīng)商,曾數(shù)次捐巨款資助弟弟干革命,可以說貢獻很大,功不可沒。當時不少同志們向?qū)O中山建議派孫眉出任廣東省都督,孫中山堅決不同意,并致函其兄:
“粵中有人議舉兄為都督,弟以為政治非兄所熟習。兄質(zhì)直過人,一入政界,將有相欺以其方者。未登舞臺,則眾人矚望,稍失策,怨亦隨生……”
孫中山秉公辦事,不謀私利,不任人唯親的優(yōu)良作風和高尚品德是人們學習的楷模。
兩袖清風臨終不忘托遺志
孫中山曾任民國大總統(tǒng)、大元帥,但他從未置私產(chǎn),可謂一生正氣,兩袖清風。除了華僑捐贈他一座房子外,他沒有任何私產(chǎn)。
在臨終時,他在留給家屬的遺囑中寫道:“余因盡瘁國事,不治家產(chǎn),所遺的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其愛,以繼余志。此囑”。這里所說的“一切”就是兩千多本書籍雜志和一所五間房的住宅。其實這所住宅還是四位華僑見孫中山在上海住的房子不像樣,還需交房租之下,合力籌資購買贈送給孫中山的。遺囑中寥寥數(shù)語表明了偉人的坦然心跡,也是這位不謀私利、廉潔奉公的人民公仆光明磊落的寫照。
【名人事跡材料】相關(guān)文章:
名人事跡材料10-08
優(yōu)秀的名人事跡材料01-20
中外名人故事的事跡材料04-12
關(guān)于名人成功事跡材料01-21
中外名人的事跡材料范文02-16
關(guān)于名人事跡材料02-16
勵志名人的簡短事跡材料02-16
名人事跡材料范文01-05
愛國的名人事跡材料07-20
最近的名人事跡材料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