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假農村的實踐報告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廣大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絕大部分農民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后,農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都獲得了空前的發展。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領導廣大農民進行社會主義實踐和改革探索的結果。短短三十年走過的歷程讓中國感到振奮,讓世界感到震驚。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隨著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差距在不斷擴大,相比較而言,雖然農民手中有了余糧,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錢,可廣大農民在整個社會生活中仍然處于弱勢,他們在知識構成、經濟地位、社會關系、尋找就業機會、子女接受教育、醫療保艦市場競爭等方面仍然處于弱勢。長期以來,他們的狀況得不到明顯的改善,挫傷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影響了整個中國社會的穩定,影響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如何幫助農村弱勢群體擺脫困境是我們當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課題。為增強學生黨員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研究能力,學校開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會實踐活動,針對自己本身的特點,我利于業余實踐對農村弱勢群體進行了一番調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一、農村弱勢群體的現狀及成因分析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絕大多數,這一群體的狀況如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狀況如何。如果我們縱向比,確實感到農村的變化可喜,過去的農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終日勞作,卻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現在的農村,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了,而且還有不少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過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數農民仍然僅僅是解決了溫飽問題,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發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農民在社會活動中無優勢可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部分農民一直在溫飽線上徘徊。中國農村的改革是成功的,二十多年的時間,農民能夠吃飽穿暖了,這是黨的政策在農村的成功?晌覀儜數睫r戶去看看,農民在最低的生活保障解決之后,卻一直很難再向前發展一步,土地利用到了極限,無論再勤勞,有限的土地不可能產生再高的效益來,特別是一些偏遠山區的農民,在風調雨順的年境,解決溫飽稍有節余,到了災害年境,基本生存問題又擺在了面前。農民面對有限的土地,除精耕細作,科學種田之外,想不出別的出路來,農忙時忙一陣子,農閑時坐在南墻根太陽底下曬暖,“夜里想的千條計,白天還是眼巴巴地看著兩畝土地”,想不出什么絕招來。農民面對看似無風險的莊稼活,看不到發展的希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順其自然,在溫飽線上徘徊。
2、天災人禍使一些農民生存問題受到危脅。在溫飽問題剛剛解決之后,農民應對其他風險的能力還很低,特別是在面對天災、疾病時,總是顯得孤立無助,山東濟南市一山區鄉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將所有積蓄4萬元花完,另借親友2多萬元,病還沒有治好,在付不起醫療費的情況下,無奈從大醫院將孩子拉回家中等待“奇跡出現”。這個家庭,本來剛剛解決溫飽,可因疾病使這個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貧困線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來,恐怕十年內沒有可能。另外一些農民,因殘致貧、因傷致貧,或因養殖業經營不善致貧,在這些天災人禍面前,一些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很弱,常常是手足無措,破罐破摔,給農村穩定帶來潛在的隱患。
3、知識構成偏低,無致富門路而致貧。不少農村一個共同的問題是農民的知識構成偏低。多年以來,一些農民總認為“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重復著古老的耕作方式,特別是邊遠山區,仍沿用著老祖先的“刀耕火種”耕作方式,對一些新知識,新的技術,因文化水平低,難以接受。即使有些農民有一點文化知識,也試圖應用新技術,可由于需要投資,且有風險,而不敢去實踐,其結果是越貧越膽小,越膽小越貧,形成了惡性循環。
4、觀念落后,思想保守,小農意識很濃,影響致富。農民很容易滿足,越是落后地區,農民的滿足感越強,只要有飯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錢,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滿足了。一個人只要感到滿足了,就沒有什么進取心了。我走訪了不少貧困地區的農民,家中人氣很旺,田園氣息很濃,可進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幾把小凳子和吃飯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沒有什么東西了。但這些農戶顯得十分滿足,他們圍著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著糊涂飯,或者與親朋好友弄兩杯劣質酒對飲一番,顯得十分愜意。如果與其談到今后有什么打算問題,他們會提出一大堆困難,面對困難,有些是無力克服的困難,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難,可是無論大小困難,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況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擔風險的。
5、惰性思想嚴重,失去發展機會。我走訪的不少農村,無論是城市近郊或是偏遠農村,一到農閑季節,大家都聚在一起閑聊,或喝酒,或打牌,其樂融融。而農閑時節,好多事情需要做,比如,房前屋后,可以將荒地開墾一下種些菜,解決一年的吃菜問題,可是,眼看地荒著,而不愿動手。有一次,我到一農民朋友家吃飯,正值夏天,青菜很多,然而飯桌上只有幾根咸菜和稀飯配饃。我吃了他家這頓飯之后,心里很不是味,我想如果這戶人家稍勤快一點,屋周圍荒地里灑些菜籽,一年就有吃不完的菜。幾天之后,我帶著菠菜籽、香菜籽、小油菜籽等好幾種菜籽,親自幫他家開荒種菜,幾個月后,再去他家時,看著滿院綠色,主人很不好意思地說,幾十年了,為什么不知道種點菜呢?
由于惰性思想嚴重,導致了家庭狀況不能有大的改觀,即使有了發家致富的機會,也總是持觀望態度,不愿去帶頭往前跑,再加上缺資金,缺技術,缺信息,不少人有畏難情緒,在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還是感到躺到南墻根曬太陽好。
二、如何幫助農村弱勢群體走出困境
農村問題是我們國家整體發展需要解決的大問題,而農村弱勢群體,更需要我們去拉他一把,使他們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給他們提供一個起跑線,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共同去為農村發展做貢獻。我通過對不少農村情況的考察,認為幫助農村弱勢群體走出困境,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1、幫助其理清思路,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自強,自立是關鍵。在廣大農村,我們根據抽樣調查,感到一個嚴重問題就是一些因病等致貧的農戶,精神一個子垮了下來,面對巨額外債,依靠幾畝莊稼,一輩子也還不清,也就是俗話說的“躺倒一身泥,起來泥一身”,前途沒有什么希望,再折騰也沒什么結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躺著”舒服,徹底失去了進取思想。鑒于此,鄉村干部要不失進機地給予關懷,幫助其理清思路,找出從新站起來的切入點,幫助其制定近期遠期的發展計劃,使這些弱勢群體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有信心,才有盼頭,才能夠堅強地站起來,這是內因,這是弱勢群體走出困境的關鍵。
2、給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夠站立起來。一些弱勢群體,在遭受打擊之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站起來的,我們在幫其理清思路的同時,還要給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資金扶持等,應當把一些特困戶登記造冊,時刻關注他們的情況,并幫助其聯系小額貸款,幫助其尋找項目,幫助其培訓技術,使他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使他們敢于面對現實,使他們感受到希望就在腳下。這樣以來,在鄉村的幫助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則純粹的思想引導是不行的,要雙管齊下,要給其提供一個站起來的支點。
3、政策幫扶和農村互助相結合,引導弱勢群體走出困境。對一些貧困鄉村來講,財力有限,對農村弱勢群體的幫助往往是杯水車薪,難以從根本上奏效。面對這種局面,需要走政策幫扶的路子,并且將政策幫扶與村民互助相結合,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擺脫困境。所謂政策幫扶,要根據特困戶的情況給予政策傾斜,比如資金支持和就業幫助等,為他們提供盡快站起來的機會。所謂農村互助,就是動員廣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給特困戶的盡可能的幫助,這種幫助可以是無償的,也可以是有償的,目的是幫助特困戶度過難關。
綜上所述,農村弱勢群體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社會群體,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姊妹,他們目前的狀況是由于社會分工和歷史原因等諸多因素造成的,他們替我們承擔了痛苦,所以,關心他們,就等于關心我們自己,農村是整個社會群體的母體,農村弱勢群體是母體的一部分,我們要采取一切措施去幫助他們,使他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這樣,我們社會才會穩定,經濟建設才有后勁,社會各項事業才會健康發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才能夠實現。
【關于寒假農村的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2022寒假農村實踐報告(精選5篇)02-09
農村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5篇)01-17
農村寒假社會實踐報告15篇10-11
關于寒假醫院實踐的報告08-30
關于暑假農村支教的實踐報告09-22
寒假農村社會實踐報告(精選8篇)02-15
到農村寒假社會實踐報告2篇03-10
關于寒假醫院實踐報告的范文06-30
2022關于寒假工的實踐報告02-10
寒假大學生農村支教社會實踐報告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