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幅延遲退休的事實依據探討
大幅延遲退休的事實依據在哪里?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保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在審議中,蘇曉云委員表示,目前企業員工退休工資的問題比較突出,應立足于體制內解決,盡快實施企業員工推遲退休,“從身體狀況和平均壽命來看,60多歲、70歲看起來就像50多歲的人,身體還很好”。蘇曉云委員建議,把企業員工的退休年齡男性提高到65歲,女性提高到60歲。“這樣多收五年(養老保險),少發五年(養老金),從身體狀況來講,沒有多大影響。”(12月25日《新京報》)
蘇曉云委員說對了一點,通過實施延遲退休,確實可以緩解養老基金的籌資壓力,很多國家和地區也有類似的操作。但應該認識到的是,延遲退休不是簡單的多收幾年養老保險、晚發(少發)幾年養老金的問題。
一種理想化的情況是,養老保險現有的繳費年限是15年,增加到20年、25年,界定就業人口新參加工作的起始平均年齡是25歲,在參加工作就開始購買養老保險,未到50歲就可以繳齊養老保險。但這樣的理想假設在現實中很難大面積存在,養老保險繳費年限越長,就業人口購買養老保險的意愿就越低,而在始終愿意購買養老保險的就業人口中,許多人還可能面臨周期性、階段性失業,一段時期甚至長期沒有繳費能力。這也就是說,如果按照蘇曉云委員所說,多收幾年養老保險,不僅可能出現大面積的就業人口退保拒保,而且相當部分的繳費者因為客觀原因,繳齊養老保險可能要拖到其老年,接近甚至超過退休年齡。
蘇曉云委員此前長期在地方黨政機關擔任領導職務,很可能不清楚中老年工人的就業情況。機關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一般情況下沒有失業壓力,機關內部一些頗顯苛刻的政績考核項目,對中老年公務員也是相當寬待的。但在企業,很多用人單位根本不考慮超過45歲甚至40歲、35歲的求職者,除了少部分中高層管理人員和財務等專業性較強的崗位,不少企業也傾向于拒絕續聘超過40歲的員工。至于到了50歲、55歲的老員工,則更難在求職市場謀得立足空間。這種情況下,如果一步到位,將退休年齡提高5歲,甚至10歲,就意味著不在少數的中老年人要在失業、半失業的狀態下熬得更久,還得想辦法繳齊養老保險。
蘇曉云委員說,“(企業職工、退休職工)從身體狀況和平均壽命來看,60多歲、70歲看起來就像50多歲的人,身體還很好”。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劉曉慶大媽迄今可以飾演少女,費玉清大叔的聲音要比很多小青年還輕柔,但不代表其他女演員過了60歲都能重現青春年少,不意味著其他男歌手在音色上偽裝成“小鮮肉”。筆者希望,蘇曉云委員以及其他以60歲退休人員看上去很健康很年輕為由要求大幅推高退休年齡的人,能夠拿出令人信服的統計數據,證明中國的退休老人身體倍兒棒,過早退休是國家一大損失。
退休老人“60多歲、70歲看起來就像50多歲的人,身體還很好”的判斷,如果只是倡議者基于生活環境的直觀印象,那當然是不準確的。如果出自有關部門的統計,也未必那么靠譜。2009年12月3日的中國新聞網曾報道,國家衛計委(衛生部)部署在202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城鄉居民的的健康檔案建立、使用和管理制度。但在今年7月2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黑龍江、四川等地曝出,基層為完成上級衛生部門制定的建檔率,在統計編制當地居民健康檔案時存在各種各樣的造假情況。
一定會有人用日本等國,許多退休老人通過返聘重新進入就業市場的例子來說明,大幅延遲退休不僅是可能的(老年人身體合乎要求),也是必要的(發揮余熱)。事實上,日本等國也因此造成,退休返聘人員對新就業人員形成了極大的排斥性壓力,很多畢業生畢業后根本沒法找到工作,只好長期宅在家里。再說了,日本的退休返聘人員之所以可以形成比新就業人員更強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是因為這些人之前就曾繳納過保險,返聘工作等于一邊領取養老金,一邊掙“第二份工資”,對起薪等要求當然會更低。
探討延遲退休,理應基于事實論證
1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統籌推進城鄉社保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蘇曉云委員審議時建議盡快推遲企業員工退休年齡,以解決企業員工退休金的問題,男性提高到65歲,女性提高到60歲。他說:“從身體狀況和平均壽命來看,60多歲、70歲看起來就像50多歲的人,身體還很好。”(12月25日《新京報》)
今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其中提到中國的人均壽命為76歲;诖耍缣K委員所言,男性延遲到65歲退休,女性延遲到60歲退休,豈非意味著從理論上來說很多人退休后只能領10多年的養老金?當然,有長壽者,年過一百仍身體健碩,則照樣可以領退休金。然而,這并不代表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可能,個體差異巨大。公民退休金領取,也應靠制度關懷而非運氣眷顧。
延遲退休為何一再成為一個公共熱點話題,究其根源很可能是由于社會養老金面臨吃緊的壓力。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兌現養老承諾成了養老金的現實作用。在越來越多的適齡退休人員面前,一個殘酷的現實是,新生繳納養老金的力量沒有跟上。人口紅利時期的結束,意味著養老等包袱都需要公共財政的支撐。在這種情況下,延遲退休提出來的確可以起到緩解局面的作用,但說到底,這仍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行為。男性延遲到65歲、女性延遲到60歲,這種退休模式不過是把眼前的支付壓力轉移給了未來。
如果不從根子上做大社會養老金,沿著養老體制并軌的路線積極作為,并在此基礎上增加對社會養老金投入,提升造血功能,滿足公眾退休需求,早晚有一天社會養老體系又要面臨同樣的困境。到那時,延遲退休的辦法難道要再用一次?
從現在開始將要退休的一代人,是付出過多少心血努力的勞動者。男性60歲退休,女性55歲退休,也曾是制度所給出的養老承諾。從國外情況來看的確有65歲退休的設計,但其有充分的制度紅利兜底:或者推行彈性退休制規定了正常退休、提前退休以及超齡退休的福利差異;或者從稅收政策上實行間接的財政轉移,支持養老金——凡此種種思路,都值得我們借鑒! 鯒钆d東
【大幅延遲退休的事實依據探討】相關文章:
延遲退休消息:哪年出生不用延遲退休09-11
2017延遲退休進展06-30
2018年延遲退休07-19
養老金2015延遲退休會延遲退休年齡嗎06-03
關于延遲退休落地的淺析06-23
延遲退休方案正在制定06-19
延遲退休2024年實施03-05
延遲退休申請書09-16
教授談延遲退休政策05-29
延遲退休計算器03-19