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實踐報告1500
【范文一】
到大三,總會陷入一種困惑,反復問自己到底成長了些什么?哪些刻骨銘心?或感動或驕傲?生活的平淡如水,使回憶全成了乏味的白。在大三的尾聲,我決定參加這次暑期實踐,一是自己的論文似乎到了瓶頸,找不到寫作的意義,長篇的理論下顯得空洞,牽強,希望可以在實踐中找到一種靈感和驗證;其次為了挑戰自身內向的性格,或許更多是因為生活太過平靜的不甘。而短短的四天時間,遠比我所想收獲更多。
第一天到達,安頓好住宿后,即使舟車勞頓,大家還是精力十足,立馬投入調研的狀態。已近傍晚,采訪的對象大多是散步的老人以及小攤小販,隊員們從羞于開口到大方自然。當向羅老師匯報任務完成的情況時,清晰記得隊友們聲音里所透出的自豪與初戰成功的喜悅。隨后的幾天,在羅老師的指導下,確定好各組準備完成的論文主題后,我們穿過大街小巷,走訪開店的各行各業,從漢族到回族,不斷采集信息,不斷靠近自己的實踐目標。每次調研完后的總結與探討,融匯了每個人的收獲與思考。
除了實踐任務外,四天與老師和隊員們的生活,也是收獲滿滿。通過與他們的相處,就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自己,優點與缺點共存。羅老師對每個人的照顧,每天晚上匯總完工作后的游戲與談心,讓這個團隊更像一個大家庭,這四天總是有很多歡樂與感動。記得第二天晚上的故事分享,不知為何,把一直藏在心里的事就那樣坦誠的說出來,或許是他們給我的一種信任和家人一樣的感覺。
是結束也是開始,最想說的是聲“謝謝”,很感謝每個人,帶給我新的成長與感動,會記得我們一起穿梭在大街小巷,一起研討,一起吃泡面,一起打鬧嬉戲的時光;會記得每個人不同的性格與美好,永遠一家人!
【范文二】
XX年7月13日,這是我團社會實踐的第三天,我們受邀來到延安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以“青年思想,延安精神”為關鍵字進行了學習交流,參加人員有共學會總會的部長團以及會長團骨干。與會的延大代表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宋雨潔、郭軍老師,白玥、師壯壯、胡建、牛奮學長。
本次交流會主要是以學習為目的,旨在幫助我會會長團、部長團能更快更好的完成角色轉變,激發各位的理論學習熱情,堅定政治立場。
討論會開始后,姜威宇作為代表介紹了我會的與會骨干,并講述了我理的軍工特色。宋雨潔老師向我們介紹了郭軍老師、各位學長以及延安大學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特 點。接著,雙方順利展開了討論學習。首先討論的是延安的經濟問題,老百姓對紅色旅游的看法,并逐漸轉到延安精神。我們主要追根溯源,學習探討延安精神的歷史與發展,從最早的延安時期的延安精神,結合思政教育與延安精神,了解了與時俱進的`延安精神,一路走到了大學的延安精神,并因此討論到了現代青年的意識形 態。最后在同學們的激烈討論下,交流會氣氛活躍,互動熱烈,尤其是與我們年級相進的牛奮學長,他的觀點獨特,講解精巧,同學們都很有收獲,受益匪淺。
本次交流會非常成功,同學們視野增廣,觀點更加豐富并將定。比如宣傳部部長楊慧茹,通過討論對四近四信有了新的理解和實現想法。學習部部長徐博,對當代青年的意識形態有了更深的認識,以及對延安精神和延安經濟有了更深的了解,討論會結束之后,大家積極地進行了收獲的分享交流。
討論會結束,也意味著本次社會實踐落下了帷幕,我們在返程中有了別樣的收獲,尋找著郭老師所講的“陜北五色”,感受著牛奮學長分享的苦難文化中的樸素,懷揣著更加堅定的精神信念,我們將在這三天時間里看到的、學到的都串聯在了一起。在這三天里,各骨干收獲頗豐,互相之間有了更深刻的默契,我們相信這次社會實踐會有一個優秀的成果,能夠有效的幫助我會發展進步。
【暑期社會實踐支教心得實踐報告1500】相關文章: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6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5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4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1-23
暑期義務支教實踐心得報告11-05
【薦】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1-07
【推薦】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1-06
【精】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1-06
個人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25
暑期支教字社會實踐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