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范文
為引導我院大學生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了解農村文化建設內涵,密切聯系黨群關系,我院于x月15日展開了為期3天的“送醫,送藥,送健康”社會實踐活動。這支隊伍由我院劉培幸書記和院團委蒲翔副書記帶領,共有x名老專家和19名由研究生,本科生,?粕狞h員代表。同時,該隊伍也是全國百支醫療隊之一。
這次三下鄉的行程共有3站,畢節學院,興仁鄉化屋村和太來鄉芭蕉村。在此之前,我們就已經前往貴陽市關井社區看望了3位孤寡老人,并進行了義診。
x月15日,參觀畢節學院和畢節實驗區二十年成果展,我們了解到畢節試驗區在二十年中緊密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一心一意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還我們參觀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驗村,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農村人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x月16日,我們來到了興仁鄉化屋村,當地領導給我們介紹了該村的情況,得知化屋村曾經很貧困時,我驚呆了。如今的化屋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房子修好了,糧食也有了保證,就是醫療條件不是很好。在下午的義診過程中,很多的村民都來向專家咨詢。領取藥品時,村民們都會樸實地對我們說謝謝,有的甚至還拿出折得皺皺的零錢給我們,得知我們是免費看病發藥后,村民們更是激動萬分。
x月1x日,我們到達太來鄉芭蕉村進行義診。這個村子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給小朋友們發藥囑咐藥量時,他們就睜著大眼睛看著你,仔細地聽你說話。有的還問我們,能不能送一支筆給她們。因為每種藥有限,有的村民沒有領到藥,但是我們也還是盡可能的把一些常用藥分發給村民。村民們很是感動。
這次三下鄉,我們共義診了500多名村民,免費發放了金額為3000元的藥品。我作為這次團隊中的一份子,對能夠參加這次活動并在活動中盡自己所學感到了一份特別的驕傲和自豪。短短的幾天下鄉活動,使我真正感受到農村缺醫少藥的一面,與大城市的物質生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我們國家搞建設、搞開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偏遠的農村仍然是落后的,貧困的,作為祖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任重而道遠。尤其我們看到前來就診的村民在得到簡單的診斷,拿到藥物后露出滿足而欣喜的模樣時,我的心是甜的,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多么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使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現在所能做到的是多么的有限。看著村民們因疾病折磨而痛苦的表情,那渴望求助的無奈眼神,我的心又是沉甸甸的。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直接面對農民群眾,使我對醫學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醫學的研究對象是疾病,醫學的服務對象是群眾;救死扶傷,服務大眾是醫學的宗旨;減輕病痛,增進健康是醫學的價值所在。這些情況,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是學不到的。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醫學,使我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范文二
x月xx日我們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小組一行14人來到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小學生聯歡、與當地青年座談、為小學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在農村里,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們這些大學生第一次如此熱衷于農村問題,并且如此深入地思索農村問題。其中大家關心最多,也是討論最多的,就是農村經濟的發展問題。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將開始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速推進現代化進程,對農業將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國的經濟結構能否順利調整,國民經濟能否發展的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農業基礎是否穩固。只有加強農業基礎,確保農產品供給,才能順利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只有加強農業基礎,開拓農業市場,才能支持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農業效益和農民收入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村的改革、發展和穩定,而且關系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十五"計劃綱要提出,必須高度重視農民收入問題,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做好新階段農業和農村工作、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基本目標。
"靠天吃飯"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祖祖輩輩唯一的謀生手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方式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后,農業生產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市場風險增加。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農業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根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周家村兩委在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資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產品供求關系發生變化、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必須對農產品的品種結構進行調整,面向市場,依靠科技,進一步加強優質品種的引進、選育、繁育和推廣工作,盡快淘汰和壓縮劣質品種,全面優化農作物品種結構,發展優質高產高效種植業。他們為村民們聯系了南韓的育種辣椒和西瓜,辣椒2014元/畝,西瓜4000元/畝,西葫蘆5000元/畝,環繞村子還重了5000棵柿子樹,每棵樹收入200多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
雖然取得了這么大的成績,但村兩委并沒有固步自封,他們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種成這樣了,要想再發展農村經濟,還是要想辦法,上項目。"我覺得要想拓寬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領域,還要在以下三點上想辦法:
(一)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
鼓勵農民服務組織創新,培育經紀人隊伍,加強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和市場信息體系建設,加快制訂或修訂農業行業標準和重要農產品質量標準,推廣采用國際標準,創建一批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有計劃地興建或擴建一批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和科技、勞務等要素市場。搞好農業服務,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引導農民發展優質高效經濟作物;搞好對農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訓,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到農戶,及時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
(二)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推進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帶動力量。
1、鼓勵采取公司加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形式。要采取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的優惠政策,扶持重點龍頭企業發展。從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為龍頭企業搞好服務,支持龍頭企業建設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引進、開發和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銷售企業和科研單位帶動農戶進入市場,與農戶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區域布局,發展特色農業,形成規;、專業化的生產格局。推進農業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
2、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農產品的轉化主要是發展畜牧業和水產養殖業。目前,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水平還很低,通過運用高新技術,實行對初級產品的深加工,還可以為農產品的增長提供極為廣闊的市場空間。要加快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設備的引進開發,發展農產品銷售、儲運、保鮮等產業,積極促進初級農產品的轉化和加工,不斷開發名、優、特、新品種,搞好優良品種的繁育。
3、擴大對外開放,發展創匯農業。"十五"期間,我國將加入世貿組織,要以此為契機,千方百計引進國外資金、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我國農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和升級。建設農產品出口創匯基地,重點扶持和擴大畜禽、水產品、水果、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特色產品和有機食品的出口。有計劃地組織勞務輸出,參與國外農業開發、水利工程承包等。
(三)積極有序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
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步從種植業向多種經營、鄉鎮企業和小城鎮轉移,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農村豐富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客觀需要。
1、向農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引導農民更多地從事非農產業,要立足當地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儲藏、保鮮、運銷等行業,加快改造傳統工業,積極發展商業、運輸、飲食服務、旅游等勞動密集型產業。
2、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和鄉鎮企業。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機制,充分調動投資者、經營者的積極性,引導鄉鎮企業加快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加快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名、優、特、新產品,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提高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和競爭能力。
3、加快發展小城鎮。小城鎮是轉移農民的基地,是二、三產業的載體,對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強大的帶動作用。有選擇的培育一批重點的中心集鎮,努力在城鎮投資體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鎮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4、鼓勵、支持和組織農民開展勞務輸出。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多種渠道,把農村富余勞動力組織起來,到大城市和沿海開放城市務工經商,加快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步伐。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圣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著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里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里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盡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暑期三下鄉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30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6-09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6-08
大學生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1-08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9-16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總結07-29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總結08-01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熱】01-07
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報告12-06
【熱】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